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制"政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实践--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三制”政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实践--纪念抗日战
争胜利60周年
范前锋
【摘要】"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同抗日战
争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切既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民政权,是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成功实践,具有鲜明的联盟性和民主性.本文通过对"三三制"抗日民主政
权诸问题的阐述和分析,揭示了"三三制"思想对中国抗战胜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历
史意义和深刻启示.
【期刊名称】《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17)003
【总页数】2页(P47-48)
【关键词】"三三制";统一战线;民主政治
【作者】范前锋
【作者单位】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哲学政法
第 1 7 卷第 3 期 20 0 5 年 8 月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l of th e G u a n ~gii I n s t it u t e of S o ci alis m ) Vol.1 7 N o.3 Au g.2 0 0 5“三三制”政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实践——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 0 周年
范前锋[ 摘要】“ 三三制” 政权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同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切既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民政权,是抗日民族统战线的成功实践,具有鲜明的联盟性和民主性。
本文通过对“ 三三制” 抗日民主政权诸问题的阐述和分析,揭示了“ 三三制” 思想对中国抗战胜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意义和深刻启示。
[ 关键词】“ 三三制” 统一战线民主政治【中图分类号l D 6 1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 009- 0 3 3 9( 2 0 0 5) 0 3 - 0 0 4 7 - 0 2“ 三三制” 政权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的种抗日民主政权。
它是适应当时抗战和民主政治建设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政权形式,“ 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民政权”… 。
作为国家政权的部分,为全国的政治民主化作出了表率,是当时敌后抗战最好的政权形式” [ 1 ,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实践。
“ 三三制” 政权的性质是什么?它对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它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和启示?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0 周年。
一、“ 三三” 制政权因抗日和民主政治建设而生,具有联盟性 1 9 4 0 年 3 月 6 日,毛泽东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抗日根据地政权的性质、人员配置、组织形式、施政方针及共产党对政权的领导方式等,标志着“ 三三制” 思想的形成。
“三三制” 作为一个政权形态,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不是来自于某个共产党高明人士的主观臆想,而是受全国民主运动的影响,并结合根据地自身实际,根植于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因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而产生的。
抗日战争中,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它决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国内阶级矛盾相对下降,居于次要和服从地位。
在极端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为了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为了发动群众,召集一切
爱国力量进行抗日,客观上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同抗日战争实践相结合,调整过去的阶级政策,调节各阶级关系,在政权中实行民主政治,扩大政权的阶级基础。
虽然当时各阶级阶层为了致
抗日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但阶级斗争仍然存在,且与民族斗争相互
交织、错综复杂。
如果中共在抗日政权中依旧采取主要由共产党员担任
多数主要职务的执政方式,不仅不会缓和各阶级阶层的对立,还有可能加剧这种对立,致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陷入分崩瓦解。
“ 三三制” 政
权具有联盟性,突出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一)从政权的阶级构成看,“ 三三制” 政权是以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阶级结
成的联盟为基础,以小资产阶级为可靠同盟者,再团结其他切赞成抗日
和民主的人们,对汉奸、卖国贼及反共顽固派实行专政的政权。
这种政权包容了工、农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中的开明绅士,从而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二)从政权体制看,实行参议会制。
参议会是由人民
直接选举产生、能真正体现选民意志的立法机关,是由有职有权的人民代表组成的最高权力机关。
参议会比大革命时期的苏维埃代表大会具有更加广泛的政治基础,参议会制在根据地极大地发展了人民民主,团结了切力量去
孤立、打击和消灭敌人。
参议会有选举权、监督权、弹劾权、罢免权和
复决权等。
(三)从政权的组成人员看,实行“ 三三制” 。
所谓“ 三三制” ,其基本含义就是指在各抗日民主政权(政府机关和民意机关)负责人员的构成比例上,共产党员(代表工农阶级)、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代
表小资产阶级)、不左不右的中间分子(代表中间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左翼开明绅士)各占 1/ 3 。
19 4 1 年 1 1 月,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无记名投票选
举中,选出政府委员 18 人,其中共产党员占 7人,超过三分之一。
共产党人徐特立立即申请退出,另选党外人士白文焕递补。
人员构成“ 三三制” ,
既加强了共产党的领导,又推动了党外人士参与民主和抗日的积极性,并
使抗日民主政权更加巩固和充满活力。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三制政
权具有联盟性的特点。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的爆发,增强了人民对民
主政治的迫切需要,而民主政治的需要又把“ 三三制” 民主政权推上了历史舞台。
性二、“ 三三制” 政权是人民民主的政权,具有民主“ 三
三制” 政权形态,包括人员构成、产生原则、所制定的政策及政权性质等,无不体现了深刻的民主精神。
(一)实行民主的组织原则。
“ 三三制” 政权机构的产生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
如《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由各级民众大会直接选举代表组成民意机构——参议会,再
由各级参议会选举产生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
选举贯彻普遍、平等的民主
原则,规定凡边区年满 18 周岁的中华民国公民,不分性别、职业、民族、阶级、党派、信仰、文化程度、居住年限等,除了汉奸、精神病患者及
受抗日政府刑事处分者外,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后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3 】。
19 3 7 - 1 9 4 5 年间,在陕甘宁边区进行过三次乡、县、边区
三级选举,参加选举的选民逐次增加,参与热情空前高涨,绥德、清涧等
地参选选民竟高达 95 % 。
通过民主选举,各个阶级阶层的代表都能在这个
政权中发表意见和主张。
4 7第17卷第 3期205年8月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oftheGa~giiIstitScialism)Vol.N3Ag—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 0 周
年[摘要】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同抗日战争
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切既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民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三制抗日民主政权诸问题的阐述和分析,揭示了思想对中国抗战胜利和
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意义和深刻启示。
关键词】统战线民主政治【中图分类
号l D 6 13-9(5)4政权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切赞成抗日又赞成主的人民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抗日民族统战线的成功实践。
政权的
性质是什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0 周年。
、制政权因抗日和民主政治建
设而生,具有联盟性96毛泽东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思想的形成。
作为个政权形态,它的产生不战争的伟大实践,因民主政治建设
的需要而产生的。
战争中,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它决定和召集切爱国力量进行抗日,客观上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把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同抗日战争实践相结合,调整过去的阶级政策,调节各阶级关系,在政权中实行民主政治,扩大政权的战线,但阶级斗争仍然存在,且与民族斗
争相互交织、错综复杂。
如果中共在抗日政权中依旧采取主要由共产党
员担任多数主要职务的执政方式,不仅不会缓和各阶级阶层的对立还有可能加剧这种对立,致使抗日民族统战线陷入分崩瓦解。
政权具有联盟性,突出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从政权的阶级构成看,政权是以工人阶级人们,对汉奸、卖国贼及反共顽固派实行专政的政权。
这种政权包容了工、
农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中的开明绅士从而具有广泛的阶级
基础。
(二)从政权体制看,实行参议法机关由有职有权的人民代表组成的最高权力机参议会比大革命时期的苏维埃代表大会具有更加广泛的政治基础,参议会制在根据地极大地发展了人民民主,团结了权弹劾权、罢免权和复决
权等。
(三)从政权的组成人员看,实行所谓其基本含义就是指在各抗日民主
政权(政府机关和民意机关)负责人员的构成比例上,共产党员(代表工
农阶级)、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不左不右的中间分子(代表中间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左翼开明绅士)各占 1/ 3 。
19 4 1 年 1 1 月,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无超过三分之既加强了共产党的领导又推动了党外人士参
与民主和抗日的积极性,并使抗日综上所述战争的爆发,增强了人民对
民主政治的民主政权推上了历史舞台。
性二政民主的政权,具有民主政权形态,包括人员构成、产生原则、所制定的)实行民主的组织原则。
政权
机构的产生采定由各级民众大会直接选举代表组成民意机构参议会度居住年限等,除了汉奸、精神病患者及受抗日政府刑事处【】年间,在陕甘
宁边区进行过三次乡、县、边区三级选举,参加选举的选民逐次增加,参与热情空前高涨,绥德、清涧等地参选选民竟高达 95 % 。
通过民主选举,各个阶级阶层第 1 7 卷第 3 期 2 0 0 5 年 8 月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m al of th e G u a n ~ g c i I n s t it u t e of S o ci alis m ) V(二)制定民主的
政策。
如《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了系列广泛而不空泛的民主政策,如“ 保证一切抗日人民的人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 ,实施“ 男女平等原则” 和“ 民族平等原则”等。
另外,为了调节各阶级内部关系,团结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施政纲领中还规定停止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缴租缴息,
允许赞成抗日、不反共的地主享有政治权利,地主阶级的左翼——开明绅士还可以参加政权等。
这些包括调节劳资关系的民主而真实的政策,对于最大
限度地争取中间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团结各抗日阶级阶层,调动切积极因素,孤立打击顽固势力,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三)实行联合执政。
”三三制” 政权不仅保证各阶级阶层都能加入政权机构,而且积极团结党外人士,提倡民主作风,实行平等民主的协商合作,各阶级代表都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主张。
党内外人士联合
执政,合作共事,形成了融洽的工作关系,党外人士有职有权,积极性得
到了充分调动和激发。
毛泽东曾教育” 三三制” 政权中的党内人士,必须克服不愿和不习惯同党外人士合作的狭隘性,提倡遇事先和党外人士商量,
取得多数同意,然后去做,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共产党员只有与党
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绝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
” H
1 既然政权中党内外人士来自不同阶级阶层,那么必然会有利益、立场的差
别,必然存在定范围的政治斗争。
共产党人并不主张消灭这种斗争,而是支
持鼓励民主的政治斗争。
邓小平曾说:民主政治斗争之开展,正是好现象,因为它可以真正地表露各阶级的意见和要求… … 党要有意识地去发展民
主的政治斗争。
” 8 1 (四)实行共产党领导和党政分开。
既然“ 三三制” 政权是各抗日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那么就要实行党政分开,反对党理政。
但是,抗日民主政权作为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既是几个
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就必然产生政权中的优势问题” ,共产党必须要
掌握这种优势,保持在政权中的领导权。
因为,只有共产党掌握了这个政权,才能保证抗日民主的正确方向,没有党的领导,就谈不上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发展与巩固。
党的优势并不在于党员包办,真正的优势要表现在群众拥护上。
” … 共产党在政权中采取民主的政治斗争的方法取得优势,而不
是把优势建立在权力上。
就是说,这种领导权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党
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去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之自觉自愿地接受党的主
张和意见,而不是盛气凌人地要求人家去服从。
共产党为了使政权真正合
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绝对没有命令政府的权力” 。
“1 归纳起来,“ 三三制” 政权以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充分保障各抗日革命
阶级阶层广泛的民主权利,实行各革命阶级阶层民主的联合专政,确实体现了民主性。
三、“ 三三制” 政权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意义“ 三三制” 政权是中国不断进步的民主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抗日民族统战线在人民政权建设史上的成功体现。
在抗日战争那么艰难的年代,民主政治建设还搞得轰轰烈烈又扎
扎实实,让今天的我们对此也不能不交口称赞。
通过上述对“ 三三制”
政权诸问题的分析阐述,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经验,并
得到深刻的现实启示。
一是人民政权的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三三制” 政权建设的经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这一科学论断的正确性。
试想,如果我们党在抗战时期不加强对
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建设和巩固工作,我们能最4 8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吗?能最终迎来新中国的诞生吗?显然不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资产阶级不运用政权不能最终战胜封建地主阶级,同样地,无产阶级政党需要用马克思主
义指导人民进行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诚然,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在今天看来不定正确,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加以“ 修正” ,不断完善,
但我们决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民政权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并要自觉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人
民政权建设的实践。
是人民政权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依法行政。
政权制定
了法律,如《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等来保证选举的权威性和严
肃性,人民的政治权利得到了切实维护和保障。
系列法规不仅保证了选民意志的表达和实现,而且形成了选民对政府工作人员有力而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不称职的参议员和政府工作人员可随时罢免,督促其勤政廉政,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抗日根据地的政治民主化。
是人民政权要有适当的组成原则和
组织形式,不断完善执政方式。
政权的性质决定了政权的体制和组织原则。
“三制” 就是抗日民族统战线在人民政权建设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它保证了政权的良性运作,使之真正成为了各抗日阶级联合执政的政治实体,也扩大了抗日根据地作为地方政权在全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影响,对全国政治
民主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打击了国民党“一党独大” 的独裁专制统治。
“ 三三制” 在处理党的领导与政府工作关系中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如团结
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协商,反对党包办一切,反对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更不允许党凌驾于政权之上等,至今仍有重大现实意义。
四是人民政权
要不断进行机构改革。
众所周知,政权实行过著名的“ 精兵简政”的改革。
“ 精兵简政”最早是由米脂县开明绅士、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在当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后提出的提案,被党中央采纳。
毛泽东同志曾给予高度评价。
194 1 年 l1 月,各抗日根据地政权开始精简机构和工作人员,前后达 4 次之多。
19 43 年又进行整编,全边区各县(市)政府及参议会工作人员由
原来的 1 18 8 人减少到 379人,各厅、处、院等机构由 35 个减少到 19 个。
山东根据地还规定区以下干部一律不脱产,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密切了政权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被毛泽东称
为“ 精兵简政”的模范。
这段历史深刻昭示我们:人民政权只有根据
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点,实事求是地实行改革,才能赢得人民群众
的拥护与支持,完成人民政权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并永葆生机与活力。
参考
文献: ( 1)《毛泽东选集》第 2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2) 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党的生活》[J].19 4 1年. ( 3) 《陕甘
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M ] ,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1.(4)《毛泽东选集》第 2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5) 邓小平
文选:第 1 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1.1
4 . ( 6) 邓小平文选:第 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 1.
9 .( 7) 邓小平文选:第 1 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1.9.1 3(作者系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助理研究员)责任
编辑:许立坤卷第 3 期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ci保证切抗日人民
的实施男女平等原则和民族平等原则等。
另外,为了调节各阶级内部关系,团结息农民缴租缴息,允许赞成抗日、不反共的地主享有政治权利地主阶级的左翼开明绅士还可以参加政权等。
这些包括调节劳资关系的民主而真实的政策,对于最大限度地争取中间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团结各抗日阶
级阶层,调动最后胜利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三)实行联合执政。
政权不仅保证各阶级阶层都能加入政权机构,而且积极团结党外人士,提倡民主作风,实行平等民主的协商合作,各阶级代表都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主张。
党内外人士联合执政,合作共事,形成了融洽的工作关系,党外人士有职有权,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和激发。
政权中的党内人士,必须克服意孤行,把持包办。
排斥别人,垄断切的权利。
H既然政权中党内外人士来开展,是好现象,因为它可以真正地表露各阶级的意见和要求党要有意识地去发展民主的政治斗争。
(四)实行共产党领导和党政分开。
既然政权是各抗日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那么就要实行党政分开,反对个统战线性质的政既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就必然产生政权中的优势问题共产党必须要掌握这种优势,保持在政权中的领导因为,只有共产党掌握了这个政权,才能保证抗日民主的共产党在政权中采取民主的政治斗争的方党确政策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去说服和教育战线的原则,绝对没有命令政府的权力“1归纳起来,政权以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充分保障各抗日革命阶级阶层广泛的民主权利,实行各政权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意义政权是中国不断进步的民主政治在特定历史难的年代,政权诸问题的分析阐述,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经验,民政权的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政权建设的经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这科学论断的正确性。
试想,如果我们党在抗战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吗?能最终迎来新中国的诞生吗?显然不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资产阶级不运用政权不能最终战胜封建地主阶级,同样地,无产阶级政党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人民进行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诚然,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在今天看来不修正不断完善,但我们决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民政权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并要自觉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
义指导新的人民政权建设的实践。
政权制定了法律,如《陕甘宁边区各级
参议会选举条例》等来保证选举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人民的政治权利得到了切实维护和保障。
现而且形成了选民对政府工作人员有力而有效的监督机对不称职的参议员和政府工作人员可随时罢免,督促其是人民政权要有适当的组成原则和组织形式,不断完善执政方式。
政权的性质决定了政权的体制和组
织原则。
就是抗日民族统个成功范例,它保证了政权的良性运作,使之真正成为了各抗日阶级联合执政的政治实体,也扩大了抗日根据地作为地方政权
在全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影响,对全国政治民主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打击了国民党党独大的独裁专制统治。
在处理党的领导与政府工作关系中所体
现的基本反对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更不允许党凌驾于政权之上等,至
今精兵简政精兵简政是由米脂县开明绅士、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在当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后提出的提案,被党中央采纳。
毛泽东同志曾给予高度评价。
194 1 年 l1 月,各抗日根据地政权开始精简机构各厅、处、院等机构由 35
个减少到 19 个。
山东根据地还规区以下干部称为精兵简政革才能赢得人民
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完成人民政权所担负参考文献:1)《毛泽东选集》第 2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党的生活》[J].19 4 1.3)《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M ] ,北京,中共邓小平文选:第 1 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6)邓
小平文选:第 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 1.9 .7)邓小平文选:第 1 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许立坤
【文献来源】https:///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guangxi-institute-socialism_thesis/020********.html
【相关文献】
1.统一战线是我们夺取抗战胜利的法宝--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J], 邢俊国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J], 祝小茗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论纲——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J], 祝小茗
4.毛泽东与中国抗日战争的两条统一战线——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J], 卢国琪
5.“辽宁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在我院召开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