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器质量检测工作管理的有效策略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9
电子电器质量检测工作管理的有效策略探讨
刘 爽 刘 扬 青岛市产品质量检验技术研究所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电子电器产品种类也逐渐增多,这为人们生活与生产活动等各方面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为保证电子电器产品质量做好质量检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文章就对质量检测工作方法与管理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子电器;电子质量;质量检测;检测管理
引言
针对于电子产品进行分析,其主要就是通过利用电源作为主要驱动性能源并且实现上市销售的一种产品。
日常生活当中激光测距仪、数码液晶电视、数码相机、电脑、手机等都是属于电子产品的范畴之内。
在生产电子产品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了工序管理水平、工序方法、生产环境、机械设备、原材料以及操作者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质量方面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一、电子产品检测质量控制要求分析
电子产品通常需要达到以下技术要求:一是结构安全。
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其结构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性。
如电子元件与电路质量的绝缘强度要达到质量标准;内部带电部位与机壳之间的绝缘强度要达到相关规定。
且内部高压元件与低压元件之间要达到一定标准的强度,以保证使用安全;二是电压安全。
电子产品的工作电压、输出电压、输入电压都需要满足设计要求。
如使用电压与设计电压相比更大,则有可能会出现短路现象,埋下安全隐患;三是电流安全。
电子产品的电路、导线的界面设计需要高出最大使用电路。
如导线截面面积过小会导致电子产品过热,从而烧毁设备。
二、电子产品主要质量检测方法分析
1.在线测试。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质量检测领域中,主要方式是在印制电路板上布置测试探针,重点对线路及零部件状态进行监测。
具体来讲,该方法主要检测内容包括短路问题、零部件完善性、焊点定位、相关参数等。
在线测试的优势在于可以在电子产品生产阶段同时进行,利用自动化监测程序保持实时监控状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报告给生产管理人员,并且在协助故障处理、问题问题解决方面有重要作用。
2.电气安全检测。
在国家标准的通用质量要求中,首先规定了电气安全的测试要求,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对智能电子产品进行输出功率的相应测试,其具体内容为继电器输出测试、可控硅输出测试、产品接实际负载测试等;第二,对压力开关进行相应测试,其具体内容包括开关开路、开路电压、报警温度、接触电阻等具体运行参数的测定;第三,对排线进行短路和交叉测试;第四,对电池电流进行检测。
由于智能电子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在电气安全测试中,国家标准规定,对不同产品会有不同的测试要求。
对电气安全的测试,体现了企业依据各项标准,通过质量控制与可靠性检测,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人身安全的责任。
3.X射线检测法。
X射线可以穿透物质,探测物质内部。
且在穿透过程中X射线会出现衰减,已经被广泛用于无损探伤以及医疗诊断中。
X射线在电子产品焊接质量检测中可以检测出大多数类型的缺陷。
检测过程为利用微束聚焦X射线管发出X射线光束,对样品进行照射。
在X射线经过样品达到磷光体上,磷光体会出现光子被摄像机摄录,最后利用计算机处理可以放大显示电子产品封装与焊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气泡、孔洞等。
X射线检测法较为适合用于电子产品的快速检测。
4.有源测试。
在进行有源测试时常用方法是边界扫描技
术,即对电子产品电路电压及核心芯片进行检测,基于稳定的电压状态进一步评估电子元件质量状态。
同时还可以对电子产品外部电路系统进行检测,重点避免出现短路等非正常情况,确保集成芯片按照设计要点进行多次串联,基于电子产品本身电路系统完成测试流程。
5.电磁兼容。
智能电子产品容易出现电磁干扰等问题,因此,电磁兼容也是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关键因素。
电磁兼容测试内容包含的范围较广,噪声干扰仪测试、启辉器干扰和外部电器干扰是测试中的主要部分。
噪声干扰仪测试要求产品在电压调节后不出现死机、复位,依据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要求电极的正相A、正相B、负相A、负相B均需检测。
启辉器干扰测试要求产品不出现复位死机现象,且测试要求离芯片距离30cm 左右处或靠近芯片2种情况均需进行检测,以获得相应的测试结果。
对外部电器的干扰测试,需要检查产品是否影响到环境中其他家用电器、商用电器的正常运行。
三、电子电器质量检测工作管理的有效策略
1.重视产品质量控制。
对于当前企业而言,需要高度重视电子产品质量控制工作,与此同时,要让质量控制管理机制得到发展和完善。
在针对电子产品进行生产的过程当中,质量控制关键性内容主要包括了生产工艺、材料质量控制以及产品质量控制等等。
为了能够提高质量控制效率和水平,需要对于质量控制相关责任进一步加以明确,切实保障每个部分每个环节责任可以落实到个人身上,这样才能够促使每个人都可以端正好工作态度,具备较高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2.运用生产线防错技术。
众所周知,在制作电子产品时需要应用防错技术。
生产线上防错技术运用的理想状态是达到无缺陷,这也是最经济,且具有预见性的避免出现生产质量的工艺基于防错技术下的电子产品生产线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如出现操作失误,则物品无法装上工装夹具;二是当操作不符合规定时,生产线会停止工作并发出警告;三是自动修正操作失误后进行加工;四是后工序检查出前工序不合格则停止加工操作。
如以智能手机打螺钉工位的防错技术为例,分析通过防错技术来提升手机的生产质量与效率。
如为了避免螺钉打偏,可以将电动螺钉枪安装在垂直臂上,以控制螺丝刀垂直直行前进;在夹具预留螺丝刀通孔,避免螺丝刀晃动。
又如,为了避免螺钉漏打则可以在手机放入夹具后,进行自动锁死,确定打入螺钉数量正确时方可自动弹开。
综上所述,为了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及性能符合规定和要求,需要工作人员强化产品质量检测和控制工作,减少残次品出现概率,同时也需要通过质量检测管理控制保证电子电器产品的质量安全,从而为企业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洪云飞.分析精密电子产品中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8[2]燕宪睛.电子产品检测及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运用探究[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7(28):131-131.
[3]赵琳琳.分析电线电缆检测及其质量控制关键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6(1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