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15期┆7
争鸣
浅谈我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
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陈彦昌
摘 要:随着时代变迁发展和国内经济的腾飞,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缺口空前变大。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此类人才的重要“摇篮”,如何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离开校园后能快速适应社会发展,正确定位自己,并转变观念,提升自身执业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我校的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出发,以空调制冷教学的创新为方向,结合本校在此专业上推进的教学模式与实践经验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如今,制冷设备进入千家万户,社会对制冷设备应用及后期维护维修人员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其中,中职学校作为输出此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要加大对此类专业人才的招收和培养,更要加强对此类专业的教学创新。
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空调制冷专业教学体系,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计划等多方面出手,确保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一、模拟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中职学校的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专业来说,其所培养的人才目标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相应的执业技能。
只有理论与技能相结合,才是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我们中职类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习兴趣,我校在空调制冷专业的教学模式上,从原有的单纯理论授课转变为课堂理论+仿真模拟+动手实操的双重教学模式。
通过仿真设备进行模拟实践教学,教师在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与仿真设备相结合,让学生能更好地消化理论知识。
而后对本堂课中所涉及的具体问题进行小组分组研究及讨论,让学生自行在仿真设备中进行操作,并及时点评操作的结果,全方位让学生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来,让专业课集知识和趣味为一体,激发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兴趣。
动手实操上我们学校通过各种集资途径,共投入150多万,开设了一个冰箱实训室,一个热泵空调实训室和VRV中央空调实训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们深知,模拟和实践教学于学生而言,不仅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提高,更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为此,在课程设置中,还会邀请空调制造商的优秀工程师参与到专业的教学中来,包括特色教材的编写及案例的展示等。
此外,学校亦会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只有教师适时转变教学角色,加大模拟仿真与实训相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二、重视技能训练——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实践出真知”。
对我校的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专业的学生来说,单纯靠书本上的文字知识和老师所教授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他们更需要的是通过试控操作来感知一切,通过实践去感知学过的知识、运用学过的知识,从而成为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
为此,在空调制冷教学上,学校结合专业实际,精准把握企业和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除了在课堂中进行模拟仿真教学外,更注重学生在实训室的原理
与故障排除等技能训练,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让本专业学生在同类学校中的性价比最大化。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提升学生技能演练。
本校特设技能展示、技能演练、和每年一次的全校性文体技能周大赛等多重的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拓展我校学生的专业素养。
并在一年一度的特定的文体技能大赛过程中,学校会邀请校外企业合作方的优秀工程师到访现场,进行技能大赛的现场点评,技能大赛后,本专业技能教师及参赛选手们与工程师进行互动沟通,将近段时间所教授的知识进行分享,并通过工程师的反馈,知晓专业知识教授过程中是否有所欠缺,让学生知晓自己的实践能力。
通过大赛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保证理论-专业-实践的教学一体化。
技能大赛的开展,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更让授课教师更好地了解本专业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课程设置进行更好的定位。
三、校企联合教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中职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是技能型人才,是为企业输送具备一定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
为此,本校针对空调制冷专业的特点和企业所需的人才方向,特设了校企联合实践集训基地。
通过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性的技能实践。
实践集训基地的建立,不仅保障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让学生在踏入本职工作前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明确的定位。
在校企联合实践集训基地,学生会通过理论认知、岗位认知对空调制冷专业的书本知识进行笼统性的了解。
此学习模式会渗透在学生中职院校的整个学习生涯之中,并在学习的最后半年深入企业进行整个生产线的跟岗学习。
不仅如此,学校也会定期邀请合作企业方的优秀工程师到学校授课,通过讲述企业数据和维修案例等内容,让学生提前了解到未来工作的目标及方向。
校企联合,不仅对学生技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也为企业找寻相关人才缩短了相应时间和成本。
通过基础实践的探索,学生在学习、实践、创新等多多维素得到了提高。
让学生学习变得更有趣,让专业学习变得更生动。
四、结语
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企业和社会的需求进行培养。
为适应社会空调制冷人才的需要,学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一直都在努力进行改革和创新。
并通过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实践集训等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未来,将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和技能续联,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技能。
为培养空调制冷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做相应的输出。
参考文献:
[1]周皞,傅璞.建设《制冷与空调设备维修技术》课程的学习情境[J ].机械职业教育,2009(8):54-56.
(作者单位:广西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