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7高一下·济南期中) 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动物的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鼠、牛、虎、兔……。
下面关于十二生肖与古代文明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A . 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B . 畜牧业是农业的基础
C . 有利于安排农时,发展生产
D . 家禽饲养,自成体系
2. (2分) (2019高二下·包头期中) 《论语・述而第七》记录说,孔子捕鱼用钓竿而不用网,用带生丝的箭射鸟却不射杀巢宿的鸟。
材料反映了孔子保障生态的策略是()
A . 克己复礼
B . 中庸之德
C . 礼法并施
D . 敬而远之
3. (2分)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近(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A . 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 .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 .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 . 奉旨笔录,上传下达
4. (2分) (2020高一上·天津期中)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A . 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 . 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 . 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 . 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5. (2分)清朝湖南巡抚王文韶的一段话:“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如机器盛行,则失业者渐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胜言矣。
”这段话表达的基本统治思想是
A . 重农抑商
B . 中体西用
C . 以农为本
D . 农商并重
6. (2分) (2017高一下·牡丹江期中) “今天(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 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B . 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 . 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 .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7. (2分) (2017高一上·成都期中) 观察下图漫画,它()
A . 揭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序幕
B . 反映了英法争夺中国的尖锐矛盾
C . 刺激晚淸朝廷掀起了洋务运动
D . 促进了以救亡为主题的民族觉醒
8. (2分) (2017高二下·哈尔滨期中)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
这说明()
A . 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B . 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
C . 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D . 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9. (2分)“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
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
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A . 一二八事变
B . 九一八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10. (2分)(2019·乌鲁木齐模拟) 中共中央驻陕甘宁边区达十年。
下列史实属于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是()
①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领导根据地军民抗战
③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
④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1. (2分) 1999 年9 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
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
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
”基辛格这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
A . 高度赞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B . 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
C . 指出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D . 强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可逆转
12. (2分) (2017高一下·武威期中)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
其中与1979~1984年相对应的是()
A .
B .
C .
D .
13. (2分)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
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
A . 看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B . 主张实行代议制
C . 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
D . 主张恢复君主制
14. (2分) (2017高一上·长春期中)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 . 德意志人勤奋好学
B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 . 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 . 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15. (2分)启蒙运动时期,某思想家在其代表作中提出的“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立,相互制衡,保障公民自由”的理论为历代资产阶级所赞扬。
关于这位思想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 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倡导君主立宪制
B . 他指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C . 他认为国家是自由人民所订立的社会契约的产物
D . 他的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
16. (2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
这种“异化”在19世纪晚期表现为
A . 资本主义经济完全自由竞争和贸易
B . 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 . 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实施社会保障
D . 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17. (2分) (2017高三上·华安月考) 以下是《1923年和1929年苏联财政委员会人员构成比例表》,此表反映出该时期苏联()
A . 高度重视苏维埃政权经济安全
B . 高等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C . 提高专业管理水平保障工业化
D . 干部的政治成分逐渐多元化
18. (2分)(2017·天津模拟) 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明确宣布:“援助那些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御少数武装力量或者外部压力试图强加给他们的征服。
”这一演说()
A . 意味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B . 有利于维护地区之间的和平
C . 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D . 反映了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
19. (2分)下表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单位:个),由此能够得到的最确切的信息
是()
国家/年份1995199920052009
美国152184175140
欧盟158157157152
日本148101 8168
中国261534
A . 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B .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C . 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无足轻重
D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20. (2分)下图是塞尚的名作《樱桃和桃子》,在强烈的黑与白、冷与暖的色彩反差中,画家表现出所画物品的冷漠、凝重与僵硬。
下列作品中与此作品艺术风格相似的是
A . 米勒的《播种者》
B . 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C . 毕加索《格尔尼卡》
D . 凡高的《向日葵》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60分)
21. (15分) (2019高三上·屯溪月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秦“治驰道” “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并且经常动辄几十万人的大规模行动……隋开凿通济渠,沟通黄河淮河水运,到隋炀帝时代,大运河全线建成,对于当时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唐代商运已经相当发达,商人的活跃,促成了特殊的交通现象,商船四方荟萃……宋代是我国海上交通最为繁盛的历史阶段,造船技术总体进步,“车船”“以轮激水,其行如飞”,“万石船”可载钱二十万贯,载米一万二千石……元代国家疆域空前辽阔,邮驿制度和邮驿组织具有重要地位,元代经营的驿路,远远超过偏安东南的宋朝……古代有整套行之有效的交通规则,如唐代《仪制令》规定交通应“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交通规则的特点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试析哪些因素影响着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
22. (10分) (2018高二下·宁波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
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材料二: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
”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启蒙思想的相同点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原因?
(3)试比较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同点。
23. (10分) (2017高三下·江苏模拟) 社会危机期间,民众的心理与情绪对能否稳定局势至关重要,政治家也把安抚民众作为扭转危机的重要手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经济危机引发的暴跌,胡佛的第一反应是把它当作一种心理现象。
他选择了“大萧条”这个词,因为它听起来没有“恐慌”或“危机”那么可怕。
1929年12月,他宣布“情况基本好转”。
三个月后,他说最坏的状况会在60天后结束。
1930冬5月底,他预计经济会在秋季恢复正常,然而市场在6月全面崩溃,他却告诉为公共项目请愿的代表们:“先生们,你们来晚了60天,‘大萧条’已经结束了。
”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叙事史》
材料二:3月12日星期日夜间,罗斯福第一次向全国人民发表“炉边谈话”,在谈话中他用热情感人的声调向他们保证,现在把积蓄送回银行是安全的,估计至少有6000万人在收音机旁收听了他的谈话。
效果果然不错,次日上午在12个设有联邦储备银行的城市,当银行开门时人们不是来提款而是来存款,表明公众情绪已发生急剧的转变。
正如艾格尼丝·迈耶所指出的:“人民相信这个政府,恰如他们过去不相信它一样;这就是整个形势的奥妙之处。
”……在罗斯福在任期间,这样的“谈话”不下35次。
——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汫》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令美国民众情绪“恐慌”的因素。
胡佛认为1930年5月底“‘大萧条’已经结束了”是否符合事实?为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的首要措施及其目的。
从结果来看,这个目的有没有达到?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胡佛讲话罗斯福“炉边谈话”产生不同效果的政策原因, 并谈谈对你的启发。
24. (10分) (2019高二下·周口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
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知猛然打响,在中曰近代化大比拼的赛道上,怀揣富国弦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国家一路追赶。
尽管日本起步比中国
略迟,然而最终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大清王朝愈加摇摇欲坠,日本帝国则一飞冲天。
世事波云,人生飞絮,同样是“经世之才”,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
出现这样悬殊的结果,令人深思。
——《文化博览》2007年第五期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日近代化大比拼”分别指什么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造成李鸿章人生悲剧的原因有哪些?据此谈谈你对李鸿章和伊藤博文悲喜人生的看法。
25. (15分)下面是邓小平军事生涯的几幅照片,阅读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为上述几幅照片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
(内容要包括主要战绩和影响)
(2)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邓小平军事指挥艺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60分)答案:21-1、
答案:21-2、
考点:
解析:
答案:22-1、
答案:22-2、
答案:22-3、考点:
解析:
答案:23-1、答案:23-2、
答案:23-3、考点:
解析:
答案:24-1、答案:24-2、
考点:
解析:
答案:25-1、
答案:25-2、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