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口义齿工艺技术资料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蜡基托的做法 2、自凝塑料暂基托的做法 3、光固化塑料暂基托的做法 4、上牙合堤的制作 要求牙合平面的前部在上唇下缘以下约2mm,且与瞳孔连线平行;牙
合平面的后部,从侧面观要与鼻冀耳屏线平行。牙合堤的唇面要充分 衬托出上唇,使上唇丰满而自然。然后修整牙合堤宽度,前牙区约为 5mm,后牙区约为8—10mm,牙合堤后端修整成斜坡状,在牙合平面 上相当于64|46处,左右侧分别削出前后两条不平行的沟,沟深约 3mm,以便用作上下牙合堤咬合时的标记。
2、后牙人工牙 磨牙部人工牙的牙合面形态,关系到义齿 的稳定、咬合平衡、咀嚼效率等。因此其在形态上可以分 为解剖式人工牙、半解剖式人工牙。
二、人工牙的选择
(一)前牙的选择
1、形状 如面形式宽大者,可选方圆形的前牙,面形瘦长者,选择用 尖圆形前牙。
(1)根据颜面形态分类:颜面的形态分为方形、尖形、卵圆形三类。 (2)根据性别、性格、年龄分类:曾提出性格、性别、年龄三要素
第三章 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关 系记录
第一节 无牙颌印模 一、取无牙颌印模的目的和要求 1、目的 全口义齿是以粘膜作支持和固位,取印模就是将
义齿基托所覆盖的部位及与基托边缘接触的有关组织外形 记录下来,以便灌注与患者口腔情况相吻合的无牙颌模型, 再在其上制作义齿。 2、要求 (1)印模应完整无缺,尤其要注意上颌结节区和下颌舌 侧翼缘区边缘伸展是否适度。表面应光滑,无气泡。 (2)印模即要精确反映组织解剖形态,又要精确反映口 腔周围软组织在功能活动时的变化和形态。系带和腭皱区 要清晰。 (3)印模应有适当的弹性,从口内取出后不产生变形和 损坏。 二、印模的种类
特别应注意的是:①边缘不能妨碍唇、颊、 舌的正常位置。②手柄的安放要重直于牙 槽嵴,不能对上下唇起支撑作用,以免上 下唇收缩影响托盘就位。
(2)用修改初印模的方法制作个别托盘。 五、取印模的方法
第二节 无牙颌模型
一、灌注模型前的检查和准备
二、灌注模型的方法及要求
1、模型材料的选择 2、灌模方法 (1)围模灌注法 (2)一般灌注法 3、模型的要求 (1)模型应完整无缺,表面清晰,尤其是粘膜反折线和系带处。 (2)模型边缘宽度以3—5mm为宜,模型最薄处不能少于10mm。上
四、颌位关系记录的操作步骤
1、确定上牙合托高度的同时取得正中关系位记录。嘱患 者用舌尖卷向后上方舔抵蜡球并咬合至合适的垂直距离。
2、先修改预制下牙合托的高度。 3、核对牙合位关系 (1)检查垂直距离是否合适。 (2)检查正中关系是否正确 4、牙合堤唇面画标志线 (1)中线:参照整个面形确定中线,并画在牙合堤前部
第二节 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一、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 (一)大气压力 全口义齿基托边缘与周围的软组织始终保持紧密的接触,形成良好的边缘封
闭,使空气不能进入基托与粘膜之间,在基托粘膜之间形成负压,在大气压 力作用下,基托和组织密贴而使义齿获得固位。 (二)吸附力的作用 吸附力是两种物体分子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包括附着力和粘着力。附着力是 指不同分子之间的吸引力。粘着力是指同分子之间的内聚力。 二、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有关因素 (一)颌骨的解剖形态 颌骨的解剖形态直接影响到基托面积。颌弓宽大,牙槽嵴高而宽,腭穹隆高 而深,系带附着距离牙槽嵴顶较远,则基托面积大,固位作用好。 (二)口腔粘膜的性质 如粘膜的厚度适宜,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则基托组织面与粘膜易于密合, 边缘也易于获得良好封闭,有利于义齿固位。反之,如粘膜过薄,没有弹性, 则基托组织面不易贴合,边缘封闭差,义齿固位也差,并容易产生压痛。 (三)基托的边缘 在不妨碍周围组织正常活动的情况下,基托边缘应尽量伸展,并与移行粘膜 皱襞保持紧密接触,获得良好的封闭作用,以对抗义齿的脱位。 (四)唾液的质和量 唾液的粘稠度高,流动性小,可加强义齿的固位。如果唾液的粘稠度低、流 动性大,则减低义齿的固位。
4、模型的设计 (1)标记基托边缘线。 (2)后堤区处理:在两侧翼上颌切迹间画一连线为后堤
沟的后缘,其中部应通过腭小凹后2mm。用雕刻刀沿此线 刻沟,深约2mm,最宽处约4—5mm,然后向前及向两侧 扩展并逐渐变浅变窄形成弓形后堤区。后堤区的深浅和范 围常因人而异,可根据基托后缘线前5mm内粘膜可压入的 程度来确定。
第三节 全口义齿的分类 一、按牙列缺失情况分类 1、全颌全口义齿 是指上下、颌牙列全部缺失情况下的全口义齿修复。
上下颌牙列需要全部用人工牙重建。 2、单颌全口义齿 是指上颌或者下颌的一方牙列缺失时的半口义齿修
复。 二、按牙列缺失后开始修复的时段分类 1、长期型全口义齿(择期全口义齿)是指在牙列缺失后3个月以上,
四、制作个别托盘
1、取初印模 2、制作个别托盘 (1)用自凝塑料制作个别托盘,在模型上用红色铅笔画出个别托盘
的范围。在前庭沟的最深处与牙槽嵴之间画出边缘,这个边缘要比预 取的功能边缘短1—2mm,唇、颊、舌系带处要留出足够的空间,以 不妨硬边缘整塑时的自由活动。后堤区要放在软腭处超过颤动线2— 3mm,以保证能正确地取出该处的印模,下颌个别托盘应包括磨牙后 垫及颌舌骨线。个别托盘2mm厚即可。
牙槽嵴吸收多少与骨质致密度直接有关,上颌骨外侧骨板较内侧骨板 疏松,而下颌骨内板较外侧骨板疏松。上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呈向上 向内,结果上颌骨的外形逐渐缩小。下颌牙槽嵴的吸收方向是向下前 和向外,与上颌骨相反,结果使下牙弓逐渐变大,面下1/3距离也随 之变短,表现出下颌前突、下颌角变大、髁突变位。从总的趋势看, 上下颌前牙区吸收比较明显,而后牙区、上颌结节、下颌磨牙后垫的 改变最少。
颌模型后缘应在腭小凹后不少于2mm,下颌模型在自其磨牙后垫自其 前缘起不少于10mm。 4、模型的设计 (1)标记基托边缘线。 (2)后堤区处理:在两侧翼上颌切迹间画一连线为后堤沟的后缘, 其中部应通过腭小凹后不少于2mm,下颌模型在自其磨牙后垫自其前 缘起不少于10mm。 (3)模型修整后底面要平,底座部分高度应为工作部分的1/识 第一节 无牙颌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
无牙颌是指牙列缺失的上下颌。牙列缺失后,因为口腔软硬组织缺乏 正常的功能刺激,会出现一些改变,这些变化与全口义齿的修复有密 切关系。
一、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一)骨组织改变
拔牙,造成缺牙局部的牙槽嵴萎缩程度不同。单纯拔牙引起的骨吸收 显著少于拔牙后又作牙槽嵴修整术者。牙槽嵴的吸收速度在牙缺失后 头3个月(即伤口愈合期)最快,大约6个月后吸收速度显著下降,拔 牙后2年吸收速度趋于稳定。然而,剩余牙槽嵴的吸收将终生持续, 一般稳定在每年约0.5mm的水平。
第四章 牙合架及颌位关系的转移 第一节 牙合架的种类 一、不可调节牙合架 (一)简单牙合架 这类牙合架仅能做开闭运动,且只能再现某一个牙合位,如牙齿尖窝
交错的最广泛接触等。 (二)平均值牙合架 其除简单牙合架的功能外,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下颌的前伸及侧方
运动,但不能反映患者上颌与颞下颌关节的固有关系。 二、半可调节牙合架 此类牙合架需用面弓转移患者上颌对于颞下颌关节的固有关系,能在
唇面,代表面部正中矢状面所在的位置,作为两个上、下 中切牙交界的标致线。
(2)口角线:当上下唇轻轻闭合时,画出口角在牙合托 上的位置,口角线也是垂直于牙合平面的直线。
(3)唇高线和唇低线:属患者微笑,以蜡刀画出微笑时 上唇下缘和下唇上缘的位置线,上唇下缘在上牙合托唇面 上形成凸向上的弧线和下唇上缘在下牙合托唇面上形成凸 向下的弧线。唇高、唇低线也叫笑线。笑线又分微笑和大 笑两种笑线。
三、影响全口义齿稳定的有关因素 (一)良好的咬合关系 上下颌自然牙列尖离交错面的扣锁作用。 (二)合理的排牙
全口义齿的人工牙列也排在原自然牙列的位置, 人工牙就不会受到唇颊舌肌的侧向推力,有利于 义齿的固位。
(三)理想的基托磨光面形态
义齿在口腔中的位置,应在唇、颊肌与舌肌内外 力量相互抵消的区域。
(3)填倒凹:填倒凹的部位是唇颊舌侧倒凹区、上颌结 节和上颌硬区。
第三节 颌位关系记录
颌位关系记录是指用牙合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部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 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位置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
一、垂直颌位关系
垂直距离为天然牙列呈正中牙合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也就是面部下1/3的 距离。
很大程度上模拟患者的下颌前伸及侧方运动。 三、全可调节牙合架 第二节 Hanau H2型架牙合
第三节 转移颌位关系 一、上牙合架 (一)用面弓转移颌位关系并上牙合架 1、固定面弓 2、固定上颌模型 将上颌模型就位于上托牙合上,调拌石膏固定上颌
模型于上颌架环上。注意上颌模型与上颌架环之间不可一次加入太多 石膏,以免石膏凝固时的膨胀使牙合叉变位,如能使用硬石膏可适当 减少其变形程度。 3、拆去面弓 4、固定下颌模型 (二)不用面弓上架牙合法 二、确定前伸髁导斜度 (一)髁道斜度和髁导斜度
咀嚼运动中的髁突在关节凹内向前下方运动的道称前伸髁道,髁道与 眶耳平面的夹角称髁道斜度。人体上的前伸髁道斜度转移到架 牙合 上,称髁导斜度。
三、确定侧方髁导斜度
四、确定切导斜度
下颌从正中咬合作前伸运动时,下颌前牙 切缘上牙舌面向前下方运动的道称切道, 切道与眶耳平面的夹角称切道斜度。人体 上的切道斜度转移到牙合架上,称切导斜 度。
1、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 (1)利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间隙的方法:在天然牙列存在时,当口
腔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时,下颌处于休息的静止状态,上下牙列自然分 开,无牙合接触,叫作息止颌位,此时上下牙列间存在的间隙叫作息止牙合 间隙。一般息止牙合间隙平均值约2—3mm,因此,测量息止颌位时鼻底至颏 底的距离减去2—3mm,作为确定垂直距离的数据。 (2)瞳孔至口裂的距离等于垂直距离的方法。 (3)面部外形观察法。 2、垂直距离恢复不正确的影响 (1)垂直距离恢复得过大:表现为面部下1/3距离增大,上下唇张开,勉强 闭合上下唇时,颏唇沟变浅,颏部皮肤呈皱缩状,肌张力增加,容易出现肌 疲劳感。
根据取印模的次数分为一次印模法和二次印模法。二次印 模法又称联合印模法,由初印模和终印模组成。
三、取印模前的准备
1、调整体位 2、选择托盘 无牙颌托盘底部与牙的宽度应比上颌牙槽嵴宽2—3mm,周围边缘高
度应离开粘膜皱襞约2mm,唇、颊系带处应呈切迹,托盘长度需盖过 两侧翼上颌切迹,后缘应超过颤动线3—4mm。下颌托盘的高度和宽 度与上颌的托盘相同,其长度应盖过磨牙后垫。
(2)垂直距离恢复得过小:表现为面部下1/3的距离减小,唇红部显窄,口 角下垂,鼻唇沟变浅,颏部前突。
二、水平颌位关系
确定水平颌位关系是指确定下颌对头部及下颌髁突位于关节凹居中的 位置关系即确定正中关系位。
1、哥特式弓描记法。 2、直接咬合法 (1)卷舌后舔法 (2)吞咽咬合法 (3)后牙咬合法 3、肌监控仪法 三、牙合托的制作
第五章 排牙与平衡牙合
第一节 人工牙的选择
一、人工牙的种类
(一)人工牙的材料
1、树脂工工牙 2、陶瓷人工牙 3、金属人工牙 (二)人工牙的功能
1、前牙人工牙 天然牙的前牙在形态、色调、透明度、光 泽、大小上个人差异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的性 格、性别、年龄等。因此前牙的人工牙应尽量模仿天然牙, 根据病人的面型、性格、性别、年龄等要素来进行选择。
牙槽骨修复吸收趋于稳定后所作的全口义齿。 2、即刻全口义齿 又称预成全口义齿。是在患者尚有天然牙时预先做
好,当牙齿拔除后立即戴入的全口义齿。 3、过渡性全口义齿 是介于以上两种义齿修复时段之间的一种,即在
伤口愈合后到牙列缺失3个月以前所作的全口义齿。 三、按义齿结构和支持形式分类 1、粘膜支持式全口义齿 2、混合支持式全口义齿 3、根支持式全口义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