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下)练习1
第六章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单元测试题1-二年级数学下册 冀教版(解析版)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 )。
A. 99B. 1C. 1000D. 1002.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的数是()。
A. 1001B. 1000C. 1013.验算473-319=154,下列验算方法正确的是( )。
A. 473-154B. 154+318C. 473+319D. 319-1544.( )加上649得1000。
A. 351B. 461C. 361D. 6615.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A. 1B. 10C. 1006.两个数的差是80,被减数和减数都减少20,差是()。
A. 60B. 80C. 40D. 1207.一个三位数减去最大两位数的差最小是()。
A. 1000B. 100C. 10D. 18.348与25相加的和是多少?列式为()。
A. 384+25B. 348+250C. 25+348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9.计算退位减法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10.一个三位数减去一个三位数,差不是三位数就是两位数。
()11.判断对错12.300-173的差是227. ()13.小马虎在计算一道三位数的减法时,把被减数359错看成395,这样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多了36. ()三、填空题(共8题;共24分)14.比最大的三位数大1的数是________,小1的数是________15.340比200多________;90比150少________。
16.357=320+________ 640-________=550 ________+200=100017.文具店运回900个练习本,上午卖出了500本,下午卖出了250本,文具店还剩________个练习本。
18.下列计算有无错误,如果有,请改正。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19.填上>,<或=。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练习题(1)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以下哪些行业最接近完全竞争行业()A.家电行业B.汽车行业C.蔬菜行业D.玉米行业2、完全竞争厂商达到短期均衡时()A.P>SACB.P=SACC.P<SACD.以上都有可能3、作为市场价格接受者的厂商是()A.完全竞争厂商B.完全垄断厂商C.垄断竞争厂商D.寡头垄断厂商4、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条件是()(注:此题多选)A.MR>MC的差额为最大B.MR=MCC.P>AC的差额为最大D.TR>TC的差额为最大5、厂商的收支相抵点是指()A.SMC与SAC相交之点B.SMC与A VC相交之点C.SMC与AFC相交之点D.SAC与A VC相交之点6、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是()A.SMC曲线上超过停止营业点的部分B.SMC曲线上的停止营业点和超过停止营业点以上的部分C. SMC曲线上超过收支相抵点的部分D.SMC曲线上的收支相抵点和超过收支相抵点以上的部分7、完全竞争行业内某一厂商在目前的产量水平上MC=AC=AR=2元,则该厂商()A.肯定没有获得最大利润B.肯定只获取正常利润C.肯定获得了最少利润D.获取利润的情况不能确定8、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 VC,则厂商()A.亏损,立即停产B.亏损,但应继续生产C.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D.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9、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A.必然得到最大利润B.不可能亏损C.必然得到最小亏损D.若盈利则利润最大;若亏损则亏损最小10、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某行业的商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A.新的厂商要进入这个行业B.原有厂商会退出这个行业C.即没有厂商进入也没有厂商退出D.即有厂商进入也有厂商退出11、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将产量调整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时()A.它将获得最大利润B.无法确定它是否获得最大利润C.它没有获得最大利润D.它一定亏损12、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均衡时可能出现()A.A VC下降B.AC下降C.MC下降D.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上升13、当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都处在长期均衡时,()A.P=MR=SMC=LMCB.P=MR=SAC=LACC.P=MR=min LACD.以上都对14、在厂商的停止营业点上,应该有()A.AR=A VCB.总亏损等于TFCC.P=A VCD.以上都对15、某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由水平变为向右下方倾斜,这说明()A.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B.完全竞争被不完全竞争取代C.原有厂商退出该行业D.不完全竞争被完全竞争取代16、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是()A.厂商在短期内获得最大利润的条件B.行业内厂商数量不再变化的条件C.厂商在长期内获得最大利润的条件D.厂商在长期内获得最小亏损的条件17、完全竞争厂商总收益曲线的斜率是()A.一个常数B.递增的C.递减的D.无法确定18、完全竞争市场上,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取决于()A.SA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B.SM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D.LM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19、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某厂商的产量为500,总收益为500元,总成本是800元,总不变成本是200元,边际成本为1元,且处于边际成本递增阶段,该厂商应该()A.增加产量B.维持原产量C.减少产量D.停止生产二、判断题,对错误的部分进行纠正1、对于任何厂商来说,在长期均衡中都必然实现TR>TC2、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是微观经济学划分市场类型的标准3、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4、所有完全竞争的企业都可以在短期均衡时实现正的经济利润5、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6、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等于和高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7、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相同的8、若企业经济利润为零,就是收支相抵9、企业存在经济利润时一定获得了正常利润10、生产者的行为目标是产量最大化原则11、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都实现了正常利润,且经济利润都为零12、在厂商短期均衡产量上,AR<SAC,但AR>A VC,则厂商亏损,但应继续生产1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SMC曲线和SAC曲线的交点,被称为停止营业点14、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收益并等于边际收益15、某厂商产量达到5万时的MR=65元,MC=55元,(其它条件一定)该厂商应继续扩大产量16、一个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该行业中每个厂商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三、计算分析题1、某完全竞争、成本不变行业中,单个厂商长期总成本函数LTC=Q3-12Q2+40Q。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练习题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练习题一、单选题1.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以高山、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B. 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寒带三种季风气候C. 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D. 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均匀,一般没有旱涝灾害2.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全部位于北半球B.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C. 地形以平原为主D. 河流众多,短小湍急3.在欧洲分布最广泛,而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是()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4.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季风气候区②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③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④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5.对欧洲形成显著的海洋性气候起作用的是()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多为东西走向②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③大部分位于北纬40°~60°之间,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温暖湿润的西风④人口密度大,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大,废热排放多.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6.造成亚洲东部和南部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A. 地形影响B. 河流众多C. 夏季风的强弱D. 寒潮的影响7.下列河流与其流入的大洋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 长江——大西洋B. 湄公河——印度洋C. 恒河——太平洋D. 叶尼塞河——北冰洋8.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B. 世界四大古文明均诞生于亚洲C. 世界陆地最高点和陆地最低点均位于亚洲D. 亚洲全部为发展中国家9.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由图可以概括出亚洲地势特点是()A. 西部高,中部低B. 东部高,西部低C. 中部高,四周低D. 中部低,四周高10.下列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①面积最大的洲②平均海拔最高的洲③季风气候最典型④世界陆地最高点和最低点⑤跨经度最多的洲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⑤D. ①③④11.在亚洲的同一天里有人因炎热而纳凉,有人因寒冷而烤火,有人因雨水过多而发愁,有人为长期干旱而忙碌,…这些都说明亚洲的范围广,各地气候差异大,下面关于各地的气候差异说法正确的是()A. 亚洲的东部和西部都分布有季风气候B. 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平均,一般没有旱涝灾害C. 因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流所以亚洲中部的降水最多D. 亚洲有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12.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和最大的岛屿分别是()A. 印度半岛格陵兰岛B. 阿拉伯半岛格陵兰岛C. 中南半岛马达加斯加岛D. 阿拉伯半岛马达加斯加岛13.下列四条河流中,最终注入北冰洋的是()A. 长江B. 雅鲁藏布江C. 额尔齐斯河D. 塔里木河14.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下列气候类型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沙漠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15.欧洲西部的沿海和内陆气候差异较大。
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六、补充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使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的单位,与货币资金无关的业务,填制的凭证是()A.收款凭证B.付款凭证C.转账凭证D.通用凭证2.下列凭证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是()A.领料单B.发料汇总表C.上缴税金的收据D.产品交库单3.下列凭证中属于自制原始凭证的是()A.银行收款通知B.付款凭证C.从购买方获得的销售发票D.销售商品所开具的销售发票4.按填制程序和功能不同,会计凭证分为()A.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B.一次凭证和累计凭证C.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D.外来凭证和自制凭证5.()是用来编制会计分录的依据,()是用来作为登记账户的依据。
A.原始凭证B.一次凭证C.记账凭证D.累计凭证6.下列有关记账凭证的说法不正确的有()A.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的作用主要在于:一方面防止不该登入账簿的业务进入会计账簿,另一方面确保该登入的都正确地进入会计账簿B.在课堂上讲的会计分录在我国会计实际工作中是没有的,其对应的是记账凭证C.在会计电算化的情况下,记账凭证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的意义已经不大了D.记账凭证登记的依据全部是原始凭证7.付款凭证表头列示的会计科目是()A.借方科目B.贷方科目C.有时为借方科目,有时为贷方科目D.不能肯定8.下列费用中,直接抵减当期损益的有()A.生产工人工资B.广告费C.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的折旧费D.生产产品所耗的材料费9.下列费用中,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有()A.直接材料费B.直接人工费C.期间费用D.制造费用10.月末,如果某种产品一部分完工一部分未完工,归集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费用总额,还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之间进行分配,然后才能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A.产品品种B.产品批别C.产品生产步骤D.完工产品和在产品11.“累计折旧”账户属于()类账户。
A.资产B.负债C.费用D.成本12.下列项目属于管理费用的有()A.银行借款利息B.厂部管理人员工资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D.车间水电费13.“利润分配”账户年末贷方余额表示()A.已分配的利润额B.未分配的利润额C.未弥补的亏损额D.已实现的净利润14.下列账户中不可能与“制造费用”账户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是()A.原材料B.累计折旧C.应付职工薪酬D.库存商品15.下列不计入当期损益的是()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所得税费用D.制造费用16.产品生产间接耗用的费用,先归入()然后计入有关产品成本中去。
初中化学鲁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第六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化学鲁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练习题一、单选题1.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A.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B. 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C.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D. 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但不会发生爆炸2.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 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 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 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3.如图,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
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此时将火柴靠近管口处,再迅速移开火柴,火柴立即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沸腾时,水分子体积增大B. 管口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C. 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D. 火柴完全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说明火柴中一定有碳、氢元素4.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 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 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 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5.2020年3月31日西昌发生森林火灾,在扑救这场森林火灾时,有19名灭火队员英勇牺牲,震惊全国。
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A. 隔绝空气B. 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C. 隔离可燃物D. 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6.如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比②③,可以得出白磷、红磷的着火点不同B. 对比①③,可以得出燃烧需要可燃物C. 对比①②,可以得出燃烧需要氧气D. 水可以用来灭火,所以即使给②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燃烧也不能发生7.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剪掉蜡烛的烛芯使蜡烛熄灭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B. 柴油发动机通过喷油嘴将柴油气化进入气缸,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 室内失火,立即打开门窗排除浓烟D. 地铁的自动喷淋系统,喷水灭火原因主要是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8.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燃烧的火舌喷水,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A. 降低温度B. 隔绝空气C. 使水分解D. 清除可燃物9.下列场所中,不应张贴标志的是()A. 化学实验室B. 加油站C. 煤矿工地D. 面粉厂10.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A. 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是因为会提供充足的氧气B. 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C. 扑灭森林火灾铲除前方树木设置隔离带,是因为清除了可燃物D. 在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材来引燃煤,是因为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1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 在高温条件下,C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C. CO2中混有少量CO,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D. 水墨画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二、填空题12.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现有乙醇和乙醛(CH3CHO)的混合物共18g,完全燃烧后生成35.2gCO2,则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____g.13.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
历下区第三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二元一次方程组6.1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练习1新版冀教版9
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下列各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11x y =⎧⎨=⎩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 )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有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等。
( ) 3、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定是组成这个方程组的各个方程的解。
( )4、一次函数y=x 的图像与一次函数y=2x 的图像不相交。
( )5、若方程组⎩⎨⎧=-=-a y ax y x 535 有惟一解,则a≠35 。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每小题都给出了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如果3x2-k=y 是二元一次方程,那么k 的值是( ) (A ) 2 (B ) 3 (C ) 1 (D ) 02、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23x y xy -=⎧⎨=⎩ (B )0x y x y =⎧⎨+=⎩ (C )2101x x x y ⎧--=⎨=+⎩ (D )1231xx y ⎧=⎪⎨⎪+=⎩3、已知x=-2 是方程2x+m -4=0的一个根,则m 的值是( ) (A ) 8 (B ) -8 (C ) 0 (D ) 24、以⎩⎨⎧==32y x 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A )⎩⎨⎧=-=+15y x y x (B )⎩⎨⎧==y x y x 2332(C )⎪⎪⎩⎪⎪⎨⎧=+=+65213123121y x y x (D )⎪⎪⎩⎪⎪⎨⎧=--+=-++32)(2)(22)(2)(y x y x y x y x5、已知|x+y -1|+(x -y+3)2=0,则(x+y)2002的值是( )(A ) 22002 (B ) -1 (C ) 1 (D ) -220026、6年前,A 的年龄是B 的3倍,现在A 的年龄是B 的2倍,A 现在的年龄是( ) (A ) 12 (B ) 18 (C ) 24 (D ) 307、函数y=x 的图像与函数y=2x+1的图像的交点坐标是( )(A ) (1,1) (B )(0,0) (C )(13,13) (D )(-13,-13)8、8个连续整数的和是28,则紧接这8个连续整数后的8个连续整数的和等于( ) (A ) 36 (B ) 44 (C ) 56 (D ) 929、若方程组431(1)3x y ax a y +=⎧⎨+-=⎩的解x 与y 相等,则a 的值是( )(A ) 4 (B ) 10 (C ) 11 (D )1210、有大小两种笔记本,3个大的2个小的共售10.5元,2个大的4个小的共售11元,大小笔记本售价各是( )(A ) 2.5 元,1.5 元 (B ) 2元,1元 (C ) 1.5元,1元 (D ) 1元,0.5元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 20分)1、在二元一次方程3(x-1)+y=2(y-2)中,当x=2时,y=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新教材《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分节练习题第一节质量【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关于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B.物体的质量跟物体的形状无关C.物体的质量跟物体的状态有关D.物体的质量跟物体所处的位置有关2.1 kg的铁和1kg的棉花比较,它们的质量:()A.铁的质量较大B.棉花的质量较大C.它们的质量一样大D.无法比较3.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 g的物体可能是( )A.你的电脑B.你的课桌C.你的钢笔D.你的质量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中学生身体质量的是()A.500 B.5.0×107mg C.5000g D.0.005t5.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铁块,做成铁锤时质量较大,做成铁管时质量较小B.一块铅熔化成液态的铅时,其质量减小了C.一块铜在地球上的质量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D.一块铝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6.一根铁棒,其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A.将铁棒磨制成钢钎B.在炉中加热到30℃C.将铁棒拉成细铁丝D.将铁棒带到太空中7.(多选)天平是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使用时先要调节横梁平衡,当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边时,要使指针停在中央刻度线,应该:( )A.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B.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C.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D.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8.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物体质量时,发现在右盘中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尖仍指在分度盘正中刻度线的左方,这时应当()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B.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C.把游码向右移D.换用大一些的砝码9.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质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处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物体,右盘放砝码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10.小明要测量1cm长的棉线的质量,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将1cm长的棉线直接放到天平盘中进行测量B.将一个小石块与1cm长的棉线一起放到天平盘中测出总质量,再减去测得的小石块的质量C.测100m长(或更长)的棉线的质量,再测得的质量除以100得出1cm长的棉线的质量D.以上方法都可以测出1cm长的棉线的质量二、填空题1.物体所含____________叫做质量。
海底两万里 分章节练习1
《海底两万里》分章节练习1(1-13章)第一章神出鬼没的暗礁一、填空题1.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是指()。
2.相信者和怀疑者都在无休止地争论着()。
3.平息这声争议,让大家认识统一的是()的遭遇。
二、选择题1.本章小说没有遭遇到“庞然大物”的航船是()。
A.喜金孙总督号B.贝雷尔号C.海尔维地亚号D.阿拉伯号2.斯各脱亚号在遭遇“庞然大物”后,延误了()天才驶进码头。
A.2B.3C.4D.53.斯各脱亚号被“庞然大物”撞了个()的缺口。
A.等边三角形B.不规则三角形C.正方形D.不规则四边形4.斯各脱亚号的船长是()。
A.苟纳尔B.巴克C.弗兹一詹姆斯D.安德生第二章赞成和反对填空题1.“我”的身份是(),我的名字是()。
2.“我”对这海上怪物的看法摇摆不定,开始是(),后来又不得不承认它是一只()。
3.最后遇到这个“海上怪物”的船只是()。
4.准备远征消灭“海上怪物”的船只是()。
5.(身份+名字)()邀请“我”加入远征队消灭海上怪物。
6.“我”在法国出版过一本八开的书叫()。
第三章随您先生的便一、填空题1.阿龙纳斯的仆人叫( )。
2.林肯号战舰的船长是()3.“布洛克林码头和东河沿岸的整个纽约地区都挤满了好奇的人们。
”句子中画横线部分可以用成语()代替。
二、选择题:1.我接到保伯逊部长的邀请信后,心情是()的。
A.高兴B.忧伤C.抑郁D.闷闷不乐2.下列不属于康塞尔的特点是()A.格格冷淡B.生物学知识丰富C.讲究礼貌D.热情大方第四章尼德·兰一、填空题1.“只有康塞尔与众不同,对我们津津乐道的问题,他却反应冷淡,与满船的热情气氛格格不入。
”我们津津乐道的问题是()。
2.尼德·兰是()人,有胆有谋,是()能手。
3.法拉格舰长宣布:谁先报告独角鲸的消息,就能得到2000美元的资金。
船员们个个兴奋不已,跃跃欲试。
可是()一点也不动心,反应很冷淡。
二、选择题1.法拉格舰长()有巨型怪物独角鲸。
第六章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第一节 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目标的确定综合练习与答案
第六章建设工程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第一节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目标的确定综合练习与答案一、单选题1、按计划期分解施工进度控制目标是指()。
A.按资金、材料供应分解B.按年度、季度、月度等时间分解C.按各承包单位的交叉施工方案及前后衔接条件分解D.按工程项目的进展阶段:基础、结构、内外装修分解【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按计划期分解,组织综合施工:将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控制目标按年度、季度、月(或旬)进行分解,并用实物工程量、货币工作量及形象进度表示,将更有利于监理工程师明确对各承包单位的进度要求。
2、为了有效地控制施工进度,要将施工进度总目标从不同角度进行层层分解,其中按项目组成分解总目标的是()。
A.单位工程动用时间B.土建工程完工日期C.一季度进度目标D.二期(年)工程进度目标【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按项目组成分解,确定各单位工程开工及动用日期:各单位工程的进度目标在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及建设工程年度计划中都有体现。
在施工阶段应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工程的开工和交工动用日期,以确保施工总进度目标的实现。
3、监理工程师控制施工进度的总任务是()。
A.确定施工方案B.确定进度控制方法C.编制和审核施工进度计划D.编制材料、机具供应计划【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监理工程师受业主的委托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实施监理时,其进度控制的总任务是在满足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要求的基础上,编制或审核施工进度计划,并对其执行情况加以动态控制,以保证工程项目按期竣工交付使用。
4、为了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建立施工进度控制目标体系时应()。
A.首先确定短期目标,然后再逐步明确总目标B.首先按施工阶段确定目标,然后综合考虑确定总目标C.将施工进度总目标从不同角度层层分解D.将施工进度总目标直接按计划期分解【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保证工程项目按期建成交付使用,是建设工程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
为了有效地控制施工进度,首先要将施工进度总目标从不同角度进行层层分解,形成施工进度控制目标体系,从而作为实施进度控制的依据。
《好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练习题(含解析)(1)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着的的木条伸入集气瓶B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导管口冒气泡时,立即开始收集C 检验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否为可燃物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D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观察颜色A.A B.B C.C D.D 2.下列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如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序号实验内容横坐标表示的量纵坐标表示的量①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间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②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间红磷质量③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时间二氧化锰质量④装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塑料瓶通入石灰水时间密闭装置内的压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在密闭容器中3克碳和7克氧气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气体有()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和氧气4.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A.元素观:H2O、CO2、KMnO4和O2中均含有氧元素B.变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分类观:从组成上看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KC1O3)都属于化合物D.微粒观: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5.要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和氮气——燃着的小木条B.食盐和氯酸钾——观察颜色C.水和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并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D.铁粉和碳粉——加水,观察能否溶解6.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除去MnO2中少量KMnO4加热固体混合物B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点燃蜡烛,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D硬水软化过滤A.A B.B C.C D.D7.下列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中,不合理的是()A.图A是在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全部都是二氧化碳B.图B是玻璃片上出现了水雾,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比空气的水蒸气多C.图C是附着在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2COD.图D是实验可以说明水是氢、氧两种元素组成8.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一般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1节《平方根、立方根》同步练习(含答案)
课题:6.1平方根授课类型:新授 执笔人: 修改人: 审核人学习目标:1.掌握平方根的概念,明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理解开平方运算和乘方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数的平方根. 学习难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什么叫算术平方根? 2.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400; (2)1; (3)6449; (4)0.0001 (5)0 二、新授:问题: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数是多少? 又如:2542=x ,则x 等于多少呢? 填表:1.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____________.即:如果a x =2,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记作:±a ,读作“正、负根号a ”. 2. 开平方的概念: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_____________.例如:±3的平方等于9,9的平方根是±3,所以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例2: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 100 (2) 169(3) 0.25 (4)0思考:正数的平方根有什么特点?0的平方根是多少?负数有平方根吗?归纳:正数有____ 个平方根,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 0的平方根是_________;负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入符号: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可用a 表示;正数a 的负的平方根可用-a 表示,正数a 的平方根可以用a ±表示. 例3:求下列各式的值:(1)144,(2)-81.0,(3)196121±(4)256,(5)()256 , (6三、课堂练习:课本第75页练习 1、2、3 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0的平方根是0 ;( )B 、 1的平方根是1;( )C 、 ﹣1的平方根是﹣1;( )D 、 (﹣1)2平方根是﹣1. ( ) 2.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0.49 (2)4936(3)81 (4)0 (5)-100四、课堂检测:1.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各数没有平方根的是( )A 、64B 、0C 、(﹣2)3D 、(﹣3)43.(-3)2的平方根是( )A 、3B 、-3C 、±3D 、±94.下列各数有平方根吗?如果有,求出它的平方根;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⑴ 256 ⑵ 0 ⑶ (-4)2 ⑷ 1001⑸ -645.求下列各式的值-★6. x+2和3x -14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则x 等于( ) A.-2 B.3或4 C.8 D.36.2《立方根》同步练习知识点: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是a 的立方根 立方根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 0的立方根是0 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3a - = —3a同步练习:【模拟试题】(共60分钟,满分100分) 一、认认真真选(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的立方根是-1 B.-1的平方是1 C.-1的平方根是-1 D.1的平方根是±1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4没有立方根B.1的立方根是±1C.361的立方根是61D.-5的立方根是35-3.在下列各式中:327102=34,3001.0=0.1,301.0=0.1,-33)27(-=-27,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B.2C.3D.4﹡4.若m<0,则m 的立方根是( )A.3mB.-3mC.±3mD.3m -﹡5.如果36x -是x -6的三次算术根,那么x 的值为( ) A.0 B. 3 C.5 D.66.已知x 是5的算术平方根,则x2-13的立方根是( ) A.5-13 B.-5-13 C.2 D.-27.在无理数5,6,7,8中,其中在218+与2126+之间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8.一个正方体的体积为28360立方厘米,正方体的棱长估计为( ) A.22厘米 B.27厘米 C.30.5厘米D.40厘米﹡9.已知858.46.23=,536.136.2=,则00236.0的值等于( ) A .485.8 B .15360 C .0.01536 D .0.04858﹡﹡10.若81-x3x 的值是( )A.0B. 21C. 81D. 161二、仔仔细细填(每小题4分,共32分)11.-81的立方根是 ,125的立方根是 。
成本会计第六章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P142成本会计第六章练习题参考答案练习1: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402 购货单位:X公司投产日期:2月份产品名称:A 批量:20台完工日期:2月提前完工2台平均单位成本:46120/20=2306 (元)这一做法的优缺点:核算工作简单,但分配结果不甚正确。
练习2:1、第一生产步骤:原材料: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0+20=50 (件)应计入产成品份额=33500 (元)月末在产品=(3800+34700)/(335+50)*50=5000 (元)分配职工薪酬及制造费用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0*40%+20=32 (件)职工薪酬:应计入产成品份额=13400 (元)月末在产品=(1450+13230)/ (335+32)*32=1280 (元)制造费用:应计入产成品份额=(1850+16500)/ (335+32)*335=16750 (元)月末在产品=(1850+16500)/ (335+32)*32=1600 (元)第一生产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33500+13400+16750=63650 (元)第一生产步骤在成品成本:5000+1280+1600=7880 (元)第二生产步骤:原材料: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20 (件)应计入产成品份额=(1400+12800)/ (335+20)*335=13400 (元)月末在产品=(1400+12800)/(335+20)*20=800 (元)分配职工薪酬及制造费用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20*50%=10 (件)职工薪酬:应计入产成品份额=(2000+18700)/ (335+10)*335=20100 (元)月末在产品=(2000+18700)/ (335+10)*10=600 (元)制造费用:应计入产成品份额=(2750+24850)/ (335+10)*335=26800 (元)月末在产品=(2750+24850)/ (335+10)*10=800 (元)第二生产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13400+20100+26800=60300 (元)第二生产步骤在成品成本:800+600+800=2200 (元)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3、登记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产品名称:B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产量:335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 证明(一)练习题(带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 证明(一)练习题(带解析)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分卷I 分卷I 注释 一、单选题(注释) 1、如图,∠x 的两条边被一直线所截,用含α和β的式子表示∠x 为( ) A .α-β B .β-α C .180°-α+β D .180°-α-β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大于相邻的外角,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比为2∶2∶3,则此三角形为(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它的内角;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③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 ④三角形的外角都是钝角.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6、以下命题中正确的是( )C .三角形的外角都比锐角大D .三角形中的内角中没有小于60°的 7、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一定是( ) - A .钝角--- B .直角; C .大于60°的角- D .大于等于60°的角 8、在△ABC 中,∠A-∠B=35°,∠C=55°,则∠B 等于( ) - A .50°- B .55°- C .45°- D .40° 9、△ABC 中,∠A+∠B=120°,∠C=∠A ,则△ABC 是( ) - A .钝角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B .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一定大于第三个内角; C .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D .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锐角. 11、关于三角形内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 B .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一定大于60° C .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 D .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所对的边最长 12、如图所示,BC ⊥AD ,垂足是C ,∠B=∠D ,则∠AED 与∠BED 的关系是( ) - A .∠AED>∠BED- B .∠AED<∠BED C .∠AED=∠BED- D .无法确定 更多功能介绍/zt/ 13、如图,OP ∥QR ∥ST ,则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C .∠1-∠2+∠3=180°D .∠1+∠2+∠3=180° 14、如图,AB ∥CD ,AD 、BC 相交于O ,∠BAD =35°,∠BOD =76°,则∠C 的度数是( ) A 、31° B 、35° C 、41° D 、76° 15、已知∠A =50°,∠A 的两边分别平行于∠B 的两边,则∠B =( ) A .50° B .130° C .100° D .50°或130° 16、如图,AB ∥CD ,∠α=( ) A .50° B .80° C .85° D .95° 17、如图,直线AB ∥CD ,EF ⊥AB 于E ,交CD 于F ,直线MN 交AB 于M ,CD 于N ,EF 于O ,则直线AB 和CD 之间的距离是哪个线段的长( ) A .MN B .EF C .OE D .OF 18、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B .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C .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D .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19、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有 ( ) -①如果△A 1B 1C 1∽△A 2B 2C 2,△A 2B 2C 2∽△A 3B 3C 3,那么△A 1B 1C 1∽△A 3B 3C 3 ②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③如果=0,那么x="±2" ④如果a=b ,那么a 3=b 3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A .所有的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 B .所有的命题都是定理 - C .所有的定理都是命题 D .所有的公理都是真命题分卷II分卷II 注释二、填空题(注释)21、如图,把△ABC的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ED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出这个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22、如图,比较∠A、∠BEC、∠BD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如图,∠1,∠2,∠3是△ABC的不同的三个外角,则∠1+∠2+∠3=________.24、在△ABC中,∠A等于和它相邻的外角的四分之一,这个外角等于等于∠B的两倍,那么∠A=______,∠B=_______,∠C=_______.25、如图△ABC中,∠B=∠C,FD⊥BC,DE⊥AB,∠AFD=158°,则∠EDF=________.26、直接根据图示填空:(1)∠α=_________ (2)∠α=_________ (3)∠α=_________(4)∠α=_________ (5)∠α=_________ (6)∠α=_________(1) (2) (3) (4) (5) (6) 27、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______个钝角,至少有______个锐角. 28、如图,在△ABC 中,∠BAC=90°,AD ⊥BC 于D ,则∠B=∠___,∠C=∠____. 29、在△ABC 中,∠A+∠B=120°,∠A-∠B+∠C=120•°,则∠A=___,∠B=____. 30、在△ABC 中,∠A=∠B=∠C ,则∠C=_______. 三、计算题(注释) 四、解答题(注释) 31、如图,P 是△ABC 内一点,请用量角器量出∠ABP .∠ACP .∠A 和∠BPC 的大小,再计算一下,∠ABP +∠ACP +∠A 是多少度?这三个角的和与∠BPC 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其中的道理吗?你能判断∠BPC 和∠A 的大小吗?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看谁说得更有道理. 32、如图,D 为AC 上一点,E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连BD ,DE.求证:∠ADB >∠CDE. 33、如图,D 在BC 延长线上一点,∠ABC 、∠ACD 平分线交于E.求证:∠E =∠A 34、D 为△ABC 的边AB 上一点,且∠ADC =∠ACD.求证:∠ACB >∠B35、如图,求证:∠A +∠B +∠C +∠D +∠E =180° 36、我们已经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等于180°”,易证“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2×180°,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3×180•°……”,试猜想一下十边形的内角等于多少度?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37、请你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四边形ABCD 如图所示. 38、小明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时用了如图所示的辅助线的方法,即延长BC 到D ,延长AC 到E ,过点C 作CF ∥AB ,你能接着他的辅助线的做法证明出来吗? 39、如图,一块梯形玻璃的下底及两腰的一部分被摔碎,量得∠A=120•°,∠D=105°,你能否求出两腰的夹角∠P 的度数. 40、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已知∠AEF=30°,∠BCF=28°,求∠EFC 的度数. 41、如图,在△ABC 中,∠B=30°,∠C=65°,AE ⊥BC 于E ,AD 平分∠BAC ,求∠DAE 的度数. 42、如图,已知:∠A=∠C.求证:∠ADB=∠CEB. 43、如图,AB ∥CD ,EF ⊥AB 于O ,∠2=135°,求∠1的度数. 下面提供三个思路: (1)过F 作FH ∥AB , (2)延长EF 交CD 于I ; (3)延长GF 交AB 于K . 请你利用三个思路中的两个思路,求∠1的度数. 44、如图,已知AB ∥CD ,分别探究下面四个图形中∠APC 和∠PAB 、∠PCD 的关系,并从所得的四个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证明所探究的结论的正确性. 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结论________,说明理由是什么. 45、如图,直线AD 与AB 、CD 相交于A 、D 两点,EC 、BF 与AB 、CD 相交于E 、C 、B 、F ,如果∠1=∠2,∠B =∠C.说明∠A =∠D46、如图,已知∠B=∠C,AE∥BC,说明AE平分∠CAD.47、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如果我们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变结论,结论变条件,那么所得的是不是一个命题?试举例说明.48、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49、在讨论“对顶角不相等”是不是命题的问题时,甲认为:这不是命题,因为这句话是错误的.乙认为:这是命题,因为它作出了判断,只不过这一判断是错误的,所以它是假命题,你认为谁的说法是正确的?50、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命题的真假,如果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为5和7,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7.试卷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即可判断.由图可得用含α和β的式子表示∠x为β-α,故选B.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点评:熟练掌握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因而此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一般.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内角与相邻的外角是互补的关系即可判断.∵内角大于相邻的外角∴这个内角是钝角∴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选B.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点评:熟练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及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是初中平面图形的基本要求,因而此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3.【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和为360°即可求得三个外角,再求得相邻的内角,从而可以得到结果.由题意得,这三个外角的度数分别为,,则对应的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均小于直角则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故选A.考点:三角形的外角和点评:利用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角度的计算是学生初中数学学习中的最基本的能力,因而此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内角与外角的关系依次分析即可.当内角为钝角时,内角为锐角,①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B.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点评:此类问题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及对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要求较高,因而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5.【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即可求得这个内角的度数,从而得到结果.∵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内角为90°∴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内角与外角的关系依次分析即可.A、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与三个外角的和为540°,本选项正确;B、当内角为钝角时,外角为锐角,C、当内角为锐角时,外角为钝角,D、三角形中的内角中有小于60°,故错误.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点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初中学习,是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结合极为容易,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7.【解析】试题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可以进行假设验证,如果最大角小于60度,则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度,据此选择即可.假设三角形的最大角小于60°,则不能满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相矛盾,所以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一定不小于60°,即大于等于60°的角故选D.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点评:此类问题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及对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要求较高,因而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较大.8.【解析】试题分析:由∠C=55°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A+∠B的度数,再结合∠A-∠B=35°即可组成方程组求得结果.∵∠C=55°∴∠A+∠B=180°-∠C=125°∵∠A-∠B=35°∴∠B=45°故选C.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点评:方程思想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极为重要,也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9.【解析】试题分析:由∠A+∠B=12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C的度数,即可得到∠A的度数,从而可以得到结果.∵∠A+∠B=120°∴∠C=180°-∠A-∠B=60°∴∠C=∠A∴△ABC是等边三角形故选D.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点评:此类问题知识点综合性较强,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1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依次分析各项即可判断.C、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本选项正确.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点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初中学习,是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结合极为容易,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1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关系依次分析各项即可判断.A.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C.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D.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所对的边最长,均正确,不符合题意;B.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可能小于60°,故错误,本选项符合题意.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点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初中学习,是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结合极为容易,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1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B=∠D,公共角∠A,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BC⊥AD即可得到结果.∵∠B=∠D,∠A=∠A,∠AED=180°-∠A-∠D,∠ABC=180°-∠A-∠B∴∠AED=∠ABC∵BC⊥AD∴∠ABC=90°∴∠AED=90°∴∠AED=∠BED故选C.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点评:通过题目中的条件找到不相关的两个量的关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因而这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13.【解析】试题分析:由ST∥QR,可得∠QRS=∠3,由OP∥QR,可得∠QRP=180°-∠2,即得结论. ∵ST∥QR,∴∠QRS=∠3,即∠QRP+∠1=∠3;∵OP∥QR,∴∠QRP=180°-∠2,∴180°-∠2+∠1=∠3,即∠2+∠3-∠1=180°.故选B.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点评: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初中学习,是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结合极为容易,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14.【解析】试题分析:由AB∥CD可得∠BAD=∠D=35°,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得结果. ∵AB ∥CD ∴∠BAD =∠D =35° ∵∠BOD =76° ∴∠C =∠BOD-∠D =41° 故选C.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点评: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初中学习,是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结合极为容易,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 15.【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若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如图:∠B=50°或130°;故选D .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点评:分类思想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能否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分类往往能够体现一个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因而这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一般难度较大,需多加关注. 16.【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过α的顶点作AB 的平行线,运用两次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到∠α=180°-∠B+∠C ,然后利用已知条件即可求出∠α. 如图,过F 作EF ∥AB , ∵AB ∥CD , ∴AB ∥CD ∥EF , ∴∠ABF+∠BFE=180°,∠EFC=∠C , ∴∠α=180°-∠ABF+∠C=180°-120°+25°=85°. 故选C .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点评:辅助线问题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难点,能否根据具体情况正确作出恰当的辅助线往往能够体现一个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能力,因而这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一般难度较大,需多加关注. 17.【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段的长度即为两平行线的距离,即可判断. 因为直线AB ∥CD ,EF ⊥AB 于E ,交CD 于F ,所以直线EF 也垂直于直线CD ,则直线AB 和CD 之间的距离是线段EF 的长. 故选B . 考点:平行线的距离点评:概念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很重要,但此类问题往往知识点比较独立,故在中考中不太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 18.【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进行分析. 如图所示: 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同位角和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所以C 错误.故选C . 考点:角平分线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点评: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初中学习,是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结合极为容易,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 19.【解析】 试题分析: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得到结论. ①如果△A 1B 1C 1∽△A 2B 2C 2,△A 2B 2C 2∽△A 3B 3C 3,那么△A 1B 1C 1∽△A 3B 3C 3,本小题正确; ②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本小题错误;③如果=0,那么x=-2,本小题错误; ④如果a=b ,那么a 3=b 3,本小题正确; 故选B. 考点:真命题 点评:此类问题知识点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 20.【解析】 试题分析: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得到结论. A.所有的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C.所有的定理都是命题,D.所有的公理都是真命题,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只有真命题才是定理,故错误,本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定义与命题 点评:概念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很重要,但此类问题往往知识点比较独立,故在中考中不太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 21.【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结果. ∠1+∠2=360°-(180°-∠A )-(180°-∠A )=360°-180°+∠A-180°+∠A =2∠A.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折叠的性质 点评:图形的折叠变换是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图形、发现规律的能力,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即可判断.∵∠A<∠BEC,∠BEC<∠BDC∴∠A<∠BEC<∠BDC.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点评:概念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很重要,但此类问题往往知识点比较独立,故在中考中不太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23.【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均为360°即可得到结果.由图可得∠1+∠2+∠3=360°.考点:三角形的外角和点评:概念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很重要,但此类问题往往知识点比较独立,故在中考中不太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2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等于和它相邻的外角的四分之一即可求得∠A及其相邻的外角的度数,从而得到∠B的度数,即可求得∠C度数.∵∠A等于和它相邻的外角的四分之一∴∠A=36°,其相邻的外角的度数为144°∵这个外角等于等于∠B的两倍∴∠B=72°∴∠C=72°.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点评:利用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角度的计算是学生初中数学学习中的最基本的能力,因而此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25.【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FD=158°,FD⊥BC可得∠B=∠C的度数,再根据DE⊥AB可得∠BDE 的度数,即可求得结果.∵∠AFD=158°,FD⊥BC∴∠B=∠C=68°∵DE⊥AB∴∠BDE=32°∴∠EDF=180°-32°-90°=68°.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点评:此类问题知识点综合性较强,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2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依次分析即可. (1)∠α=38°+62°=100°;(2)∠α=30°+25°-20°=35°;(3)∠α=150°-90°=60°;(4)∠α=180°-(180°-70°)=70°;(5)∠α=180°-60°-20°-70°=30°;(6)∠α=135°-20°-45°=70°.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点评:利用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角度的计算是学生初中数学学习中的最基本的能力,因而此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 27.【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结果. 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1个钝角,至少有2个锐角.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点评:此类问题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及对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要求较高,因而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较大. 28.【解析】 试题分析:由∠BAC=90°,可得∠B+∠C=90°,∠BAD+∠DAC=90°,由AD ⊥BC 可得∠B+∠BAD =90°,∠DAC+∠C=90°,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到结果. ∵∠BAC=90° ∴∠B+∠C=90°,∠BAD+∠DAC=90° ∵AD ⊥BC ∴∠B+∠BAD =90°,∠DAC+∠C=90° ∴∠B=∠DAC ,∠C=∠BAD.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同角的余角相等 点评:通过题目中的条件找到不相关的两个量的关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因而这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 29.【解析】 试题分析:由∠A+∠B=120°可得∠C 的度数,再根据∠A-∠B+∠C=•120•°可得∠A-∠B 的值,再结合∠A+∠B=120°即可求得结果. ∵∠A+∠B=120° ∴∠C=180°-∠A-∠B=60° ∵∠A-∠B+∠C=120•° ∴∠A-∠B=60° ∵∠A+∠B=120° ∴∠A=90°,∠B=30°.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点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初中学习,是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结合极为容易,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 30.【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设∠A=∠B=x°,则∠C=10x°,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列方程求出x 的值,从而得到结果. 设∠A=∠B=x°,则∠C=10x°,由题意得 解得 则∠C=10x°=150°.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点评:方程思想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极为重要,也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 31.【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即可得到结果. ∵∠PDC =∠ABP +∠A , ∴∠BPC =∠PDC+∠ACP =∠ABP +∠ACP +∠A.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角平分线的性质 点评:熟练掌握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因而此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32.【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即可判断. ∵∠ADB >∠ACB ,∠ACB >∠CDE ∴∠ADB >∠CDE.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 点评:概念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很重要,但此类问题往往知识点比较独立,故在中考中不太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 33.【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再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果. ∠E =∠ECD -∠EBC =(∠ACD -∠ABC )=∠A.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角平分线的性质 点评:熟练掌握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因而此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34.【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即可判断. ∵∠ADC =∠ACD ,∠ACD >∠B ∴∠ACB >∠B.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 点评:概念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很重要,但此类问题往往知识点比较独立,故在中考中不太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 35.【解析】 试题分析:连接B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对顶角相等即可证得∠FBC +∠FCB =∠D +∠E ,结论. 连接BC , ∵∠FBC +∠FCB =180°-∠BFC ,∠D +∠E =180°-∠DFE ∴∠FBC +∠FCB =∠D +∠E ∴∠A +∠ABE +∠ACD +∠D +∠E =∠A +∠ABE +∠ACD +∠FBC +∠FCB =180°.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点评:辅助线问题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难点,能否根据具体情况正确作出恰当的辅助线往往能够体现一个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能力,因而这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一般难度较大,需多加关注. 36.【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即可得到规律,求得结果. 由题意得十边形的内角和:(10-2)×180°=1440°,n 边形的内角和:(n-2)×180°. 考点:多边形的内角和点评: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是数学学科的指导思想,因而找规律问题在中考中极为常见,常见的不仅有式子的变化规律,往往更多的是图形的变化规律,一般难度较大. 37.【解析】 试题分析:连接A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证得结论. 连接AC ∵∠B+∠BAC+∠ACB=180°,∠D+∠DAC+∠ACD=180° -∴ (∠B+∠BAC+∠ACB)+(∠D+∠DAC+∠ACD)=180°+180° -∴∠B+∠D+(∠BAC+∠DAC)+(∠ACB+∠ACD)=360° -∴∠B+∠C+∠BAD+∠BCD=360° -即四边形ABCD 的内角和等于360°.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点评:辅助线问题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难点,能否根据具体情况正确作出恰当的辅助线往往能够体现一个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能力,因而这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一般难度较大,需多加关注. 38.【解析】 试题分析:由AB ∥CF 可得∠A=∠ACF ,∠B=∠FCD ,再结合对顶角相等、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到结果. ∵AB ∥CF -∴∠A=∠ACF ,∠B=∠FCD -又∵∠ACB=∠DCE -∴∠A+∠B+∠C=∠ACF+∠FCD+∠DCE=18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点评:辅助线问题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难点,能否根据具体情况正确作出恰当的辅助线往往能够体现一个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能力,因而这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一般难度较大,需多加关注. 39.【解析】 试题分析:由∠BAD=120•°,∠ADC=105°可得∠PAD 与∠PDA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结果. ∴∠PAD+∠BAD=180°,∠PDA+∠ADC=180° -∴∠PAD=180°-∠BAD=180°-120°=60°,∠PDA=180°-∠ADC=180°-105°=75° -又∵∠P+∠PAD+∠PDA=180° -∴∠P=180°-∠PAD-∠PDA=180°-60°-75°=45°.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点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初中学习,是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结合极为容易,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 4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B=90°,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AFE 、∠BFC 的度数,即可求得结果.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B=90° -∴∠AFE=90°-∠AEF=90°-30°=60°,-∠BFC=90°-∠BCF=90°-28°=62° -∴∠EFC=180°-∠AFE-∠BFC=180°-60°-62°=58°.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点评:特殊四边形的性质的应用是初中数学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结合极为容易,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 41.【解析】 试题分析:由∠B=30°,∠C=65°可得∠BAC 的度数,再根据AD 平分∠BAC 可得∠DAC 的度数,再结合AE ⊥B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结果. ∵∠B=30°,∠C=65° -∴∠BAC=180°-∠B-∠C=180°-30°-66°=84° -又∵AD 平分∠BAC -∴∠DAC=∠BAC=×84°=42° -∵AE ⊥BC -∴∠EAC=90°-∠C=90°-66°=24° -∴∠DAE=∠DAC-∠EAC=42°-24°=18°.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 点评:此类问题知识点综合性较强,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 42.【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A=∠C ,公共角∠B ,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结果. ∵∠A=∠C ,∠B=∠B ,∠ADB=180°-∠A-∠B ,∠CEB=180°-∠C-∠B ∴∠ADB=∠CEB.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点评:通过题目中的条件找到不相关的两个量的关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因而这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 43.【解析】 试题分析:(2)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FIG 的度数,由∠2的度数可得∠FGI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结果; (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FKO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结果. (2)如图 ∵AB ∥CD ,EF ⊥AB ∴∠FIG =90° ∵∠2=135°。
新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单元综合练习题(解析版)(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单元能力提高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C )A. =-1B. =±1C. =-1D. =±12. 已知实数x,y满足-+|y+3|=0,则x+y的值为( A )A. -2B. 2C. 4D. -43.比较,,的大小,正确的是(A)A. B. C. D.4.如果是实数,则下列一定有意义的是( D )A.B.C.D.5.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 C )A.0B.﹣1C.D.人教版数学七下第六章实数能力水平检测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选项中的数,小于4且为有理数的为()A.πB.16 C.D.92.已知|a|=5, =7,且|a+b|=a+b,则a-b的值为()A.2或12 B.2或-12 C.-2或12 D.-2或-12 3.若实数a,b是同一个数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则()A.a-b=0 B.a+b=0 C.a-b=1 D.a+b=14.用计算器求25的值时,按键的顺序是()A.5、x y、2、= B.2、x y、5、= C.5、2、x y、= D.2、3、x y、=5.如果x 2=2,有x =±当x 3=3时,有x 想一想,从下列各式中,能得出x =±的是( )A .2x =±20B .20x =2C .±20x =20D .3x =±20 6.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27的立方根是±3B 的平方根是±4C .9的算术平方根是3D .立方根等于平方根的数是17.在四个实数、3、-1.4中,大小在-1和2之间的数是( )A .B .3CD .-1.481-的相反数是( )A .1-B 1-C .1-D 1+9a ,小数部分为b ,则a-b 的值为( )A .- 13B .6-C .8-D 6- 10.下列说法:①-1是1的平方根;②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在两个连续整数a 和b 之间,那么a+b=7;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所有点都表示有理数;⑤无理数就是开放开不尽的数;正确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已知a 的平方根是±8,则它的立方根是 ;36的算术平方根是 .122(3)b ++=0= .13A 的算术平方根为B ,则A+B= .14.若45,<<则满足条件的整数a 有 个.15.如图,M、N、P、R分别是数轴上四个整数所对应的点,其中有一点是原点,并且MN=NP=PR=1,数a对应的点在M与N之间,数b对应的点在P与R之间,若|a|+|b|=3,则原点是(M、N、P、R中选).16.=5,付老师又用计算器求得:=55=555, =5555,个3,2016个4)= .三.解答题(共7小题)17.求出下列x的值(1)4(x-1)2-36=0(2)27(x+1)3=-6418.计算:(1)|2||1|--(2--++19.学校计划围一个面积为50m2的长方形场地,一边靠旧墙(墙长为10m),另外三边用篱笆围成,并且它的长与宽之比为5:2.讨论方案时,小马说:“我们不可能围成满足要求的长方形场地”小牛说:“面积和长宽比例是确定的,肯定可以围得出来.”请你判断谁的说法正确,为什么?20.已知5a+2的立方根是3,3a+b-1的算术平方根是4,c(1)求a,b,c的值;(2)求3a-b+c的平方根.21.如果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a+1和2a-22,求出这个正数的立方根.22-的小数部分,此1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的,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222<<<<即23,2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单元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2的算术平方根是()A.-2 B.±2 C. 2 D.2.观察一组数据,寻找规律:0、、、、、…,那么第10个数据是()A.B.C.7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5是0.5的一个平方根B.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这两个平方根之和等于0C.72的平方根是7D.负数有一个平方根4.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为2a+1和3a-11,则a=()A . ±1B . 1C . 2D . 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的倒数是1B . -1的相反数是-1C . 1的立方根是±1D . 1的算术平方根是1 6.的平方根为( )A . ±8B . ±4C . ±2D . 47.在下列实数:2、、、、-1.010 010 001…中,无理数有(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8.介于下列哪两个整数之间( )A . 0与1B . 1与2C . 2与3D . 3与49.实数-1的相反数是( )A . -1-B .+1C . 1-D .-110.计算|2-|+|-3|的结果为( )A . 1B . -1C . 5-2D . 2-5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当m ≤________时,有意义. 12.当的值为最小值时,a =________.13.若a 2=9,则a 3=________.14.若x 2-49=0,则x =________.15.一个立方体的体积是9,则它的棱长是________.16.已知第一个正方体纸盒的棱长为6 cm ,第二个正方体纸盒的体积比第一个纸盒的体积大127 cm 3,则第二个纸盒的棱长是________ cm. 17.的整数部分是________.18.数轴上点A,点B分别表示实数,-2,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66分)19.(8分)计算:(1)|-|+|-1|-|3-|;(2)-++.20. (8分)求满足下列等式的x的值:(1)25x2=36;(2)(x-1)2=4.21. (6分)我们知道:是一个无理数,它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且1<<2,则我们把1叫做的整数部分,-1叫做的小数部分.如果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求代数式a+b的值.22. (6分)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分别是3x+2和4x-9,求这个数.23. (8分)已知:|a-2|++(c-5)2=0,求:+-的值.24. (8分)已知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试求M-N的值.25. (10分)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对话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求该魔方的棱长;(2)求该长方体纸盒的长.26. (12分)我们来看下面的两个例子:()2=9×4,(×)2=()2×()2=9×4,和×都是9×4的算术平方根,而9×4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所以=×.()2=5×7,(×)2=()2×(7)2=5×7,和×都是5×7的算术平方根,而5×7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所以__________.(填空)(1)猜想:一般地,当a≥0,b≥0时,与×之间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2)运用以上结论,计算:的值.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2)2=4.4的算术平方根是2.2.【答案】B【解析】0=,=,=,=,=,=,…通过数据找规律可知,第n 个数为,那么第10个数据为:=. 3.【答案】B【解析】A.0.5是0.25的一个平方根,故A 错误;C .72=49,49的平方根是±7,故C 错误;D .负数没有平方根,故D 错误.4.【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得:2a +1+3a -11=0,移项合并得:5a =10,解得:a =2.5.【答案】D【解析】A.-1的倒数是-1,故错误;B .-1的相反数是1,故错误;C .1的立方根是1,故错误;D .1的算术平方根是1,正确6.【答案】C 【解析】因为=4,又因为(±2)2=4,所以的平方根是±2. 7.【答案】C 【解析】2、、-1.010 010 001…是无理数. 8.【答案】C 【解析】因为4<5<9,所以2<<3. 9.【答案】C 【解析】实数-1的相反数是-(-1)=1-.10.【答案】C【解析】原式=2-+3-=5-2. 11.【答案】3【解析】要使根式有意义,则3-m ≥0,解得m ≤3.12.【答案】2 【解析】因为≥0,所以的最小值为0,3a -6=0,解得:a =2.13.【答案】±27 【解析】因为a 2=9,所以a =±3,所以a 3=±27. 14.【答案】±7 【解析】∵x 2-49=0,∴x 2=49,∴x =±7. 15.【答案】【解析】设立方体的棱长为a ,则a 3=9,所以a =. 16.【答案】7 【解析】根据题意得:=7,则第二个纸盒的棱长是7 cm. 17.【答案】4【解析】因为16<17<25,所以4<<5,所以的整数部分是4. 18.【答案】2 【解析】-(-2)=2.19.【答案】解:(1)原式=-+-1-3+=2-4;(2)原式=-(-2)+5+2=2+5+2=9.【解析】(1)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绝对值得到原式=-+-1-3+,然后合并即可;(2)先进行开方运算得到原式=-(-2)+5+2,然后进行加法运算.20.【答案】解:(1)把系数化为1,得x 2=,开平方得,x =±56; (2)开平方得,x -1=±2,x =±2+1,即x =3或-1.【解析】(1)先把系数化为1,再利用平方根定义解答;(2)把x -1看作整体,再利用平方根定义解答.21.【答案】解:因为27<50<64,所以3<<4, 所以的整数部分a =3,小数部分b =-3. 所以a +b =3+-3=.【解析】先依据立方根的性质估算出的大小,然后可求得a,b的值,最后代入计算即可.22.【答案】解: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分别是3x+2和4x-9,则3x+2+4x-9=0,解得:x=1,故3x+2=5,即该数为25.【解析】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得出x的值,进而求出这个数.23.【答案】解:因为|a-2|++(c-5)2=0,所以a=2,b=-8,c=5.所以原式=+-=-2+4-5=-3.【解析】首先依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a、b、c的值,然后代入求解即可.24.【答案】解:因为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所以可得:m-4=2,2m-4n+3=3,解得:m=6,n=3,把m=6,n=3代入m+3=9,n-2=1,所以可得M=3,N=1,把M=3,N=1代入M-N=3-1=2.【解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求出M、N的值,代入可得出M-N的值.25.【答案】解:(1)设魔方的棱长为x cm,可得:x3=216,解得:x=6.答:该魔方的棱长6 cm.(2)设该长方体纸盒的长为y cm,6y2=600,y2=100,y=10.答:该长方体纸盒的长为10 cm.【解析】(1)根据立方根,即可解答;(2)根据平方根,即可解答.26.【答案】解:根据题。
会计基础_第六章_会计凭证_练习题 (1)
会计基础 【零基础学员必练】第 1题:多选题(本题2分)下列会计凭证中,属于原始凭证的有( )。
A.发货票B.购货合同C.领料单D.火车票【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原始凭据。
第 2题:多选题(本题2分)关于会计凭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B.原始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C.会计凭证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D.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的【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会计账簿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第 3题:多选题(本题2分)下列关于会计凭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B.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C.任何单位,每发生一项经济业务,经办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认真填制会计凭证D.任何会计凭证均可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任何单位在处理任何经济业务时,都必须由执行和完成该项经济业务的有关人员从外单位取得或自行填制有关凭证。
一切会计凭证都必须经过有关人员的审核,只有经过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才能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第 4题:判断题(本题1分)原始凭证记载的信息是整个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起点,原始凭证的质量将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正确答案】:对【答案解析】:原始凭证记载的信息是整个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起点,原始凭证的质量将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第 5题:判断题(本题1分)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程序和用途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正确答案】:对【答案解析】: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程序和用途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第 6题:判断题(本题1分)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统计学原理 第六章 随堂练习题 (1)
2
答案:
16.(2) 17.(1)
18.若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已知,则通常选用统 计量( )对总体平均数进行检验。
(1)
Z x X0 S n
(2)
Z
x X0
n
x X0 x X0 t t (3) (4) S n n 19.矿砂的5个样品中,测得其含铜量均值为
(
)
( )
10.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答案: 6. × 7. √ 8. × 9. √ 10. ×
答案:
5.(4)
6.(3)
7.纯随机抽样(重复)的平均误差取决于( )。 (1)样本单位数 (2)总体方差 (3)样本单位数和样本单位数占总体的比重 (4)样本单位数和总体方差
N n 8.抽样平均误差公式中, N 1 这个因子总是( (1)大于1 (2)小于1 (3)等于1 (4)唯一确定值
变异程度的大小和抽样误差无关。 ( ) 7.正态分布总体有两个参数,一个是均值(期望值) X,一个 是方差 2 ,这两个参数确定以后正态分布也就确定了。 ( ) 8.原假设的接受与否,与选择的检验统计量有关,与 (显著
水平)无关。
( )
9.单侧检验中,由于所提出的原假设不同,可分为左侧检验
和右侧检验。
( x x)
n
2
,这是( )。
答案:
3.(2)
4.(1)
5.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 (1)抽样误差的平均数 (2)抽样误差的标准差 (3)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 (4)抽样误差的最大可能范围
)。
6.抽样误差的定义是( )。 (1)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2)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程度 (3)样本指标与所要估计的总体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别 (4)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
五年级数学奥赛练习 第六章 循环小数 练习 1
五年级数学奥赛练习
第六章循环小数
练习1
例1÷7所得的商, 小数点后面五年级数学奥赛练习第100位上的数字是几?
1. 3÷7所得的商, 小数点后面五年级数学奥赛练习第2018位上的数字是几?
2. 5÷7所得的商, 小数点后面五年级数学奥赛练习第2000位上的数字是几?
3. 计算2÷7, 4÷7, 6÷7所得的商, 与上面的结论比照; 总结规律。
4. 已知0<a<6, a÷7的商是一个循环小数, 如果它的小数点后面五年级数学奥赛练习第100位上的数字是5, 那么a是多少?
例8
1. 2
2. 1
3. 它们的循坏节都是6个数字,循坏节中6个数字的循坏顺序都是1,4,2,8,5,7,只是每种情况下开头的数字不同
4.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领导职能(下)单元四沟通与传播能力一、名词解释1、沟通沟通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将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进行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沟通具有目的性、信息传递性和双向交流性等特点。
二、填空1、沟通具有(目的性)、(信息传递性)和(双向交流性)等特点。
2、按信息流向划分,可以将沟通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和(斜向沟通)3、按信息传递的途径划分,沟通可以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4、实际管理中,典型的沟通形式主要有:(人际交往)、(交涉与谈判)、(演讲与表达)等5、沟通在本质上是(信息传播)的过程6、传播方式一般分为(人际传播)与(媒介传播)两大类7、人与人之间直接进行的信息传播是(人际传播)8、(传播手段)是影响传播效果最直接的因素9、最基本的传播手段可分为(语言传播手段)与(非语言传播手段)三、简答1、有效沟通的原则有哪些?明确沟通的目标了解沟通对象,增强沟通针对性具备科学的思维管制信息流选择恰当的沟通渠道与方式方法讲究语言艺术及时地运用反馈社会与心理因素的运用2、影响传播者在信息接收者心目中可信度的因素有哪些?传播者的专业权威性对该事物的熟悉程度传播着提供信息的动机与沟通对象的相互关系等3、简述传播对象影响信息传播效果的因素传播对象对信息的需求信息接收者接收信息的能力信息接受者的价值观、性格、思维特点等4、简述商务演讲的作用演讲与表达能力,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基本功演讲是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演讲才能是促进事业成功的保证演讲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沟通形式5、简述成功演讲的要领演讲要适应听众的需求有较大的信息量清晰的思路与结构富有趣味,生动感人以“质”取胜四、论述1、试述管理沟通中的噪声信息的数量与质量。
由于信息传输数量过大,超载,就会造成信息的损失与变异,产生噪声;或者是所传播的信息质量差,残缺不全,模糊含混,出现噪声。
传播信息的渠道或媒介出现问题。
传播渠道过长,信号衰减,甚至变异,包括空间距离过远,就会影响传播效果。
传播媒介质量不好,或出了问题,也会影响传播效果。
沟通双方的认知差异。
有效的沟通必须是双方具有相同的认知基础,包括共同的价值观、社会文化基础、对沟通的问题的必要前提等。
利益关系。
如果沟通双方存在利益上的关系,各自处于利益上的考虑,就可能歪曲或曲解信息,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噪声。
情感与心理因素。
双方关系融洽,有较深的感情,就会促进沟通;反之就会阻碍沟通。
沟通者的猜疑、威胁与恐惧心理也会干扰信息的传播,造成噪声。
沟通者所持的态度。
态度认真,就会使沟通更有效;否则,就会丢失或弄错信息。
有计划、精心设计的沟通,就会比毫无准备的盲目沟通有更好的效果。
管理体制与群体风气。
一个组织的管理体制与领导人的作风也会影响沟通的有效性,官僚体制,高高在上,与下级的沟通自然困难;而实行民主体制,走群众路线,就会实现有效沟通。
和谐融洽的组织氛围会促进组织内沟通的顺利进行;落后对立的组织氛围就会出现更多的沟通障碍。
语言与表达。
语言表达是管理沟通中最基本的手段,对于沟通的成效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单元五协调与交涉能力一、名词解释1、交际形象交际形象是指管理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在交际对象心目中所形成的综合化、系统化印象。
交际形象决定着交际双方的喜欢与吸引程度,决定着交际双方在交际中的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着交际目标的实现。
2、工作协调工作协调是指通过各种管理与沟通手段,解决组织运行中的各种矛盾,使经营管理活动平衡、有效地运行和稳定发展的管理行为。
二、填空1、管理者应从(服饰仪容)、(礼貌礼仪)、(举止谈吐)等几方面塑造自己的形象2、(会话)是沟通中应用最多、最基本的语言形式3、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人们之间的情感,在本质上是受喜欢与吸引的心理规律支配的,把握并自觉运用这些喜欢与吸引的心理规律,就能在沟通中有效实现感情的融通。
利用这些规律具体表现为应掌握(相似性)原则、(互补性)原则、(相近性)原则和(相互性)原则。
3、工作协调主要包括(横向协调)与(纵向协调)两种基本类型4、在组织纵向结构的各管理层次之间的协调是工作的(纵向)协调,在组织横向结构的同一管理层次之间的协调是工作的(横向)协调。
5、进行横向协调的主要方式主要(制度方式)、(组织方式)、(人际关系方式)6、决定与影响一个人态度改变的因素主要有(对传播者的估价)、(交流信息差异)、(受传者特征)、(社会压力)与(情境)三、简答1、情感沟通应注意哪些问题?研究并尽可能满足沟通对象的社会心理需要真诚、热情、助人为乐运用心理规律,促进情感融通2、工作纵向协调的原则有哪些?维护统一指挥原则相互尊重职权加强信息沟通建立清晰的等级链,并明确划定各自的职责权限3、简述协调上级关系的重要性协调上级关系是获取上级支持的关键因素与上级关系不好,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没有和谐的工作关系不能得到上级的信任与支持,就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包括提拔与重用4、简述协调上级关系的方法与艺术最根本的是要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并反映出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摆正位置,尊重职权与上级主动沟通5、简述协调下级关系的重要性协调下级关系是管理者极为重要的经常性职责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性举措是建立与发展和谐战斗团队的重要保障亲和的下级关系,是管理者权威的重要来源,提高管理者的亲和权,从而是管理更有权威和更有效6、简述协调下级关系的方法与艺术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尊重、关怀下级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多沟通,多联络搞“五湖四海”,坚持“一视同仁”“严”“爱”结合,宽猛相济四、论述1、试述会话的技巧要言之有理,并有足够信息量选择对方感兴趣或擅长的话题谈尊重与赞美回避忌讳的话题传递信息的语言要准确、简明,生动善于运用体态语言运用幽默要注意说话的数量、速度与声调控制单元六群体与团队管理能力一、名词解释1、群体群体是指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能够直接交往沟通的、相互作用的、由若干人组成的集合体。
2、心理冲突是指在群体内部存在两种互不相容或相互排斥的对立状态,造成失衡、矛盾的群体心理3、心理和谐是指群体成员之间在认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趋同,形成和谐一致的群体心理4、群体的规范是指在群体中形成的行为标准。
它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具有指导约束作用。
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使其成员认识的标准化和行为的一致性。
5、群体压力是指群体中的个别成员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大多数人有分歧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
群体压力的作用,主要是迫使个别成员使其态度和行为与群体或多数成员保持一致。
这种作用是通过群体规范和群体舆论表现出来的。
6、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即成员之间的亲和力7、团队团队是指有明确目标与个人角色定位,强调自主管理,自我控制,沟通良好,和谐合作的一种扁平型组织形式二、填空1、影响群体心理和谐的主要因素有(群体目标)、(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士气)2、影响群体心理冲突的主要因素有(个体差异)、(利害冲突)、(工作矛盾)3、群体规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自律作用)和(他律作用)两种途径实现的4、按照团队的基本功能,将团队划分为(工作团队)、(项目团队)、(管理团队)三种基本的类型5、(工作团队)是最基本、最普遍的团队形式6、管理者角色在从传统的群体领导者转化为团队领导者的过程中,经历了(监督管理)、(参与管理)、(团队管理)三个阶段7、团队管理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即:(目标)、(分权)、(自主)和(合作)8、在对团队的管理中,主要的团队管理手段有(沟通)、(激励)和(社会互动)9、团队建设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探索阶段)、(雏形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三、简答1、如何理解正式群体的含义?正式群体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按照组织规程正式建立起来的组织内部的群体正式群体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其基本职能是完成组织任务正式群体是按组织的章程和组织规程建立起来的,列入组织的正式机构的序列之中正式群体的成员有明确的编制,其领导者有正式的职务头衔,由组织赋予明确的职权与职责正式群体是建立在组织效率逻辑和成本逻辑的基础之上的,是按照组织的规程行事的2、如何理解非正式群体的含义?非正式群体是指为满足组织成员的个人需要,在共同工作与生活交往中自发组合到一起的一小群人非正式群体是适应组织成员的某种需要而逐步形成的非正式群体是在长期的共同工作和生活交往中,自发形成的,而非组织干预的结果非正式群体没有正式的组织形态、名称与规程,但却有不成文的群体规范与内在影响力非正式群体是建立在感情逻辑基础上的,主要追求成员之间的亲密感情、友好相处3、提高群体凝聚力的主要途径有哪些?教育与思想工作建立合理的目标结构与激励模式提高领导者的威信感情融通与关系协调善于运用外部环境压力4、简述团队的特征“团队”与“命令型”组织相比,其本质差别与显著特征有:在组织形态上,团队属扁平型组织在目标定位上,团队有明确的目标,每个成员有明确的角色定位与分工在控制上,强调自主管理,自我控制在功能上,形成一种跨部门、交叉功能的融合体系5、有效团队的标志有哪些?工作的高绩效团队成员需要的满足与自身的成长团队凝聚力的增强与团队发展四、论述1、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群体的心理冲突?群体心理冲突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要分清冲突的性质,区别对待依冲突强度,采取不同的策略当冲突强度过大时,管理者应运用多种手段,增强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感,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强调群体成员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尽可能使群体成为利益统一体;加强统一领导,进行有效协调;建立更加明确的制度规范体系,以保证活动的规范性、协调性和一致性当冲突强度过小时,管理者应划小责任单位,强调各责任中心的界限;强调群体与个人及个人之间的利益差别,拉开奖酬档次;利用各种有效手段,鼓励各成员之间的竞争;强调各责任中心的独立性,扩大其自主权群体冲突的处理方法。
对待一些破坏性冲突或有消极作用的冲突,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方法来加以化解:⑴协商法,即冲突双方通过有效沟通进行协商,各自做出妥协,化解冲突;⑵回避法,即对一些不适宜大刀阔斧解决的冲突,通过适当方式进行回避,减缓冲突带来的破坏作用;⑶仲裁法,即由高层领导出面干预或专门机构进行仲裁,以求冲突的解决;⑷调节法,即由第三者出面为冲突双方进行调节,从而化解矛盾的方法。
2、团队建设的要领有哪些?科学地设定目标打造团队文化促进跨部门整合与技能互补维持小规模的团队加强沟通与激励重新设计信息系统重新设计报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