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粘液性肿瘤病理诊断难点及热点

合集下载

临床病理——卵巢肿瘤病理.描述

临床病理——卵巢肿瘤病理.描述
卵巢肿瘤蒂扭转
好发于瘤蒂长、中等大 活动度良好、重心偏于 一侧的肿瘤 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 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 组成 静脉回流受阻,瘤体急 剧增大;动脉血流受阻 发生坏死,易破裂和继 发感染
典型症状是突然发生一侧下腹剧痛,常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系腹膜牵引绞窄引起。 妇科检查扪及肿物张力较大,有压痛,以瘤蒂部最明显,并有肌紧张 一经确诊,应尽快剖腹探查 术时应在蒂根下方钳夹,将肿瘤和扭转的瘤蒂一并切除,钳夹前不可回复扭转,以防栓塞脱落
放射冠
透明带
卵泡生长过程
次级卵泡(囊状卵泡) 卵泡细胞达6~12层——颗粒层 卵丘: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部分卵泡细胞 卵泡腔形成 卵泡膜:内层细胞多、富含毛细血管,后期细胞增大,胞质内含类脂质并分泌性激素;外层血管少,与周围结缔组织无明显界限。
*
卵泡膜外层
卵泡膜内层
透明带
畸胎瘤(双侧)
畸胎瘤
成熟性畸胎瘤
未成熟型畸胎瘤
无性细胞瘤 dysgeminoma
好发于青春期及生 育期妇女 圆形或椭圆形,实 性 ,触之如橡皮样 实质呈浅褐色外观 对放疗特别敏感
内胚窦瘤(卵黄囊瘤) endodermal sinus tumor (yolk sac tumor)
性 索
胚胎第6周生发上皮芽状增生并垂直伸入间叶组织形成性索 男性性索发生于胚胎第6-7周,性索细胞衍变为曲细精管的支持细胞(Sertoli’s cell);间胚叶组织演变为睾丸间质细胞(Leydig’s cell) 女性性索发生于胚胎第8周,性索细胞演变为颗粒细胞及卵泡膜细胞
卵 巢 肿 瘤 ovarian tumor
概述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肿瘤。卵巢恶性肿 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32%,具有几 大特点: 1.早期诊断困难:卵巢位于盆腔深部,不易扪 及或查得,且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 2.卵巢癌预后不良:就诊时70%的病例已属晚期,缺乏 有效的诊治方法,五年生存率徘徊在25%-30% 3.卵巢组织复杂,各种肿瘤均可发生,是全身各脏器 肿瘤类型最多的部位。卵巢肿瘤不仅组织学类型 多,而且有良性、恶性、交界性之分。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区别 (病理特点方面)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区别 (病理特点方面)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区别(病理特点方面)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上皮(体腔上皮),最常见的是囊腺瘤,主要包括浆液性和粘液性两种。

(一)浆液性肿瘤1.良性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是浆液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浆液性肿瘤的60%,多发生于20~40岁妇女,以单侧居多,也可双侧发生(约占20%)。

病变肉眼观,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囊肿,囊内充满稀薄、清亮的浆液,体积大小不一,小者直径仅数厘米,大者可达儿头大或更大,表面光滑,多为单房性,少数可为多房性。

囊内壁光滑为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部分伴有乳头状突起,称为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

镜下,囊壁和乳头间质均由含血管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被覆上皮呈单层低立方状、柱状、纤毛柱状或钉状,核多位于中央,染色质纤细,核仁缺如或不明显,无病理性核分裂像。

有时在囊壁和乳头间质内可见圆形钙化小体(沙粒体)。

2.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borderline serous cystadenoma)约占浆液性肿瘤的10%,其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浆液性囊腺瘤之间,属低度恶性,预后比浸润癌为好。

病变肉眼观,与良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相似,但乳头状突起往往比良性者丰富而广泛,常布满整个囊内表面,双侧发生率较高。

镜下,主要表现为乳头上皮呈2~3层,乳头分支较稠密或有微乳头状突起,核异型和核分裂像易见(每高倍视野不超过1~2个),无间质浸润。

3.浆液性囊腺癌(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约占浆液性肿瘤的30%,为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半数为双侧性。

患者以40~60岁妇女为最多。

病理变化肉眼观,多数为多囊性,部分或大部囊内或囊外有乳头状突起,囊内多含混浊液体,乳头状物多为实性菜花状,常侵犯包膜并有出血坏死。

镜下,乳头分支多或呈实心团块,上皮细胞增生多呈3层以上,细胞有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像常见,包膜和间质均有浸润,沙粒体较多见。

07406_卵巢癌指南2024

07406_卵巢癌指南2024

引言概述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之一。

它在全球范围内被认为是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卵巢癌仍然具有高复发率和低存活率。

因此,针对卵巢癌的全球治疗指南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2024年的卵巢癌治疗指南。

正文内容1.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因素1.1基因突变与卵巢癌的发展1.2分子标志物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1.3遗传测试和高风险家族的管理1.4免疫治疗在卵巢癌治疗中的潜力1.5肿瘤微环境对卵巢癌的影响2.早期诊断和筛查2.1高风险人群的筛查方法2.2新兴生物标志物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2.3影像学和内镜检查在早期卵巢癌诊断中的作用2.4个性化筛查计划的制定2.5高风险人群的临床随访与管理3.手术治疗3.1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创伤性评估3.2卵巢保留手术的适应症和限制3.3经腹腔镜手术的最新进展3.4新辅助治疗在手术前的应用3.5手术后的康复和随访建议4.综合治疗4.1化疗药物的选择和分子标志物的预测4.2靶向治疗的作用和最新进展4.3放疗在卵巢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4.4卵巢复发和转移的处理策略4.5综合治疗后的长期随访与管理5.生活质量和支持性护理5.1卵巢癌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支持5.2营养支持和体力活动的重要性5.3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的管理5.4手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处理5.5卵巢癌康复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建议总结2024年卵巢癌治疗指南涵盖了许多重要领域,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因素、早期诊断和筛查、手术治疗、综合治疗到生活质量和支持性护理。

这些指南旨在提供专业和综合的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指南也需要随之更新和完善。

因此,对卵巢癌的治疗指南持续的研究和评估将是未来的重点领域。

希望本文能为卵巢癌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士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指导,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该疾病。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分析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分析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分析摘要: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又称为低度恶性潜能浆液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均不同于浆液性囊腺瘤和浸润性癌。

自1973年国际卫生组织分类以来,对其诊断和治疗存在着较多的争议。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作为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卵巢肿瘤,本文通过对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做相关的综述。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病理学;分析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卵巢肿瘤,其生物学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具有低度恶性潜能,以上皮细胞明显增生而无间质浸润为主要的病理特点。

自世界卫生组织分类以来,便在学术界引起巨大的争议。

本文就关于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研究进行如下的综述。

1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和临床表现1.1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依据镜下组织学检查为主,病理学特点为无破坏性间质浸润[1]。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对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规定:(1)上皮增生,并且呈现复层、丝状以及筛孔状和微乳头状。

(2)细胞异型性,呈轻度到中度之间。

(3)分离的细胞簇。

(4)具有较少且程度不同的核分裂。

(5)缺乏破坏性的间质浸润。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呈囊性,囊内具有数量不等的赘生物,或者呈现出乳头的实性包块。

也呈现出囊实性。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一般不会出血或者坏死,囊腔内含有浆液性液体,肿瘤的进展和分级为I期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并且仅限制在卵巢囊腔的内表面,无任何的卵巢外蔓延[2-3]。

1.2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临床表现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多发于年龄35岁到45岁的年轻妇女,平均的发病年龄为40岁左右[4]。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患者有23%的患者无任何的表现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腹部的不适、增大和包块,阴道不规则的出血以及胃肠道和泌尿系统的异常症状,有些患者检查时为偶发[5]。

约30%~50%的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为双侧性,临床症状表现为肿瘤生长缓慢,病情发展较长,转移率低,具有良好的预后,但晚期复发率较高,很少发生恶性病变[6]。

卵巢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

卵巢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

卵巢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摘要】目的:通过对100例卵巢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研究及治疗效果的调查,分析其康复情况。

总结出卵巢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卵巢黏液性肿瘤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施以手术治疗以及药物靶向治疗。

结果: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分析,针对卵巢黏液性肿瘤患者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明确卵巢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问题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卵巢黏液性肿瘤;临床病理诊断;治疗分析卵巢的健康对每一位女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肩负着传递血脉这样的重任,它对于女性自身的健康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卵巢疾病将会给女性朋友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

卵巢黏液性肿瘤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卵巢疾病,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对其进行临床病例分析,通过对其病理的诊断明确其发病原理、发病现象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法。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方式,为广大患者朋友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式。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卵巢是黏液性肿瘤的好发部位,有相关研究表明,其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3%-40%,差异较大。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地域的不同,原发癌发病率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原发癌的隐蔽性,尤其是卵巢转移性黏液性肿瘤(metastatic mucinous neoplasms,MMN),有些形态上貌似良性,极易发生误诊。

本文旨在对常规病理诊断工作中发现的100例卵巢黏液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类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研究中使用的所有卵巢黏液性肿瘤样本均征得患者同意,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临床研究,并对本次研究的具体操作措施享有知情权。

选取我院病理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存档的100例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卵巢黏液性肿瘤标本,每例均有完整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按照下述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卵巢黏液性肿瘤的病理特征,总结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临床医学-28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医学-28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28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关键词】卵巢;交界;黏液性囊腺瘤;病理学[关键词]卵巢;交界;黏液性囊腺瘤;病理学关于卵巢交界性肿瘤,自从国际卫生组织(WHO)采用这一诊断名称以来,对其命名及病理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近几年来,特别是2003年8月,在美国马兰州贝塞斯达举行的卵巢交界性肿瘤工作会议,就其某些病理学方面的分歧取得了较一致的意见[1]。

本文分析了28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这一肿瘤的病变特点。

1 材料和方法复查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及大连市妇产医院1996年至2005年病理档案中诊断为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28例常规石蜡切片和记录,并对部分病例重新制片。

诊断标准按照黏液上皮有复杂性增生,细胞组织结构的非典型性要较囊腺瘤明显,并且这种结构至少占到肿瘤的10%[1]。

肿瘤不出现间质浸润,即使出现也不超过微浸润的界限。

2 结果2.1 一般表现28例病例中年龄17岁~65岁。

同期黏液性肿瘤398例,交界性占14%,局部癌变的占2%。

同期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25例。

2.2 首发症状发现盆腔肿块 23例,发现时间半个月~5 a;腹胀3例;月经改变2例。

2.3 病理特征大体检查双侧 1例,对侧为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27例为单侧。

肿瘤直径7 cm~20 cm。

直径≥10 cm19例;直径<10 cm 9例。

多房22例;单房6例。

28例患者中囊内壁有单个或多处乳头状结构(乳头细小或菜花样) 8例,单房及多房结构均有出现。

2.4 预后28例患者随访至今,生存率100%。

3 讨论3.1 临床病理学特征卵巢黏液性交界性肿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5岁~47岁,超过 90%的病例为单侧肿物[2],肿瘤体积较大,切面多为多房性,也可单方。

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由大小不等的囊和腺体组成,被覆的上皮为复层增生的黏液性上皮,桥状及复层结构,并可有绒毛及乳头状突起,即使是在同一肿瘤中,细胞核异型性的程度及核分裂像多少也有较大差异性。

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与治疗

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与治疗

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与治疗粘液性囊腺瘤为卵巢上皮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占卵巢肿瘤的23.5%。

卵巢上皮主要由与宫颈管内膜上皮相似的细胞组成,与肠道粘膜也近似。

其中大多数为良性,恶性粘液性囊腺癌的发生率比浆液性囊腺癌为低,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20%。

一、诊断要点:1.粘液性囊腺瘤:(1)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以30~50岁为多。

(2)症状:肿瘤较小者无任何症状,随肿瘤增大可出现腹部肿块、腹胀、腹痛等,并可生长为人体最大的肿瘤。

中等大小的肿瘤,囊内液粘稠,比重大,较易扭转而引起腹痛。

粘液瘤自发破裂可产生腹水。

15%~25%肿瘤间质可呈黄素化反应,因而引起月经失调或绝经后出血等。

(3)体征:妇科检查于“子”“宫”一侧可触及囊性肿物,囊壁稍厚,有分叶感,表面光滑,活边,与“子”“宫”可分开。

(4)病理检查:镜下检查见肿瘤上皮为单层高柱状能产生粘液的上皮,与宫颈内膜腺上皮相似;有时可见杯状细胞;个别肿瘤与肠粘膜上皮相似。

粘液上皮细胞核小或呈半月状。

约15%~25%的肿瘤内可见间质黄素化。

2.交界性肿瘤:多发生在17~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临床表现与上相同。

镜下检查见肿瘤上皮增生,上皮层次可增多,报道有可达三层者。

增生上皮向腔内突起,有的形成“乳”“头”,一般短而粗。

上皮细胞有轻或中度核异型表现,细胞核增大,形状不规则,染色质深,但间质无浸润。

3.粘液性囊腺癌:(1)多发生于40~60岁之间。

(2)症状:自觉腹部增大及腹内有肿块,常有下腹坠胀不适。

肿瘤由于生长迅速及广泛转移,往往出现腹水压迫症状。

压迫横膈时可引起呼吸困难、心悸;压迫膀胱及尿道时,可有尿频、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压迫直肠可有大便不畅;压迫髂静脉时,可有下肢水肿等。

(3)体征:“子”“宫”外有肿块,囊性感,但软硬不均,表面凹凸不平,不活动,“子”“宫”直肠凹内可触及不规则、固定、较硬的结节状肿块。

出现腹水时,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4)病理检查:镜下检查见上皮增生,上皮细胞明显异型性,分裂活跃,间质有明显浸润。

2024卵巢癌的基本介绍及病理分型

2024卵巢癌的基本介绍及病理分型

2024卵巢癌的基本介绍及病理分型在我国,卵巢癌年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第3位,位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恶性肿瘤之后,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病死率位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

卵巢恶性肿瘤包括多种病理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上皮性癌,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0%,其次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和性索间质肿瘤,各约占10%和5%,本指南主要针对卵巢上皮性癌和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卵巢深处盆腔,卵巢病变处于早期时常无特异临床症状,因出现症状就诊时,70%的患者已处于晚期。

卵巢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聚集特征,目前已知与卵巢癌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中以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影响最为显著。

BR约有20个,其CAl和BRCA2胚系突变携带者在一生之中发生卵巢癌的累积风险分别达54%和23%,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

对于BRCA1/2胚系突变携带者,推荐从30-35岁起开始定期行盆腔检查、血CA125和经阴道超声的联合筛查。

止匕外,还有林奇综合征、利-弗劳梅尼综合征家族的女性都是卵巢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需要检测的基因还包括ATM、RAD51C x RAD51D、MLH1、MSH2、MSH6、PSM2、EPCAM x STK11等。

卵巢上皮癌多见于绝经后女性。

由于卵巢深居盆腔,卵巢上皮性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是非特异性症状,难以早期诊断,约2/3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

晚期时主要因肿块增大或盆腹腔积液而出现相应症状,表现为下腹不适、腹胀、食欲下降等,部分患者表现为短期内腹围迅速增大,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状。

也可因肿块压迫出现大小便次数增多的症状。

出现胸腔积液者可有气短.难以平卧等表现。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常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与上皮癌有所不同,早期即出现症状,除腹部包块腹胀外,常可因肿瘤内出血或坏死感染而出现发热,或因肿瘤扭转.肿瘤破裂等而出现急腹症的症状。

约60%~70%的患者就诊时属早期。

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卵巢癌诊断的金标准。

卵巢恶性肿瘤病理及其临床防治研究进展

卵巢恶性肿瘤病理及其临床防治研究进展

【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病理
5年生存率
防治措 施
综述
中图分类号:R7 7 1 3.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2 -3 62 0 )803 -4 795 8 (0 70 -080
() 8继发性( 转移性) 肿瘤 ;() 9瘤样病变。 1 . 2临床 病检常 用分类
卵巢(vr s o ai ) e 为女性 内生殖器 的主要性器官 , 健 康 的妇女均 有双侧卵巢 ,卵巢的主要功能 是分泌性 激素 、产 生卵细胞 和排卵 。下丘 脑 一腺垂体 系统可 调节 卵巢活动 ,使 之发 生周期性 变化 。而卵巢分泌 的类 固醇性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 雄激素和抑制素) , 除可使子宫 内膜发 生周期 性变化 ,产生月经周期 以 外 ,还可调节机体 多种器 官和组 织的生理活动 。由 于卵巢胚胎学、组织解剖学和 内分泌功能极 其复杂 , 故 由其发生 的肿瘤种类繁 多 ,结构复杂 ,是全身脏 器 中肿 瘤类型最多 的部位 。卵巢肿瘤较 为常见 ,各
视 。晚期 出现腹 部增 大 ,腹痛及腹 部肿物 ,或原有
表 面光滑 ,呈结节状 。囊实性 ,囊内为粘液 亦可见
乳头状突起 ,5 生存率为 4 % ̄5 % ≤2 m;() :腹腔 2 mb c 3 mc
转移灶直径 >2 m ,/ c H或区域淋 巴结转移 ;肝表面转 移定为 Ⅲ期 ;I期 :远处转移 ,除外腹腔转移( V 胸水 有癌细胞 ,肝实质转移) 。 2 卵巢恶性肿 瘤 的临床表 现 卵巢癌 早期 多无症 . 2 状 ,或伴有食欲 不振 ,腹 胀等 消化道症状 ,常被忽
组织软 而脆 ,表面呈菜花样 ,囊 内充满菜花状乳头 。
作者简介:庹敏,女 ,2 4岁,住院医师。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CT诊断与鉴别诊断发表时间:2016-12-02T13:43:34.3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作者:覃建格[导读]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是妇科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患者在出现该类疾病后。

(柳州市融安县人民医院广西柳州 545400)【摘要】目的:探究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CT诊断结果,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间接收的40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同时比较其CT临床表现,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与CT诊断存在较高的相符性,同时CT可以明显显示出患者囊肿内部和囊肿周围的基本情况。

结论: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患者CT检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CT诊断结果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对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诊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囊腺癌;CT;诊断结果【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072-02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是妇科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患者在出现该类疾病后,对于健康和正常生活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应有效的治疗;目前临床对于该类疾病治疗的方法较多,治疗后患者病情便能够得到较好的改善,但如何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从而帮助临床进行对症治疗,就成为关键所在。

本次我们对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间接收的40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同时比较其CT临床表现,对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提高疾病的确诊率,从而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现将详细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40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40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40例患者中不包括患有严重肝肾疾病或精神病等可能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疾病患者,同时不包括依从性较差者;40例均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均已审批通过,40例患者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因为腹部胀满、疼痛不适等症状来我院就诊,其中患者年龄22.5~60.5岁,平均年龄43.45±2.95岁,本次40例患者均为临床资料齐全者。

四例卵巢肿瘤疑难病例讨论

四例卵巢肿瘤疑难病例讨论

四例卵巢肿瘤疑难病例讨论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四例卵巢肿瘤疑难病例讨论时间:2009年1月5日下午,地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读片室。

参加人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超声室郝玉芝主任,黄苏里副主任医师,陈宇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朱利、王勇、常青,住院医师张蕊、唐威。

郝玉芝:今天召集全科医师对4例卵巢肿瘤病例进行讨论,这4个病例比较疑难,请大家从诊断、鉴别诊断及影像特征方面进行讨论。

因为我院影像诊断科包括超声、CT、MIR多科室,我们对疑难、少见病例及许多常见肿瘤病例进行影像诊断时,不仅依据临床及超声图像,还紧密结合其他影像检查作出综合影像诊断或提示,这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将非常有益。

今天4个疑难病例讨论中都有超声及卵巢肿瘤CT图像,请参加讨论的医师踊跃发言,首先由常青医师简要介绍临床病史。

常青:例1女,61岁,发现腹部包块6年余就诊。

妇科检查:见宫颈中度糜烂充血,子宫后方一巨大肿块,约15cm ×12cm,表面光滑可推动,与子宫相连。

陈宇:患者为老年女性,超声扫查可见子宫前方充盈的膀胱,子宫后方见较大低回声肿块,边界较清楚,包膜光整,内见均匀点状回声,未见钙化;肿块右侧可见一较小乳头状回声。

CT图像可见充盈的膀胱,子宫受压,前移,子宫后上方可见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包膜光整,周围肠管受压,肿块内部密度非常均匀。

首先考虑卵巢来源的肿块,可能为上皮来源的肿瘤。

因发现肿瘤6年,表明肿瘤生长较缓慢,考虑良性囊腺类肿瘤。

肿块体积巨大,瘤内点状回声非常均匀,应与卵巢卵泡膜纤维瘤鉴别,卵泡膜纤维瘤也有类似表现,但卵巢卵泡膜纤维瘤患者常伴阴道出血等症状,本例无阴道出血症状,因此不除外卵巢卵泡膜纤维瘤;尚需除外浆膜下巨大子宫肌瘤及阔韧带肌瘤。

唐威:从横断位CT图像上可见盆腔巨大肿块,病变特点为边缘较光整,周围肠管均呈受压的改变,平扫显示病变内部密度较均匀,矢状位上显示肿块体积巨大,平扫与子宫无明确分界,肿块密度较膀胱密度高,且密度较均匀,无明确钙化或低密度区。

肿瘤资讯卵巢癌基因变异与靶向药物

肿瘤资讯卵巢癌基因变异与靶向药物

肿瘤资讯卵巢癌基因变异与靶向药物1卵巢癌概述卵巢癌为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中国2015年预计的卵巢癌发病人数为52,100例,位于妇科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人数为22,500例,位于妇科恶性肿瘤第二位。

目前卵巢癌的治疗还是以手术和化疗为主,但对于复发和难治性卵巢癌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案。

卵巢癌中有很多基因存在变异,针对突变基因的靶向治疗可能为卵巢癌患者带来更多益处。

2卵巢癌基因变异概况1. 浆液性卵巢癌约90%的卵巢癌为上皮性卵巢癌,其余为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肿瘤等非上皮性肿瘤。

上皮性卵巢癌包括浆液性卵巢癌,粘液性卵巢癌,透明细胞性卵巢癌和子宫内膜样卵巢癌。

浆液性卵巢癌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约占70%,其中大于90%为高级别浆液性腺癌(high-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 HGSOC)。

TCGA(The Cancer GenomeAtlas)对489名HGSOC患者进行基因分析发现约96%的患者存在TP53突变[1]。

有文献将TP53的突变归为3类:明确致癌突变、功能缺失突变和意义未明突变[2]。

按此划分在HGSOC中TP53的明确致癌突变约占21%,意义未明突变约占59%。

此外,TCGA 的数据显示还有约22%的病例存在BRCA1/2突变。

BRCA突变与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t, HRD)有关,文献报道BRCA突变会导致约一半的细胞出现HRD。

其他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通路相关基因也在HGSOC中存在变异,如EMSY(8%),PTEN (7%),RAD51C(3%),ATM/ATR(2%)。

总的来说在HGSOC 有约50%的患者存在HR通路的改变。

除了基因突变,在HGSOC患者中还存在大量的DNA拷贝数变异。

TCGA数据表明有超过一半的HGSOC患者存在DNA拷贝数异常,涉及到的基因有CCNE1,MYC,MDS1等。

交界性粘液性肿瘤病情介绍

交界性粘液性肿瘤病情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病情介绍
导语: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可以说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问题,虽然说这种疾病,存在的恶性变化几率非常低,但是我们都知道对于女性而言,
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可以说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问题,虽然说这种疾病,存在的恶性变化几率非常低,但是我们都知道对于女性而言,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这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在治疗问题上必须遵守最科学的方法。

病情分析:
1、卵巢粘液性交界性肿瘤,一般认为,交界瘤为潜在或低度恶性肿瘤,临床上预后较好。

粘液性者5年生存率98%,10年生存率96%。

2、治疗原则上应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及大网膜切除术。

但对于年轻要求生育者,如果肿瘤只侵犯单侧卵巢,并且限于卵巢组织内,可只切除患侧卵巢,但需严密定期随访。

若有卵巢外扩散,应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及大网膜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如:顺铂腹腔化疗两个疗程。

但在是否行淋巴结清扫的问题上存有争议。

建议定期复查超声以观察病变恢复及发展情况,如果腹腔内种植处肿物生长迅速,建议您手术治疗,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期间注意休息,进食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度劳累、受凉感冒及剧烈运动,
以上就是关于女性,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的的病例分析,以及在治疗问题上,我们必须注重的各项问题,对于女性而言,治疗问题是需要注重的,而且治疗之后,我们也应该做定期的检查,因为这种疾病,其实也存在复发的可能。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20例病理分析

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20例病理分析

用 ,它可 以防止损 伤 的 脊髓 进 一 步 溃变 ,星形 细胞 尚有 引 导神经 元迁移到 目的地 的作用 ,适 当增 殖有 利 于再 生轴 突 的生长 与延伸 ,过度增殖 所形 成 的瘢痕 则 阻止 再生 轴突 的 生长和延 伸 。我 们 推测 脊 髓 减压 治 疗促 进 神 经功 能 恢 复 可能是 因其促进 了神经 营养 因子 的运输 ,有利 于神 经元 的 恢复 和轴 突 的再 生 。
3 Uchida K,Baba H.Ma舰awinvestigation of spinal
cord le sions in the s pinal hyperostotic Hlcuse(twy/twy):mowhol ̄
d langes in anterior hom cells and inmm ereactivity to neurotrophic fac—
参 考 文 献
1 孔抗 美 ,周强 ,齐伟 力 .慢性 脊髓 损 伤动 物模 型 的研 制 .河 南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1999;34(1):94
2 孔抗美 ,齐伟力 ,周强 .慢性 压迫性 脊髓损 伤细胞 凋亡 的实验研 究 .中华创伤杂志 .2001;17(3):158~160
· 32 ·
2 讨 论
长期 以来 人们 的注意力 主要 集 中在 良性 和恶 性 病变/ 肿瘤 的研究 上 ,但 随 着 医学 生物 学 的发展 ,大 量有 关 病 例 和随访结 果的积 累 ,人们认 识 和发 现越来 越 多 的介 于 良性 和恶性 之 间 的一 类病 变 ,即交 界 性 病变 /月中瘤 。近 年来 在 国内逐渐 引起 注意 。最新 的 WHO(1999)卵 巢肿 瘤 组 织学 分 型(第 二版 )认 为形态 介于 明显 良性 和恶 性之 间 时 ,称 为 “交界恶性 肿瘤 ”或“潜 在 低 度恶 性 肿 瘤”,定 义 为 :在生 长 方式 和细胞学 特 征方 面 介 于 明显 良性 和 明显 恶 性 的 同类 肿瘤之 间 ,且 与 同样 临 床分 期 的 卵巢 癌 相 比 ,预 后好 得 多 的卵巢肿 瘤 ,组 织学上 无 明显 浸润 。卵巢 良性 粘液 性肿 瘤 衬覆高柱 状无纤 毛细胞 ,核 位于 基底 ,细胞 内富 于粘 液 ,可 类似 于宫 颈 内 膜 上 皮 或 肠 上 皮 (可 见 杯 状 细 胞 、潘 氏 细 胞 )。恶性粘液 性肿瘤细 胞 有非典 型性 ,细胞 层 次增 多 ,腺 体和乳头结 构 复 杂并 有 明确 的间质 浸 润 。交 界性 粘 液 性 肿瘤诊断 较困难 ,作 者体 会 :交 界 性粘 液性 囊腺 瘤 灶 性 区 域细胞具 有非典 型 性 ,可 呈轻 到重 度不 典 型 增生 ,核 大 小 不超过 间质 细胞核 的 3倍 ;单 或 复层 ,一 般不 超 过 4层 ;囊 腔内乳头簇 ,乳 头 间质 丰 富 ,乳 头 表 面有 明显 的细胞 芽状 突起 ,肠型 者见 杯 状 细胞 ;核分 裂 象 <4/10HPF;无 间质 浸 润 ,其 中浸润是 明确 的恶性 指 标 。在 腺体 和 间质 关 系复杂 判断 间质浸润 困难 的病例 中,非典 型性 上 皮细 胞层 次少 于 4层诊断 为交 界性肿 瘤。

女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MSCT表现及与粘液性囊腺癌的鉴别诊断

女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MSCT表现及与粘液性囊腺癌的鉴别诊断

·133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AUG. 2022, Vol.20, No.08 Total No.154【第一作者】余 璐,女,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妇科肿瘤。

E-mail:***************【通讯作者】余 璐MSCT Manifestations of Ovarian Mucinous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08月 第20卷 第08期 总第154期者病灶较大,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扩大扫描范围。

进行平扫完成后再利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80mL碘海醇行,注射速率为2~2.5mL/s,注射对比剂后开始进行动脉期(25~28s),门静脉期(50~60s),平衡期(120s)三期增强CT扫描,扫描完成后利用MSCT后处理工作站对患者扫描图像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

将图像数据传输到PACS系统,由诊断医师针对扫描图像进行阅片和分析诊断。

1.3 观察指标 对粘液性嚢腺瘤、粘液性囊腺癌患所得MSCT 图像进行分析了解两者CT征象。

CT征象包括:肿瘤边界、分房数目、软组织形态、出血、钙化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描述。

2 结 果2.1 卵巢粘液性嚢腺瘤MSCT表现MSCT表现:肿瘤表现为多房,囊液黏稠,CT值常高于水,但低于软组织,约为12~26HU;可见肿瘤囊壁较薄,不均匀,边界清晰,囊内可见多个细条样间隔形成多个小囊;肿瘤较大直径>10cm,少数患者可见软组织有乳头状突起;增强扫描后肿瘤分隔表现为中度强化。

在本文研究中,47例患者均为肿瘤单侧发病,39例为多房,8例为单房,可见患者多房密度不均匀,有大房内套有子房现象,可见子囊,其子囊密度高低不一,肿瘤囊壁较薄常<3mm;47例患者平均CT值为21HU。

卵巢浆液性癌的病理发病机制研究分析

卵巢浆液性癌的病理发病机制研究分析
o v a r i a n s e r o u s c rc a i n o ma t r e a t e d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S e p t e mb e r 2 0 1 5 t o S e p t e mb e r 2 0 1 4 we r e s t u d i e d . Re s u l t s Af t e r a n a l y s i s a n d c o mp a r i s o n o f t h e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2 0 p a t i e n t s , i t i s n o t d i f i f c u l t t o i f n d t h a t t h e e rl a y s t a g e o f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 h a s n o o b v i o u s c l i n i c a l ma ni f e s t a t i o n s . a n d t h e l a c k o f r e l i a b l e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b i o l o g i c a l ma rk e r s , a n d t h e p a t i e n t s re a g e n e r a l l y i n t h e mi d d l e a n d l a t e s t a g e , b e c a u s e t h e d i s e a s e c h e mo t h e r a p y h 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r e s i s t a n c e , t h e
p r o g n os i s i s p o o r .Co n c l us i o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o v a r i a n s e r o us c rc a i n o ma s h o u l d b e t r e a t e d a s s o o n a s p o s s i b l e , a n d a n y r e l a t e d s y mp t o ms s h o u l d b e a b l e t o a c t i v e l y a c c e p t t h e d i a no g s i s nd a r e d u c e t h e mo r t a l i t y o f t h e di s e a s e .

卵巢浆-黏液性癌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卵巢浆-黏液性癌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卵巢浆 -黏液性癌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卵巢浆-黏液性癌在WHO(2014版)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学分类中被作为一种独立的肿瘤类型列出。

该病发病率低,因此目前尚没有可以参考的流行病学数据。

目前为止,关于对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的报道最多,而卵巢浆-黏液性癌的报道罕见。

WHO(2014版)分类对浆-粘液性癌进行简要的描述,将其定义为:主要由浆液性上皮和子宫颈管内膜型黏液上皮组成的卵巢癌,灶区可伴有透明细胞,子宫内膜样分化以及鳞状细胞分化并不少见[1]。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由于目前报道病例少,组织学起源不明确,但是根据它们常常与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非典型增殖性肿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推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可能是其前驱的病变。

1.临床表现一项研究报道中其平均发病年龄45岁,大多数出现盆腔肿块,57%的妇女患有腹膜输卵管内膜异位症。

目前报道病例仅有38例,患者大多数表现为腹围的增加、腹痛,有些病例伴有盆腔大量积液,部分患者表现为双侧发病(占28.9%)[2]。

大部分患者伴有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升高。

1.病理检查1.大体观察:在一项研究中,肿瘤的平均直径为12CM,部分为双侧性,肿瘤呈单房或多房,含有实性区域。

肿瘤表面和囊内壁出现乳头状赘生物。

2.镜下观察:肿瘤一般呈乳头状,上皮复层化,形态上很像浆液性肿瘤。

最常见的浸润模式是筛状结构和膨胀性浸润(融合的腺体),但也可发生毁损性侵袭性生长。

根据定义,这些肿瘤含有子宫颈管型黏液性上皮和浆液型上皮,但也可能出现胞质透明的细胞(但是无透明细胞癌的结构)、小灶子宫内膜样分化(包括鳞状细胞)。

核分裂像指数不一,但是倾向于较低(<5核分裂像/10HPF)。

3.免疫组织化学:该肿瘤的免疫组化谱类似浆-粘液性肿瘤的交界性/非典型增值性组常呈CK7阳性,CK20、CDX-2阴性;常表达ER和PR;大多数肿瘤WT-1阴性。

4.遗传学特征有学者发现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中存在KRAS[3]和ARIDIA基因突变,而卵巢的浆-黏液性癌是否也存在这两个基因位点的突变需要未来进一步研究阐明。

卵巢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及注意事项

卵巢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及注意事项

卵巢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及注意事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病例介绍1.1 病人基本情况。

1.2 主诉及就诊原因。

卵巢黏液性癌和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比较

卵巢黏液性癌和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比较

卵巢黏液性癌和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比较李静;孔为民【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年(卷),期】2016(044)010【摘要】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癌和卵巢黏液性癌在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生存方面存在的差异,为卵巢癌合理诊治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选取卵巢癌患者22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根据入选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分为卵巢浆液性癌组和卵巢黏液性癌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学分布特点。

结果①平均发病年龄:浆液性癌组52岁,黏液性癌组47岁,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②临床症状:浆液性癌组及黏液性癌组均以腹部胀痛及包块为主要首发症状,差异无显著性。

③病理分期:浆液性癌组主要为Ⅲ期和Ⅳ期(79.9%),黏液性癌组主要为Ⅰ期和Ⅱ期(82.5%),差异有显著性(P<0.05)。

④分化程度:浆液性癌组主要为低分化(79.3%),黏液性癌组主要为高分化(72.5%),差异有显著性(P<0.05)。

⑤5年生存率:浆液性癌组中位生存时间36个月,5年生存率为16.8%,黏液性癌组中位生存时间64个月,5年生存率为57.2%,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①卵巢浆液性癌和卵巢黏液性癌的平均发病年龄及主要首发临床症状差异无显著性。

②与卵巢浆液性癌相比,卵巢黏液性癌发病早,分化程度好,预后好。

【总页数】4页(P78-81)【作者】李静;孔为民【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北京10000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北京10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相关文献】1.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卵巢浆液性癌和黏液性癌中的表达 [J], 马荣;陈曦海;隋丽华;刘娟;耿晓星2.FOXQ1在卵巢高低级别浆液性癌中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其远期生存率的关系 [J], 郭艳萍;周巾;栾媛媛;季淑英3.叶酸受体α高表达与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研究 [J], 符吉芬;裴雄越;王爱丽4.STAT1表达对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分析 [J], 李玮; 张静; 朱根海; 吴秀荣5.卵巢浆液性和黏液性交界性肿瘤36例临床病理特点 [J], 杨丹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有那些情况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有那些情况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有那些情况卵巢是女性身体中重要的部位,但是往往这个部位发生的情况和生病也是很经常见的。

其中出现的就是卵巢黏液性囊腺瘤,但是估计一些没有得过这个疾病的人就不知道这个疾病一些具体情况,那么,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有那些情况?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1.预防卵巢肿瘤每年要做一次彩超2.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有那些情况3.卵巢肿瘤术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卵巢肿瘤的病因5.卵巢肿瘤的检查1预防卵巢肿瘤每年要做一次彩超卵巢是女性所特有的生殖器官,而且至关重要。

每个月的月经,更是直接的受卵巢分泌激素的影响。

但受许多因素影响,卵巢总是受到一些疾病的威胁,比较常见的如卵巢肿瘤。

专家建议,如果有条件,每年做一次B超检查,就能够及时发现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并不少见,但也有良恶之分,良性的如卵巢囊肿,恶性的即卵巢癌。

很多人B超发现卵巢囊肿后会很惊慌,生怕自己患癌,但其实,卵巢囊肿是良性肿瘤,在治疗上不要急于一刀切,而要耐心观察一下,区分对待。

患者可以进行半年一次的超声检查,如果囊肿变小,就不需要手术治疗,而囊肿变大的患者则需要尽早切除了。

卵巢里面还有一大类肿瘤也是良性的,叫畸胎瘤。

畸胎瘤多数是成熟的。

如果是成熟的畸胎瘤,那就是良性的,手术切掉就没问题;如果是不成熟的,就要注意了,不成熟的畸胎瘤有可能是恶性的。

卵巢癌是恶性的卵巢肿瘤,比较少见。

但是相对来说,比子宫癌、宫颈癌这些癌的恶性程度都要高。

众所周知,子宫一边有一根输卵管,卵巢就在子宫旁边待着,卵巢的外面就是腹腔。

一旦卵巢发生癌的话,癌细胞可以很快就到卵巢的表面,然后就脱落到腹腔里面,在腹腔中的播散。

不少女性平时很少关注自己的卵巢,几乎不去想它,也不去做检查,它在子宫旁边待着,又不影响别的器官,因此就算长了一个瘤子,病人也没有任何感觉,且不容易发现。

医生提醒,如果有条件,女性应该每年做一次B超检查,腹部的器官,包括肝、胆、胰、脾、肾、子宫、膀胱、卵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