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线输液导管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医学论坛·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4月第19卷第8期
212
神经外科患者多为颅脑术后患者或危急重症患者,患者治疗周期较长,需要长期进行甘露醇、营养液、抗生素等静脉药物治疗,特别是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全身营养状况不良导致血管条件较差,反复穿刺患者极易发生静脉炎、静脉渗液、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治疗负担,给为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量[1]。
而对于神经外科医疗护理工作来说,维持患者血管通路使用的有效性是各项临床治疗得以实施的基本保障[2],为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护患者的血管,同时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我院对次展开研究,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患者的意愿选择不同的血管通路,选择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50例,记为A 组,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4~75(48.95±6.92)岁;选择中长导管静脉输液的患者50例,记为B 组,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1~74(49.12±7.12)岁;选择腹股沟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50例,记为C 组,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20~75(48.53±6.67)岁,三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此次研究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展开。
纳入标准:(1)患者均在我院进行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输液时间≥7 d。
(2)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
(3)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生命体征平稳,能够主动配合治疗。
(4)患者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均签署实验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有免疫功能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1)有血栓史、血管外科手术史或放疗史的患者。
(3)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
(4)穿刺处有破损、感染等症状的患者。
1.2 方法
A 组患者:护理人员通过肉眼选择合适四肢浅静脉,留置针以15°~30°的角度刺进皮肤,后沿血管方向刺入,见到回血后,导管和针芯沿相反方向进入和后退,直待留置针导管进入血管后拔出针芯。
B 组患者:护理人员通过肉眼或B 超对患者上肢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静脉后,直接进行穿刺,穿刺针以15°~30°的角度刺进皮肤,见回血后压低角度推入套管少许,确保套管针尖端进入血管,将导管置于上肢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置入长度为穿刺点至腋窝水平,远离肩部,导管尖端位置到达腋静脉水平。
C 组患者:医生对患者下肢股静脉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管,对患者腹股沟穿刺处备皮,患者屈膝仰卧位,大腿外旋外展45°,穿刺点选择腹股沟韧带下2 ~3 cm,股动脉内侧0.5~l cm 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
使用我院自拟血输液质量问卷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100分,95分为以上为非常满意,80~95分为基本满意,8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100 %。
共发放150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0分,有效回收率为100 %。
并发症判断:患者输液局部出现疼痛肿胀肿胀,输液速度改变则为静脉渗漏;患者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且局部伴有红肿热痛肿胀则为静脉炎;带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抽吸导管呈负压且推送时阻力大为导管堵塞;局部出现红肿热痛肿胀,体温升高,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为导管相关性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患
者导管留置时间)比较采用t 检验,并以(x ±s )表示,计
中线输液导管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提高
患者满意度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中线输液导管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神经外科进行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患者的意愿选择不同的血管通路,选择外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患者50例,记为A 组,选择中长导管静脉输液的患者50例,记为B 组,选择腹股沟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50例,记为C 组,观察三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
结果:A 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B 组与C 组(P <0.05);A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 组和C 组患者(P <0.05);B 组患者输液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A 组和C 组患者(P <0.05)。
结论:中线输液导管的留置时间基本能够满足神经外科患者治疗期间的输液需求,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满意度高。
【关键词】中线输液导管;神经外科;临床应用效果;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8-0212-02毋云利1 任雯2 巩雪1△
1.榆林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陕西榆林 719000;
2.榆林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陕西榆林 719000
△通讯作者:巩雪,邮箱:****************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4月第19卷第8期
·综合医学论坛·
213
数资料(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采用Fisher χ2检验,并以率(%)表示,当P <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比较
A 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2.04±0.56)d,
B 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 (23.50±11.85) d,显著长于A 组患者(t =12.791,P =0.001);
C 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25.14±9.46)d,明显长于A 组患者(t =17.236,P =0.001),与B 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t =0.765,P =0.446)。
2.2 三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A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
B 组和
C 组患者(χ2
=7.441,P =0.006;χ2=0.741,P =0.017),B 组和C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211,P =0.646),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
组别例数静脉炎静脉渗液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A组505
(10.00) 4 (8.00)
2 (4.00) 2 (4.00)
13(26.00)B组50 2 (4.00)0 1 (2.00)0 3 (6.00)C组
50
2 (4.00)
1 (2.00)
1 (2.00)
4 (8.00)
2.3 三组患者输液质量满意度比较
B 组患者输液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A 组和
C 组患者
(χ2=9.490,P =0.002;χ2=4000,P =0.046),A 组和C 组患者输液质量满意度无明显差异(χ2=1.507,P =0.220),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输液质量满意度比较[n (%)]
组别例数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A组5019(38.00)18(36.00)13(26.00)37(74.00)
B组5037(74.00)11(22.00) 2 (4.00)48(96.00)
C组
50
29(58.00)13(26.00)8 (16.00)42(84.00)
3 讨论
静脉输液是神经外科患者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但是由于神经外科患者多为危重症患者或颅脑术后患者,常伴有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等精神症状或突发肢体抽搐等现象,增加了患者输液治疗的难度。
随着现代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有创侵入血管内置管操作,已成为医疗护理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术[3]。
维持神经外科患者血管通路使用的有效性,是保证各项临床治疗措施得以实施的基础,如何选择一种高效安全的血管通路,既能满足患者的特殊治疗需求,有能减少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4]。
美国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2016版中建议根据患者的治疗时间选择外周静脉导管长度,治疗时间1~4周则建议使用中等长度导管内进行输液治疗[5]。
研究结果显示:A 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B 组与C 组(P <0.05);主要是因为外周静脉留置针导管留置时间最短,有研究显示
外周静脉留置针通常只能维持72~96 h,加之神经外科患者常伴有烦躁、意识不清等症状,导致外周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缩短,中长导管置管时间最长,腹股沟中心静脉置管时间与中长导管无显著性差异,神经外科患者治疗时间多为1周~2个月,中长导管及腹股沟中心静脉置管均能够有效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A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 组和C 组患者(P <0.05);B 组患者输液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A 组和C 组患者(P <0.05)。
外周静脉留置针导管留置时间短,反复穿刺导致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还增加医疗消耗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6],2014年卫生部静脉输液行业标准中推荐:静脉留置针更适合用于段子静脉输液治疗,且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的持续性静脉输注。
而中长导管及腹股沟中心静脉置管则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但腹股沟中心静脉置管操作相对复杂,需要进行影像学定位,对中心静脉装置的需求较高,价格相对较高,还对患者的活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满意度较低[7]。
与外周静脉留置针和腹股沟中心静脉置管进行比较,中长导管导管留置时间2~4周,基本能够满足神经外科患者治疗期间的输液要求,且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既满足神经外科患者的特殊治疗需求、又可以减少相应并发症,既节省了医疗成本,保证了患者安全实施治疗,减少患者反复针刺痛苦,减轻了患者的治疗及经济负担,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8],值得护理工作者研究和探索。
综上所述:中线输液导管的留置时间基本能够满足神经外科患者治疗期间的输液需求,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满意度高,优势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江婷,罗帷,习斌,等.中等长度导管与外周留置针在神经外科静脉
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20,19(5):76-78.[2] 杨青艳,葛虹,计彦新,等.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感染
的危险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8):56,58.[3] 张丽,田恒力,唐雯琦,等.整合化管理对提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输液安全的效果[J].上海医学,2017,40(11):664-666.
[4] 靖越男,李树伟,孙倩双,等.神经外科病房应用中线输液
导管静脉治疗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0):245.
[5] 傅麒宁,吴洲鹏,孙文彦,等.《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
中国专家共识》临床实践推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20,27(4):30-36.
[6] 汪洋,武佩佩.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堵塞的研究现
状[J].护士进修杂志, 2017,32(3):229-229.
[7] 唐莉.神经外科ICU 加强静脉导管相关性静脉炎的质量控制管理
的研究进展[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4):235-236.
[8] 李冬梅,陈兰兰,韩玉婷,等.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外科病人静脉
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24):3966-3968.
(收稿日期:2021-03-11)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