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历史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一、湖南省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

1、湖南境内大量的远古遗存,其中著名的有玉蟾岩遗址、高庙遗址、彭头山遗址和城头山遗址。

①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的地方是湖南道县的玉蟾岩遗址,距今1万年左右。

②距今8000-5000年的高庙遗址位于洪江市,在这里发现了大型祭祀场所,远古部落居住处和生活垃圾,还发掘出一座远古部落首领夫妻墓。

③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城址是距今5500年左右湖南澧县的城头山遗址,号称中国第一城的。

6500年以前的城头山遗址的水稻田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水稻田”。

④彭头山遗址发现于湖南澧县,距今8000年,出土了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说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最早的地方之一。

2、湖南境内跟炎帝、蚩尤、舜、禹有关传说。

①炎帝传说:炎帝是传说中著名的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炎帝部落在和黄帝部落争夺黄河流域的战争中失败,炎帝带领一部分部众成员南迁到湖南境内,教民耕种,传播农业技术,为民治病,尝百草而终,为纪念炎帝,后人修建炎帝陵,其陵位于炎陵县塘田乡。

②蚩尤传说:蚩尤是九黎族部落联盟首领,在与黄帝部落的战争中兵败自杀,九黎部落的大部分成员向南流徙,成为南方苗族先民的一部分。

③舜帝南巡:舜帝晚年,南巡征战,打败三苗,葬于九疑山,后人为纪念他,在九嶷山修建舜陵和舜庙,显存舜庙始建于明初。

④大禹传说: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立下大功,称为大禹,在湖南留下很多有关于禹的传说和遗迹。

3、四羊方尊(图)发现于湖南宁乡县,为迄今所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酒尊,为我国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4、2002年湖南龙山县里耶的一口古井中了出土3. 6万余片秦简,数量超过目前国内所出秦简的总和。

对研究秦朝的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目前发现的国内出土秦简数量最多的地方是龙山里耶县,对研究秦朝的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5、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的意义: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6、长沙走马楼出土了吴简17万片,是我国一次性出土简牍最多的地方,长沙走马楼吴简的发掘对研究三国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古代湖南的开发与发展
7、春秋时期楚国逐渐控制湖南地区,战国中期楚文化基本取代湖南境内的越文化和蛮濮(pu)文化,战国后期秦国占领楚国黔中郡,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

8、西汉吴氏长沙国的建立者是吴芮,刘氏长沙国的建立者是刘发。

9、三国时期湖南地区先属刘备势力,后属孙权。

10、五代十国时期马氏楚国的建立者是马殷,马楚政权发展商贸的举措有:马楚政权大力发展与周边地区的商业贸易,采取免收关税等一系列重商政策。

招徕各地商人,开创湖南“招商引资”的先河。

为了便于发展境内外商业,马殷采纳大臣高郁的建议,铸造船、铁钱,在境内外流通,还出现纸币的雏形——
“契券”。

11、北宋对梅山蛮实行招抚,并在梅山设置“安化”和“新化”两县。

12、明初,外省人特别是江西一带的人口,因从征、屯垦和从事商贾,大批涌进湖南,成了湖南人的主要组成部分,故民间有“江西填湖广”之说。

13、“湖广填四川”是说清朝前期四川地广人稀,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移民纷纷西迁,充实了当地的人丁。

(“湖广填四川”的说法始于清朝前期。


三、古代湖南的主要文化成就
14、湖湘文化的开启者是屈原和贾谊。

15
16
浓合度,意态清遒(qiu),笔力挺拔,结体险峻,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欧体。

怀素,长沙人,以草书著称,与张旭并称为“颠张醉素”。

清代道州营道人何绍基的书法成就很高,熔铸古人真、草、隶、篆各体书法,自成一家,尤其擅长草书。

17、北宋时著名思想家湖南道县人周敦颐创立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体系理学。

周墩颐的理学为湖湘学派的形成奠定了思想渊源。

18、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船山,祖籍,湖南衡阳.他把中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顶峰。

19、南宋时,胡安国、胡宏父子,在湖南授徒讲学,创立了湖湘学派。

20、东汉耒阳人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被称为“蔡侯纸”。

21、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坐堂行医。

“坐堂医生”之名由此而来。

22、铜官陶始创于唐代,浏阳花炮始创于唐代。

23、北宋时期湖南两大著名书院:衡阳石鼓书院和长沙的岳麓书院。

四、近代前期的湖南
24、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家陶澍(shu),安化人,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

是湘系经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25、魏源为湖南隆回人,他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成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之一。

.
26、曾国藩:祖籍湖南双峰,他在1852年创办的湘军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

他的建军宗旨是“勤王忠君”。

治军原则是“封建礼教”。

27、曾国藩的主要洋务活动有:;①1861年,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项军事工业,是中国近代工业兴办的开始。

②积极支持新式学校的创办,组织国内一批精通西文的人才,翻译西学,传播西方科技知识,对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

28、左宗棠兴办的近代军事、民用工业有福州船政局、福州船政学堂和兰州织呢局。

并于1878年率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地区。

29、维新变法运动期间,湖南是全国最富朝气的维新省份。

湖南巡抚陈宝箴是全国唯一支持维新变法的巡抚。

30、熊希龄对维新运动的主要贡献:创立“宝善成制造公司”;开办湖南内河航运,湖南境内开始有了自己的轮船航运;参与筹建时务学堂,培养人才;主持《湘报》使其成为湖南维新运动重要的舆论阵地;主办南学会,对湖南新风尚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31、谭嗣同是湖南浏阳县人,对湖南的维新运动的主要贡献有:在湖南率先创办新式学堂——浏阳算学社;以时务学堂、南学会、《湘报》为阵地,培养维新变法人才,宣传救亡图存主张,致力兴办工矿交通事业。

,戊戌变法时,参预新政.,戊戌政变时与杨深秀等六人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34、湖南率先响应武昌起义的领导人:蒋翊武、焦达峰、陈作新。

35、陈天华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贡献:发表《猛回头》、《警世钟》呼吁反清救国,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6、黄兴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贡献:1904年在长沙组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华兴会;1905年协助孙中山组建中国同盟会,担任执行部庶务,成为同盟会中仅次于孙中山的领袖人物;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黄兴赶赴武昌,被推举为总司令,领导了长达24天的汉阳保卫战,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黄兴任陆军总长兼总参谋长,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孙中山和黄兴发动了讨袁的二次革命。

37、桃源人宋教仁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贡献:1904年与黄兴创办华兴会,被推举为副会长;辛亥革命爆发后,宋教仁参与筹组南京临时政府,任法制局局长,主持参与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及许多法律条例的起草和拟定;1912年,他以同盟会为核心,成立了国民党。

38、邵阳人蔡锷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贡献:武昌起义爆发后,蔡锷在云南起义响应,建立军政府,任都督;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发动护国战争,护国战争胜利后,蔡锷任四川都督,被孙中山誉为“再造民国第一人”。

五、近代后期的湖南
39、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在长沙成立新民学会,1920年10月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在长沙成立。

40、北伐战争进军湖南时,先后取得衡山、衡阳、安仁、攸县等战役的胜利。

41、1927年毛泽东写成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成为党指导农民运动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42、湖南农民运动的影响:湖南农民运动的发展,支持了北伐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其他各省的农民运动。

43、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毛泽东。

湘南暴动的领导人是:朱德、陈毅。

44、平江起义的领导人是: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

桑植起义的领导人是:贺龙。

45、红军长征在湖南中的活动:①1934年8月红六军团在任弼时、肖克领导下西征,10月与贺龙的部队胜利会师,红六军团的西征,为中央红军的长征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②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人开始长征,在湘、赣、粤、桂四省边境,先后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由于左倾领导人的错误,红军度过湘江后,仅剩3
万人。

③、1934年12月12日,中央红军占领通道县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重要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极力主张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会后,红军向贵州进军,史称“通道转兵”.④、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肖克领导下,从湖南桑植县出发,开始长征,红军转战湘中,挺进黔东,后在四川甘孜合编红二方面军。

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46、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南的大事。

.
⑴文夕大火:1938年,日军攻陷岳阳,湖南门户洞开,在此形势下,蒋介石对守卫长沙缺乏信心,下令执行“坚壁清野”和“焦土政策”的方针,在长沙沦陷前将全城焚毁,国民党湖南省政府成立了放火指挥部,组织放火。

从1938年11月12日深夜开始,长沙大火燃烧了五天五夜,造成空前浩劫,全城90%以上的街道、建筑被毁,被大火直接烧死的市民达3000多人,因为12日的电报代码为“文”,故史称长沙大火为“文夕大火”。

⑵、日军在湖南的暴行:①1941年11月,日军在常德地区发动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战。

②1943年日军在湖南南县进行疯狂大屠杀制造“厂窖惨案”,杀害了3万多中国人。

⑶、抗战时期发生在湖南的著名战役:①三次长沙会战:发生的时间先后是:第一次会战是1939年9月,第二次会战是1941年9月,,第三次是1941年12月.。

三次长沙会战歼灭大量敌人,迫使日军后退,取得了重大胜利。

②常德会战:1943年11月,日军向湖南常德发动进攻,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③湘西会战:1944年4月,日军为了摧毁中美在芷江的空军基地,向湘西发动进攻,国民党组织湘西会战,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日军在中国战场攻势的结束,粉碎了日军侵占芷江的企图,保卫了陪都重庆的安全。

湘西会战牵制了大量日军,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芷江洽降创造了条件,湘西会战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由防御到反攻的转折点。

④.长衡战役:1944年长衡会战爆发在豫湘桂战役中,衡阳守军在第十军军长方先觉的领导下,展开巷战47个日夜,直至弹尽粮绝,写下了抗战史上悲壮的一页。

⑷、芷江洽降的主要内容:1945年8月21-22日,中日双方代表在湖南芷江就日本投降事宜进行洽谈,双方签署了备忘录;这为中国战区对日受降和在南京举行受降仪式作了必要的准备。

47、湖南的解放
①、长沙起义的主要领导人:1949年8月4日,湖南省主席程潜与陈明仁率部在长沙起义,宣布脱离国民政府,加入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
②、湖南和平解放的时间是1949年8月5日。

③、衡宝战役的影响:宝衡战役发生在1949年的衡阳、宝庆一线,歼灭了国民党白崇禧集团的主力4万多人。

衡宝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之一,为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1949年冬至1951年,人民解放军进行湘西剿匪,共歼匪9200余人,解放湘西20多个县,彻底肃清了湘西匪患。

六、创建共和国的湘籍元勋与英雄人物
48、毛泽东:湖南湘潭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9、刘少奇:湖南宁乡人,曾经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50、“党和人民的骆驼”任弼时:湖南汨罗人,曾经在中共七大被选为书记。

51、贺龙:湖南桑植人,共和国元帅,曾经任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
52、彭德怀:湖南湘潭人,共和国元帅,曾经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防部长。

53、罗荣桓:湖南衡山(今衡东)人,共和国元帅,曾经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54、雷锋:祖籍湖南望城。

雷锋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毛泽东为雷锋的题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

周恩来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55、罗盛教:祖籍湖南新化,1952年1月,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少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56、欧阳海:祖籍湖南桂阳人,他工作积极,训练刻苦,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就往哪里冲,曾两次抢救溺水儿童,一次参加灭火,并救出一位老人,曾三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树为标兵,1963年11月18日,他将在铁路上受惊的马推出轨道避免了一场列车脱轨的严重事故,保住了旅客的生命和人民财产的安全而壮烈牺身,受到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七、近现代湖南的文化成就
57、周立波:益阳人,代表作是著名小说《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

丁玲:临澧人,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其中《暴风骤雨》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于1951年同获斯大林文学奖。

沈从文:湘西凤凰人,代表作是著名小说《边城》。

58、田汉:长沙县人,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人,湖南近现代史上最著名的戏剧作家和戏剧艺术家,他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59、齐白石:湘潭人,擅画花鸟鱼虫,所画之物,诙谐有趣,给人浓厚的生活气息。

被授予“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

其代表作有《群虾图》、《螃蟹》、《荷花双鸭》等
60、贺绿汀:邵阳人,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音乐家。

创作的《四季歌》、《游击队歌》、《中华儿女》、《新中国青年》旋律优美,扣人心弦,广为传唱。

61、欧阳予倩:湖南近现代史上最著名的戏剧作家和戏剧艺术家,他改编的话剧《桃花扇》成为中国话剧表演的保留节目,他的艺术表演成就与梅兰芳齐名,有“南欧北梅”之誉。

62、湖南的主要地方剧种有湘剧、花鼓戏、祁剧、辰河戏等20个剧种。

花鼓戏是湖南各地最为流行的剧种。

63、晚清至民国初年传统学术湘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①湖南传统学术领先全国,代表人物有王先谦、王闿运、皮锡瑞、叶德辉等。

②王先谦:先后任城南书院和岳麓书院山长,是一代经学大师,在史学方面,其《汉书补注》和《后汉书集解》,博采众长,被认为代表了注释《汉书》和《后汉书》的最高成就。

③王闿运的成就:经学家、史学家,曾先后任成都尊经书院院长,辛亥革命后任国史馆馆长,门生辑录其诗文为《湘绮楼全集》。

④皮锡瑞的成就:晚清经学大师之一,主张解经当实事求是,对各家学说持论公允,所著《五经通论》,极有心得,给后人示范了治学途径。

⑤叶德辉的成就:清末大刻书家,文字版本学家。

撰写了系统的书史《书林清话》,刻印了《古今夏时表》,校刊
了《元朝秘史》⑥20世纪中叶,湖南传统学术在全国仍影响很大,杨树达是语言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著的《高等国文法》是一部博采众长的古汉语语法著作,揭示了文言语法的一些规律。

他著的《词诠》解释了472个虚词,是当时同类著作中收词最多的的一部。

他著的《中国语法纲要》是仿英语语法而写的一本白话文语法书。

64、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的籍贯和成就:李达,永州人。

主要成就有:1921年,创办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他写的《现代社会学》,系统论述了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

1937年,出版的《社会学大纲》,被毛泽东誉为“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

建国后,曾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校长和中国哲学学会会长,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称赞他是“理论界的鲁迅”。

65、湖南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及其籍贯:①翦伯赞:桃源人,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主要奠基人。

②吕振羽:武冈人,中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研究中国通史和中国民族史的史学家。

③周谷城:益阳人,治史视野宽阔,主张微观与宏观结合,用中外对比方法研究历史。

④此外,湖南人中或在湖南工作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还有黎澍(shu)、刘大年、林增平等。

66、近代湖南著名教育家及其籍贯
①、长沙人杨昌济为学贯中西的爱国教育家,他强调学校教育要以道德教育为中心,谋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②、湘乡人罗辀重终生从事乡村教育,主持陶龛学校30多年,推出”素养教育”的思想.,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③、无产阶级教育家长沙人徐特立,主张以开发民智为宗旨。

67、陈国达:原中南矿冶学院教授,他的科学贡献是:创立地洼学说。

68、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有:培育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69、: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筠主要贡献是培育出三倍体鲫鱼和鲤鱼——湘云鲫。

70、黄伯云:中南大学教授,主要贡献有:成功研制了特种改性陶瓷和金属梯度复合材料,开发了多种粉末冶金特种功能材料,研究发明了“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新技术”,为高性能飞机制动装备和航天火箭发动机提供了关键材料,完成了多种民航飞机刹车材料的研究与运用。

71、国防科技大学于1983年研制出“银河-I”型计算机,随后,“银河-II”“银河-III”相继问世,2000年研制成功的银河超级并行计算机,是我国首台亿万次巨型计算机。

研制的银河系列计算机的研制,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中国古代史部分)
专题一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及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时代特征】
本单元讲述了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出现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的历史。

1.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经历了远古时代、农耕时代和传说时代。

【知识网络】
【核心考点】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已经学会用火,并会保存火种。

3.半坡人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制作彩陶;河姆渡人居住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

4.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

5.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6.夏、商、西周三朝的开国君主分别是禹、汤、周武王。

7.西周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分封制,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局势,扩大了统治范围。

8.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等造字方法。

9.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10.商鞅变法:(1)商鞅变法的根源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最能体现封建性,促使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型,是改革的核心措施;“鼓励耕织”“奖励军功”使秦国国富兵强;“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

“确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影响深远的一项措施。

(3)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4)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留给我们的启迪是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11.把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防洪灌溉工程是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修筑的都江堰。

12.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形成的学术繁荣局面(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是百家争鸣。

13.春秋晚期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核心思想是“仁”;孟子发展为“仁政”。

14.能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辩证法)的思想家是老子;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墨子;商鞅的主张与百家争鸣中法家代表韩非的思想主张最相似。

法家思想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秦始皇的治国思想是法家思想。

专题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时代特征】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1.秦: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秦王嬴政称皇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开始实行全面的统一。

2.汉:汉朝继之而起,并基本延续秦的制度。

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大一统”,使西汉达到鼎盛时期。

【知识网络】
【核心考点】
1.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

3.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地方推行郡县制。

4.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5.秦的暴政导致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刘邦的军队灭亡秦朝。

6.刘邦建立西汉,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时期出现“文景之治”局面。

7.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还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兴办太学。

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8.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了基础。

丝绸之路的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促进了贸易与文化交流。

西汉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9.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今新疆等地区归属中央政权。

10.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11.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尊称为“医圣”。

华佗发明“麻沸散”、创造“五禽戏”。

12.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史事。

专题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时代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政权分立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