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上)要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上)要点总结
1、△U的计算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据能量守恒原理,若系统的热力学能发生了变化,则必与环境发生能量的交换。
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能量是多少,系统的热力学能变化就是多少。
若杜绝了系统与环境间物质的交换,在热力学考虑的范围内,两者之间就只能以“热”或者“功”的形式交换能量。
故对于封闭系统,热或功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就决定了热力学能的增减。
于是有:△U=Q+W
等容无其他功过程:△U=Q
V
等容无其他功简单变化过程:
2、△H 的计算
(1)根椐H 的定义式H=U+pV 有:
(2)利用理想气体的H 为温度的单值函数的特性,
(3)利用热化学数据,可求等T、p 下的化学变化的:(基于热力学函数规定值)
(4)利用Kirchhoff 定律,已知某一温度下的△H 1,可求另一温度下的△H 2:
(5)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式,有:△H=△G+△TS
对于可逆电池(等T、p)反应:
(6)利用Van't Hoff 公式测定某化学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可求该反应(平均)热效应:
得
3、W的计算
热力学一定律中的W 包括体积功和非体积功。
(1)非体积功W ’有如下关系式:
4、Q的计算
5、△S的计算
(1)依据二定律数学表达式求△S
计算△S 的最重要的基础是热力学二定律数学表达式:可通过计算过程的热温商之和来求△S。
但不等式不能用来求△S 值,可利用的只是克劳修斯等式,而等式只对可逆过程成立。
注意到熵的状态函数性质,对于不可逆过程总是设法在相同的初终态之间设计一个可逆过程,求出了该可逆过程的△S,也就求出了相应的不可逆过程的△S。
(2)依据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求△S
(3)依据热力学三定律求△S
分别求出过程初终态物质的规定熵,两者之差即过程中系统的熵变。
△S=S B-S A S B、S A分别表示终态和初态的规定熵。
对于化学反应
6、△G的计算
(1)△G=△H-△(TS)该式为定义式。
对任何系统的任何过程恒成立。
若过程等温,则:△G=△H-T△S
(2)dG=-SdT+Vdp
该式为热力学基本关系式。
对无其它功可逆过程或单组分均相封闭系统的简单变化过程成立。
(3)△G T 、p=W’ R 即最大功原理,适用于等温、等压条件下(有其它功)的可逆过程。
电池反应中
(4)化学反应的△G
(5)Gibbs-Helmholth 公式
适用于压力不变,已知一温度下的相变化或化学变化的△G1,求另一温度下的△G2 7、△G 涉及的主要过程
(1) 等温过程
等温简单变化过程可利用:
若为理想气体系统等温过程则:
液体或固体系统,因V 随p 变化很小可视为常量,故:
(2) 可逆相变过程
对于可逆无其它功过程,dG =-SdT +Vdp 成立,又相变过程一般在等温等压下进行, dT = 0,dp =0,故:△G = 0 (等温等压可逆相变)
(3) 不可逆相变过程
若知相变平衡点(如某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或某压力下的熔点、沸点等)则可设计一 通过该点的可逆过程。
非等温等压相变可看成等温等压相变和简单变化过程的组合。
(4)化学变化过程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由热力学数据求化学反应的△rG 。
直接由各反应物质的生成自由能利用
求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是很方便的。
对于等温化学反应,可先由热力学数据求出 △H 和△S ,再利用△G =△H -T △S 求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由电动势的测定求△rG 。
若一反应可安排在电池中可逆地进行,则有: △rG =W R ’=-qE =-nFE
测出电池电动势,从而可以推算电池反应的△rG 。
据状态函数性质,该反应无论在电池中或烧杯中进行,只要反应物和产物状态一致,则△rG 为同一值。
8、化学势μ
(1)
(2)理解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定义, 并能用化学势进行相变和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3)掌握理想气体、理想液态混合物、稀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化学势的表达式。
(4)掌握活度的概念。
9、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平衡点的特征。
在等温等压无非体积功条件下,△rG=0
(2)掌握平衡常数K °,K P ,K x,,及K n 的表达式,能相互换算。
(3)能利用热力学数据计算标准平衡常数K °;能利用平衡常数进行化学反应的平衡计算。
(4)了解 K °与温度的关系,浓度、压力、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9、相平衡
(1)理解相律表达式的意义。
f=K-Φ+2
B ,,(c B)()c S V n B U n μ≠∂=∂,,(c B)()c S p n B H n ≠∂=∂,,(c B)()c T V n B A n ≠∂=∂,,(c B)()c T p n B
G n ≠∂=∂
(2) 会分析单组分系统相图、完全互溶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合金体系与盐水系统固液
平衡相图中各个面、线、点的相态、相数和自由度。
会分析系统相态随外界条件(T,P)变化的情况。
(3) 掌握热分析法与步冷曲线
10、电解质溶液的简单计算
(1)摩尔电导率的计算。
(2)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之间的换算。
(3)离子强度的计算
(4)理解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系数
11、原电池
(1)理解原电池的电动势
(2)掌握原电池E,E°,电动势温度系数与热力学量△rG,ΔrH,和ΔrS和K°之间的计算。
(3)理解电池设计及电池电动势测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