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噎食的护理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病患者噎食的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9-11-19T15:08:46.9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9期作者:郑江珠
[导读] 是指病人的食物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位置或堵塞喉咙,甚至进入气管,如果救援不及时,就会发生死亡。
(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福建福州 350008)
【摘要】目的:对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范对策和急救措施。
方法:我院精神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精神病患者出现噎食20例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精神病患者噎食窒息的主要原因与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不合理的饮食有关,而面粉等固体食物最有可能导致窒息。
结论:精神病患者噎食的主要原因为长期应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差及不合理饮食。
应加强这方面的护理进行防范。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噎食;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155-02
在精神病学,窒息是一种常见的意外。
是指病人的食物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位置或堵塞喉咙,甚至进入气管,如果救援不及时,就会发生死亡。
精神病患者有许多与噎食有关的因素。
为确保住院期间患者的安全,本研究分析了一组噎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精神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事件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85岁,平均年龄为(45.8±13.5)岁。
11例为精神分裂症,4例为器质性精神障碍,5例为精神发育迟滞,所有患者均符合ICD-10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1.2 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信息登记问卷登记临床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状况、窒息事件发生时间、原因、导致窒息的主要食物以及抢救后的结果。
2.结果
2.1 噎食原因分析
10例是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4例是饮食不合理引起的,如抢食、进食快等;3例是由于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引起的,3例是由于患者为弱智儿引起。
2.2 引起患者发生噎食的主要食物和临床表现
馒头、包子、油条、丸子、牛肉、蛋黄等。
临床表现为:突然窒息,呼吸困难,脸色发紫,眼睛瞪着,食物在口中,意识丧失,尿失禁,脉搏微弱等。
如果救援不及时或措施不当,病死率较高。
2.3 抢救结果
患者发生噎食事件20例,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100%。
3.防范措施
3.1 对患者精神症状和进食能力进行正确评估
护理人员应充分掌握患者的疾病和药物,并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监测量表后对其进行评估。
病人进食时,密切观察,防止病人快速进食。
定期教育患者必要的健康知识,并反复向他们解释在进食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便患者掌握正确的进食方法,然后及时评估其效果。
3.2 仔细观察患者病情
患者吃饭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情况,尽早发现窒息的迹象。
特别要注意患者在服药后的临床反应。
如果有明显的锥体外系症状,如运动缓慢,发音模糊,咳嗽或流口水,应及时报告主治医师。
通过临床实践得出结论,如果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产生副作用。
它们可以合理地使用拮抗剂,减少精神药物的使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窒息。
3.3 对患者加强饮食方面的护理
(1)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
通过临床观察,有一半噎食的患者食用面粉制作的固体食物,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
另外,有些精神障碍患者吞咽困难,可以吃半液态食物或液态饮食;对于躁狂患者,可以把固体食物切成小块;对于那些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反应而难以吞咽食物的病人,可以用静脉注射或鼻腔喂养来补充营养。
(2)让患者集体进食:精神病患者实行集中管理和团体膳食,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喂养护理。
对于暴食患者,允许他们独自进食,但要注意控制他们的食物摄入量和避免吞食;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要使头部左右摆动,避免在喂食时摄入气管,还要控制喂食速度,不宜太快;对于年龄较大或较贫穷的患者,有必要重点关注患者的护理,使他们能够慢慢进食;对于不能自己进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喂养。
由家庭成员存放的零食以统一的方式保存并均匀分布,以防止患者私下存放食物。
4.发生噎食的急救措施
4.1马上施救
(1)护理人员如发现患者发生噎食窒息,要就地抢救,争分夺秒。
立即解开患者的衣领,用手指将口中的食物取出,保持呼吸道畅通。
当患者出现抽搐或咬紧牙齿时,用牙刷,压舌板,开启器等迅速将口腔分开,然后取出口中的食物。
清醒的病人用上述物品刺激咽部。
同时,拍打背部以帮助吐出食物;如果患者昏迷或呕吐,应该立即用中指到达深处,食物会被抛出一点点,越快越好。
4.2 亨利?海利希腹部冲击法
(1)如患者意识清晰,应站立,护士站在患者的身后,双手环绕患者的腰间,左手握拳并用拇指突起顶住病人上腹部,右手握住左拳,向后上方用力冲击、挤压,连续做5~6次,然后再拍打后背数次,常可将食物咳出。
(2)如果患者身材矮小,昏迷不醒,应仰卧,护士的右手掌压在病人的上腹部(注意不要按顶骨的剑法以防止撞击时胸骨骨折),左手压在右手。
双手指向紧固,双臂伸直,用力上下压,反复撞击5~6次,然后检查嘴巴,如有食物,用手扣出。
(3)如果患者肥胖和清醒,应坐下,护士站在后面,双手穿过他的腋窝到胸部,
左手紧握拳头,用大拇指侧到病人胸骨中部,而右手握住左手拳头撞击并挤压病人胸骨上方5-6次,直到食物被咳出为止。
注意冲击压力,不要用太大的力量来防止胸骨骨折。
4.3 心肺复苏
如果心跳停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对症抢救处理。
4.4 自主呼吸恢复
可高流量吸氧,缺氧症状可改为低流量持续给氧。
专人持续监护,直至完全恢复。
4.5预防并发症,防止吸入性肺炎
成功抢救后,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定时改变患者的位置和背部,以帮助患者咳出气管中的残留物和分泌物。
总之,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经常因各种意外导致死亡,而窒息也是导致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
因此,精神科医务人员应加强预防意识,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降低噎食造成的病死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桂梅.老年精神病人噎食的急救与预防[J].全科护理杂志,2009,7.
[2]刘莲花.10例精神病人噎食原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1.
[3]杨育华.患者噎食的防治措施概述[J].健康必读杂志,2011,5.
福州市临床重点专科经费资助(20171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