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高校与俱乐部开展羽毛球运动优势和不足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艺术
欣赏中做以对比、加以划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如:《天鹅》和《四小天鹅》都是表现天鹅这一主题的,这样,我就把这两首乐曲同时播放给学生听,找出其不同点,即《天鹅》表现的是宁静的气氛,而《四小天鹅》表现的是欢乐的气氛等等。
三、把音乐升华为游戏、故事去欣赏如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可以利用这个有趣而富有哲理的音乐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也可以采用音乐游戏这种小学生喜欢的音乐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小兔子与小乌龟主旋律音乐的哼唱中完成即兴表演,加深学生的欣赏记忆,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去聆听歌曲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主题表达风格?如果让学生单纯去听再思考这个问题,难度非常大。
而这个方法可以让学生迅速感知,很快就说出旋律特点。
这样就会对整个歌曲的结构、旋律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解。
四、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创造、在实践中去完成欣赏目标
可以在倾听中创造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在演唱中创造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在活动中创造丰富激发力、可以总结中创造丰富的感受力。
如在歌曲《阿瓦人们唱新歌》中,在结尾处教师可激发孩子想象,你认为的阿瓦新歌,都有哪些内容,我们一起来完成好吗?这不仅是对情感目标的完成,更是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体现。
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现音乐的独特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音乐基础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电子白板,投影,动画等工具展现歌曲独特的魅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
到聆听音乐中,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掌握教学节奏,传递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和情绪,是学生在无形中增加兴趣,找到学习音乐的方向。
例如在欣赏《保卫黄河》时,学生从不同声调中感受齐唱的壮阔。
同时教师加以动画和短视频播放“保卫黄河”的精彩画面,使学生把抽象的音乐内容转化成易于理解的图片、动画、声音,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再如,在戏曲欣赏教学中,视频播放京剧,讲讲变脸的故事,引入京剧的不同角色,讲解花旦,刀马旦等在京剧中的地位,告诉学生如何去理解京剧知识,这样不但加强了学生欣赏音乐的探究心理,而且又让学生学到的欣赏音乐的相关知识,还能在观看中获得直接经验印证自己的猜想,帮助其理解歌曲描画的世界,发现其中的美好。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音乐创造世界,发挥创造才能。
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水平和音乐鉴赏能力。
总之,在欣赏教学中采用以上几种方法进行教学,会使学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
再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欣赏水平,同一首乐曲会在学生心中产生不同的效果。
音乐的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欣赏美的能力和良好的音乐素养。
因此作为老师还要多启发、多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表现力,由要欣赏过渡到我要欣赏,从而达到欣赏课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一点点经验和体会,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共同寻找能够使孩子们的欣赏能力提高的方法。
[背景课例]湘艺版五年级歌曲《祖国印象》,旋律优美,情绪轻松活波,与学生共同的学习中如沐春风,在歌声中轻松、快乐、自由地体验产生共鸣,和学生随乐而歌、随乐而舞…….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情境和氛围让师生受到了心灵的又一次洗礼,歌唱我的祖国,吟诵我的祖国,绘出美丽的祖国,祝福伟大的祖国。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教学,一把是文学,
一把是音乐。
”音乐不但能益智,而且能以美辅德,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也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
一、“德”与“乐”沁入童心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看不见,摸不着。
但它可以用声音塑造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丰富人们的情感世界。
毫无疑问,聆听是音乐活动最初期的表现,也是感受和探究音乐的前提。
人们只有通过听觉器官仔细聆听,才能进一步感受音乐、体验、感悟、鉴赏音乐进而去创造音乐。
只有通过聆听,声音才能将刺激的信号传递到人的意识中去。
不同的音响刺激,又会得到不同的感知。
因此,聆听教育是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启蒙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主要是培养合格的听众。
”聆听是以音乐
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感知及联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对作品形成一种全身心的审美体验。
整个教学的主导由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三大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在聆听,再聆听的过程中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等要素塑造的音
乐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歌(乐)曲的意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海洋里。
学生在聆听中感受,感知,感悟,培养了善于聆听,安静聆听,静心思考,优秀听众的品质。
在创造音乐的过程中音乐弥漫着课堂。
学生在唱中听、唱中想、唱中练,从而区分正确和错误的演唱。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这样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于学生展示,创造音乐的环节,引导他们不仅能做个优秀的表演者,还能做个文明的听众。
养成专心聆听他人的演唱、倾听他人的发言、欣赏他人表演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接纳和欣赏他人的好品质。
二、“德”与“情”育人巧无声音乐教学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音乐课《祖国印象》的教学充分渗透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
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注重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
在教学中,我始终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
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通过三个主题的展示:
歌表演、诗朗诵、做祝福卡片,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鲜明的学科特
色,三维目标达成度高。
“诸育德为先”,音乐作品恰恰是抓住这一规律来塑造艺术形象的,
音乐善于表现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德”与“情”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塑造学生优秀的品质。
德育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作,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当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恰当处理好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让美
“随乐沁童心”
,让德“育人巧无声”!参考文献[1]翁葵.论歌唱艺术中不同唱法的嗓音运用及其特征[J].艺术探索,1998(s1):136-141.[2]张文婷.让音乐课成为学生歌唱的舞台——如何培养中学生在课堂中自信大胆地歌
唱[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6(19):118-119.
[3]张一波.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20):61-61.
随乐沁童心 育人巧无声
——浅谈音乐综合课《祖国印象》的德育渗透
■叶 梅 (湖北省襄阳市大庆路小学教育集团 湖北 襄阳 441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198-01
研究结果如下:
1.武汉市羽毛球俱乐部项目具备以下优势:首先,羽毛球俱乐部是群众自发组织的运动群体,具有大众化和普遍性;其次,武汉市羽毛球俱乐部数量多,且会员的数量较多,但存在管理能力水平低下、专业教练员的指导较为缺乏,储备资金不足以及俱乐部会员类型单一的缺点。
2.武汉市高校羽毛球项目具备以下优势:高校中该项目课程设置合理,社团与组织较多,有利于项目的推广;武汉市具有多所专业的体育类高校,师资力量雄厚;但项目发展也存在各高校发展不平衡、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场地开放具有局限性,社团管理较为缺乏。
一、武汉市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现状
我国羽毛球俱乐部的开始虽迟缓却发展迅猛,良好的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可以接受羽毛球这项运动的人群大幅度增长。
在俱乐部中复合型管理人才与高水平专业教练员缺乏成为俱乐部相对滞后的原因,俱乐部发展缺少个性化特色。
政府职能部门对俱乐部的经营管理缺乏引导和扶持,需要加强管理合理促进协调合作,相互发展。
1.武汉市羽毛球俱乐部存在的问题
武汉市羽毛球俱乐部以自发性、自主性为原则,以会员制来吸引大众进行羽毛球
比赛和训练等活动。
当前羽毛球俱乐部运营还存在诸多问题。
2.目的存在局限性缺乏专业化管理
俱乐部目的存在局限性,是目前羽毛球俱乐部普遍存在的问题。
俱乐部在成立期间往往缺乏具体的规划,对于管理者的要求也基本偏低,不利于羽毛球俱乐部长期的发展。
而在国内,我国的职业的羽毛球管理机制存在空白。
3.资金不足
资金的缺乏是大多数高羽毛球俱乐部面临的普遍问题,我国的羽毛球俱乐部以民间自发形成为主。
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大众性,没有赞助商对其进行支持,从而资金方面较为匮乏。
二、武汉市高校羽毛球开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体育课教育改革的实施,以多种形式进行展开,羽毛球运动逐步成为高校主要教学课程。
由于羽毛球运动在高校的普及较早,加之自身特有的魅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技术水平、身体素质、自我需求进行学习和练习。
因此,该项目在高校中的发展较为成熟,也会出现一课难求的情况。
武汉市众多高校开展了羽毛球选项班,课外俱乐部等,由于高校的条件情况不同,项目的开展情况也会有所差别,但总体而言该项目在武汉市高校中的发展较好。
武汉市高校与俱乐部开展羽毛球运动优势和不足的研究
■周 颖 孙 园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武汉市高校和羽毛球俱乐部是两个较为独立的系统,各自具有优势和不足,长期以来两者间缺少交流,互动较少。
本文主要针对武汉市高校与羽毛球俱乐部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武汉市高校教师和武汉市各俱乐部会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专家访谈,分析羽毛球在高校与俱乐部发展的优势及弱势,并探索高校与羽毛球俱乐部之间产生的联动机制,搭建联动机制模型,并探讨其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198-02
体育艺术
1.武汉市高校羽毛球项目发展的优势
在高校羽毛球的开展中,学生作为培养发展的主力军是培养的主要对象,更有不少高校老师在专业能力上不断提升突破。
羽毛球这项运动在社会流行程度高,各高校也在近年中不断引进羽毛球专业人才,在这些羽毛球专项教师中有80%的教师为曾经的专业运动员或从事多年羽毛球运动的训练,这为高校中开展羽毛球运动以及研究羽毛球专项知识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高校羽毛球课程、社团、协会组织活动较多,可分别提供学生和教职工日常练习及健身活动。
高校中有教学、训练、比赛以及社会指导类社会服务项目,有较好的师资条件,但如果举办大型羽毛球比赛,则羽毛球场地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2.武汉市高校羽毛球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1)高校场地对外开放存在局限性
羽毛球运动具有大众性、娱乐性的特点,可以吸引大量在校学生的加入。
然而,各大高校的羽毛球场馆建设还跟不上教学高速发展,部分高校中羽毛球场地稀少,只能保证最基本的教学活动,难以满足众多学生的需求,更难保证羽毛球赛事的承办以及联系羽毛球俱乐部进行两者间的训练和比赛活动。
还有很多高校羽毛球场地是长期不对学生开放的。
(2)课程管理不合理,师资力量有限
在众多高校中,承担羽毛球教学的老师大多只有少量的羽毛球专业运动员或教练员。
对需求量较大的高校而言,教师的课时量大,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的技能培养。
高校中一个羽毛球选项班人数在30-40人,但有上千人进行选课。
提高高校中羽毛球教师的专业技能,多引进优秀专业运动员为专技教师,可以联动发展该项目从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
(3)社团管理缺乏,组建目的不明确
开展羽毛球社团活动,都是以满足学生健身的需要为目的。
但是大多数高校社团管理不够规范,常规羽毛球训练和相关联的羽毛球培训都没有跟上。
没有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导致其无法开展以各项羽毛球为主题的活动。
高校羽毛球社团相对独立,社团以学生管理为主,对外联系活动较少。
(4)武汉市高校与俱乐部羽毛球运动开展的优势与不足
武汉市高校基本都开设了羽毛球课程,羽毛球社团组织较多,参与群体人数较多,学生基础好,有利于项目的推广。
项目发展也存在各高校发展不平衡;教师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投入的经历有限;场地开放具有局限性;社团管理缺乏规范性;活动开展较少;投入的专项资金有限等问题。
武汉市羽毛球俱乐部以群众性活动为主,主要是由很多羽毛球爱好者自发自愿的组建成立俱乐部,并开展相关羽毛球活动。
俱乐部成员以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希望通过参加俱乐部活动提高个人水平,科学锻炼,培养锻炼的习惯。
同时,会员来自不同阶层,具有较强的宣传推广能力。
但俱乐部存在着缺乏场地条件不足;专业化管理;俱乐部设立目的存在局限性;缺乏专业的教练员指导;俱乐部会员类型单一等问题。
综上所述,武汉市的高校与俱乐部开展羽毛球运动各有优势与不足。
高校在师资力量、场地条件、训练等方面存在优势;而俱乐部则可以通过群众宣传提高学校的知作者简介:周颖(出生年1991.12.1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北武汉,学历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名度。
双方可以在场地、教练员、活动开展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
引言
高中体育教学在高中教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是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前提。
高中阶段的学生还处在重要的身体发育阶段,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不光对于身体发育有利,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这对于紧张的高中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在学习进度非常快的高中,学生很容易生病,对身体有影响的同时也会增加课业压力。
高中生正值青春懵懂的年纪,多余很多事情都有好奇心理,对于体育锻炼也有很大的兴趣。
在进行授课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尽量保证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同时又兼顾学生们的身体安全。
高中体育运动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险的。
高中体育相对于基础体育教育已经上升了一定的高度,项目的困难程度也会有上升,同时趣味性也在增加,所以学生很容易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不注意安全威胁,导致身体损伤。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育内容设定的过程中要首先考虑安全问题。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阶段的概况
高中时期的学生主要是学习任务为主,体育运动被放在了辅助位置,但即使这样体育教师也应该让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充分的锻炼。
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前要让学生们充分进行热身,这是一个重要的安全保障。
例如,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压腿,腕关节踝关节的相关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们把身体的各部分关节都活动开,避免在活动中出现抽筋崴脚等现象。
传统教学过程中也会有相应的准备活动。
学生们对于这样千篇一律的准备活动很难有兴趣,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们在进行准备活动的过程中不认真,进而在体育活动中因为热身不够而受伤。
所以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热身方法创新[1]。
例如,在进行体育课之前让学生们组成小组,将热身活动作为一个游戏来让学生们进行小组比拼。
这样可以增加热身活动的趣味性,高中阶段的学生还是属于好胜心比较强的阶段,为了荣誉也会将准备活动完成的更加标准。
这既增加了热身活动的趣味性,又能让学生们完成相应的热身任务。
体育教学中应该多多采用这样的锻炼方式,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吸引方式。
体育项目大多数都是竞技项目,所以竞技模式可以作为教师的一个创新模板。
目前我国的高中体育活动还是比较单一的,而且强度是参差不齐的。
体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学生锻炼过度的情况,导致肌肉或者关节损伤。
这是比锻炼不到位还要可怕的情况。
很多教师为了让高中生的体育考试完成,会让学生们在整堂体育课进行单一的跑步训练,严寒酷暑都不放弃[2]。
这不光是教学形式单
一,教学目标偏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身心培养的一种失职。
这是传统体育活动中个别情况,基本概况还是体育运动量不够,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没有得到锻炼,还有一些文化课占用体育课的情况,这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都是需要整改的。
二、高中体育活动整改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高中体育教学活动需要对高中学生身体素质进行调查,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科学性,让学生们的运动量能达标又不能让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体育活动项目在进行创新过程中要对学生们的兴趣项目进行调查。
保证学生们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身心都是愉悦的。
传统教学活动中体育项目不是很丰富,在创新体育课程中,教师要对体育活动进行创新,例如,可以多增加一些类似于篮球,足球这样的竞技类项目,在锻炼学生们身体素质的过程中也能增进学生们之间的感情。
在进行教育过程汇总要注意不能忽略学生的感受,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是比较敏感的。
所以教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们的感受。
三、教学模式创新概述
在进行教育方法创新之前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变。
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束缚是很大的,在体育活动进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有一定的发言权,结合教师的专业知识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
这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课堂。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育过程中除了安全知识要进行充分讲解,更多的体育技巧要让学生们自己摸索,这可以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对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锻炼。
四、结束语
新课改的条件下对于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体育教师在进行改革行动过程中要注意兼顾专业安全知识和学生们的感受。
高中体育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同时要让学生们对于体育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们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这对于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也要做好榜样,标准的动作和优秀的体育精神都需要体育教师进行传达。
参考文献
[1]曹超鹏.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探析[J].体育时空,2017(17).[2]史海东.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2017(55).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分析
■张寿华 (福建省宁化第一中学体育组 福建 三明 365400)
【摘 要】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对于学生们的文化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则不是很严格。
新课改之后,对于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更加重视了。
这就以为着高中体育教学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动。
高中对于学生们来说学习压力是比较大的,面临高考的压力,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就更加重要。
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有更饱满的精神去学习文化课。
体育活动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主要的身体锻炼方式,繁忙的课业让高中学生锻炼身体素质的时间大大减少,所以在体育课上,教师应该针对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内容制定。
传统的教育方式会让学生们觉得很枯燥,在新课改的势头下,体育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创新的方式恶化教育思路,会增强学生们的锻炼积极性。
本文将对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创新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教学;教学思路;创新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199-01一、创作背景
肖邦的钢琴创作离不开他的人生经历。
无论是国家的命运还是个人的生活经历都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这可以从他一生中不同的音乐创作阶段中发现。
他的音乐反映了民族的正义感和死亡的悲哀,反映了社会的光明与繁荣,反映了人们在异
国他乡的孤独。
在肖邦一生的创作中,几乎所有的钢琴作品都涉及到,但在许多体裁中,奏鸣曲体裁并不常见,只有三首。
并且这三首奏鸣曲的创作时间也很遥远,这也反映了肖邦在不同时期的情感和思想特点。
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是肖邦在巴黎时期创作出来的。
当时,巴黎是19世纪西欧
浅析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
■张颖溢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乐曲内演奏技巧进行粗略的研究分析,体现了肖邦这一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在继承古典主义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如何表达浪漫主义时期的革新精神,当他受到浪漫主义时期思想的影响时形成了极具魅力风格的波兰民族风格钢琴作曲家。
【关键词】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音乐风格;演奏技巧【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