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绪论
A、山水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山水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王多才多艺,亦官亦隐,又受佛教影响, 王多才多艺,亦官亦隐,又受佛教影响, 故以一种虚灵的胸襟去体悟山水, 故以一种虚灵的胸襟去体悟山水,在清新宁静 而又生机昂然的山水中, 而又生机昂然的山水中,感受到万物生生不息 之趣,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融为一体, 之趣,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融为一体,创造 出水月镜花般的明静秀丽的诗境。 辋川集》 出水月镜花般的明静秀丽的诗境。《辋川集》 20首 首 孟亦以疏淡之笔描写山水景物, 孟亦以疏淡之笔描写山水景物,多表现其 隐逸情趣。其田园诗作近似陶诗, 隐逸情趣。其田园诗作近似陶诗,如《过故人 庄》。
唐诗宋词专题研究
重庆市永川广播电视大学 涂珍发(高级讲师) 涂珍发(高级讲师)
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 本课程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 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专 题研究性质,其教学目的是利用以往已 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引导学生更深入 地理解一些古代的重要文学现象以及具 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并希望通过四 个专题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 力,引发他们对文学研究的兴趣。
一、绪论
A、杜甫:诗风转变之始。 、杜甫:诗风转变之始。 杜甫经历了影响唐朝由盛及衰的重要历史事件:安史之乱。 杜甫经历了影响唐朝由盛及衰的重要历史事件:安史之乱。 严酷的现实使他的诗歌创作由表现自我转向关注国运民生, 严酷的现实使他的诗歌创作由表现自我转向关注国运民生,表 现战乱给国家命运与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把写实倾向推 现战乱给国家命运与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 向艺术的高峰,因此,其诗素有“诗史”之誉。 向艺术的高峰,因此,其诗素有“诗史”之誉。这一性质决定 了其写作方法的变化,以叙事手法写时事, 了其写作方法的变化,以叙事手法写时事,将强烈深沉的抒情 融入叙事手法之中,寓主观于客观。在风格上, 融入叙事手法之中,寓主观于客观。在风格上,表现出沉郁顿 挫的特征。 挫的特征。杜甫的艺术贡献最突出的就是使律诗的表现手法达 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七律是在他的手里才真正成熟。 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七律是在他的手里才真正成熟。 尽管李杜生活在同一时代, 尽管李杜生活在同一时代,但他们在唐诗发展史上的意义 却大不相同。如果说李白是盛唐气象的终结者,那么, 却大不相同。如果说李白是盛唐气象的终结者,那么,杜甫则 可以视为中唐诗风的开启者。 可以视为中唐诗风的开启者。
一、绪论
C、李白: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诗人。 、李白: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诗人。 李白性格狂放,故诗中充溢着狂傲的独立人格、 李白性格狂放,故诗中充溢着狂傲的独立人格、非凡的自 负与自信,处处皆有“ 负与自信,处处皆有“我”在。其乐府诗往往借古题抒写自己 的情怀,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 的情怀,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完全打破 传统乐府用赋体叙事的写法,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进乐府, 传统乐府用赋体叙事的写法,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进乐府,使 古题乐府获得新的生命,把乐府诗的创作推向高峰。 古题乐府获得新的生命,把乐府诗的创作推向高峰。 其歌行体诗更是脍炙人口,情感的瞬息万变, 其歌行体诗更是脍炙人口,情感的瞬息万变,句式的长短 变化,音节的错落有致,使诗歌气势磅礴, 变化,音节的错落有致,使诗歌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盛唐诗 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李白在绝句创作上也当时难得一见的高手, 李白在绝句创作上也当时难得一见的高手,五绝与七绝兼 其清新的境界,飘逸的风神,流畅的节奏,朴实的语言, 长,其清新的境界,飘逸的风神,流畅的节奏,朴实的语言, 亦罕有伦比。 亦罕有伦比。 总之,李白诗歌风格兼有豪放飘逸与清新自然的特征。 总之,李白诗歌风格兼有豪放飘逸与清新自然的特征。
一、绪论 3)中唐:诗风的转变。 )中唐:诗风的转变。 中唐是继盛唐之后的又一诗歌高峰。它的意义在于 开拓了诗歌个性化的创作道路,推进了唐代诗风的转 变。 中唐的重要诗人是杜甫,他的诗歌将强烈深沉的抒 情融入叙事手法之中。无论是题材还是写法,都呈现 出迥异于盛唐诗歌的风貌。 大历时期的韦应物、刘长卿以及“大历十才子”虽 然经历了安史之乱,但气骨明显衰弱。 贞元、元和时期,诗坛上出现了革新的风气,掀起 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尚险怪 的韩孟诗派和尚浅俗的元白诗派。 元白的新乐府也是这一时期的成就之一。同时刘禹 锡和柳宗元自成一家,也有较大的成就。
一、绪论
1)初唐:又可细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 )初唐:又可细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 A、前期:宫体诗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 、前期:宫体诗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 B、中期:出现“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中期:出现“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不仅在理论上反对“上官体” 提倡具有“骨气” 他们不仅在理论上反对“上官体”,提倡具有“骨气”的刚健 之诗,而且在创作上始见壮大之势。使诗歌创作“ 之诗,而且在创作上始见壮大之势。使诗歌创作“由宫廷走向 市井,由台阁走向江山与塞漠。 市井,由台阁走向江山与塞漠。” C、后期:先是陈子昂在理论上提倡“兴寄”与“风骨” 风骨” 、后期:先是陈子昂在理论上提倡“兴寄” 修竹篇序》),在创作上也将昂扬壮大的情思与优美的声 (《修竹篇序》),在创作上也将昂扬壮大的情思与优美的声 律词采相结合。 首 感遇诗》 登幽州台歌》 律词采相结合。38首《感遇诗》、《登幽州台歌》等,一扫宫 体余风。 体余风。 同时,沈佺期、 同时,沈佺期、宋之问在诗歌创作的声律方面完成乐律诗 的定型,故当时律诗又称作“沈宋体” 的定型,故当时律诗又称作“沈宋体”。 张若虚、刘希夷在诗歌意境的创造方面成就突出, 张若虚、刘希夷在诗歌意境的创造方面成就突出,尤其 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将诗情画意与哲理融为一体, 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将诗情画意与哲理融为一体,创造 出情景交融、玲珑剔透的诗歌意境。 岑参为代表 、边塞诗派:以高适、 高适的边塞诗融会了对边塞生活的实地体 验和冷静观察, 验和冷静观察,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深刻揭示边 防政策的弊病, 防政策的弊病,以政论的笔调表达对战争的意 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如代表作《燕歌行》 见,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如代表作《燕歌行》 岑参两次从军,生性好奇, 岑参两次从军,生性好奇,所以他的边塞 诗,总是以浓重的色调描绘西北边疆的奇丽风 光和异域风情,具有乐观浪漫的特征, 光和异域风情,具有乐观浪漫的特征,也极大 地拓展了唐边塞诗的内容和范围。 白雪歌》 地拓展了唐边塞诗的内容和范围。《白雪歌》、 走马川行》 《走马川行》等。
一、绪论
1、唐诗发展概述: 、唐诗发展概述: 唐诗繁荣的表现:五点认识—诗歌数量多 诗歌数量多; 唐诗繁荣的表现:五点认识 诗歌数量多; 诗人数量多;题材广泛,流派纷呈;体裁丰富, 诗人数量多;题材广泛,流派纷呈;体裁丰富, 众体皆备;名篇叠出,不胜枚举。 众体皆备;名篇叠出,不胜枚举。 唐诗分期以“四分法”影响最大, 唐诗分期以“四分法”影响最大,即将唐诗 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 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和晚 各个时期的诗坛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唐,各个时期的诗坛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绪论
D、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 、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 此前,张籍、王建较早从事乐府诗的创作, 俗人俗事” 此前,张籍、王建较早从事乐府诗的创作,以“俗人俗事” 入诗,反映社会风貌。 入诗,反映社会风貌。 中唐贞元元和年间,士人精神再度振奋, 中唐贞元元和年间,士人精神再度振奋,他们在政治上的 主体意识明显。因此,一些诗人开始注重诗歌“补察时政” 主体意识明显。因此,一些诗人开始注重诗歌“补察时政”的 作用,白居易就曾明确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 作用,白居易就曾明确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而且,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诗歌又须真实、显俗。 作”。而且,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诗歌又须真实、显俗。 白居易早期创作的讽谕诗都属此类作品, 白居易早期创作的讽谕诗都属此类作品,广泛地反映民生 疾苦,语言浅切平易。后期因仕途挫折,思想转变较大, 疾苦,语言浅切平易。后期因仕途挫折,思想转变较大,而创 作大量“闲适诗”以及一些感伤诗。 作大量“闲适诗”以及一些感伤诗。
一、绪论
B、大历诗坛: 、大历诗坛: 以刘长卿、韦应物及“大历十才子” 以刘长卿、韦应物及“大历十才子”为代表的大历诗人既 无盛唐诗人那种昂扬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 无盛唐诗人那种昂扬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也缺乏杜甫 那样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他们关注的是个人生活的小天地, 那样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他们关注的是个人生活的小天地, 在他们的诗歌中感受到的是诗人孤独冷漠的心态, 在他们的诗歌中感受到的是诗人孤独冷漠的心态,所见的是一 种冷落萧瑟、衰飒索寞气象。 种冷落萧瑟、衰飒索寞气象。
一、绪论
初唐:这个时期的在题材、体裁、理论等方面为 初唐:这个时期的在题材、体裁、 盛唐诗国高潮奠定了基础。 盛唐诗国高潮奠定了基础。 (1) 题材的开拓-从宫廷走向市井、边塞;表现 ) 题材的开拓-从宫廷走向市井、边塞; 概括的社会生活和重大政治问题, 概括的社会生活和重大政治问题,四杰 (2) 摈弃轻浮华靡的诗风,建立刚健有力的新诗 ) 摈弃轻浮华靡的诗风, 陈子昂诗歌理论的贡献。 彩丽竞繁, 风。陈子昂诗歌理论的贡献。“彩丽竞繁,而兴寄都 提倡风骨、兴寄等文学理想。 绝”,提倡风骨、兴寄等文学理想。 (3) 确立律体,发展七言歌行。尤其是律诗的确 ) 确立律体,发展七言歌行。 立是盛唐诗歌高潮的重要原因。从永明体到沈宋体。 立是盛唐诗歌高潮的重要原因。从永明体到沈宋体。
一、绪论
C、韩孟诗派:追求雄奇怪异之美。 、韩孟诗派:追求雄奇怪异之美。 孟郊作诗最先呈现出怪奇倾向, 孟郊作诗最先呈现出怪奇倾向,毕生的失意与沦落使他的 诗风幽冷,往往以幽僻、清冷、苦涩的意象表现其苦寒的生活, 诗风幽冷,往往以幽僻、清冷、苦涩的意象表现其苦寒的生活, 尤其善于以“ 字为中心,表达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尤其善于以“寒”字为中心,表达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韩愈有极强的用世之心,性格狷直褊狭, 韩愈有极强的用世之心,性格狷直褊狭,曲折艰辛的入仕 经历和屡遭贬黜的官场生涯,极大地加剧其心理冲突,因此, 经历和屡遭贬黜的官场生涯,极大地加剧其心理冲突,因此, 他的诗不仅以雄大气势见长,而且常跃动着一种怨愤郁躁的情 他的诗不仅以雄大气势见长, 以险怪意象、甚至是丑陋的事物入诗歌, 绪。以险怪意象、甚至是丑陋的事物入诗歌,形成了以丑为美 的特色。其另一创新是“以文为诗”,此一创作倾向对宋诗影 的特色。其另一创新是“以文为诗” 响深远。 李贺也是韩孟诗派的重要成员,出身唐宗室,家 李贺也是韩孟诗派的重要成员,出身唐宗室, 响深远。 境贫寒, 境贫寒,强烈的致身通显的心理期待与冷酷的现实之间形成巨 大的反差,再加上身体羸弱、心理脆弱, 大的反差,再加上身体羸弱、心理脆弱,所以内心充满失落感 和屈辱感,精神抑郁,恋生惧死。于是,他不断地思索人生、 和屈辱感,精神抑郁,恋生惧死。于是,他不断地思索人生、 命运与生死问题,诗作中写鬼怪、写死亡、写游仙、写梦幻, 命运与生死问题,诗作中写鬼怪、写死亡、写游仙、写梦幻, 来抒发自己无尽的苦闷。 来抒发自己无尽的苦闷。
一、绪论
2)盛唐:盛唐气象 )盛唐: (1) 整体风格:可以概括为盛唐气象,以蓬勃的热 整体风格:可以概括为盛唐气象, 激昂慷慨的声音表现宏伟的政治理想抱负、 情、激昂慷慨的声音表现宏伟的政治理想抱负、为国 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 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反抗权贵的寒士精神和开朗解 放的少年情怀,综合成一种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 放的少年情怀,综合成一种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 (2) 题材:最能体现盛唐气象几类题材是:一、山 题材:最能体现盛唐气象几类题材是: 水田园诗,表现大唐帝国内部的安宁祥和,代表作家 水田园诗,表现大唐帝国内部的安宁祥和, 为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 为王维、孟浩然;二、边塞诗,主要表现唐朝在对外 战争中的赫赫声威,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 战争中的赫赫声威,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三、政 治诗,表现布衣寒士对权贵的不屈抗争,如李白。 治诗,表现布衣寒士对权贵的不屈抗争,如李白。 (3) 体裁:盛唐诗歌在体裁上堪称百花齐放,每种 体裁:盛唐诗歌在体裁上堪称百花齐放, 体裁都佳作叠出,尤其以七绝和七古最出色。 体裁都佳作叠出,尤其以七绝和七古最出色。 (4) 代表作家:盛唐最著名的诗人是李白。李白的 代表作家:盛唐最著名的诗人是李白。 浪漫不羁,对后世诗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浪漫不羁,对后世诗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