高考题型总结-物质的量

合集下载

高三物质的量的复习总结

高三物质的量的复习总结

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 )】的注意事项1、专有名词,不能随意拆开2、物质的量所表示的对象:微观粒子:“粒子”指具体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以及它们的特定组合比如:NaCl )注:用化学式表示一般都是正确的,用元素名称表示一般是错误的比如1mol O 对,指氧原子1mol 氧 就是错误的说法3、摩尔:0.012kg 12C 的原子数目为1摩尔。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单位mol -1 约等于6.02ⅹ10231mol 任何粒子的数目为N A 个 ,N A 约为6.02×1023. 1mol 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① 12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② 阿伏加德罗常数个③ 约为6.02ⅹ1023个4物质的量(n)、粒子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符号表示:N AN n 5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物质的量(n)、质量、摩尔质量三种之间的关系: 气体摩尔体积物质体积:(1)决定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决定1mol 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有什么不同?(3)决定1mol 固体或液体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4)决定1mol 气体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2)分子间距离比分子直径大得多(3)与分子的种类无关(相同条件下,间距几乎相同)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用V m 表示V m =V/n B在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纯净的和不纯净)的体积约为22.4L 。

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L/ mol 。

应注意:前提条件: 标准状况(0℃ 1.01×105 Pa ;1mol )对象: 任何气体(纯净或不纯净)结论: 约22.4LM= X22.4 L/ mol阿伏加德罗定律 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化学小高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小高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小高考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量和摩尔1. 原子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是指一个元素的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碳-12的质量比值。

化学中经常用到的单位是摩尔。

2. 摩尔和摩尔质量摩尔是化学物质的计量单位,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摩尔数与质量的比值。

3. 摩尔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的关系摩尔和物质的质量、体积相关,可以通过摩尔计算进行转换。

4. 摩尔与容积浓度的关系摩尔和容积浓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容积浓度计算摩尔浓度。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具有放热、放光、气体产生、溶质析出等特点。

2. 化学反应的平衡方程式平衡方程式是指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平衡态下的物质量比。

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伴随着热效应,可以通过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4.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5. 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方法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方法是指利用化学原理来进行各种化学反应的方法。

6. 化学平衡定律和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定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定律,可通过平衡常数表示。

三、溶液和气体1. 溶液的组成和性质溶液是指溶质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混合物,具有溶解度、溶解热等性质。

2. 溶液的浓度表示溶液的浓度通常可通过质量浓度、摩尔浓度、体积浓度等方式表示。

3. 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包括溶质分子进入溶液、在溶液中分散和扩散等过程。

4. 气体的性质和气体混合物气体具有可压缩性、扩散性等特点,气体混合物通过分压定律进行计算。

五、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的组成和基本规律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电子壳构成,符合电子排布规律。

2.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规律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序数和元素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具有周期律和原子性质规律。

3.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是密切相关的,原子核的构成、电子排布和元素性质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高三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

高三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

高三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以及变化规律等。

其中,物质的量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三化学中关于物质的量的知识点。

1. 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数量的一个基本概念,用符号n表示,单位是摩尔(mol)。

一个摩尔的物质的量等于该物质中包含的粒子(原子、离子、分子等)的数量,其中包含的粒子数量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约为6.022×10²³。

2.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摩尔的质量,用符号M表示,单位是克/摩尔(g/mol)。

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原子质量或分子质量进行计算。

原子质量是一个元素原子质量的摩尔质量,分子质量是一个分子的摩尔质量。

3. 摩尔体积摩尔体积是指一个物质摩尔的体积,用符号V表示,单位是升/摩尔(L/mol)。

摩尔体积可以通过气体的体积和气体的物质的量来计算。

在标准状况下,一个摩尔的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升。

4. 摩尔比摩尔比是指不同物质摩尔的比值。

它可以表示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

例如,对于化学方程式2H₂+ O₂→ 2H₂O,它表示了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为2:1。

5. 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的量的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的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和摩尔比来推导和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6.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之比,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摩尔/升(mol/L)。

摩尔浓度可以通过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来计算。

它是描述溶液浓度的重要参数。

7. 摩尔反应热摩尔反应热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单位摩尔反应物转化为产物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用符号ΔH表示,单位是焦耳/摩尔(J/mol)。

摩尔反应热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它反映了化学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

总结:通过对高三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数量的重要概念,摩尔质量、摩尔体积、摩尔比、摩尔浓度和摩尔反应热等是与物质的量相关的重要参数。

化学高考物质的量知识点

化学高考物质的量知识点

化学高考物质的量知识点引言:在化学学科中,物质的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计算化学方程式中各个物质的关系。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高考化学中与物质的量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化学计量、摩尔和物质的量计算等内容。

一、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是化学反应中起作用的基本单位。

在国际上,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1mol物质的质量称为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为1的物质是质子)。

而物质的量的计量单位为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10^23mol^-1),常用符号为N_A。

二、物质的量计算在计算物质的量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质量(g)/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g/mol)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想知道5克H2O的物质的量,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g/mol。

将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可以得出物质的量为5/18≈0.28mol。

三、摩尔与化学计量摩尔使我们能够在化学方程中表达不同物质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例如,当方程式如下:2H2 + O2 → 2H2O我们可以看出,2mol的氢气和1mol的氧气反应生成2mol的水。

四、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关系在化学方程式中,通过判断摩尔的关系,我们可以推断不同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比例。

以铁水和硫酸铜反应为例:Fe + CuSO4 → FeSO4 + Cu根据化学方程,可以得知1mol的铁水反应生成1mol的硫酸铜、1mol的亚硫酸亚铁和1mol的铜。

五、溶液中物质的量与浓度在溶液中,我们经常使用物质的量来计算溶质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浓度(mol/L)= 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溶液的体积(L)举例来说,如果我们知道溶液的质量为0.5g,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溶液的浓度:浓度(mol/L)= 0.02mol /溶液的体积(L)结论:物质的量在化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总结归纳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专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以及阿伏伽德罗常数(考点,易错点)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注意任何粒子)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注意任何粒子)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注意单位)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 A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例1: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2的摩尔质量是2 gB.1 mol氧的质量是C.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 g·mol-1D.2 g H2含6.02×10变式练习1.标准状况下有①0.112 L水②0.5N A个HCl氦气⑥6.02×10232.含0.4 mol Al2(SO4)3的溶液中,含、“<”或“=”)3.(1)1 mol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氢原子。

(2)水所含氢原子数相同。

4. 5 K下呈现超导性。

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0.35CoO2·12.2 g该晶体中含氧原子数__________,氢原5.用N A()。

A2N AB.28 g2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知识点二: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伽德罗定律(考点,重点,易错点)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4.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的任何气体,含有数目的分子(或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高考化学复习 物质的量

高考化学复习 物质的量

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量一、基本概念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多少的物理量。

符号:n;单位:mol。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注意】:在理解概念时,不能按字面理解成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是多少,它是一个专用名词,而简称摩,符号为mol。

“物质的量”仅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很多,用“物质的量”来表示物质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如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也可用化学式表示为lmolH、l mol H2、1 mol H+等。

此外,“物质的量”还可用来表示某些结构微粒的特定组合,如由Na+与Cl-按1:l特定组合构成的NaCI晶体,可表示为1molNaCl。

3、阿伏加德罗常数:12g 12C中所含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近似值为6.02×1023)。

符号:N A;单位:mo l—【思考】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6.02×1023完全相同吗?答案:不相同;原因是NA是指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即12 g12C中含有的原子数,是一个真实值,而6.02×1023是一个实验值,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说明】: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原子量标准均为人为规定的,如果它们发生改变,则原子量、分子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均发生改变;但是,质量、微粒数目、密度、体积等客观因素却不会改变。

【讨论】:假设以24克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数据肯定不变的是:①氧气的溶解度②44克CO2的体积③气体摩尔体积④摩尔质量⑤相对分子质量⑥阿伏加德罗常数⑦物质的量⑧气体的密度⑨物质的量浓度⑩质量分数答案:①、②、⑤、⑧、⑩。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具有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符号:M;单位:g/mol5.气体摩尔体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高考化学知识点梳理--物质的量

高考化学知识点梳理--物质的量

高考化学知识点梳理--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知识点小结1、物质的量(n)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能够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mol。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

如1molCaCl2能够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

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H”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

2.阿伏加德罗常数(NA):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mol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A表示。

3.摩尔质量(M):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②定义公式:③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④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

⑤注意:摩尔质量有单位,是g/mol,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

4.气体摩尔体积(Vm)①定义: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时),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②定义公式为:③数值: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升/摩(L/mol)。

④注意:对于气体摩尔体积,在使用时一定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个条件(标准状况,符号SPT),一个对象(只限于气体,不管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都可),两个数据(“1mol”、约“22.4L”)。

高考复习 化学基本概念 物质的量

高考复习  化学基本概念 物质的量

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量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 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含义;2.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3.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核心知识阿伏伽德罗常数温馨提醒N A题的解题关键有两个,一是对N A本身的理解,二是对与之相接合的微观粒子、物质结构等概念的深入理解与认知。

如:1.“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含0.1N A个分子”(√),适合所有气体;“标准状况下 2.24L任何气体含0.1N A个原子”(×),只适合单原子气体分子( He、Ne、Ar );2.“CH4和P4均为正四面体结构,1molCH4含4molH原子、4N A个C-H键,故1molP4含4molP原子、4N A个P-P键”(×),因为P4分子是一个中空的正四面体,每个分子含有6个P-P键;3.要注意自然存在的可逆过程:“标准状况下2.24LNO2气体含N原子数为0.1N A”(×);同理“标准状况下2.24LN2O4气体含N原子数为0.2N A”(×)。

核心知识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中的2个关键:1.正确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并计算其物质的量;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的溶质不是结晶水合物,如NH3•H2O、CuSO4•H2O等;还有些物质溶于水后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为溶质,如Na2O、SO2等;2.计算溶液的体积,不能用水的体积与溶质的体积之和来计算,应根据质量和密度求体积。

核心知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一、配制中的误差分析温馨提醒1.注意容量瓶的规格,若为指定的实验,则容量瓶的规格必须明确指明;2.注意腐蚀性固体药品的称量不能用滤纸,若用滤纸会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3.容量瓶洗净后,不必干燥,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无影响;4.定容时,若加水超过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实验失败,应重新配制;5.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用做任何处理。

高中化学2021年化学高考一轮复习--物质的量和气体的摩尔体积

高中化学2021年化学高考一轮复习--物质的量和气体的摩尔体积

2021年化学高考一轮复习--物质的量和气体的摩尔体积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n)(1)概念:表示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单位:摩尔,符号为mol。

(2) 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

(3)物质的量只用于表示微观粒子的多少,不适合表示宏观物质。

用摩尔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符号或化学式。

(4)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不仅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微粒个数的关系,还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1)国际上规定,与0.012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具有相等微粒数的任何微粒为1mol。

0.012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

(2)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微粒数(N)之间的换算关系是n=N/N A。

(3)阿伏加德罗常数不是一个纯数,它有单位,其单位为“mol-1”,而6.02×1023只是一个近似值,它无单位。

3.摩尔质量(M)(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常用单位为g/mol(或g·mol-1)。

(2)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M)与物质的质量(m)之间的换算关系为n=m/M。

(3)温馨提示: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被描述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相等。

例题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0.012kg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②48 g 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③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g④2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mol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⑤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⑥1 mol Ne含有6.02×1024个电子⑦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 A⑧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 A⑨0.5mol/L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⑩1L 0.5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5N A例题1、①②⑥【解析】碳是由原子构成的,根据规定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近似值为 6.02×1023mol-1,①正确;48 g O3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O3分子6.02×1023个,②正确;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而不是g,③错误;水的摩尔质量为定值,与其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④错误;有些物质是由分子组成(例如水、硫酸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组成(例如NaCl、Ca(OH)2等),还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例如金刚石等),⑤错误;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 1 mol Ne也应含有10×6.02×1023个电子,⑥正确;标准状况下,CHCl3为液态,不能用22.4L/mol进行计算,⑦错误;Na2O2固体中,含有的是Na+和O22-两种离子,1mol固体中含有3mol离子,故其中的离子总数为 4 N A,⑧错误;由于不知道CuCl2溶液的体积,故无法确定Cu2+离子的数目,⑨错误;由于在水溶液中CO32-要水解,故CO32-数目应小于0.5N A,⑩错误。

高考-物质的量知识点与习题

高考-物质的量知识点与习题

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这个新我们学习高中化学接触的第一个新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 ,其单位是摩尔,符号是mol。

这个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很多同学常表述成“物质量”这是错误的!2、“一定数目”说明1mol某种微粒的数目是一定的,这个数目是以12g 碳(成份为碳12原子)这种物质所具有的原子数目为标准,通过现代测量技术,人们得到这个数目约为。

2、“微观粒子”物质的量只能表述微观物质,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等,之所以只能表述微观物质是因为1mol某种物质将会含有个,如表述1mol汽车,1mol地球,0.5mol氧气都是错误的……特别注意:a).这个数值是个近似值而不是准确值,所以使用的时候通常加上“约等于”b).摩尔是一个巨大数量粒子的集合体,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如可以有0.5molO2、0.01molH2SO4等。

但分子、原子等具体的粒子,只能是整数,而不能是0.5个或0.01个。

c).使用物质的量时要用化学式指明微粒种类或其组合,不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应表示为:1摩尔S、1摩尔H2、3.4摩尔Na+、10摩尔e-、0.5摩尔CO2用符号分别表示则为:n(s)=1mol n(H2)=1moln(Na+ )=3.4mol n(e- )=10 n(CO2)=0.5mold).摩尔不是物理量,只是物质的量的这个物理量的单位。

【例题·1】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1 摩尔氧(B)1.5摩尔O2(C)2 摩尔氢分子(D)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E)0.5 摩尔大米2.说出下列符合的意义(1)2H (2)2molH(3)2molH+(4)2molH23.用符号表示(1)2摩尔水分子(2)5摩尔硫酸根离子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微粒的数目,这个数目是以12g 碳(成份为碳12原子)这种物质所具有的原子数目为标准,通过现代测量技术,人们得到这个数目约为,用表示。

物质的量题型及解法

物质的量题型及解法

物质的量题型及解法
物质的量是物理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描述物质的数量。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物质的量题型及解法。

1. 物质的量的计算:
题目中一般给出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等信息,要求计算物质的量。

解法是根据物质的量的定义公式 n = m/M,其中 n 是物
质的量,m 是物质的质量,M 是物质的摩尔质量。

根据给定
的信息,代入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2. 物质的量与物质的比例关系:
题目中给出两种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等信息,要求计算它们之间的物质的量比。

解法是先计算出两种物质各自的物质的量,然后求出它们的比值。

3.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
题目中给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求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

解法是先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关系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然后根据给定的物质的量计算出未知的物质的量。

4. 溶质和溶液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
题目中给出一个溶液的成分和质量,要求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

解法是根据溶液的成分和质量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然后根据溶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计算出溶质的物质的量。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同时,
还要注意化学计量关系的应用,根据给定的信息确定未知物质的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物质的量:与质量、长度等一样,是科学上来研究微粒的物理量。

它的单位是摩尔。

即: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mol)2、摩尔的基准:科学上以12克C 12所含的原子数作为摩尔的基准。

即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近似值为6.02×1023。

小结:物质的量n (mol )=N/N A二、摩尔质量:1mol 物质中,微粒数是确定的,因而其总质量也随之确定。

定义:1mol 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单位:小结:物质的量n (mol )=)/()(mol g g 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 例:33g 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与多少克氢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三、气体摩尔体积:1、固体和液体的摩尔体积:2、气体的摩尔体积:气体体积由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决定,在相同条件下分子间平均距离相等,则体积相等。

定义:在标准状况下,1mol 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升,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升/摩”。

小结:物质的量n (mol )=V/Vm四、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定义: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就是阿伏加德罗定律(即三同和一同)。

PV=nRT该定律的推论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即2121n n V V =。

推论2: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2121n n P P =。

推论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分子量之比,也等于密度之比,即212121d d M M m m ==。

推论4: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气体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反比,即1221M M V V =。

推论5:混和气体平均分子量的几种计算方法:(1)标准状况下,平均分子量d 4.22M = (∴d=4.22M )(1mol 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2)因为相对密度 212121DM M ,M M d d D ===所以(3)摩尔质量定义法: 总总n m M =(混合总质量除以混合总物质的量) (4)物质的量或体积分数法:总总V V M V M V M n n M n M n M %b M %a M M n n 2211n n 2211B A +++=+++=+⋅+⋅=(三)应用举例[例1]两个体积相等的容器,一个盛有NO ,另一个盛有N 2和O 2,在同温同压下两个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 )原子总数 (B )质子总数 (C )分子总数 (D )质量[例2]按质量各占50%的甲烷和乙烯混和的混和物,则混和气体中甲烷和乙烯体积比为(A )7 :2 (B )7 :3 (C )7 :4 (D )6 :4[例3]在一个6升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X (气)和2升Y (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 反应:4X (气)+3Y (气)=2Q (气)+nR (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增大,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 值是( )(A )3 (B )4 (C )5 (D )6[例4]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A 、 相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 2和C 2H 4B 、相同体积、不同密度的CO 和C 2H 4C 、 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O 2和N 2D 、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相同质量的O 2和N 2[例5]由CO 2、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H 2和CO 的体积比为A 、29:8:13B 、22:1:14C 、13:8:29D 、26:16:57五、物质的量浓度核心仪器:容量瓶(精确 配制 一定体积溶液的仪器)①常见规格: 50 mL 、100 mL 、250 mL 、500 mL 、1000 mL ②容量瓶上的标示:温度、刻度线、规格 ③容量瓶使用前准备工作:检漏、洗涤1、定义:以1升溶液里含多少摩尔溶质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物质的量浓度。

高三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物质的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也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高三化学学习中,物质的量是一个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三物质的量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中所含有的粒子数目的量。

它用单位摩尔(mol)来表示,符号为n。

二、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物质的量与物质中的粒子数有关,可以通过质量、摩尔质量和粒子数之间的关系来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物质的量(mol) = 质量(g)/摩尔质量(g/mol)物质的量(mol) = 粒子数目/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10^23 mol^-1)三、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与元素的原子质量有关。

常用的单位是克/摩尔(g/mol)。

四、实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实质量指的是物质的真实质量,使用单位是克(g)。

而相对分子质量是指相对于碳-12同位素的质量,它是一个无量纲的量,用符号Mr表示。

五、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关系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关系为化学计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六、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气体的体积和压强与标准状态下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来计算。

此关系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T为气体的温度,R为气体常量)给出。

七、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度在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之间存在关系。

溶质的物质的量可以用溶质的质量除以溶质的摩尔质量来计算。

八、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物质的量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反应的进度、生成物的数量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物质的量可以确定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物质的变化。

九、物质的量的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溶液中物质的量的多少。

它可以用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或质量)来计算。

总结:高三物质的量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可以了解到不同物质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专题1——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专题1——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专题1——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来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多少。

基准:以0.012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基准,即阿伏加德罗常数。

【注】a.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微粒时,要用化学式注明微粒的种类或其特定组合; 如1mol 水(不正确)和1molH 2O (正确)b.物质的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如1mol 麦粒、1mol 电荷、1mol 元素的描述都是错误的。

2.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可以用实验测出的准确值,目前只测出6.0221367×1023mol -1,在应用中用6.02×1023 mol -1作为它的最大近似值用于计算。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只适用于表示微观粒子。

公式:n =AN N【注】应用时要注意:a.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及微粒数目:如D 2O 、18O 2、H 37Cl 等。

b.某些特定组合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O 3为三原子分子,白磷(P 4)为四原子分子。

c.某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白磷(31g 白磷含1.5molP -P 键)、金刚石(12g 金刚石含2mol C -C 键)、晶体硅及晶体SiO 2(60g 二氧化硅晶体含4molSi -O 键)等。

d.某些特殊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如Na 2O 2与H 2O 、CO 2的反应(1mol Na 2O 2转移1mol 电子;Cl 2与H 2O 、NaOH 的反应(1mol Cl 2转移1mol 电子。

若1mol Cl 2作氧化剂,则转移2mol 电子);Cu 与硫的反应(1mol Cu 反应转移1mol 电子或1mol S 反应转移2mol 电子)等。

e.电解质溶液中因微粒的电离或水解造成微粒数目的变化:如强电解质HCl 、HNO 3等因完全电离,不存在电解质分子;弱电解质CH 3COOH 、HClO 等因部分电离,而使溶液中CH 3COOH 、HClO 浓度减小;Fe 3+、Al 3+、CO 32–、CH 3COO –等因发生水解使该种粒子数目减少;Fe 3+、Al 3+、CO 32–等因发生水解反应而使溶液中阳离子或阴离子总数增多等。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笔记(物质的量、物质的分类和分散系、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笔记(物质的量、物质的分类和分散系、氧化还原反应)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mol )⑴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的物理量之一。

它的物理意义是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符号为n 。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

物质的量和摩尔的关系正如时间和秒、长度和米、电流和安培的关系,不能混用。

⑵使用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时的注意事项①“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如“时间”拆开表明的意义也就变了。

写成“物质的质量”、“物质量”、“物质的数量”也都不对。

不能理解为物质的数量或质量。

②摩尔是用来表示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特定组合的物质的量的单位,它不能用来表示宏观物体,如不能说1mol 苹果等。

③使用摩尔时,应注明粒子的化学式,而不能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目的是避免指代不清引起混淆。

例如:使用1mol 氧就会含义不清,究竟是指1mol O 还是 1mol O 2呢? 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重要推论 ⑴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1mol )1摩固体、液体体积不同,因为固体、液体里分子、原子、离子间距离小,其体积主要决定于构成物质的这些微粒的直径大小,而不同的分子、原子、离子的直径大小不同,因而所占体积不同。

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而这平均距离又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压强与温度,因此当温度、压强相同时,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大致相同,其所占体积相同。

⑵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温度、压强下,同体积的气体中含有相同分子数定义中的“四个同”,如有“三个同”成立,第四个“同”才能成立。

3、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 同温、同压:同温、同体积:同温、同压、等质量:同温、同压、同体积: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1、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以配制0.5mol·L -1的NaCl 溶液250mL 为例):V 1V 2n 1n 2N 1N 2P 1P 2n 1n 2N 1N 2m1m 2M 1M 2ρ1ρ2V 1V 2 1 2 1 ρ2、主要仪器介绍:容量瓶容量瓶是细颈平底玻璃瓶瓶上标有温度和容量,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全通关(解析版)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全通关(解析版)

考点05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3)书写方法及含义表述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微观粒子的种类:如1 mol H指1 mol氢原子,1 mol H2指1 mol氢分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3.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1)关系式:n=NN A。

(2)结论:微粒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粒的粒子数之比。

4.物质的量的理解——“四化”二、摩尔质量 1.摩尔质量2.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n =m M。

3.以物质的量(n )为桥梁联系宏观物质质量(m )与微观微粒数(N )之间的关系。

m M =n =N N A。

4.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 ①等值性:摩尔质量以g·mol-1作单位时,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②确定性:对于指定的物质来说,其摩尔质量的值是一个定值,不随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而改变。

5.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①已知任意状态物质的质量时:M =mn (定义式)。

②已知一个分子的质量时:M =m (分子)×N A 。

三、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及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2)粒子数目相同物质的体积关系2.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成是相等的,这是理解气体体积的理论基础。

(1)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内容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体积,也可以说,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

(2)特别提示①阿伏加德罗定律适用于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不适用于非气体;②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共同存在,相互制约,且“三同定一同”。

四、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2.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所以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一个特例。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与反应方程式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与反应方程式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与反应方程式在高考化学中,“物质的量”与“反应方程式”是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们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始终,也是高考化学的重点和难点。

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两个知识点,对于解决化学问题、提高化学成绩至关重要。

首先,咱们来聊聊“物质的量”。

简单来说,物质的量就像是一个桥梁,把微观的粒子世界和宏观的可测量世界连接了起来。

它的单位是摩尔(mol)。

一摩尔任何物质所含的粒子数都约为 602×10²³个,这个数字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这个概念呢?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只依靠原子、分子这些微观粒子的个数来进行化学计算和研究,那简直是太复杂、太困难了!而有了物质的量,我们就可以方便地对大量的微观粒子进行计量和运算。

比如说,要知道一定质量的氧气中含有多少个氧分子,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就能轻松得出。

我们先根据氧气的摩尔质量(32g/mol),算出给定质量的氧气的物质的量,再乘以阿伏伽德罗常数,就能得到氧分子的个数。

再说说反应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能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还能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

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也就是方程式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这就要求我们对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清晰的认识,知道哪些物质发生了反应,生成了哪些新物质。

比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2H₂+ O₂= 2H₂O 。

从这个方程式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 2 个氢气分子和 1 个氧气分子反应能生成 2 个水分子。

当物质的量与反应方程式结合起来,那就更有意思了。

通过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再结合物质的量,就能进行各种定量计算。

假设我们有一个化学反应:2A + 3B = C + 4D 。

如果我们知道了A 的物质的量,就可以根据化学计量系数算出 B、C、D 的物质的量。

比如说,已知 A 的物质的量为 2mol ,那么参加反应的 B 的物质的量就是 3mol ,生成的 C 的物质的量为 1mol ,生成的 D 的物质的量为4mol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09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 2O ,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4
B.1:5
C. 2:3
D.2:5
2. 2010 把500mL 有BaCl 2和KCl 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 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 .0.1(b -2a)mol/L
B .10(2a -b)mol/L
C .10(b -a)mol/L
D .10(b -2a)mol/L
3. 20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molNaCl 中含有6.02×1023个NaCl 分子
B. 1.00molNaCl 中,所有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C.欲配制1.00L,1.00mol.L -1的NaCl 溶液,可将 58.5gNaCl 溶于 1.00L 水中
D.电解 58.5g 熔融的NaCl ,能产生 22.4L 氯气(标准状况)、 23.0g 金属钠
4.2012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分子总数为N A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28g 乙烯和环丁烷(C 4H 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C.常温常压下,92g 的NO 2和N 2O 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D.常温常压下,22.4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
5. 2013 N0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L1.0mo1·L-1的NaAI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12g 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 A
C. 25℃时pH=13的NaOH 溶液中含有OH 一的数目为0.1N A
D. I mol 的羟基与1 mot 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 A
6. (2015) 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60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 N A
B .1L0.1mol•L -1的NaHCO 3溶液中HCO -
3 和CO 2-3的离子数之和为0.1N A
C .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23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 N A
D .235g 核素U 235
92发生裂变反应:n
U 1023592+n 10Xe Sr 10136549038++,净产生的中
子(n 10)数为10 N A 裂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