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思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h d , ihi o d cv osrn t e igtersn i vt oc l rl i ee t to n mp o igte at a En l h to s whc sc n u iet t gh nn h i e st i e i yt ut a df rn a na di rvn h i cu l gi u ii r s c mp tn ei teco sc l rl i ain . o ee c h r s-ut a t t s n u su o
从全球性这一视角给跨文化意识作 了如下定义, 即 对 包 含在 跨文 化 交 际 中 的文 化 因 素 的敏 感 性认 知, 这些文化因素包括 思维模式 、敏感性、跨文化 技巧和阐释能力 。从这一定义, 以发现跨文化意 可 识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 因为其发展过程 是一个 理解和认知的过程, 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 是一个 行 为展现 的过程 , 一切 都 处于动 态 之 中。 这 尽 管 这 一观 点 已 为 中 国外 语 教 学 界 所 接 受 , 不 过长期 以来对外 国文化的过分谨慎 以及对文化教学 缺 乏系 统研 究, 响 了人 们 对外 来 文 化 的认识 , 阻 影 并 碍 了文化 教学 的 发展 , 自然 也 就无 法培 养 学 生 的 跨 文 化 意 识 。从 2 世 纪 9 年 代 起 , 管 中 国加 快 了 与 O O 尽 国际接 轨 的步伐 , 思考 和 解 决 问题 却 仍 习惯 按传 但 统的思维模式去做, 即去粗取精, 从而在文化教学 中 体现出了很强的选择性。 文化 的各个层次和成分之 间的关联性很强 , 例
文章编号 :1 0 —5 32 1)0 —0 60 0 93 8 (0 1一30 8 -3
S meS g e to so eCu t ai n O tr u t a o u g sin n t l v t f n e c l h i o I m'l Awa e e sO r n s f
No . n l hMao drrd ae n. gi jr E s Un ega u ts
F I a -a E Xio/ i
( r g Lnugs ea etf usag o eeO agog n e i o B s es t i, u ghu 130al F e n agaeD pr n oH a n lg, undnU i rt f ui sSu e G a zo 51 , i oi m h Cl v sy n ds n 0 蛆】
s g e t n r 1h w t u t aet erit r u t r l wa e e ss se t al r m t et u g s o sa c0 1 o o c l v t h i n e c l a i i u a r n s y t mai l c yfo h wop rp c i e o p i cp e n e s e t s f r i lsa d v n
第 1 第 3期 3卷 2 1 年 6月 01
遵义师 范学 院学 报
J u na fZu yi r a le e o r lo n m l No Co l g
Vo.3 No3 1 , . 1
J n.01 u 2 1
关于非英语专业本科 生跨文 化意识培 养的思考
费小佳
( 东 商 学 院 华 商 学 院 外 语 系 ,广 东 广 州 5 1 0 ) 广 13 0
如, 价值观与传统、社会 体系与个人言行 。如果随 意 取 走 一 部分 , 仅 会 忽 略 文 化 本 身就 是 一 个体 系 不 的 整 体 性 , 且 会 对 文 化 产 生 肤 浅 甚 至 错 误 的 理 而 解 。去粗 取 精就 意 味着 预 先对 文 化 的好 坏做 出了判 断, 但从文化相对论来看, 文化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学 习文 化 是 为 了识 别 其 差 异 性 , 为 了培养 学 习者 是 的跨文化意识, 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保持学习文化 的兴趣 。学 习者掌握的 目标文化知识与 目标文化成 员所体现出的特征之间是存在差距的, 只学习所谓精 华那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是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 尽 管罗 常 培 、邓 炎 昌、顾 嘉祖 、王福 祥 、吴 汉 樱 , 文仲 和 高 一虹 等 都 发表 了关 于 语 言 与文 化 、 胡 语 言 教学 与 文 化 教 学 方 面 的著 作 或 论 文 , 过与 欧 不 美 的研 究相 比, 我们 的研 究似 乎 只 是就 事论 事, 乏 缺 系 统性 。故 而 , 目前 中 国 的文 化 教 学 还 发挥 不 了多 大 作用 , 也就 很 难 系 统 地 去培 养 大 学 生 的 跨文 化 意 识。笔者认为应从 以下方面着手去改变。 1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思考 1 . 1培养原则 培 养 学 生 的 跨 文 化 意 识 , 先 要 遵 循 一 些 原 首
Ab t a t I l s nt h po l f ut ao fnec t a a a、 es f o -n l h j r n e rd a ssme sr c :na ui ote rbe l o mo clv t no i ru u l w n s n nE gi mao u dr au t ,D i i t l r B o 本科生跨 文化意识 的问题 , 文章从培 养原 则和培 养方法两方 面着手来分析如何 系 统地培 养学生 的跨 文化意识 , 有助于增 强学生对 文化差异的敏 感性 。 这 并提 高 学生在跨 文化语境 中实际运 用英语 的
能力。
关键词 :非英语 专业 ・ 本科 , 文化意识 跨 中图分类号 :G6 2 4. 0 文献标识 码 :A
Ke r s n nE gi jru d rrd aeitrut aa rns ywo d : o -n lhmao; n ega ut; ecl rlwaees s n u
跨文 化 意识源 于 对跨 文 化 交 际 的研 究 。在跨 文 化 交 际 中, 人们 遇 到 的 最 大 的 困难 就 是 文化 之 间 的 差 异 性, 而解 决 这 一 问题 的第 一 步 就 是提 高人 们 对 文化 差 异性 和相 似 性 的敏 感 度 。Roet Havyl brG. n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