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鉴定2

合集下载

ABO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ABO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1.0 原理ABO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2.03.04.05.0 5.1 5.26.0 6.16.2 6.36.4 6.5 6.66.77.0 7.1 根据红细胞上和血清(或血浆)中有无 A 抗原和(或)B 抗原及其抗体,将血型分为A 型、B 型、AB 型及 O 型。

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鉴定 ABO 血型。

正定型正定是指用已知抗-A、抗-B 血清来检测受检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 A 抗原和(或)B 抗原;反定型反定是指用已知 A1型、B 型红细胞来检测受检血清(或血浆)中有无相应的抗-A 和(或)抗-B。

原始样品要求5 mL 静脉全血。

样品容器和添加剂真空试管,EDTA.K2抗凝/普通试管,不抗凝。

检测环境要求温度:18℃~27℃,湿度:30%~70%。

所需材料和设备设备普通离心机、免疫血液学离心机、显微镜、恒温水箱、定时器。

材料抗-A、抗-B 血清、ABO 标准抗原红细胞试剂、移液器、加样吸头、生理盐水(NS)、干净空试管。

检测操作过程将受检标本以 1000g 离心 5min,使标本血浆/血清与红细胞分离,吸取红细胞,用 NS洗涤三次后,配成 3%~5%红细胞悬液。

取 6 支小试管,分别标记“-A”、“-B”、“自身”、“Ac”、“Bc”、“Oc”。

在“-A”、“-B”管中分别加入抗-A 和抗-B 血清各 50 L ,其余管加入受检血浆/血清各100 L 。

在“-A”、“-B”、“自身”管中加入受检者 3%~5%红细胞悬液各 50 L ,摇匀。

在“Ac”、“Bc”、“Oc”管中分别加入 A1、B、O 红细胞试剂各 50 L ,摇匀。

1000g 离心 15sec,轻轻悬浮红细胞,观察结果并记录。

根据实验需要,除室温下观察结果外,另可增加在 4℃、37℃下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凝集强度判断标准见表 1。

表1 凝集强度判断标准表凝集强度4+3+2+1+±-或θMFpHH判断标准红细胞凝集成一大块,液体背景透明,无游离红细胞数个大凝集块,液体背景透明,无游离红细胞有很多小凝集块,液体背景透明,无游离红细胞有许多很小的凝集块,肉眼可见,液体背景不透明,有游离红细胞微小的凝集块,肉眼很难看清,需要用显微镜观察无凝集,无溶血,全是游离红细胞混合凝集外观,镜下可见少数红细胞凝集,而大部分是游离红细胞部分溶血完全溶血7.2 ABO 血型结果判断见表2:正定型抗-A 血清血抗-B 血清血Ac表 2 2 血型结果判断表反定型定Bc Oc自身对照血型+――+―+―+―++―+―+―――――――――ABOAB7.37.48.09.010.0注:“+”表示凝集或溶血;“―”表示不凝集。

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试验方法

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试验方法

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试验方法正定型试验是通过将被测血清与已知的A和B抗原的红细胞混合反应来确定被测血型。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供试者的血液样本。

采集一个血液样本,可以是静脉血或者指尖血。

2.分别将供试者的血液样本分为两个离心管中。

在两个离心管中加入等量的稀释液,使血液与稀释液比例为1:2,充分混合。

3.在一个离心管中加入已知含有A抗原的红细胞悬液,同时在另一个离心管中加入已知含有B抗原的红细胞悬液。

充分混合。

4.将两个离心管分别离心,离心后可观察到两个离心管中红细胞的沉淀情况。

5.如果被试者的血清与含有A抗原的红细胞混合后沉淀,说明被试者具有B血型。

如果与含有B抗原的红细胞混合后沉淀,说明被试者具有A 血型。

如果与两者都沉淀,说明被试者具有AB血型。

如果与两者都未发生沉淀,说明被试者具有O血型。

反定型试验是通过将被测血清与已知的A和B型抗体的红细胞混合反应来确定被测血型。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供试者的血液样本。

采集一个血液样本,可以是静脉血或者指尖血。

2.分别将供试者的血液样本分为两个离心管中。

在一个离心管中加入已知含有A型抗体的红细胞悬液,同时在另一个离心管中加入已知含有B 型抗体的红细胞悬液。

充分混合。

3.将两个离心管分别离心,离心后可观察到两个离心管中红细胞的沉淀情况。

4.如果被试者的血清与含有A型抗体的红细胞混合后沉淀,说明被试者具有B血型。

如果与含有B型抗体的红细胞混合后沉淀,说明被试者具有A血型。

如果与两者都沉淀,说明被试者具有AB血型。

如果与两者都未发生沉淀,说明被试者具有O血型。

在正定型试验和反定型试验中,如果在任意一次实验中发生了沉淀反应,就能确定被试者的血型。

如果在正定型试验和反定型试验中都未发生沉淀反应,则需要重新进行试验或者采用其他额外的手段来鉴定个体的血型。

需要注意的是,血型鉴定是一种简单、安全、快速且可靠的方法,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婴儿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母婴免疫传递可以导致血型存在变化。

实验十五 ABO血型鉴定

实验十五 ABO血型鉴定

实验十五 ABO血型鉴定一、正定型法【目的】掌握用盐水介质法进行ABO血型系统(ABO group)正定型(direct typing)的原理、操作方法和结果判断。

【原理】用已知的IgM类特异抗体(标准血清)与被检红细胞在室温条件下、盐水介质中反应,根据红细胞是否出现凝集现象来测定被检红细胞膜上有无与血型抗体相对应的抗原,从而判断和鉴定被检者的血型。

【器材】1. 1.小试管、记号笔、蜡笔、试管架。

2. 2.尖滴管、胶吸头。

3. 3.吸管、吸耳球。

4. 4.载玻片或有凹槽的玻璃板或白瓷板。

5. 5.离心机。

6. 6.显微镜。

【试剂】1.标准抗A、抗B血清(商品)分为人血清ABO血型抗体和人ABO血型单克隆抗体,要求如下:(1)人血清ABO血型抗体:①特异性高。

②凝集效价:抗A不低于1∶128 ,抗B不低于1∶64。

③亲和力:反应开始15s内即出现凝集,3min时明显凝集,血凝块大于1mm2。

④稳定性高。

⑤已灭活补体。

(2)人ABO血型单克隆抗体:①特异性:抗A抗体特异凝集具有A型红细胞抗原的A1、A2、A1B、A2B;抗B抗体只凝集含B抗原的B和AB型红细胞。

②亲和力:以开始反应到出现凝集的时间表示抗血清的亲和力,国家标准是抗A对A1、A2、A2B分别为15s、30s、45s;抗B对B型红细胞为15s。

③凝集效价:国家标准是抗A1、抗B均大于1∶128。

④稳定性:较人血清抗体的稳定性低。

2.生理盐水。

【标本】抗凝静脉血或末梢血。

【操作】制备被检者5%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抗凝血离心或红细胞自然沉降后取试管下层的红细胞2滴于小试管中,加入生理盐水2ml,用尖滴管将红细胞与生理盐水充分混匀。

2 500r/min离心3 min 后弃去上清液,重复洗涤3次。

自管底吸取1滴压积红细胞加入19滴生理盐水中混匀,此即为5%的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

操作示意见图4-1。

图4-15%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制备操作示意图1.玻片法(1)标记玻片或白瓷板:取洁净的载玻片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画出小格,标明抗A、抗B。

血型鉴定与血液配型实验方法介绍

血型鉴定与血液配型实验方法介绍

血型鉴定与血液配型实验方法介绍在医学领域中,血型鉴定与血液配型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方法,它们对于输血、器官移植以及疾病诊断等方面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血型鉴定与血液配型的实验方法。

一、血型鉴定实验方法血型鉴定是指通过实验手段来确定一个人的血型类型,主要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

1. ABO血型的鉴定方法ABO血型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鉴定方法:(1) 滴定法:该方法主要利用抗血清对相应抗原进行滴定。

将被测血清稀释后与抗A、抗B、抗AB和抗O血清滴定反应,根据凝集程度来鉴定血型。

(2) 纸片凝集法:该方法是将试纸片吸附抗体,然后滴加被鉴定血液,根据试纸片上是否出现凝集来鉴定血型。

(3) 红细胞溶血法:该方法是将鉴定者的红细胞与ABO抗血清混合,根据红细胞的溶血情况判断血型。

2. Rh血型的鉴定方法Rh血型包括Rh阳性和Rh阴性。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鉴定方法:(1) 抗人球蛋白试验法:将被测血液与抗人球蛋白血清相混合,根据悬浮液的凝集程度鉴定Rh血型。

(2) 免疫胶体凝集法:本方法是将被测血液与含有相应抗原的胶体颗粒混合,当出现凝集时,可判定为Rh阳性。

以上是血型鉴定的常用实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鉴定。

二、血液配型实验方法血液配型是指将供者和受者的血液样本进行相互匹配,以确保输血或器官移植等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常见的血液配型方法包括ABO血型配型和Rh血型配型。

1. ABO血型配型方法ABO血型配型是最基本的血液配型方法,其原理是将供者和受者的血清与相应的抗原进行反应,根据凝集的反应程度来确定合适的血液配型。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滴定法、纸片凝集法等方法进行配型。

2. Rh血型配型方法Rh血型配型是根据供者和受者的Rh抗原是否相匹配来确定合适的血液配型。

可以通过抗人球蛋白试验法、免疫胶体凝集法等方法进行配型。

血液配型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需求,各种方法各有优劣,医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试验方法

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试验方法

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试验方法正定型试验方法:1.准备试验所需材料:A、B和O型血浆,还原血红蛋白(RBCs),生理盐水(PBS)和试管。

2.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PBS。

3.取一滴A型血浆滴在PBS中的一根试管中,取另一滴B型血浆滴在PBS中的另一根试管中,取一滴O型血浆滴在PBS中的另一根试管中。

4.在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滴RBCs。

5.轻轻摇晃每个试管,观察RBCs和血浆的反应。

反定型试验方法:1.准备试验所需材料:A、B和O型RBCs,A和B型血浆,抗人类血球定向凝集试验(AHG试剂),患者的血清和试管。

2.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患者血清。

3.取一滴A型RBCs滴在血清中的一根试管中,取另一滴B型RBCs滴在血清中的另一根试管中,取一滴O型RBCs滴在血清中的另一根试管中。

4.分别制备三个试管,将A、B和O型RBCs与患者的血清混合。

5.将三个试管分别加入AHG试剂。

6.轻轻摇晃每个试管,观察RBCs和血清的反应。

分析结果:正定型试验的结果是通过观察每个试管中RBCs与血浆的反应来确定的。

如果A型血浆与A型RBCs在试验中凝集,B型血浆与B型RBCs在试验中凝集,而O型血浆不与任何RBCs发生凝集,则可以初步断定该患者的血型是A型、B型或O型。

反定型试验的结果是通过观察每个试管中RBCs与患者血清和AHG试剂的反应来确定的。

如果A型RBCs与患者血清和AHG试剂在试验中凝集,B型RBCs与患者血清和AHG试剂在试验中凝集,而O型RBCs与患者血清和AHG试剂不发生凝集,则可以最终确定该患者的血型。

总结:。

生理实验二--ABO血型鉴定

生理实验二--ABO血型鉴定
输血时主要考虑输入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所破坏。 在紧急情况下无相同血型时,可以选择O型血输给其它血型或将其它型血输给AB型受血者。
思考题:O型万能输血,AB型万能受血,对吗?
参考答案: 异型供血者血浆中含有的抗A 、抗B抗体若未能被受血者的血浆足够的稀释,可使受血者的
红细胞发生广泛的凝集。
因此,只能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少量异型输血,输血速度也不宜太快,以确保供血者血浆输入 的抗体能被有效稀释,并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受血者的情况,如发生输血反应,必须立即停止
第一步 第二步
1.取洁净的双凹玻片
在两端分别标注A和B,中央 标记受试者的号码。
第三步 第四步
3.采血
75%酒精棉球消毒无名指,压 迫指尖使其充血,待自然风干 后,垂直、快速刺破指端。
演示视频
14
四 实验方法与步骤
凝集现象
15
四 实验方法与步骤
[注意事项] 1.指端、采血针务必做好消毒准备,做到一人一 针,不能混用。使用过的物品(包括竹签)均 应放入污物桶,不得再到采血部位采血。 2.酒精消毒部位自然风干后再采血。 3.取血不宜过少,以免影响观察。 也不能过多, 防止在血清中形成团块,影响判断结果。 4. 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 和抗B血清中搅拌。 5.采血后要迅速与标准血清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16
一 实验目的
1.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是均匀分布在血液中的。当加入同种血清抗体时,可使均匀悬浮 的红细胞聚集成团,这便是红细胞的凝集。即抗原--抗体反应。
2.学习ABO血型鉴定方法,掌握血型鉴定原理
二 实验原理
(一)ABO血型的分型
问题一:什么是血型,已发现的血型有多少类?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型鉴定、交叉配⾎操作规程ABO、Rh-D⾎型鉴定操作规程1.⽬的:规范ABO、Rh-D检测的操作过程2. 标本采集:静脉采⾎2ml抗凝⾎,避免溶⾎试剂3. 试剂:长春博讯⽣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4.⽅法原理【原理】:标准⾎清中的完全抗体(lgM)抗A、抗B、和抗D能和红细胞表⾯相应的抗原在盐⽔介质中发⽣特异性的凝集反应。

根据红细胞凝聚类型可鉴别出A、B、O、AB四型和RHD阴性或阳性。

5. 操作:⼀、玻⽚法(⼀般只能做正定型)【正定型】:1、取⼀张玻⽚,⽤蜡笔或记号笔将其分为三等份,从左到右每⼀等份左上⾓标明A、B、D,2、对应加⼊抗A和抗B抗D标准⾎清⼀滴;3、分别加PC(患者10—15%红细胞悬液);4、⽤洁净⽵签将试剂和红细胞充分混匀,混合物约2cm2⼤⼩;5、轻轻地连续倾斜转动玻⽚2—5分钟,观察并记录; 【解释】:A端凝集为A型⾎;B端凝集为B型⾎;A、B 端均凝集则为AB型;A、B端均不凝集则为O型;D端凝集则为RH阳性者,⽆凝集则为RH阴性。

备注:玻⽚法可作为ABO⾎型初筛或复检;不适⽤于抗体鉴定和交叉配⾎;不适合检测ABO亚型。

⼆、试管法(盐⽔介质)【原理】:标准的A型和B型红细胞能和受检者⾎清(⾎浆)中相应的抗体发⽣特异性结合,形成⾁眼可见的凝集反应,从⽽可推断出受检者的⾎型。

【材料】:1、标准A型和B型红细胞悬液(浓度4%,商品有售,亦可⾃⾏新鲜配制);2、受试者⾎清或⾎清;3、洁净康⽒试管。

【正定型】:1、取⼆⽀洁净试管分别记上抗A和抗B;2、对应加⼊抗A和抗B⾎清1滴;3、分别加⼊病⼈红细胞悬液1滴(浓度为2%-5%);4、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1000rpm离⼼1分钟,取出观察结果【解释】:轻摇试管,检查是否凝集,抗A、抗B管均凝集,受试者为AB型⾎;抗A、抗B管均不凝集,则为O 型⾎;抗A管凝集则为A型⾎;抗B管凝集则为B型⾎。

【反定型】:1、取⼆⽀试管分别记上AC和BC;2、分别加⼊病⼈⾎清;3、对应加⼊A和B型试剂红细胞;4、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1000rpm离⼼1分钟,取出观察结果;【解释】:⾸先检查上清液有⽆溶⾎,然后轻摇试管,检查是否凝集,A、B管均凝集受试者为O型⾎;A、B管均不凝集则为AB型⾎;A管凝集则为B型⾎;B管凝集则为A型⾎。

医学免疫学:实验2 凝集反应(ABO血型测定)

医学免疫学:实验2 凝集反应(ABO血型测定)

实验目的:
检测血清标本中有无HBsAb
材料:
48孔ELISA板
阳性对照血清(HBsAb) 阴性对照血清 酶标二抗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诊断试剂盒
洗涤液
底物A和B
微量加样器,待测血清标本等
实验方法
微孔板已包被HBsAg
HBsA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 ① ① ① ① ② ② ② ②A + + — — ③ ③ ③ ③ ④ ④ ④ ④B + + — — ⑤ ⑤ ⑤ ⑤ ⑥ ⑥ ⑥ ⑥C + + — — ⑦ ⑦ ⑦ ⑦ ⑧ ⑧ ⑧ ⑧D
实验结果
颜色变化或OD(吸光度)值
酶标板
酶标仪Βιβλιοθήκη 样+-1 2 3456
每孔加 50μl 不同的血清样本 Positive control (HBsAb) :1 滴 Negative control (NS): 1 滴
加样
+
- sample
加酶结合物
enzyme
每孔加酶结合物1滴 混匀, 37 ℃ 30 min.
放射物标记技术 酶标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酶免疫组化技术
双抗体夹心法
竞争法
双抗原夹心法
间接法
直接法
原理:间接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不显色
洗涤
洗涤
1.包被已知抗原 2.加入待测标本 (未知抗体?) 3.加入酶标二抗 (即抗抗体 :抗人Ig的抗体) 4.加入底物
颜色改变 = 待测标本中存在抗体
实验结果
呈红色片状凝集颗粒为阳性 实验结束后,洗涤试管;

两种ABO血型、RhD血型鉴定方法的比较

两种ABO血型、RhD血型鉴定方法的比较

两种ABO血型、RhD血型鉴定方法的比较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过程中有效的辅助手段之一,而准确的血型鉴定试验,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基础和前提。

传统的血型鉴定方法有玻片法、纸板法、试管法。

玻片法操作简单、方便,适于血型普查,但反应时间长,易忽略较弱凝集而导致血型鉴定的错误。

纸板法是玻片法的改良形式,可以同时进行ABO正反定型和RhD血型鉴定,但其结果易受环境湿度、温度、观察时间等多重因素影响。

试管法是经典的ABO、RhD血型鉴定方法,其结果准确可靠,但其操作难以规范化,不适于批量标本的处理。

而微柱凝胶技术不仅反应结果可靠,特别是在引入自动血型分型系统以后,消除了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现了血型鉴定实验的规范化、信息化。

我科于2016年3月—2016年12月,采用纸板法、自动微柱凝胶技术两种方法鉴定2600例患者ABO、RhD血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1.1.1标本:2600名患者男性1357名,女性1243名,年龄0~86岁,血样采用EDTA-K2抗凝真空无菌采血管1.1.2试剂:抗-A、抗-B(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抗-D标准血清(海尔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抗-H血清(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0.8%A、B反定型标准红细(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3%A/B试剂红细胞(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人源抗-A、抗-B血清(本室自制),ABO/RhD血型鉴定卡(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凹型ABO/RhD血型鉴定纸板(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1.3仪器:XK—550血库专用离心机(四川蜀科仪器有限公司),博迅血型卡分型系统(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1.2 方法1.2.1纸板法ABO血型鉴定:实验步骤参照玻片法[1],在标有抗A、抗B、抗D凹型检测孔内分别加入抗A、抗B、抗D标准血清1滴,再分别加入受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玻璃棒搅匀;在标有Ac、Bc的凹型检测孔内分别滴加受检者血浆1滴,再分别滴加A型、B型3%试剂红细胞,肉眼观察来判断结果。

ABO血型鉴定

ABO血型鉴定

ABO血型鉴定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习ABO血型鉴定的原理和方法2实验对象:人体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试验情况标准A血清标准B血清人血凝集情况不凝集凝集从上表可知:人血与标准A血清(含抗B抗体)混合后不发生凝集;人血与标准B血清((含抗体A抗体)混合后发生凝集。

5讨论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滴加在玻片上并使之混合,则红细胞可凝集成簇,这一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

在补体的作用下,可引起凝集的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

当给人体输入血型不相容的血液时,在血管内可发生红细胞凝集和溶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红细胞凝集的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

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决定簇,这些抗原在凝集反应中被称为凝集原。

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性抗体则称为凝集素,凝集素伽马-球蛋白,存在于血浆中。

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时,由于每个抗体上具有2-10个抗原结合位点,因此抗体可在若干个带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之间形成桥梁,使他们聚成簇,从而发生血凝,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可将血液分成四种ABO血型:红细胞膜上只含有A抗原者为A型;只含有B抗原者为B型;含有A与B 两种抗原的为AB型;A和B两种抗原均不含者为O型。

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含有不同的抗体,但不会含有与自身红细胞抗原相应的抗体。

在A型血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抗体;在B型血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抗体;在AB型血的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 抗体。

O型血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 两种抗体。

ABO 血型中的抗原和抗体血型红细胞膜上所含的抗原血清中所含的抗体O 无A也无B 抗A和抗BA A 抗BB B 抗AAB A和B 无抗A也无抗B正确鉴定血型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基础,常规ABO血型的定型包括正向定型和反向定型。

正向定型是用抗A与抗B抗体检测红细胞上有无A或B抗体;反向抗体是用已知血型的红细胞检测血清中有无抗A或抗B抗体,结果见表。

ABO血型鉴定标准操作规程

ABO血型鉴定标准操作规程

ABO血型鉴定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原理: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和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 型、AB型及0型4种。

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

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抗一A和抗一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 抗原或/和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一A或/和抗一B2.试剂和材料:1、抗一A(B型血)、抗一B(A型血)及抗一A十B(0型血)分型血清,2、5%A、B及。

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

3、受检者血清;4、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

3.方法3.1.试管法(1)取洁净小试管(内径IommX60mm)3支,分别标明抗一A、抗一B和抗-分型血清各1滴于试管底部,再A十B,用滴管分别加抗一A、抗一B和抗一A十B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混合。

(2)另取洁净小试管(内径IOmlnX60mm)3支,分别标明A、B和0细胞。

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1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和0型5%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混合。

(3)立即以100Or/min离心Inlino(4)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

如内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

(5)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此有助于A、B亚型、类B或CiSAB的发现。

(6)凝集强度判断标准4十红细胞凝集成一大块,血清清晰透明。

3十红细胞凝集成数小块,血清尚清晰。

2十红细胞凝块分散成许多小块,见到游离红细胞。

1+ 肉眼可见大颗粒,周围有较多游离红细胞±镜下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有很多游离红细胞MF混合凝集外观(mixedfield)是指镜下可见少数红细胞凝集,而绝大多数红细胞仍呈分散分布。

一表示阴性,镜下未见凝集,红细胞均匀分布。

3.2.玻片法(1)取清洁玻片1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画成方格,标明抗X、抗-B 和抗-A十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f和抗-A十B分型血清1滴于标明的方格内,再各加受检者2%红细胞悬液1滴,混合。

ABO 血型鉴定

ABO 血型鉴定

ABO 血型鉴定1、实验原理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 抗原或(和)B 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 B O 血型。

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和)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红细胞B红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和)抗B。

2、使用的标本种类和收集方法2.1、受检者5%红细胞悬液红细胞悬液制备:采取受检者的红细胞,经盐水洗涤3次,取压积红细胞1滴加入生理盐水16滴(0.8ml)配成5%的红细胞悬液。

2.2、受检者血清采取受检着静脉血2-3ml,置水浴箱中至完全凝固,3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分离上层血清备用。

2.3、标本接收2.3.1、血型鉴定不接收临床送检标本(除外2.3.2规定内容)。

2.3.2、特殊急诊检验人员无法采血时,接收临床送检标本需登记采血护士姓名及送检护士姓名、并查对标本标签和检验单内容是否相符,如有不符可以拒收标本。

2.4、标本容器要求:洁净一次性塑料试管3、使用的试剂3.1、抗A 、抗B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3.1.1、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3.1.2、生产厂家: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3.1.3、保存条件:2-8℃避光保存,有效期内使用。

2.5 %A、B及O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2.5.1、制备方法分别采取已知A、B、O三种血型的红细胞,经盐水洗涤3 次,经盐水洗涤3次,取压积红细胞1滴加入生理盐水16滴(0.8ml)配成5%的红细胞悬液。

2.5.2、保存条件:配制好的5%的红细胞悬液在试管上注明红细胞血型及配制时间,2-8℃避光保存,有效期3天。

4、仪器:4.1、仪器型号:TL80-1型医用离心机4.2、仪器厂家:中国江苏姜岩是田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4.3、许可证号:苏药管械(试)字2001第2030436号4.4、仪器使用具体要求见离心机使用维护程序。

5、操作步骤、报告结果5.1、正定型:取清洁试管2支作好标记,分别加入抗A(蓝色)和抗B(黄色)标准血清各2滴。

生理实验二--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

生理实验二--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

生理实验二------ABO 血型鉴定[实验目的]1.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

2.学习ABO 血型鉴定方法,掌握血型鉴定原理。

[实验原理](一)ABO 血型的分型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ABO 血型系统有两种不同的抗原,即A 抗原、 B 抗原。

而血清中还存在对应的两种抗体,即抗A 抗体和抗B 抗体。

ABO 血型的分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 抗原和B 抗原将血液分为A 、B 、AB 和O 型四类。

A 抗原与抗A 抗体相遇或B 抗原与抗B 抗体相遇时,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

当给人输入血型不相容的血液时,可发生血管内红细胞凝集和溶血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表1 ABO 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血型 红细胞膜上的抗原血清中的抗体 A 型A 抗B B 型 B 抗A AB 型 A+B 无 O 型无抗A+抗B(二)ABO 血型的鉴定---正向定型常规ABO 血型的定兴包括:正向定型和反向定型。

1.正向定型是用抗A 抗体和抗B 抗体检测未知红细胞上有无A 或B 抗原;反向定型是用已知血型的红细胞检测血清中有无抗A 或抗B 抗体。

表2 ABO 正向定型 正向定型血型 B 型血清 (抗A )A 型血清 (抗B )O 型血清 (抗A ,抗B )- - - O 型 + - + A 型 - + + B 型 +++AB 型一般A 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B 抗体,B 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A 抗体,因此可以用标准血清中的抗体与被测者红细胞反应,以确定其血型。

(三)ABO 血型的遗传由三个等位基因控制人类ABO血型系统的遗传由9号染色体上的A、B和O三个等位基因来控制。

在一对染色体上只可能出现上述三个基因的两个,分别由父母双方各遗传给子代。

三个基因可组成六组基因型。

由于A和B基因为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故血型的表现型仅四种。

血型相同的人,其遗传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见表3表3 ABO血型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思考题:A型、B型的父母,子女可能的血型?利用血型遗传的规律,可推知子女可能有的血型和不可能有的血型,可从子女的血型表现型来推断亲子关系。

实验2 凝集反应-ELISA(双抗原夹心法)

实验2 凝集反应-ELISA(双抗原夹心法)
血型系统
4
ABO血型鉴定步骤
红细胞悬液的制备(用于血型鉴定及ELISA实验) 1. 取EP管1支,加入5滴生理盐水 2. 消毒耳垂或手指皮肤 3. 用采血针采1-2滴血,加入盛有生理盐水的EP管中混匀 4. 2000rpm,离心3min
取上清用于ELISA实验
5. 取红细胞悬液用于ABO血型鉴定 6. 取已加有抗A血清与抗B血清载玻 片 1张,分别加入待测抗原各 1 滴, 并用牙签混匀。 7. 置室温5 分钟左右观察结果。
5
ABO血型鉴定的判断
抗A型标准血清 抗B型标准血清 抗A型标准血清 抗B型标准血清
B 型 A 型
示 意 图
抗A型标准血清 抗B型标准血清 抗A型标准血清 抗B型标准血清
O 型
AB 型
注意事项
用牙签研磨时,注意防止将抗A血清带到抗 B血清中,反之亦然。
如果凝集现象不太明显时,可用显微镜观察。
9
10
实验报告
玻片凝集反应-ABO血型鉴定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原夹心ELISA)
免 疫 学 实 验 课
贵阳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1
实验内容
1、ABO血型鉴定--玻片凝集反应(1份/1人) 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ELISA法(1份/1人)
2
(一)玻片凝集反应
已知抗血清与未知颗粒性抗原置于 清洁玻片上,在一定的条件下,若两者 相对应,则会发生凝集。本方法主要用 于抗原的定性分析,如菌种鉴定、ABO 血型鉴定等。
7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的检测 ——双抗原夹心ELISA法
测定原理 采用纯化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包被反应板,加入待检标本,当标本中存在抗HBs时,该抗体与包被HBsAg结合,再加入辣根 过氧化物酶标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 HBsAg –HRP),最后形成HBsAg-抗HBs-酶 标记抗原复合物,加入底物产生显色反应。

简述血型鉴定方法

简述血型鉴定方法

简述血型鉴定方法
血型鉴定方法是通过检测人体中的血液样本来确定个体的血型类型。

主要的血型鉴定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ABO血型鉴定:这是最常见的血型鉴定方法,通过检测红细胞表面的抗原来确定血型。

常见的有A型、B型、AB型和O型。

通常使用血清型抗原试剂与患者的红细胞相互反应,根据凝集的情况来确定血型。

2. Rh血型鉴定:Rh血型是指红细胞表面的Rh抗原。

根据是否具有Rh抗原可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血型。

Rh血型鉴定同样可以通过血清型抗原试剂与患者的红细胞反应来确定。

3. Kell血型鉴定:Kell血型是指Kell抗原,也是红细胞表面的抗原之一。

Kell血型鉴定通常使用特定的抗体试剂反应来确定。

4. Lewis血型鉴定:Lewis血型是指受体器官和体液的特定酶所表达的血型抗原。

鉴定方法主要基于特定抗体的反应性。

5. MN血型鉴定:MN血型是指地贫素和金伯利金抗原。

通过特定抗体的作用来进行鉴定。

这些血型鉴定方法主要通过血清型抗体试剂与患者血液样本中的红细胞进行反应来确定。

根据反应的凝集情况和试剂的反应性,可以确定个体的血型类型。

这些方法在血液供应和输血匹配以及遗传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ABO系统疑难血型鉴定

ABO系统疑难血型鉴定
输血相容性检测
人源抗-A:+抗-H :3+ 唾液检出A、B、H物质 基因检测结果: B(A)
实例分析与点评3: 血清学结论:
B(A) 分泌型
输血建议:输B型
实例分析与点评4:
实例分析与点评4:
简要病史: 刘XX,男,63岁。脑肿瘤。
无输血史,无移植史。
实例分析与点评4:
输血相容性检测
1.微柱凝胶卡血型初检
查看病历资料 参考其他检查
从反定型入手
实验室验证
设计针对性试验验证
由卡式法改为试管法 血清充分释出,红细胞洗涤 准备抗A、抗A1、抗B、抗AB、抗H、ABO细胞 室温反应延长时间,离心观察结果 4度冰箱放置10min离心观察结果 加大血清量和试剂量,混匀离心观察结果 对凝集强度、混合外观、溶血的准确判读
ABO系统疑难血型鉴定
1 ABO系统疑难血型 凝集强度判读 2
3 实验结果不符考虑因素
案例分析与点评 4
5 ABO亚型的血清血特点
1.ABO正定型凝集强度<3+,反定型凝集强度<2+ 2.正定型为O型时,反定型价差>=2+ 3.血型正反不符提示(抗原/抗体增多或减少) 4.与历史血型不符
出现疑难血型时建议用试管法规范操作复查!
抗H: 3+(阴性B和阳性O对照)
唾液检出B、H血型物质
亲和力实验 : 亲和力降低
实例分析与点评2: 血清学结论:
B3亚型
输血建议:输B型
实例分析与点评3:
实例分析与点评3:
简要病史: 彭XX,男,73岁。腰椎椎管狭窄。
无输血史,无移植史。
实例分析与点评3:
输血相容性检测
1.微柱凝胶卡血型初检

ABO血型鉴定2

ABO血型鉴定2

• (2)平板法 ①取洁净平板1块,用记号笔划出反 应小格,在左侧注明抗D,中间段注明阴性 对照,右侧注明阳性对照;②将室温盐水反 应的抗D血清各1滴加入上述小格内;③抗D 小格内加入待检者5%红细胞悬液1滴,阳性 对照小格内加入阳性对照红细胞悬液1滴, 阴性对照小格加入阴性对照红细胞悬液1滴; ④用干净玻璃棒搅拌红细胞悬液与试剂血清 充分混合;⑤连续轻轻倾斜转动平板,一般 在2min内观察结果,或按试剂说明书规定的 时间观察结果。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
• RH血型的分类

RH血型系统,其中含有6种抗原,即C、c、D、d、 E、e。凡人体血液红细胞含D抗原(又称RH抗原)为 RH阳性,否则为阴性。这样就使已发现的红细胞 A、 B、O及AB四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为二地 被划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种。随着对RH血型的不断 研究,认为RH血型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 杂的一个血型系。RH血型无天然抗体,其抗体多由 输血(RH阴性者被输人RH阳性血液)或妊娠(RH阴 性母亲孕育着RH阳性胎儿)免疫生成,具有重要临 床意义。一旦形成抗体,如再输入RH阳性血液,可 发生严重输血反应。再孕育RH阳性胎儿可发生新生 儿溶血症。
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
永昌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孙晓玲
ABO血型鉴定
• 一、 [器材]
1、采血针:市售一次性使用的采血针,刺血深度可加 控制。 2、消毒干棉球。 3、75%乙醇棉球。 4、一次性使用的20uL刻度采血管。
• 二、鉴定方法
• 生理盐水凝集法:①玻片法:操作简单,适于大 量标本检查,但反应时间长;被检查者如血清抗 体效价低,则不易引起红细胞凝集,因此,不适 于反向定型。②试管法:由于离心作用可加速凝 集反应,故反应时间短,而且借助于离心力可以 使红细胞接触紧密,促进凝集作用,适于急诊检 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H血型
RH的由来

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 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1940年,兰德斯坦 纳等科学家在用恒河猴的红细胞免疫豚鼠 和家兔,结果在豚鼠和家兔身上获得了一 种免疫血清,这种血清不但能凝集恒河猴 的红细胞,也可以与部分人的红细胞产生 凝集反应,也就是说这些人的红细胞跟恒 河猴的红细胞有一个共同的抗原点,故而 以恒河猴的字头缩写命名。
⑤玻片法反应时间不能少于10min,否则较弱凝集 不能出现,造成假阴性。 ⑥正、反定型结果一致才可发报告。 ⑦反定型法: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陷,长期大量 应用免疫抑制剂,血型抗体可减弱或消失;血清 中存在自身免疫性抗体、冷凝集素效价增高、多 发性骨髓瘤、免疫球蛋白异常均可造成反定型困 难;新生儿体内可存在母亲输送的血型抗体,且 自身血型抗体效价又低,因而出生6个月以内的 婴儿不宜做反定型。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水平大幅 度下降或被检者血清中缺乏抗A及(或)抗B抗 体,可引起假阴性或血型鉴定错误。
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
永昌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孙晓玲
ABO血型鉴定
一、 [器材]
1、采血针:市售一次性使用的采血针,刺血深 度可加控制。 2、消毒干棉球。 3、75%乙醇棉球。 4、一次性使用的20uL刻度采血管。
二、鉴定方法
生理盐水凝集法:①玻片法:操作简单, 适于大量标本检查,但反应时间长;被检 查者如血清抗体效价低,则不易引起红细 胞凝集,因此,不适于反向定型。②试管 法:由于离心作用可加速凝集反应,故反 应时间短,而且借助于离心力可以使红细 胞接触紧密,促进凝集作用,适于急诊检 查。

RH阴性的女性在输了RH阳型的血 后,血液里产生了抗体,就不能再怀 RH阳性的孩子了,否则婴儿多半难以 存活。也有部分存活胎儿由于溶血所 产生的大量胆红素进入脑细胞,引起 新生儿中枢神经细胞病变(称为核黄 疸,核黄疸残废率极高)即使幸存也 会影响病儿的智力发育和运动能力。

这是因为RH阴性母亲怀孕后,母亲和 孩子的血在胎血中有一层膜隔开,可以交 换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和氧气,但血液不 直接流通,只有在某些原因下如外伤、炎 症等,胎儿的血球可流入母体,而胎儿得 自父亲的血型如果恰恰与母亲不合,那么, 只要胎儿的红细胞进入母体,其红细胞上 的抗原就能刺激母亲产生相应的抗体,这 种抗体再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 与孩子红细胞上的抗原起作用,即发生抗 原抗体反应,使大量红细胞被破坏,溶解, 发生贫血。同时产生大量胆红素,因而发 生黄疸。
三、[操作]
1、采血部位成人以左手无名指为宜。(半岁以上 儿童以手指采取为好,半岁以下婴幼儿通常自拇指 或足跟两侧采血 2、轻轻按摩采血部位,使其自然充血,75%乙醇 棉球消毒局部皮肤、待干 3、紧捏刺血部位,用无菌刺血针穿刺取血。动作 应迅速,深度为2-3mm。稍加挤压,以血液流出 为宜。 4、用干棉球擦去第一滴血,用一次性使用的 20uL刻度采血管采血20uL滴于玻片一端,同样在 玻片另一端滴血20uL。 5、滴加ABO血型鉴定试剂。
RH血型的分布 RH血型的发现,对更加科学地指导输 血工作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 断和维护母婴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有关资料介绍,RH阳性血型在我国汉族 及大多数少数民族人中约占99.7%,个别少 数民族约为90%。在国外的一些民族中, RH阳性血型的人约为85%,其中在欧美白 种人中,RH阴性血型人约占15% 。 在我国,RH阴性血型只占千分之三属 于稀有血型。RH阴性A型、B型、O型、AB 型的比例是3:3:3:1。
二、用品准备
RH试剂血清【抗D】,待检者红 细胞,各型阴、阳性对照红细胞。其他 材料同ABO血型鉴定。
三、方法操作 盐水介质法
(1)试管法 ①取小试管3支,1支注明抗D, 另1支注明阳性对照,最后1支注明阴性对 照。②将室温盐水反应活性的抗D血清各1 滴加入上述试管内。③抗D试管中加入1滴 5%待检者红细胞(盐水、血清) 悬液,阳性 对照及阴性对照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阳 性红细胞及阴性红细胞悬液1滴;④轻轻混 匀,于3000r/min离心15s;⑤取出轻轻摆 动观察有无凝集。
四、结果判读
抗D试管中出现凝集,而阴性对照试管 不凝集,阳性对照试管凝集,待检者为阳 性;抗D试管和阴性对照管均不凝集,阳性 对照试管凝集,待检者为阴性。玻片法同 试管法。
五、临床意义
无论是RH阴性还是RH阳性其差别仅仅 是血型的不同,都属健康人群。 RH阴性者不能接受RH阳性者血液,因 为RH阳性血液中的抗原将刺激RH阴性人 体产生RH抗体。如果再次输入RH阳性血 液,即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但是,RH 阳性者可以接受RH阴性者的血液
RH血型的分类

RH血型系统,其中含有6种抗原,即C、c、 D、d、E、e。凡人体血液红细胞含D抗原 (又称RH抗原)为RH阳性,否则为阴性。 这样就使已发现的红细胞A、B、O及AB四 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为二地被划 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种。随着对RH血型的 不断研究,认为RH血型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 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血型系。RH血型无天然 抗体,其抗体多由输血(RH阴性者被输人 RH阳性血液)或妊娠(RH阴性母亲孕育着 RH阳性胎儿)免疫生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一旦形成抗体,如再输入RH阳性血液,可发 生严重输血反应。再孕育RH阳性胎儿可发生 新生儿溶血症。

RH阴性女性如果不输RH阳性的 血,则可生育第一胎,这是由于第一 胎怀孕时,孕妇体内产生的抗体量较 少,还不足以引起胎儿发病。如果第 一胎是RH阳性,那么以后就不能继续 生育了。

如果男性是RH阴性,那么生完 RH阳性的孩子后也不要生育第二胎。 一般来讲,RH溶血比ABO溶血症状 出现早而且重,RH溶血一般发生在第 二胎,ABO溶血可发生在第一胎。新 生儿溶血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因 此再次怀孕的胎儿发病机会更多、症 状也更重。但是男性输完RH阳性的血 后不会丧失生育能力。
加试剂抗体血清
加被检红细胞悬液
相对应的抗原抗体反应
观察结果
ABO血型判断 血 型 A B O AB 正定型 抗-A 抗-B — AC — 反定型 BC OC — — — —
+
— —
+


+

+
+

+

+
+
五、.注意事项
一般注意事项: ①所用器材必须干燥清洁、防止溶血。为避免交 叉污染,建议使用一次性器材。标准血清从冰箱 取出后,应待其平衡至室温后再用,用完后应尽 快放回冰箱保存。 ②加试剂顺序:一般先加血清,然后再加红细胞 悬液,以便核实是否漏加血清。 ③虽然IgM抗A和抗B与相应红细胞的反应温度以 4℃最强,但为了防止冷凝集现象干扰,一般在 室温20℃~24℃内进行试验,而在37℃条件, 可使反应减弱。 ④幼儿红细胞抗原未发育完全、老年体弱者抗原 性较弱,最好采用试管法鉴定血型。
(2)平板法 ①取洁净平板1块,用记号笔划出反应 小格,在左侧注明抗D,中间段注明阴性对 照,右侧注明阳性对照;②将室温盐水反 应的抗D血清各1滴加入上述小格内;③抗 D小格内加入待检者5%红细胞悬液1滴, 阳性对照小格内加入阳性对照红细胞悬液1 滴,阴性对照小格加入阴性对照红细胞悬 液1滴;④用干净玻璃棒搅拌红细胞悬液与 试剂血清充分混合;⑤连续轻轻倾斜转动 平板,一般在2min内观察结果,或按试剂 说明书规定的时间观察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