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 (2分) (2017九下·江都月考)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忸怩(niǔ)隽永(juàn)绮丽(yǐ)义愤填膺(yīn)
B . 氛围(fēn)寒噤(jìn)吮吸(shǔn)拾级而上(shè)
C . 伫立(zhù)倔强(jué)寂寥(liáo)鄙夷不屑(xiè)
D . 悖论(bèi)诘责(jié)俨然(yǎn)骇人听闻(hài)
2. (2分)(2016·广安)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 悲怆臆测惹是生非妇孺皆知
B . 振撼虔诚与日俱增轻歌漫舞
C . 烦躁诀别铤而走险物竞天择
D . 惬意慰藉周道如砥相形见绌
3. (2分) (2017八上·龙湖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 . “洪荒女孩”在里约奥运会之后死灰复燃,再夺亚洲游泳锦标赛女子50米仰泳冠军。
B . 改革开放走过四十年坎坷之路,所取得的瞩目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
C . 自从跟他在车站分道扬镳后,我就再没他的消息了,实在可惜。
D . 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虽然工作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
4. (2分)下面文学常识的有关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毛泽东
B . 都德——《最后一课》——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短篇小说
C . 晏子——《晏子使楚》——晏子反击楚王针锋相对,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D . 《枣核》——萧乾——“枣核”既是文章的结构线索又是文章的感情线索。
5. (2分)下列句子停顿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 (2分) (2017七上·盐城期中) 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增强了同学间的凝聚力。
B . 美国调查机构认为,到2021年,世界3D打印机销售额将扩大至2015年的3倍,大约可达108亿美元左右。
C .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D . 神舟十一号“家书载梦”航天活动中,航天员在太空中随机抽取学生信件进行阅读,实现天地互通,天地见证,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热爱航天、探索航天的热情。
7. (2分) (2019八上·宜宾期末) 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他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句中划线词语都是动词)
B . 挑拨离间、目眩神迷、有益无损、人情世故。
(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一样)
C .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致知。
”(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 . 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8. (2分)(2019·扬州) 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外小说中有一大批下层人物形象。
如《孔乙己》中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中虚荣势利、自私贪婪的小市民于勒。
B . 阅读游记,要读出作者的感受与思考。
余秋雨的《阳关雪》,记录阳关文化苦旅,抒发历史沧桑感;谢大光借《鼎湖山听泉》,表达于游山听泉中净化心灵、感悟人生之思。
C . 乡土、家国情怀深植人心。
余光中将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德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情浓缩在了最后一节法语课中,引起无数共鸣。
D . 读古代典籍,获人生智慧。
无论是春秋时期的«论语»、战国时期的《礼记》,还是编年体史书《左传》,纪传体史书《史记》,都能从不同方面给予我们启发。
9. (2分) (2017八上·翁牛特旗期末)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是为什么呢?
②所以。
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③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收缩,以保持视线清晰。
④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
⑤另外。
打开电子产品的时候。
我们与屏幕的距离。
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
A . ④①③⑤②
B . ①③⑤④②
C . ③⑤①④②
D . ④①③②⑤
二、名著导读 (共1题;共12分)
10. (12分)(2018·江汉)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那呆子急纵云头,径回城里。
半霎时,到了馆驿。
此时人静月明。
两廊下寻不见师父。
只见白马睡在那厢,浑
身水湿,后腿有盘子大小一点青痕。
八戒失惊道:“这亡人又不曾走路,怎么身上有汗,腿有青痕?想是歹人打劫师父,把马打坏了。
”那白马认得是八戒,忽然口吐人言,叫声“师兄!”这呆子吓了一跌。
爬起来,往外要走,被那马探探身,一口咬住皂衣,道:“哥啊,你莫怕我。
”八戒战兢兢的道:“兄弟,你怎么今日说起话来了?你但说话,必有大不祥之事。
”白马道:“你知师父有难么?”八戒道:“我不知。
”白马道:“你是不知……那妖精变做一个俊俏文人,撞入朝中,与皇帝认了亲眷。
把我师父变作一个斑斓猛虎,见被众臣捉住,锁在朝房铁笼里面。
我听得这般苦恼,心如刀割。
你两日又不在不知,恐一时伤了性命。
只得化龙身去救,不期到朝里,又寻不见师父。
及到银安殿外,遇见妖精,我又变做个宫娥模样,哄那怪物。
那怪物叫我舞刀他看,遂尔留心,砍他一刀,早被他闪过,双手举个满堂红,把我战败。
我又飞刀砍去,他又把刀接了,捽下满堂红,把我后腿上着了一下;故此钻在御水河,逃得性命。
腿上青是他满堂红打的。
”
(1)白马为何会随唐僧西天取经?
(2)选文中的白马勇敢、忠诚,《格列佛游记》中慧骃国里的马是________、________的化身。
(3)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分别以一个字概括了几部名著的精神实质,将《三国演义》归纳为“忠”字,将《水浒传》归纳为“义”字,将《红楼梦》归纳为“情”字。
请你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西游记》,并简述理由。
三、默写 (共1题;共8分)
11. (8分) (2016九下·荣成期中) 根据提示填写句子
①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③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
④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
⑤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⑥气蒸云梦泽,________。
⑦柳永《蝶恋花》中表达了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坚毅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12. (20分)(2019·开江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报答别人和促进自己
江舟人
①路遥弟弟王天乐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路遥在电话里告诉我:“去领奖没有钱,路费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请客,还要买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让我再想想办法。
”名满天下后尚且为钱所苦,路遥出名前遇到过多少生活上的困难,也就不难想象了。
②生活上有了困难,自然少不了接受别人的帮助。
于是,随着《人生》破空而出,路遙名气渐长之后,一些曾帮过他的朋友,便有事没事都去找他。
对此,专心于创作的路遙则一概置之不理,甚至连见一面说会话的简单要求,
他也不能给予满足。
随之而来的,自是充斥着“路遥忘恩负义”之类的埋怨之声。
③一天,实在听不过去的好友海波找到路遥,提醒他应该知恩图报。
闻此,路遥点上一根烟,猛吸一口后徐徐道:“像咱这种出身的人,要想成点事,就不能报这些恩;要报恩,肯定一事无成。
为什么呢?因为咱来自社会底层,每前进一步,都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那些帮助,对于当时的咱都很重要。
有人给咱借钱花,有人处处抬举咱,你说这恩情大不大,是不是都该报?该报的恩这么多,咱又有多少能耐呢?除了能写几个字,打官司不如法院的人,处理纠纷不如派出所的人……那些求咱的人,以为咱面子大、分量重,一句能顶他们一万句。
你说是这样吗?”也不等对方回应,他又吸上一口烟,继续道:“另外,如果咱把工夫花在这些事上,还怎么看书搞创作?创作搞不上去,像一只光叫唤不下蛋的鸡,谁还能看得起咱?这样说,绝非不讲人情,不愿报恩,而是要实事求是地报恩,脚踏实地地报恩,把报答别人和促进自己结合起来。
”
④“所以,咱一直努力地写东西,出作品。
如果写出的作品能说出他们的真处境、真感情、真担心、真期望,那么这恩就报深了:不但他们能感觉到,他们的儿孙也能感觉到,历史也能感觉到。
”这番极具生命智慧的话语,在令海波茅塞顿开的同时,也让他看到了路遥那难以企及的思想高度。
(选自《杂文选刊》2019年2期)
(1)说说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文章阐述了什么样的观点?请结合文意做概括。
(3)文中划线句子“如果写出的作品能说出他们的真处境、真感情、真担心、真期望,那么这恩就报深了:不但他们能感觉到,他们的儿孙也能感觉到,历史也能感觉到”有什么深意?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此类现象的看法。
【链接】53岁的山东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遇入室抢劫,她在身中数刀的情况下仍与抢劫者斗智斗勇。
最终,那个19岁的抢劫者精神崩溃,瘫倒在地,而李建华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让他得到及时救治。
一个网友在网上的留言是:“假如我碰到这样的歹徒,我要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吃了他的肉,砸了他的骨,吸了他的髓!”
13. (17分)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后面题目。
谦虚与虚伪
季羡林
①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中,谦虚一向被认为是美德,应该扬;而虚伪则一向被认为是恶习,应该抑。
②然而,究其实际,二者间有时并非泾渭分明,其区别间不容发。
谦虚稍一过头,就会成为虚伪。
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体会的。
③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提倡谦虚最早的国家。
在中国最古的经典之一的《尚书·大禹谟》中就已经有了“满招损,谦受益,时(是)乃天道”这样的教导,把自满与谦虚提高到“天道”的水平,可谓高矣。
从那以后,历代的圣贤无不张皇谦虚,贬抑自满。
一直到今天,我们常用的词汇中仍然有一大批与“谦”字有联系的词儿,比如“谦卑”、“谦恭”、“谦和”、“谦谦君子”、“谦让”、“谦顺”、“谦虚”、“谦逊”等等,可见“谦”
字之深入人心,久而愈彰。
④可是在这里我们就遇到了一个拦路虎:什么叫“真诚的谦虚”?什么又叫“虚伪的谦虚”?两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简直可以说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掌握一个正确的分寸难于上青天。
⑤最突出的是因地而异,“地”指的首先是东方和西方。
在东方,比如说中国和日本,提到自己的文章或著作,必须说是“拙作”或“拙文”。
在西方各国语言中是找不到相当的词儿的。
尤有甚者,甚至可能产生误会。
中国人请客,发请柬必须说“洁治菲酌”,不了解东方习惯的西方人就会满腹疑团:为什么单单用“不丰盛的宴席”来请客呢?日本人送人礼品,往往写上“粗品”二字,西方人又会问:为什么不用“精品”来送人呢?在西方,对老师,对朋友,必须说真话,会多少,就说多少。
如果你说,这个只会一点点儿,那个只会一星星儿,他们就会信以为真,在东方则不会。
这有时会很危险的。
至于吹牛之流,则为东西方同样所不齿,不在话下。
⑥可是怎样掌握这个分寸呢?我认为,在这里,真诚是第一标准。
虚怀若谷,如果是真诚的话,它会促你永远学习,永远进步。
有的人永远“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人往往不能进步。
康有为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他自称,年届而立,天下学问无不掌握。
结果说康有为是一个革新家则可,说他是一个学问家则不可。
较之乾嘉诸大师,甚至清末民初诸大师,包括他的弟子梁启超在内,他在学术上是没有建树的。
⑦总之,谦虚是美德,但必须掌握分寸,注意东西。
在东方谦虚涵盖的范围广,不能施之于西方,此不可不注意者。
然而,不管东方或西方,必须出之以真诚。
有意的过分的谦虚就等于虚伪。
(选自《半月选读》)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2)“我认为,我们应当提倡真诚的谦虚,而避免虚伪的谦虚,后者与虚伪间不容发矣。
”这是从文中抽取出的一句话。
将其还原,正确的位置是()
A . ①②段之间
B . ②③段之间
C . ③④段之间
D . ⑥⑦段之间
(3)第⑥段论证的是什么内容?举康有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4)请你从身边的生活中举一个具体的实例解释“谦让”这个词。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4.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春暮西园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1)赏析诗歌第一句中的“满”字。
(2)诗歌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
15. (10分) (2019九上·澄海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__
②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
③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 . 选文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身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D . 面对生死抉择,那些“舍生取义”者表现的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6. (5分) (2017七上·乌海期中) 任选一题作文
(一)请以《中的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你的在学习、生活方面快乐的事以及给你的感悟等。
(二)以“那一天,我笑了”为题。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出现的校名、人名可用某某代替;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④书写工整,
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二、名著导读 (共1题;共12分)
10-1、
10-2、
10-3、
三、默写 (共1题;共8分)
11-1、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13-3、
13-4、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4-1、
14-2、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
15-1、
15-2、
15-3、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