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三小三年级数学上册 3 测量 第2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2导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2)
四巩固练习,运
用知识解决问题。

(10分钟)1.完成教材第24页第5题。

2.完成教材第25页第6、7题。

1.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最后集体
反馈订正。

2.(1)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
是怎么画的,画线段时要注意什
么。

(2)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
问:
五课堂小
结,拓展延伸。

(4分钟)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六教学板

七教学反

本节课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厘米和毫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整节课以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方式完成。

教学分层次展开,教学分米的认识通过量一量、数一数、说一说等步骤,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放手让学生用眼观察、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考,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教师点评和总结:
《平移和旋转》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讲的是三年下册二单元《平移和旋转》,关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标准》中指出:“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根据《标准》的要求,本套教材增加了图形平移与旋转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运动变化的规律,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因此,教学的认知要求是初步认识,对于旋转的知识只要能分辨旋转现象即可;对于平移的知识,除了知道生活中平移的现象之外,要能在方格纸上确定图形左右(水平方向)或者上下(垂直方向)的平移.
二、说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现象已经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只是没有很清晰的认识。

为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多动手,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去感知“平移和旋转”,最大程度的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究落到实处。

为后续学习空间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因此,教学的认知要求是初步认识,对于旋转的知识只要能分辨旋转现象即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1、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2、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教学难点:
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课时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本节教学我由俩个部分构成的。

(一)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为了让学生明确平移和旋转,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1、重现生活,感知特点。

课前我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走进游乐园。

出示图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物体的运动。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上面几种物体,它们是怎么运动的?用动作演一演。

它们的运动方式相同吗?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学生分类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让学生说明理由你为什么这样分?这样就挖掘出平移和旋转的特点,为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样,我将数学学习回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对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

2、感受生活,发现特征。

接着,我顺势利导通过多媒体再现一组与生活有关的图片面。

指出这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从生活中寻找理论依据进一步加深感知,接着师提出问题:“那么同学们,这些物体的运动,是属于平移还是旋转呢?”
通过勾连学生的生活实际判断数学现象,他们对平移和旋转运动准确建模就相对容易了。

3、体验实践,领悟特征。

师提问:“同学们,其实平移和旋转就在我们身边,用我们的数学书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运动吧。


孩子们在做一做、演一演的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到两种运动的本质特征:平移是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旋转始终绕着一个固定点或一条轴转动。

这也正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4、探究生活,拓展延伸。

课程标准倡导数学学习回归儿童的生活,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

当孩子们对这两种运动特征有了深刻的体验时,我再次引领学生回到生活中。

找出许多平移和旋转的例子。

这正体现了课程标准“在生活中找数学,为生活学数学的基本理念。


(二)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我设计了三个环节的情境教学活动突破难点。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利用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通过数一数、移一移,感受两只小蚂蚁所走的距离相同。

从而概括出:看一个图形移动几格,只需看图上的某一点移动的格数就行了。

2、水到渠成,学会画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继续利用蚂蚁搬家这一情境,在小房子旁画小树。

由于学生掌握了数图形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能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后的图形也就迎韧而解了。

练习中我设计了说一说,画一画,数学游戏等活动有趣的练习,进一步巩固了本节内容。

本节教学让我深深体会到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只有回归生活学数
学,才能使数学展现出丰富的魅力,才能让学生学到真实的、有活力的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养。

第7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答案提示:
25.5+4=29.5 18-3.4=14.6
2 5 . 5 1 8 . 0
+ 4 - 3 . 4
2 9 . 5 1 4 . 6
解题思路:
第1小题:个位4和5要对齐。

第2小题:个位3和8要对齐,整数18的小数部分为0。

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教材第76~78页的内容。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分数的意义和价值。

重点:初步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猴王分桃吗?听说花果山上有一位猴王今天正准备给小猴分桃,想去看一看吗?
音乐声响,同学们闭眼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猴王分桃。

音乐声停。

花果山到了,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观看。

(出示主题图)一位猴王很高兴地端来一盘桃,对其他几只猴说:“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你们会算吗?”只见小猴们连连摇头,表示不会。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

(板书课题)
1.教学例1。

(1)谈话:同学们,关于猴王分桃的事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

如果问题是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我想你们都会说出结果。

现在的问题是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这就要把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师边说边把6个桃圈起来)。

下面请你们帮助小猴分一分,看看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学生独立思考,画出图来。

(3)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4)师生归纳得出: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要把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这就是这盘桃的1
2。

(5)提问:如果是4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1
2吗?
让学生把4个桃平均分成2份,表示出1
2。

(6)追问:如果是8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1
2
吗?
得出:把8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1
2。

(7)思考:对比上面三道题,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
2
来表示?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师引导学生明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盘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1
2。

2.教学例2。

谈话:如果猴王要把这6个桃平均分给猴妈妈、猴哥哥和猴弟弟,那么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6个桃图,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交流反馈学生分出的图形,指名说说是怎么分的,并解释1
3
表示什么意思。

3.教学“试一试”。

出示教材第77页“试一试”题目,谈话:那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它的几分之一?先分一分、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学生交流反馈,说说是怎么分的。

讨论: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
师生共同小结: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把一些物体和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1.完成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要把几个看成1份,每个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完成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填写分数,说说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

3.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根据分数,在每个图里分一分,并涂色表示,然后说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4.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

(2)教师提出要求: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12和1
3。

(3)提问: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提要求,另一人拿小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几分之一
把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桃的1
2。

把一盘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盘桃的1
3。

本节课学习中,认识 “由一些物体所组成的整体”是一个重点,用分数表示整体中的某几个物体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这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难点,学生往往容易受每份分得的物体的个数和整体个数的影响,为了排除这些物体个数所带来的干扰,在教学中要更巧妙地用多媒体辅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