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针刺一个穴位就不疼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溃疡,针刺一个穴位就不疼了
在给一口腔溃疡患者针灸治疗的时候,偶然发现患者的光明穴特别痛,于是就在该穴针刺,针下患“哟”了一声。
我说怎样?患者说:特别的胀。
我问患者口腔怎样了?患者说:“呵,口腔不疼了,好了。
患者用舌头在口腔搅动一下,说是原来溃烂的也不觉得疼了。
之后,我在治疗口腔溃疡时,故意就针光明穴,用有五例。
都能达到针入痛止,针出病愈的效果。
我本来是要针筑宾的,在碰到患者这穴也痛,就针了,效果神奇。
第二天询问患者,说是回来后吃东西就不觉得痛了。
可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请教各位!同时分享与大家。
网友甲:我的猜测,你的这些案例应该是实症。
不是虚症,不在肾脾阴虚上。
在心上,心与胆子午相冲,脏腑别通(为什么是光明?光明,胆之络穴。
)。
且溃疡点不在舌面,在腔壁上。
如有不对,请指出。
(这给了我一个思考,对于我这等扎针小白而言,不一定要死守五输穴,可在特定穴上找最痛点(或肘膝以下找啊是穴)。
根据这个想法,我去对应的经络果然找到最痛穴,左右一样,在大约相同位置,合土附近,但还没扎,不知是否对。
扎针小白,扎时心中总有犹豫。
)
网友乙:前面判断为实症,不一定对,也可能为虚症。
心阴虚。
且为血虚,血虚而痛。
与心相关的脏腑别通经络为胆,反应穴位上在光明,光明为胆络肝穴,与血相关的经络,心主血,肝藏血。
血虚,故反应在光明上。
再如加八会穴膈俞,血会隔俞,效果也许会更好。
这是理论推理,猜测而已,供参考。
与血相关的经络还有脾胃肺,脾胃肺为气血生化之源泉。
在此案例中与脾胃无关。
(本人曾口腔溃疡,以归脾丸治愈)
网友丙:如果口腔溃疡病机在脾上,症状在舌体,是否反应穴在大肠络偏历穴上?
网友丁:在另外的案例中见到扎筑宾,合谷,三次而愈(亦为症
在腔壁上,脉象为心寒)。
网友戊:感觉八会穴是个大穴。
在案例中多见中脘,效果显著。
其它八会穴不多见。
络穴除可治疗其络脉的病证外,又可治疗表里两经的病证,《针经指南》说:“络穴正在两经中间……,若刺络穴,表里皆活” 。
所以胆经络穴光明,既可治疗胆经病证,又可治疗肝经病证。
胆腑在“表”,肝脏在“里”;胆经是“阳经”,肝经是“阴经”。
肝经热邪会向胆经传递,在胆经络穴上出现压痛。
网友己:《针灸学》上归纳的光明穴的主治证候为:目痛,夜盲,颊肿;乳胀痛,膝痛,下肢痿痹。
这六个证候中,前三个(目痛,夜盲,颊肿)多为“肝经湿热上攻”所致、后三个(乳胀痛,膝痛,下肢痿痹)多为“肝经湿热下注”所致。
医痴按:口腔溃疡,多为火炎于上。
火又分虚实两端。
心开窍于舌,心火者,多在舌尖,导赤散可也。
穴位可用劳宫穴。
肝经环唇内,肝胆火者,多在舌边。
光明穴为胆经络穴,通于肝,故肝胆火旺可用光明也。
胃经挟口环唇,胃火不降,甘草泻心汤治之,合谷内庭亦治之。
董氏奇穴有用治污穴放血,效果佳。
吴雄志老师有口疮专方养胃枇杷饮,大家亦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