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要点及个性化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展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要点及个性化护理体会
目的探析进展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要点以及个性化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进展性颅脑损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按照GOS分级,30例恢复良好,6例中残,3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无1例患者死亡。

结论临床上在对进展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将患者的实际病情作为基本出发点,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标签:进展性颅脑损伤;护理要点;个性化护理
颅脑损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外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全身损伤中,约占20%左右,主要指的是脑挫裂伤、颅脑血肿或者脑干损伤[1]。

通常情况下,临床上将颅脑损伤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特重型、重型、中型以及轻型,其中病情呈现出加重趋势的颅脑损伤又被称之为进展性颅脑损伤,由于颅脑损伤患者具有并发症多、免疫功能低下、昏迷时间长以及病情严重等特点,并且肢体功能存在明显障碍,病情发展比较迅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进展性颅脑损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14例为女性,26例为男性,年龄12~73岁,平均年龄为(39.2±6.3)岁,其中25例为中型进展为重、特型,15例为轻型进展为中、重型。

受伤原因:10例为高处坠落伤,9例为酒后外伤,4例为打击伤,10例为车祸伤,7例为跌伤。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及时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0例为双侧开颅手术,30例为单侧开颅手术,21例开颅手术后带气管导管回病房,术后24h,14例拔出气管导管,5例切管切开,22例上尿管,10例上胃管。

1.2方法
1.2.1一般护理术后6h,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并将患者的意识状况作为基本依据,对患者进行头颅CT复查,并决定是否给予患者饮食,合理安排患者的体位,将患者的头部抬高,约15°~30°,促进头部血液回流,缓解脑肿胀和脑水肿,使颅内压降低。

同时,加强患者的呼吸道护理,使气道保持通畅,对于血压正常的患者,应该运用甘露醇对患者进行快速输注,并控制好其它液体的输注速度,对于情绪比较烦躁的患者,应该给予针对性镇静措施。

1.2.2管道护理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每天对尿袋进行更换,尤其是尿道外口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大便后,及时对患者的会阴部进行清洗;避免患者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对尿管进行牵扯,从而导致尿道损伤。

对于导尿管留置时间较长的患者,应该定时开放,尽量避免膀胱过度充盈使患者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而对医生正确判断患者病情造成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膀胱出血[2]。

鼻饲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将床头抬高,约15°~30°,时
间通常控制在30min左右,避免食物反流。

每天完成鼻饲后,应该用生理盐水对鼻饲管进行冲洗,避免食物残渣对鼻饲管造成堵塞。

对于一些存在发热倾向的患者,应该尽早将深静脉导管拔除,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

1.2.3观察呼吸神志瞳孔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定期对病房进行巡视,如果发现患者的神志瞳孔出现明显变化,及时查看患者的病情。

如果发现患者小便失禁或者出现明显的鼾声呼吸,就算能够唤醒患者,依然表明患者存在明显的意识障碍。

颅脑损伤后早期,尤其是6h内,颅内出血还没有保持稳定,病情发展迅速,所以在此期间,护理人员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10min/次,对于单侧瞳孔变大的患者,则表明已经形成脑疝,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1.2.4观察生命体征通常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体征比较稳定,但是,一旦出现呼吸变慢、血压升高以及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则表明患者的病情呈现出进一步加重的趋势[3]。

如果患者的血压突然大幅度下降或者持续上升,则应该考虑合并其它脏器损伤,应该立刻通知医生。

护理人员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于体温较高的患者,通常采取物理降温措施,比如冰枕、冰敷、冰帽以及冰毯等,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还可以采用输注冰盐水的降温方法,这样可以将体温迅速降低,使耗氧量降低,缓解脑水肿症状,对脑细胞进行保护。

1.2.5消化道出血护理一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往往合并有消化道出血,如果发现患者出现黑便或者呕血症状时,应该及时给予胃肠减压管,对胃内容物进行负压吸引,同时对胃内容物颜色进行密切观察,控制好消化道出血病情后,再给予鼻饲饮食。

1.2.6个性化护理通常个性化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躁动护理。

对于情绪明显躁动的患者,护理人员一定要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确定是颅脑损伤加重还是意识障碍导致的,并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镇静措施,安抚患者情绪;②四肢护理。

由于颅脑损伤患者大多存在肢体障碍,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四肢护理,尤其是長时间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应该帮助患者进行被动关节运动,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对于血脂高、肥胖以及年龄大的患者,要定时按摩患者的肌肉,避免形成深静脉血栓;对于意识清醒的瘫痪患者,要帮助患者进行主动训练,尽早恢复肢体功能。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按照GOS分级,30例恢复良好,6例中残,3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无1例患者死亡。

3讨论
近年颅脑损伤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4]。

临床上在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护理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与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5]。

由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
预后差,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并发症护理,重视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本研究,无1例患者死亡,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由此可见,:临床上在对进展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将患者的实际病情作为基本出发点,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万丽亚.进展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要点及个性化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7(9):757-758.
[2]侯军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27(12):3663-3664.
[3]赵海平.15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2(5):127-128.
[4]苏萍,张震,程圆,徐冉.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22(8):195-196.
[5]白中琼.颅脑损伤50例临床护理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2009,12(5):186-1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