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语文二诊模拟试卷(扫描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二诊模拟试卷(扫描版)
成都七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D(A.扺zhǐ掌而谈;B.亲qìng家母;C.堵塞sè)
2.B(A.扇风点火——煽风点火;C.报不平——抱不平;D.蜇居——蛰居)
3.C(A.表示“对待”之意时,只能用“对”;B.大肆:毫无顾忌地(做坏事);C.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
D.水落石出:比喻真相大白)
4.A(B.搭配不当,“加强”应改为“提高”。
C.结构杂糅。
“担任《芳草》主编”与“《芳草》改版之初”混为一句。
可改为“担任主编的刘醒龙在《芳草》改版之初”D.表意不明,“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有歧义)
5.B (A.“从周朝至今”时间表述错误,“至今”属无中生有。
C.强加因果。
D.理解错误,原文中“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思想的主导形态和文化发展趋势”)
6.C(“南方文化是一种巫术文化”是作者的观点而非王逸的观点)
7.D (A.“多次超越北方文化”属于无中生有。
B.南北文化“互不融合”不合文意。
C.强加因果。
“中国历代首都……周围”不是“中国传统文化……黄土中”的根本原因)
8.B(披:敞开,敞着)
9.B(A项第一个“其”为代词,可译为“它的”;第二个“其”为表语气副词,可译为“难道”。
B项两个“而”为连词,可译为“来”。
C项第一个“则”副词,可译为“是,就是”;第二个“则”为连词,可译为“就”。
D项第一个“之”为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10.(10分)(1) 清河张梦得先生贬官后住在齐安,就在他住宅的西南边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览江上的美景,而我哥哥子瞻,把亭子命名为“快哉”。
(大意3分,落实“胜”“名”各1分)
(2) 人活在世上,假如他心中不痛快,那么到哪儿去不会感伤呢?假如他心中坦荡,不因外物影响而伤害到本性,那么到哪儿去不会快意呢?(大意3分,落实“病”“适”各1分) 11.(4分)①在快哉亭所见的山川胜景使人称快;(1分)②在快哉亭能够凭吊古遗使人称快;(1分)③在快哉亭,从张君身上悟到,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伤性”,那么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得其快意。
(2分)
参考译文:长江流出了西陵峡后,才进入平原,水势奔腾壮阔起来。
南边会合了沅江、湘江;北边会合了汉水,水势更加浩瀚,到了赤壁之下,水流冲激浩荡,江面辽阔如海。
清河人张梦得先生贬官到齐安,就在他住所西南方盖了一座亭子,来观赏江中美景。
而我哥哥子瞻,把亭子命名为“快哉”。
在快哉亭上所能见到的景观,南北可达百里,东西三十里,江面波涛汹涌,风云时开时阖,变幻不定。
白天可见船只在亭子前来来往往;夜里可听见亭子下有如鱼龙悲鸣。
景致变化快速,让人触目惊心,无法看得太久。
(这等奇景)现在却可以坐在亭中席上,倚几赏玩,尽情地看个够,令人心满意足。
向西眺望武昌方向群山,山陵上下起伏,草木纵横排列。
烟消雾散时,晨曦普照,渔人樵夫的小屋,都可一一清楚地指着数出来。
──这就是亭子取名“快哉”的原因。
至于那长长的沙洲水边,古城的废墟遗址,曾是曹操孙权傲视争雄、周瑜陆逊角逐战斗的所在,他们所留下的风范遗迹,也足以使世俗之人大呼畅快。
从前楚襄王带着宋玉、景差在兰台之宫游赏,恰好一阵凉风飒然吹来,襄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真爽快啊!这阵清风,是我和百姓共享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那能共享?”宋玉的话,应该是有所讽刺吧!那风没有雄雌的差别,但人却有得意不得意的变化,楚王所认为快乐的事,却是一般人所忧愁的,这是人事上的变化,和风有何干呢?人活在世上,假如他心中不痛快,那么到那儿去不会感伤呢?假如他心中坦荡,不因外物影响而伤害到本性,那么到那儿去不会快意呢?现在张君不因贬官而烦恼,利用公余闲暇寄情
于山水之间,他心中应该有超出常人的修养,即使处在蓬草为门破瓮为窗那样的困穷境地,也不会不快乐啊!何况能在长江清流中洗涤自己,把西山的白云招来作伴,尽情于耳目之美,使自己来舒适愉快呢!倘非如此,那连绵的山崖、阻断的山谷、幽深古老的树林,清风吹拂、月光照耀,这都是诗人和愁苦的士人经由它们而感到悲伤憔悴无法承受的景物,又哪里看得出它是令人畅快的呢?
12.(3分)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瞰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
(断对两处给1分)
参考译文:从前阳货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又厌恶别人说他不懂礼仪。
大夫如果对士人有所赏赐,士人没有在家亲自接受的话,就得上大夫家去拜谢。
于是,阳货便趁孔子不在家的时候,给孔子送去一只蒸乳猪。
孔子也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前去拜谢。
当时,要是阳货真心诚意地先去看孔子,孔子难道不去拜见他吗?
13.(1)(4分)上阕描绘了夜晚王氏庵萧瑟、破败、凄凉的景象:饥鼠绕床乱跑,蝙蝠绕灯飞舞,风大雨急,窗纸仿佛自言自语发出声音。
(2分)作者用这些景象,渲染出凄凉荒寂的气氛,从而衬托出其归隐后的凄凉孤寂。
(2分)(语意相近即可)
(2)(4分)本词表现了作者报效国家的执着愿望,以及报国无门的孤愤之情。
(2分)作者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最后却报国无门只能凄凉孤寂地归隐,尽管如此,作者仍然念念不忘祖国河山,可见作者执着的爱国之情。
(2分)(语意相近即可)
14.(6分)(1)载笑载言(2)瀚海阑干百丈冰(3)艰难苦恨繁霜鬓(4)会挽雕弓如满月(5)东篱把酒黄昏后(6)门衰祚薄(7)青雀黄龙之舳(8)濯清涟而不妖
(任选六题,每空1分,错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共6分)
15.(4分)AD(A.“情节的发展过程也是朱丹精神的发展过程”不确切。
D.大师最后录取朱丹是因为认识到他既有出色的音乐才华,更有崇高的民族精神)
16.(6分)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令,为人物活动创设典型环境,渲染了一种肃穆、悲壮的气氛。
②推动情节的发展。
为刻画人物(少年儿童、朱丹)作铺垫,打基础。
③烘托主人公朱丹纯洁高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凸现了少年儿童心灵的洁白无暇。
(每点2分,语意相近即可)
17.(6分)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而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
(2分)首先他具有出色的音乐才华,这主要表现在:①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②从纪念碑前的吹奏可以看出他具有很高的音乐才华,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音乐学院录取也证明这一点。
(2分)同时他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这主要表现在:①宁可落选也不愿吹奏欢乐曲,②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
(2分)
18.(6分)①这句话交代了朱丹被录取的根本原因。
②指出了朱丹的人格魅力之所在,丰富人物形象。
③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题。
(从对情节、人物、主题三方面分析即可,每点2分)
19. (4分)“低头族”是指那些在空闲时间总是低头专注玩手机而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的人。
(符合下定义格式,1分,要点完备,2分,语意连贯,1分,意思相近即可)
20.(6分)评分标准:观点鲜明,论述有说服力,4分。
表达连贯、得体,1分,恰当使用修辞手法,1分。
参考示例:(略)
21.参照2014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