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蒙氏棕色梯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蒙氏棕色梯教案
【篇一:中班上学期蒙氏计划】
蒙中班第一学期蒙氏教育工作计划
【篇二:蒙氏教学计划】
阅读(21)| 评论(0)| 复制链接 0票我顶、情况分析:
通过蒙氏教育活动的实践,我班幼儿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
动手操作能力、秩序
感、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与同龄的幼儿相比,他们
在学习兴趣、守纪律、遵
守规则、等方面稍胜一筹,但个别幼儿的日常生活常规有待提高:
做事拖拉、欠缺责任意识,
收玩具、做值日生等工作常常需要别人提醒,因此,我们根据本班
幼儿发展的情况,制定了
本学期的蒙氏教育教学计划。
二、活动目标:1、以感觉教育中的
视觉教育及数学教育为主进行蒙氏活动。
2、适当增加科学
教育、语文教育、地理教育的内容。
3、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幼儿
的发展状况及家庭生活环境。
4、通过日常生活教育,培养幼儿的
秩序感、责任感及手眼协调能力和安静专心的练
习。
5、通过视觉教育,帮助幼儿怎么样辨别物体的大小、颜色、
形状,增进相同、对
比、类似的观察,为今后的数学教育做基础。
6、培养幼儿对科学
活动及地理的兴趣。
7、结合活动整合课程,对幼儿进行口语练习、书写的预备。
三、活动内容:1、继续走线活动及已掌握的一些日
常生活练习。
2、日常生活练习:缝的工作、钉的工作、倒的工作、清扫工作、水的工作?? 3、
视觉练习:构成三角形、二项式、三项式;增加纸上作业及相应的
延伸活动。
4、数学
活动:十进位系统2。
5、科学活动:树6、地理活动:地图. 7、
语文活动:书写预备、文字与阅读.此外,在开展以上活动之前,还需
要有必要的预备活动。
四、完成活动的时间及注意事
项:
1、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每周进行2——3次,幼儿在日常生活
中可多加练习,幼
儿在练习时,教师要多多观察,做好记录。
2、每项练习都要斟酌
幼儿对该项练习的关心程度,以具备有吸引力的提示加以指导。
3、教师要做好每日的检查工作,如:教具柜上教具排列的顺序、
每次活动前的教具
是否齐全等。
4、家长也要配合整个教学活动,在家中进行进一步的巩固练习。
蒙氏大班上学期教学计划表默认分类 2007-09-18 18:39:47 阅读232 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蒙氏大班上学期教学计划表篇二:蒙氏
组教研计划幼儿园2012年度第一学期蒙氏组指导计划一:情况分析
存在的优点:
1、环境的布置上比较合理。
2、教师的积极性较高。
存在的缺点:
1、教师对蒙氏理念的理解比较粗浅。
2、教师对蒙氏工作操作技巧不熟练。
3、教师对蒙氏工作的教学顺序不了解。
4、教师对蒙氏延伸工作的制作需加强。
5、教师对蒙氏工作的记录以及反馈表的记录不熟悉。
6、孩子的常规较差。
7、孩子的动手能力较差。
8、孩子的礼仪教育要加强。
二、具体措施
1、每周教研组会议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2、每周教研组会议学习两个蒙氏操作,每月底考核已学的内容。
3、制定一份蒙氏工作教学的顺序表,请教师学习,并在月底进行考核。
4、每周教研组会议讨论蒙氏延伸工作的制作,加强教师的动手能力。
5、在周教研组会议上给教师培训蒙氏工作的记录以及反馈表的记录,每月上交时,再进
行实际指导。
6、要求每班制定一份班规,并张贴在主题墙上,请家长也配合老师
培养孩子的常规意识。
7、多设计一些纸张工作,让孩子多练习,一月每位孩子有4张。
8、制定每月礼仪教育内容,月底考核孩子。
三、每月工作安排9月
1、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2、学习8个蒙氏工作操作,月底考核。
3、讨论蒙氏延伸工作的制作,每人两份蒙氏延伸工作制作。
4、培训蒙氏工作的记录以及反馈表的记录。
5、制定9月礼仪教育内容,月底考核孩子。
10月
1、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2、学习8个蒙氏工作操作,月底考核。
3、讨论蒙氏延伸工作的制作,每人两份蒙氏延伸工作制作。
4、制定一份班规,并张贴在主题墙上,请家长也配合老师培养孩子
的常规意识。
5、制定10月礼仪教育内容,月底考核孩子。
6、设计一些纸张工作,让孩子多练习,一月每位孩子有4张。
11
月
1、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2、学习8个蒙氏工作操作,月底考核。
3、讨论蒙氏延伸工作的制作,每人两份蒙氏延伸工作制作。
4、制定一份蒙氏工作教学的顺序表,请教师学习,并在月底进行考核。
5、制定11月礼仪教育内容,月底考核孩子。
12月
1、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2、学习8个蒙氏工作操作,月底考核。
3、讨论蒙氏延伸工作的制作,每人两份蒙氏延伸工作制作。
4、制定11月礼仪教育内容,月底考核孩子。
1月
1、上缴各类小结。
2、装订幼儿本学期所做的纸张工作,加封面、封底,并发放。
2012年 9月篇三: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蒙氏小二班教学计划
一、日常生活教育
(一)基本运动
1. 走。
直接目的: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脚运动的协调性。
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专注力。
2. 坐、立。
目的:学习坐、站的正确姿势。
3. 搬椅子。
直接目的:能安全地拿起、搬运椅子。
运动的方向调整。
4. 端盘子。
目的:搬餐具,引导到日常生活中。
肌肉运动的调整。
5. 倒固体(倒饭豆)。
目的:运动的调整。
6. 倒液体(倒有色水)。
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
用手灵巧地倒水。
7. 舀固体(豆类、大米)。
目的:肌肉移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
物体的正确移倒法。
(二)社交行为
1. 门的开关。
直接目的:稳重而有气质地开门、关门。
2. 打招呼。
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交往,
自我运动机能的调
整。
3. 应答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深交。
4. 与他人接触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知道怎样会麻烦到别人。
间接目的:意志力的控制。
5. 递交物品的方法。
直接目的:记住尖锐物品的递交方法,对他人
人格的尊敬和信赖,
自己的运动调整。
6. 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
间接目的:自我控制,独立性。
(三)对自己的照顾
1. 衣服的穿脱。
目的:衣服的穿脱及整理。
2. 穿鞋、脱鞋。
目的:整理仪容,手脚肌肉运动的调整。
3. 洗手。
目的:仪容的整理,清洁感,一连串动作的顺序,肌肉运
动的调整。
4.衣饰框(按扣、拉链)。
目的:为穿脱衣服打基础。
二、感觉教育
1. 圆柱体组。
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间接目的:①作为写字前的预备。
②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
③培养
敏锐的观察力。
2. 粉红塔。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次元空间差异变
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①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积高时
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③学习立方体的概念。
④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十进法)。
⑤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3. 棕色梯。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二次元的差异
有充分认识。
间接目的:①发展眼、手、肌肉的动作协调。
②培养
专注的的观察力。
③学习角柱(长方体)的概念。
④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4. 长棒。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一次元)
的差异有充分的了
解。
间接目的:
①培养手、眼、肌肉的协调性。
②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
5. 色板。
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间接目的:培养对颜色
的美感。
6. 几何图形嵌板。
直接目的:由肌肉和触觉的联合来帮助视觉认识
几何图形。
间接目的:①发展手眼协调及手部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注意力及观察力的加强。
③读书写字的预备练习。
④进入平面几
何的预备。
⑤作为几何学立体的前引。
教学计划详案
一、日常生活练习
(一)基本的运动
1. 走。
目的:学习基本走路方法,手脚运动协调性,独立性,专注力。
方法:①伸出右脚,脚跟踩到地板上。
②脚尖着地。
③以自然的步幅踏出。
④姿势要端正,两脚交互前进。
⑤速度要缓慢,沉着稳定地走。
⑥
手和脚做放反向摆动。
2. 坐、立。
目的:做椅子的正确方法,起立的方法,移动调整。
方法:
坐:①椅面向小朋友放着。
②老师站在椅子前方稍有距离处。
③身
体略前倾,把裙子等可能勾住的东西用手压住,轻轻的弯腿坐下。
④背挺直,腰部微微贴住椅背坐好。
⑤膝盖合拢,两手放在大腿上。
起立:①坐着手握椅面两侧,抬起身体同时提起椅子。
②轻轻地把
椅子移后放下。
③身体微弯,站出来到椅子旁边。
④站在椅子背面,双手提起椅子背,把椅子轻轻放回桌子下。
3. 搬椅子。
目的:能安全拿起、搬运椅子,运动的方向调整。
方法:①一只手握椅背,另一只手握椅面前端中央。
②从地上轻轻提起。
③拿着椅子搬向目的地。
④到达目的地后,轻轻地将椅子前脚左右分别放下着地,在同时放
下后面两脚。
4. 端盘子。
目的:搬餐具,引导入日常生活,肌肉运动的调整。
方法:①盘子里的东西不要偏向一边。
②两手握盘边缘,手臂朝向腋
下靠近,小臂呈直角弯曲的高度,水平地端着。
③维持这个姿势搬运。
④不发出声音,在指定的地方以水平的动作轻轻放下。
5. 倒固体。
目的:运动的调整。
方法:①握住装固体的把手,轻轻地拿起来,暂时停住不动。
②靠近左侧的壶,把壶口
对着另一壶口中央,在距离5~8cm篇四:蒙氏教研计划 2012年春季蒙氏教研计划蒙氏教育是以儿童为主——为的孩子打造的一个以
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
谭红艳己”的“儿童世界”。
本教材的内容与蒙台梭利教育同步,操
作内容均为蒙台梭利经典教具的教育目标的延伸
和拓展。
需要在相应的经典教具使用之后进行操作,在操作方法和
规则上均遵循蒙台梭利教
学法的要求,如错误控制、画面精美、目标单一性等。
通过操作练习。
使幼儿的智力发展由
“立体”到“平面”、由“形象”逐渐向“抽象化”过渡,同时设置了“错误
控制”,使幼儿
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做评价,主导逐渐的学习。
并且还能够体现教
师的教学进度,反应出孩
子的发展水平和学习效果,在同一发展目标上比较幼儿的个体差异。
蒙台梭利看来,在幼儿的心理发展出现各种“敏感期”。
她说:“正是
这种敏感期,使儿
童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外部世界。
在这时期,他们对每样
事情都易学会,对一切充
满了活力和激情。
”而人的智力发展正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所打下的
基础上的。
1.秩序的敏感期从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现一直持续到四岁。
这是幼
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
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的本身。
2.细节的敏感期幼儿在2-3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
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
的细节上。
这表明幼儿的精神生活的存在,以及幼儿和成人具有两
种不同的智力视野。
3.协调性敏感期这是在幼儿发展中最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
幼
儿通过个人的努力学
会走路,并逐渐取得平衡和获得稳健的步伐。
应该在2到3岁时出现。
4.触觉敏感期幼儿会朝着外界的物体伸出小手。
这个动作的最初
推力代表幼儿自我进
入外部世界之中。
正是通过手的活动,幼儿才能发展自我,发展自
己的心灵。
5.语言的敏感期 2个月左右幼儿就开始吸收语言,他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从周围环境中
听到的。
当他说第一句话时,并不需要为他准备任何特殊的东西。
在蒙台梭利看来,语言能
力的获得和运用,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外部表现之一。
根据孩子的敏
感期蒙氏教育用幼儿的年龄分了阶段,哪个年龄段处在哪个敏感期,每个
敏感期配有相对应的教具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孩子能更好的接
受事物,蒙氏教域的领域
为:《感官教育》、《数学教育》、《日常生活练习》、《科学文
化教育》,四大领域。
数学教育:该数学教具的设计是从孩子的兴
趣出发的,以丰富色彩、构形、图案引起孩
子对数学的强烈兴趣,并将数学的知识以游戏的形式展示出来,让
孩子由易到难进行操作。
日常生活教育:日常生活练习就是把人实
际在日常生活进行的生活样式,当作人格形成
的必要历程,使之不断反复地自我练习:分为大肌肉运动、精细动作、照顾自己、照顾环境
等。
科学教育:让幼儿接触大到天文地理,小到植物生长,让幼儿能接
受大自然。
我们
把这些教具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散到各年级及各班中。
小班的教
具基本上以日常生活及感官教具为主:如衣饰框架可以让幼儿练习
日常生活,
粉红塔,幼儿可以通过搭建培养辨别立方体大小的视觉能力等。
小
班的蒙氏礼仪常规:
1、让幼儿懂得蒙氏礼仪,如:安静的走线、如何卷工作毯、怎么绕着工作毯走、如何取
放工作、不能打扰别人工作等。
2、蒙氏工作:懂得观察别人是怎么工作的,不打扰他人,学会自己取放工作并认真工作。
中班的教具以生活练习及感官、数学为主:生活练习有保护环境、
不打扰他人、简单打扫教
室等。
感官:《色板123》,培养幼儿分辨颜色的能力。
数学:《100板》认识100以内的数序
和奇数、偶数。
中班的蒙氏常规礼仪:
1、培养幼儿良好的秩序感,取放工作要有秩序,从哪拿还放到哪里去,保护环境,爱护
教具。
2、能独自认真工作,不打扰他人,不破坏环境,能与他人进行合作
工作。
3、注重感官能力的培养(如:触觉卡、重量板的练习等)。
4、进行数的对应练习(塞根板i、ii等)。
大班的教具以生活练习
及数学教育为主:《加法蛇》让幼儿练习10以内数的合成为学习
加法做准备。
《除法板》让幼儿学习用除法板做除法为心算做准备。
以数学方面为重点(如加
【篇三:幼儿园各年龄段蒙氏教学内容安排】
西安工程大学幼儿园小班蒙氏教学进度安排
一、日常生活教育
1、上课常规
(1)走线(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发展身体平衡能力)。
分为徒
步走、听着音乐走、跟着老师或同伴交换动作走、自然走、持物走等。
其中持物走要根据孩子的不同能力区别放物,投放的物品主要是:容易倾斜的物品、容易摇晃的物品、容易掉在地上的物品
(2)静寂游戏
(3)铺、卷工作毯。
强化正确使用工作毯的方法、绕工作毯走等(4)拿起教具的方法。
正确的那教具方法——双手;正确的端托盘
方法——拇指在上,四指在下
(5)认识物品(让孩子认识班级中的物品、认识自己物品的位置等)(6)正确使用剪刀
2、生活礼仪
(1)正确的站姿和坐姿
(2)让幼儿学会打招呼
(3)学会感谢与道歉、学会门的开关、学会搬椅子
(4)学会团体游戏的规则,并学会遵守
(5)学会打喷嚏、打哈欠、咳嗽的方法
(6)学会用餐的礼仪,学会报菜名
3、照顾环境
(1)东西要正确的摆放
(2)学会收拾和整理
(3)做值日生,摆好餐具
4、照顾自己
(1)有顺序的穿脱衣服
(2)穿脱鞋子
(3)学会洗手和洗脸
(4)日常保洁(漱口、擤鼻涕)
(5)自己进餐
(6)学会入厕、便后洗手
(7)衣饰框(学会扣大纽扣、小纽扣、拉链、暗扣)
5、大肌肉动作训练
(1)基本动作(走、跑、双手双膝着地爬、拍球和滚球)
(2)基本体操
6、小肌肉动作训练:
(1)五指抓(抓大米、抓小米、抓沙子)
(2)三指抓(融入分类、点数、配对练习)
(3)二指捏(捏珠子、扣子、牙签等或更细小的物体,并注意改变容器的高度与口径)
(4)一指按
(5)舀(舀固体——舀液体)
(6)倒(倒固体——倒液体)
(7)折(对边折——对角折,折布质材料、折纸巾)
(8)敲(安全图钉钉在橡皮泥上——泡沫板上——木板上)
(9)穿(珠子——大纽扣——粗吸管——细吸管——形式排列穿)(10)缝(穿线洞洞板)
(11)夹(大夹子——小夹子——镊子夹——眉夹)
(12)撕(撕直线——撕图案)
(13)挤(挤海绵——挤奶油)
(14)剪(拿剪刀——简短直线——剪长直线)
(15)揉(揉纸团——揉橡皮泥——揉面团——揉元宵)
(16)食物的准备(做“切”的动作、择菜、抹果酱、穿肉串)
(17)拧(拧瓶盖、拧螺母)
二、感官教育
1、插座圆柱体:(b\c\d\a各组及两组结合)
2、粉红塔:(基本展示、序列练习、创意练习、纸张作业)
3、棕色梯:(同粉红塔)
4、长棒:(基本展示、序列练习、创意练习、作为测量工具)
5、几何图形嵌板橱1-3层:(图形与卡片的对应、图形拼搭、撕、剪相应图形、进行二级分类)
6、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盒、长方形盒一、二中的图形认识、基本展示)
8、色板:(一、二的颜色认识、配对、三原色的变化)
9、触觉板:(第一块、第二块)
10、温觉板:
11嗅觉瓶:(做三组)
12味觉瓶:(甜、咸)
三、数学教育
1、数前准备
(1)配对练习
(2)序列练习
(3)形式重复练习
(4)分类练习
(5)对应练习
(6)拼图练习
2、数
(1)数棒(基本展示、数字与数棒的对应、理解多一少一的关系)(2)砂数字板(基本展示、数物对应)
(3)纺锤棒与纺锤棒箱(基本展示、数物对应、强化“0”的概念、创意建构)
(4)彩色串珠(基本展示、数与卡片的对应)
(5)数字与筹码(基本展示、奇偶数的导入)
四、科学文化
(一)有生命的物体
1、动物:①鱼②家禽家畜③饲养鱼、蚕等小动物④动物分类(根据生活环境、食性等分类)
2、人类:①认识头部、五官的名称及功用②认识手(手心、手背、
手腕、手指)③制作身体各部位的三段卡④制作人体小人书⑤观察、发现和别人的不同
3、植物:结合季节特征进行教学
(二)无生命的物体
1、关于自然科学的材料(磁铁、放大镜、电动玩具、回声器)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并且了解其特征及用途,强调类概念。
3、认识交通工具(车的模型、汽车嵌板、特殊汽车的功用)
4、认识天:知道白天、黑夜、上午、下午
5、认识周
6、认识节日:中秋节、新年
幼儿园
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