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1
2019.02
护理经验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影响
陈芸芸
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杭州市妇幼保健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 要】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的影响。
方法:我院重症监护室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29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29例: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儿护理干预后喂养不耐受率(13.7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患儿达足量胃肠喂养时间、恢复至正常出生体重耗时、胃管置管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O5。
结论:对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儿喂养耐受性的提高。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
目前临床将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g ,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定义为极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具有出生体重低于正常新生儿,各脏器系统发育不全,易伴胃肠系统疾病,喂养耐受能力低等特点[1]。
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重症监护室给予有效干预,提高患儿喂养耐受性,对保证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对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喂养不耐受性及相关诊疗参数,具体情况如
2.5%,应激性溃疡0例,占0.0%,胆漏1例,占2.5%。
并发症发生率为5.0%。
由上述结果可知,经康复路径护理措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肠道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切口、泌尿道感染、溃疡及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3 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主要是由于胆囊管被结石堵塞,胆汁瘀堵,使细菌感染胆囊而引起的炎症反应,人们对该病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目前,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一种新开展手术方法,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的优点,所以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美中不足的是,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然将微创及美观完美结合,但其属创伤性手术,对患者造成严重应激反应,增加患者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分泌量,使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产生抑郁的情绪,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手术相应配合及护理成为不可缺少的因素[4]。
因为,康复路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
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2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男19例,女10例,患儿胎龄最小为28周,胎龄最大为32周,平均胎龄为(30.28±1.24)周,出生体重最轻为950g ,出生体重最重为1280g ,平均出生体重为(1220.45±50.42)g 。
对照组2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男20例,女9例,患儿胎龄最小为28周,胎龄最大
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在患者临床治疗中得到良好评价。
研究发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一种新式术更易使患者产生消极、焦虑、怀疑、恐惧的情绪,对手术效果造成严重影响,使术后康复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手术过程实施必要的护理措施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步。
康复路径护理措施可从患者生理及心理两个方面入手,消除患者恐惧、焦虑情绪,提高患者舒适度,可使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早日得到康复。
本报告显示,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7.5%,比例明显提高。
同时,护理措施强调术前对患者的访视工作,针对患者的个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及有效沟通,减轻负面情绪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影响[5]。
通过健康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程度,保证患者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接受治疗,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术后干预也十分重要,护理人员术后主动回访,关心照顾患者,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疼痛的信息,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疾病带来的
为32周,平均胎龄为(30.31±1.25)周,出生体重最轻为950g ,出生体重最重为1350g ,平均出生体重为(1220.41±50.45)g 。
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出生体重均低于1500g ,且胎龄均小于32周,出生时Apgar 评分超过7分,血压均处于正常水平,腹部检查正常。
困扰,使肠道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平均时间约为(5.2±1.2)d 。
综上所述,康复路径护理措施对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小兰,金培彧.80例胆结石患者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7):96-97.
[2]张艳丽.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8,24(16):177-178.
[3]栾淑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性胆
囊炎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09):117-118.
作者简介
潘琪(1978-),女,四川省广安市人。
主管护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护理。
<<上接220页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22
2019.02
护理经验
排除标准:
(1)排除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患儿。
(2)排除合并先天畸形患儿。
(3)排除合并败血症等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并发症患儿。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
给予患儿吸氧、保暖、预防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实施临床护理操作,患儿出生第2天胃管鼻饲喂养,先给予患儿1至2次糖水,若患儿进食后未出现明显异常反应,此后1天至4天每1h-2h 给予患儿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粉,逐渐增加喂养量至足量,若该期间患儿未出现异常反应可延长喂养时间,每隔2h-3h 喂食一次。
1.3.2 实验组患儿给予患儿早期干预
(1)患儿出生后即采用鸟巢式包裹,从而给予患儿安全感,并将患儿置于无菌保温箱中,为降低强光对患儿眼睛的刺激,可使用纱布对患儿双目进行遮盖。
(2)患儿出生后4h-8h 即通过胃管给予患儿糖水1-2次,若患儿未出现明显不适,可采用微量泵给予患儿喂食,微量泵喂养初次进食量应为每小时1mL/kg,若患儿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此后1天至2天每日可微量泵喂养少于20mL/kg ,并逐渐增加患儿进食量至足量喂养进食。
(3)患儿给予微量泵喂养的过程中可给予婴儿无孔橡胶奶嘴吸吮,每日给予患儿非营养性吸吮2-3次,每次持续2min-3min ,从而刺激患儿口腔发育。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可用食指点触患儿面颊、牙龈等部位,每日2次-3次,每次局部按摩约2min 。
(4)护理人员向患儿家属普及极低出生体重儿日常喂养方法,从而促使患儿家属科学母乳喂养,并向患儿家属讲解早期护理干预对患儿身体发育与智力发育的影响,从而协同患儿家属实施早期护理干预。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喂养不耐受改善情况,临床将喂养进食后每日呕吐次数超过3次,胃内残留液超过上次喂养量1/3定义为喂养不耐受,临床常见症状为患儿24h 内腹围增加超过1.5cm 且伴有肠型,胃内存在咖啡样物。
(2)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达足量胃肠喂养时间、恢复至正常出生体重耗时、胃管置管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相关参数。
1.5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实验资料进行整理,实验资料中(%)百分数用X 2验证;实验资料中(±)平均数用t 验证;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喂养耐受情况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喂养不耐受改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实验组患儿护理干预4天后共有4例患儿出现喂养不耐受,对照组患儿护理干预4天后共有15例患儿出现喂养不耐受,实验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经X 2验证,等于5.103,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79%VS51.72%)。
2.2 相关参数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相关参数,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护理干预后达足量胃肠喂养时间、恢复至正常出生体重耗时、胃管置管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相关参数耗时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3 讨论
我国相关卫生部门调查显示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低,近些年随着我国重症监护护理能力的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因其各项脏器功能发育不全,外界营养摄入能力低,需在出生后较长时间内
依赖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治疗对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智力发育,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2]。
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规护理是在患儿出生后第2天起开始给予胃管鼻饲喂养,早期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即患儿出生后4小时即给予患儿胃管鼻饲喂养,在喂养的过程中通过微量泵控制患儿喂养进食量,并给予患儿环境护理,鸟巢式包裹患儿,降低光线刺激,为患儿提供充足的安全感[3,4]。
除此之外,给予患儿口腔黏膜刺激,从而刺激中枢神经元发育,帮助患儿恢复正常胃肠营养消化吸收代谢功能[5]。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儿护理干预4天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13.79%,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儿达足量胃肠喂养时间为(19.52±3.15)天、恢复至正常出生体重耗时为(8.62±1.25)天、胃管置管时间为(5.26±1.25)天、平均住院时间为(28.62±3.52)天,上述相关参数耗时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丽霞,韦文芬.早期护理干预对早
产低体重儿的影响及预后评价[J].护理研究,2016,30(02):204-205.[2]陈丽平.早期护理干预对促进早产低
体重儿身体及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05):92,111.[3]满晓洁,高海波,肖静等.早产低体
重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促进其身体及智能发育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3):78-79.
[4]王静静.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极低体重儿喂养情况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6):129.
[5]王文丽.早产儿和低体重儿院内感染
的早期护理干预[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08):1506,1508.
表
1:两组患儿相关参数 [
组别n 达足量胃肠喂养时间(d )
恢复至正常出生体重耗时(d )胃管置管时间(d )
平均住院时间(d )
实验组2919.52±3.158.62±1.25 5.26±1.2528.62±3.52对照组29
28.62±4.5215.96±2.5110.98±1.2635.62±3.52t 值9.5218.6217.854 6.625P 值<0.05<0.05<0.05<0.0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