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地理知识现有状况与地理能力的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地理知识现状与地理能力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我们小组之前选择的课题是“影响地理课程的因素”。

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发现比较难以深入探讨,资料较少且不便操作。

因而大家一致决定,重新进行课题的选择。

因为在做前期工作时,我们小组发现关于小学地理课程这部分是缺失的,关于地理方面的知识,都只是在交叉学科自然等课程中有一点点表达。

地理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它具有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等特性,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学生是不是应该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初高中课程中的地理呢?所以我们小组重新调整思路,打算进行关于小学生地理能力和小学地理课程开设的相关研究。

关于这方面的调查,是十分有必要的。

以下是几点关于基础教育中地理的相关研究:
1、2012年6月5日,东方早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其中言道,“中国教育缺乏历史地理基本知识”,当时,由于大家对南海等疆域问题十分关注,也引出了当今社会,人们对基本地理教育缺失的担忧。

满志敏教授认为,基础教育和常识教育中对历史地理的普及太少,安介生教授也说,“对历史地理的宣传,对我们学科的认识太低了。


2、Piaget和Weil曾做了一个开创性研究,关于儿童对于国家的认识,其中提到,5岁以前,儿童对国家的知识相当贫乏;而5岁以
后,对国家的知识开始增长,同时,也开始具备有关国家象征物的知识;7-8岁到10-11岁,儿童虽然对国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但是还没有上升到抽象的层次; 12岁时,儿童形成了对国家的抽象概念的理解。

由此得出,地理意义上的国家最为具体,而政治意义上的国家最为抽象,根据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一般是从具体到抽象,那么从地理知识入手可以很好地找到发展过程的最初特点。

3、据相关文献统计,2001年前后,世界地理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国小学教科书的变化较小,大篇幅的削减了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罗列世界分区的系统性学习也消失了。

另外,在传统的地质学习中很重视的自然地理的相关内容,或是轻描淡写或是根本就忽略不写。

〔《日韩中三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世界地理教育》〕
4、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一基本理念,就是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起点,是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基础。

二、研究假设:
小学现有的课程不能满足小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地理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目的:
希望通过调查,可以反映出小学生现有的地理知识及地理能力,一方面可以为教育科学研究搜集事实,另一方面可以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政策、法令、法规和制订教育发展计划提供依据。

再一方面也可以让相关部门考虑是否应在小学开设地理课程。

四、研究内容:
〔一〕确立调查课题、制定调查计划
〔1〕调查地点:天津市南开区、北辰区、武清区的小学
〔2〕调查对象:10~12岁的小学生,及学生家长、老师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相关分析法。

〔4〕调查步骤:对小学生派发问卷;对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当面访谈,直接了解情况。

〔二〕收集材料
在教育调查过程中采用问卷、访问手段全面收集资料。

搜集已有文献并进行总结。

整理资料
在对材料进行统计分析之前,必须对材料的完整性、一致性、可靠性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把收集到的分散、片断、零乱的原始材料归类、综合或分组,进行汇总统计;在调查材料的整理过程中,有系统地摘要记录那些内容丰富、生动具体的原始材料,使资料分析不局限于几个抽象的数据。

研究方法:调查法、访谈法,相关分析法。

五、设计方案:
〔一〕、问卷调查
天津市小学生地理知识现状与地理能力调查问卷
年级:性别:
指导语:本调查结果用于教学科研,答案无对错、优劣之分,也不影响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等第评定,请仔细阅读每个题目,把最符合情况的选项填在括号里,谢谢同学们的合作!〔调查内容绝不外泄〕1、你的家乡在哪?
___国___省/市___区
2、太阳从〔〕升起,从〔〕落下?
A、东边B、西边C、南边D、北边
3、以下不属于世界七大洲的是〔〕
A、亚洲B、澳洲C、欧洲D、非洲
4、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5、如果你面对着地图,在地图上右边的方向是〔〕
A、东
B、西
C、南
D、北
6、我国的母亲河是〔〕
A、黄河
B、长江
C、海河
D、淮河
7、我国最大的岛屿〔〕
A、海南岛
B、台湾岛
C、钓鱼岛
D、蓬莱岛
8、与我国直接相邻的国家是〔〕
A、韩国
B、日本
C、朝鲜
D、泰国
9、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去楼道
C、原地不动
D、跳下楼
10、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
A、向教室外跑
B、听老师指挥
C、蹲在地上
D、涌向楼梯间
11、你在森林里迷路时,你会怎么判断方向?请写出理由。

〔多项选择〕
A、看树木的枝叶
B、看树的年轮
C、看星星
D、看太阳
E、其他
理由:________
〔二〕、访谈
可采用访谈或者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对学生,老师,家长关于小学生是否开设地理课程进行采访,并询问在小学阶段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是否能满足学生的正常生活和今后的学习,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三〕、个案研究
可采用同一学校两个基础水平差不多的班级进行个案研究,其中一个班级开设地理课程并进行专业的地理学习,另一个班级则保持与原来一致,尽可能控制两个班级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再过一学年之后进行地理常用知识测试,对结果进行评价分析,进一步探讨小学生是否有开设地理课程的必要。

〔四〕、相关结论
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我们得出以下方面:
图1-1
问卷调查卷面显示学生们地理知识较为薄弱(集中在图1-1 A段),另外访谈中老师、学生、家长一致认为学校应该加设地理课程的话,那么可以考虑在小学开设地理课程;如果一致认为不必要专门系统的进行学习,那么小学是否开设地理课程应进行更深入科学的探究,可再涉及个案研究的结果。

问卷调查卷面显示学生们地理知识相对居中〔集中在图1-1 B段〕,那么将以访谈结果为主,开设地理课程与否将取决于老师学生及家长的意愿。

问卷调查卷面显示学生们地理知识比较丰富〔多数集中在图1-1 C 段〕,如果访谈中老师学生及家长觉得小学课程负担繁重,不必要加设专门的地理课程的话,那么将不考虑在小学开设地理课程。

反之,认为学习地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那么也可以考虑开设地理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