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并发症的防治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并发症的防治分析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

方法总结2012年
11月-2013年10月间在我院产科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患儿86例,对一组患儿进行
复苏治疗作为对照组,对另一组患儿进行复苏治疗后加强并发症的防治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儿的救治情况和并发症的产生状况。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儿并
发症的发生率为15.62%;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5%,明显低于对照组
患儿(P<0.05)。

结论对新生儿窒息的患儿进行复苏治疗,并加强规范的操作,可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新生儿的救治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并发症的防治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672-5085(2013)37-0156-02
新生儿窒息由多种原因所导致,胎儿缺氧后出现宫内窘迫,或在分娩的过程中,产生呼吸障碍,从而致使患儿在出生后的1分钟之内无法建立正常的自主呼
吸或规律呼吸[1]。

该病是分娩后常出现的新生儿疾病,通过复苏技术能缓解患儿
病症。

但由于患儿病情程度存在差异,同样的复苏治疗不能很好的提高患儿的救
治成功率,不规范的操作还会导致患儿相关并发症的产生。

总结我院产科出现新
生儿窒息的患儿86例,一组患儿进行复苏治疗的同时,加强操作的规范性,现
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总结2012年11月-2013年10月间在我院产科出现新生儿窒息
的患儿8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成两组。

观察组、对照组的患儿分别
各54例、32例。

依据诊断标准重度窒息的患儿为25例,轻度窒息的患儿为61例;患儿出生后体重为4617.3-7823.9g,平均体重为(5241.34±165.72)g。

所有患儿
的病情情况、体重等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儿都进行复苏治疗,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复苏治疗时更加注重
操作的规范性,娩出后首先做好保暖工作,尤其对生命体征较弱的早产患儿,可
用消毒后保鲜膜包裹住患儿四肢和躯体,再用毯子包裹全身,放于保暖台上,防
止水分和热量的流失。

其次,将患儿仰卧在床上,保证躯干要高于头部,而头部
向后略仰,便于挤出患儿口、鼻中分泌物。

可也用吸管清理口鼻腔内的分泌物,
但吸引的力度不要过大、时间过长。

在通过清理呼吸道和擦拭全身后经刺激部分
患儿,可建立正常的呼吸,若刺激无效后,应及时进行正压通气治疗。

在治疗的
过程中要保证患儿面部和面罩的密封性,要刚好封住患儿的口鼻,不要超过下颚
和盖过眼睛,并检查气囊是否存在漏气的可能。

开始可用30cmH2O的正压呼吸
充分的膨胀肺泡,调节频率为每分钟50-60次。

当患儿每分钟心率在100次以上,恢复自主呼吸后,可停止正压通气。

对每分钟心率小于80次的患儿,可同时使
用按压心脏治疗,30秒后观察患儿建立呼吸的程度。

若仍未有好转可进行气管插
管治疗,同时静脉注入0.2ml/kg的肾上腺素。

病情缓解后应及时降低氧浓度停止
纯氧治疗。

1.3 疗效标准痊愈:患儿经复苏治疗5分钟后可自主进行呼吸。

显效:患儿
经复苏治疗7-10分钟内可自主进行呼吸。

有效:患儿经复苏治疗10分钟以后可
自主进行呼吸。

无效:患儿经复苏治疗10分钟以上未能改善自主呼吸或出现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
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儿经治疗有效率为81.25%;共5例患儿出现低温、气胸等并发症,
发生率为15.62%;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6.29%;1例患者出现气胸并发症,发生率为1.85%。

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n/%)
3 讨论
治疗新生儿窒息复苏的过程中,常出现的并发症为医源性气胸、体温降低等
现象[2]。

气胸的产生与复苏过程中不正当的操作有关,在发现气胸后,应尽快进
行引流术,确保将胸腔内的积气排出,才能降低患儿病情复发的可能[3]。

预防此
类并发症最有效的手段为,减少胸外按压的次数和力度;对口鼻腔、气管内的分
泌物进行及时的清除等,规范的复苏操作能在极大程度上减少发生的几率。

患儿
的体温降低,是由于在做保暖工作时的疏忽造成的。

患儿极易产生酸中毒、脑室
出血、肺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对患儿进行保暖是非常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进行规范化的复苏治疗,增强医疗人员的操作熟练性,能提高对
患儿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率。

参考文献
[1]芮青美,尤霞红,夏月华,丁红花.某县级医院新生儿窒息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05):168-169.
[2]王时群.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探讨及防治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13,25(17):53-54.
[3]梁秋梅.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并发症的临床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06):115-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