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二高中生物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高二高中生物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一个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C.元素、化合物、细胞、个体
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
2.经化学分析法测得某种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及其含量分别是C:92.393%、O:
3.1518%、N:2.754%、H:1.214%、S:0.006%、Fe:0.006%,该物质最可能是()
A.核酸B.糖类C.脂肪D.蛋白质
3.如图表示一个由15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蛋白质分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分子中含有152个肽键
B.参与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1个氨基酸含2个羧基,1个氨基酸含2个氨基
C.该分子中有1个氨基酸残基含硫
D.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153种氨基酸
4.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
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2
B.正在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上升
C.在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有水生成
D.在天然无污染的泉水中,含有B、Fe、K、Zn、Cu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5.现有足量的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3种氨基酸,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C.它们能形成的三肽种类最多有27种
D.它们能形成的包含3类氨基酸的三肽种类最多有6种
6.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由A、C、T组成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核苷酸种类有3种
B.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DNA
C.组成DNA和RNA、ATP和ADP的元素种类相同
D.在大肠杆菌的核酸中,由A、C、T组成的脱氧核苷酸种类是4种
7.下列有关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
B.葡萄糖加斐林试剂后立即变成砖红色沉淀
C.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D.乳糖可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8.下列有关细胞主要成分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线粒体、叶绿体和中心体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C.脱氧核糖是构成DNA和ATP的基本成分
D.染色体的主要成分RNA和蛋白质
9.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或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吸收的N元素,可用于合成叶绿素、ATP、酶和淀粉
B.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C.胰岛B细胞的线粒体中含有碱基T
D.严重缺铁的病人可能会出现酒精中毒
10.下列关于生物体的组成物质、结构和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含有合成葡萄糖的酶,线粒体中有分解葡萄糖的酶
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染色体的结构或物质中都有五碳糖参与组成
C.生物膜是代谢的主要场所,在膜上合成了细胞内的大部分ATP和酶
D.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11.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 )
A.纸层析法B.沉淀法
C.差速离心法D.密度离心法
12.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B.人和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又可以合成乳糖
C.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单分子层和蛋白质
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葡萄糖的跨膜运输都要ATP
13.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不是代谢的控制中心
B.真核细胞的核膜是一种双层生物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C.大肠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的核膜上有孔
D.因为鸟类、蛙的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细胞膜制备的理想材料
1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膜均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图中物质外,均能产生ATP
C.甲、乙两种膜上发生的生化反应分别是光反应、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D.图丙中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a
15.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ATP大量产生时一定伴随线粒体对O2的大量消耗
B.ATP不可能产生、消耗于同一细胞器
C.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一定是永无休止的
D.ATP与ADP中的“A”都是指腺苷,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16.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

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17.用特异性的酶处理某一生物细胞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些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均含有尿嘧啶。

据此推知,在相关条件下,这些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物化学反应是()A.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B.
C.C3H4O3(丙酮酸)+3H2O3CO2+10[H]+能量
D.CO2+H2O(CH2O)+O2
18.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壁分离的“质”是指细胞膜与液泡两者之间的细胞质
B.当外界是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时,则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再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C.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D.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19.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

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的纯水中,每隔一定时间测定细胞液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B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C.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到原来位置
D.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
20.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高温能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比温水好
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C.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D.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价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21.如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是()
A.Ⅰ和Ⅱ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B.Ⅰ和Ⅱ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
C.葡萄糖、性激素是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
D.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
22.下列关于豌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植物呈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的合成停止,但在叶绿体内ATP/ADP的比值却下降
D.若叶片黄化,则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2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如甲、乙、丙、
丁所示的四幅图。

除哪幅图外,其余三幅图中“a”点都可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24.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如果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中,它们产生CO
2
的比为2:1,那么它在这两种过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
A.1:2B.2:1C.3:2D.2:3
25.在光照最强的夏季的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会降低。

此时,细胞内C
3化合物与C
5
化合物以及ATP
含量短时间内的变化依次是( )
A.增加、减少、减少B.减少、增加、增加
C.减少、增加、减少D.增加、减少、增加
二、综合题
1.(6分)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

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
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

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

可能引起肉毒梭
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

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

(2)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个氨基和____个羧基。

肉毒类毒素可用试剂鉴定,反应颜色为_______。

2.(10分)如图A、B分别表示高等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请据图回答:
(1)与原核生物相比,A、B细胞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B两细胞中都存在,其生理过程都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______(只填标号);A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
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________,研究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
象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只填标号)为细胞壁增加了新的成分。

(3)细胞膜在执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时具有__________性,体现该特性的主要的物质运输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

(4)若B细胞为胰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中,3H在细胞内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标号表示)。

(5)在A细胞中,4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的终产物_______能进入3进行反应。

3.(12分)如图为植物新陈代谢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含量。

(1)在图甲中物质Ⅰ是__ ,在_____________(填场所)产生,用于,当它减少时,短时间内C
3
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______(填数字)。

③过程的发生场所是。

浓度,则B点应(2)在乙图中,若温度从25℃上升到30℃,则a图中A点应向移;若适当升高环境中CO
2
向移。

由b图可知,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为。

c图的a、b曲线分别代表的色素名称为_______。

(3)如图表示“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装置,将滤液滴在a处的滤纸上,通过棉线将培养皿中的层析液
引到a点,最后应得到个同心圆,最小的一个圆呈现的颜色是。

4.(8分)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壁以提高出果汁率,为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
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30 ℃水浴中恒温处理10 min(如图A)。

②将步骤①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再次在30 ℃水浴中恒温处理10 min(如图B)。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果汁量(如图C)。

④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果汁量如下:
温度/℃3035404550556065
根据上述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能破除细胞壁,是因为果胶酶可以促进细胞壁中_________的水解。

(2)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_____时果胶酶的活性最高。

当温度再升高时,果汁量降低,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4分)如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

(1)关闭活塞,在适宜温度下,30分钟后,读取有色液滴向(左/右)移动的距离。

(2)为了使测得的有色液滴移动数值更准确,必须进行校正。

校正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
入。

(3)生活中发现,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易烂。

有人推测易烂与机械损伤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有关。

请结合测定呼吸速率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机械损伤能否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①实验变量:机械损伤
②实验假设:。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按装置图中所示进行操作,30分钟后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a。

第二步:。

第三步:。

④预期结果及结论:
结论1:如果a﹤b,则说明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结论2:;
结论3:。

江西高二高中生物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一个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C.元素、化合物、细胞、个体
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
【答案】A
【解析】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经化学分析法测得某种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及其含量分别是C:92.393%、O:
3.1518%、N:2.754%、H:1.214%、S:0.006%、Fe:0.006%,该物质最可能是()
A.核酸B.糖类C.脂肪D.蛋白质
【答案】D
【解析】据题意该有机化合物含N、S、Fe,最可能为血红蛋白,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内有机物的元素组成,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3.如图表示一个由15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蛋白质分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分子中含有152个肽键
B.参与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1个氨基酸含2个羧基,1个氨基酸含2个氨基
C.该分子中有1个氨基酸残基含硫
D.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153种氨基酸
【答案】B
【解析】图示蛋白质分子由1条肽链构成,多肽链的两个氨基酸R基上的-NH
和-COOH缩合形成一个肽键,故高
2
蛋白质共153个肽键,A错误。

参与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1个氨基酸含2个羧基,1个氨基酸含2个氨基,B正确。

该蛋白质有1个二硫键,是2个-SH脱氢形成的,故该分子中有2个氨基酸残基含硫,C错误。

该分子彻
底水解最多产生20种氨基酸,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4.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A.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
2
B.正在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上升
C.在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有水生成
D.在天然无污染的泉水中,含有B、Fe、K、Zn、Cu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答案】D
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A正确。

萌发的种子代谢增强,自由【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时,产物H
2
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上升,B正确。

线粒体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水生成,叶绿体中光合作用有水生成,氨基酸在核糖体中脱水缩合产生水,C正确。

K是大量元素,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水在相关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5.现有足量的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3种氨基酸,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C.它们能形成的三肽种类最多有27种
D.它们能形成的包含3类氨基酸的三肽种类最多有6种
【答案】B
【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但缩合方式相同,都是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去一分子水,形成一个肽键,A正确,B错误。

能形成的三肽种类为3×3×3=27种,C正确。

能形成
的包含3类氨基酸的三肽种类为3×2×1=6种,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氨基酸脱水缩合及形成多肽的种类,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6.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由A、C、T组成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核苷酸种类有3种
B.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DNA
C.组成DNA和RNA、ATP和ADP的元素种类相同
D.在大肠杆菌的核酸中,由A、C、T组成的脱氧核苷酸种类是4种
【答案】C
【解析】人体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由A、C、T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3种脱氧核苷酸和2种核糖核苷酸,
A错误。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核糖体含有RNA,B错误。

DNA和RNA、ATP和ADP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C正确。

大肠杆菌的核酸中,由A、C、T组成3种脱氧核苷酸,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核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7.下列有关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
B.葡萄糖加斐林试剂后立即变成砖红色沉淀
C.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D.乳糖可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答案】C
【解析】麦芽糖经水解生成葡萄糖,A错误。

葡萄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B错误。

葡萄糖、麦芽
糖和果糖分子均是还原性糖,C正确。

乳糖是二糖,分解成单糖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糖类的种类、检测试剂、还原性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8.下列有关细胞主要成分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线粒体、叶绿体和中心体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C.脱氧核糖是构成DNA和ATP的基本成分
D.染色体的主要成分RNA和蛋白质
【答案】A
【解析】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A正确。

中心体没有膜结构,B错误。

DNA 含有脱氧核糖,ATP中含有核糖,C错误。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主要成分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9.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或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吸收的N元素,可用于合成叶绿素、ATP、酶和淀粉
B.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C.胰岛B细胞的线粒体中含有碱基T
D.严重缺铁的病人可能会出现酒精中毒
【答案】C
【解析】淀粉是多糖,只含有C、H、O,A错误。

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RNA的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

胰岛B细胞的线粒体中含有DNA,DNA含碱基A、G、C、T,C正确。

严重缺铁的病人组织细胞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不是酒精,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内化合物或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0.下列关于生物体的组成物质、结构和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含有合成葡萄糖的酶,线粒体中有分解葡萄糖的酶
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染色体的结构或物质中都有五碳糖参与组成
C.生物膜是代谢的主要场所,在膜上合成了细胞内的大部分ATP和酶
D.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叶绿体中含有合成葡萄糖的酶,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不能进入线粒体中,A错误。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和染色体中均含有核酸,五碳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之一,B正确。

细胞质基质是代谢的主要场所,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核糖体没有膜结构,C错误。

植物生长过程中,衰老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减少,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物质组成、结构和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1.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 )
A.纸层析法B.沉淀法
C.差速离心法D.密度离心法
【答案】C
【解析】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2.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B.人和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又可以合成乳糖
C.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单分子层和蛋白质
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葡萄糖的跨膜运输都要ATP
【答案】A
【解析】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A正确。

人和哺乳动物的细胞可合成乳糖,不能合成蔗糖,B错误。

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的,C错误。

葡萄糖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不消耗ATP,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物质能量代谢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3.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不是代谢的控制中心
B .真核细胞的核膜是一种双层生物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C .大肠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的核膜上有孔
D .因为鸟类、蛙的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细胞膜制备的理想材料
【答案】B
【解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A 错误。

真核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 正确。

大肠杆菌和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和核孔,C 错误。

鸟类和蛙的成熟红细胞有细胞核和具膜细胞器,不是制备细胞膜的理想材料,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三种膜均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图中物质外,均能产生ATP
C .甲、乙两种膜上发生的生化反应分别是光反应、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D .图丙中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a
【答案】C
【解析】图示甲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乙为线粒体内膜、丙为细胞膜,三种膜均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 正确。

光反应水光解释放O 2,同时合成ATP ;乙中[H]与O 2结合生成H 2O ,释放大量的ATP ,该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B 正确,C 错误。

丙图中a 表示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5.以下是对生物体ATP 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ATP 大量产生时一定伴随线粒体对O 2的大量消耗
B .ATP 不可能产生、消耗于同一细胞器
C .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一定是永无休止的
D .ATP 与ADP 中的“A”都是指腺苷,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答案】C
【解析】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产生大量能量是在细胞质基质中,A 错误。

叶绿体中光反应合成ATP ,在暗反应被消耗,B 错误。

活细胞中一直进行着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 正确。

ATP 与ADP 中的“A”都是指腺苷,即腺嘌呤和核糖组成,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ATP 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6.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

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
A .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 .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答案】B
【解析】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故叶黄素缺失的水稻进行红光照射,与正常叶片光吸收差异不显著。

叶黄素在纸层析条从上至下第二条色素带,故B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