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差对农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彻底解决了农村教育文化的发展问题,才 #"= ,这两个政策刺激了粮食生产的发展。实 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要求,又是实现由传统
%、对农村教育文化事业的影响。农村文化 于从事其他行业的收入。即使农村政治制度发 价格暴涨暴跌,使农民出售粮食可以获得稳定
教育的发展在农村发展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地 生变革,农民从制度变迁中得到收益也不会增 收入。同时还应该确定粮食与棉花、油料、糖
位,我国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农村文化教育的 加。基于这种情况,在农村政治制度变迁的过 料、麻、茶、果、蔬等的合理比价、综合平衡、防
资、保安全、保运行”存在困难,家庭经济困难 格改革的基本保证和前提,也是农产品价格改 是从生产领域入手,把重点放在提高农业劳动
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急需扶持,中小学辍学率有 革的最终目标。
生产率上面。它的好处是不会引起一系列的连
上升趋势,普九 “欠债”问题严重;农村教育同
%、从维护农民的利益出发,调整农产品价 锁反应,不会破坏经济与市场的稳定,还能推
给农村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政府一定的价格修订权,以促进区域化、专业
必须要抓住根本点:改善农村发展的大环境, 化生产。
使得农村政治制度变迁以后的收益大于现有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缩小工农产品价
的政治制度下的收益,诱导农民的制度需求, 格剪刀差。每当提到农产品价格的改革就必然
其他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 为建立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的政治制度的形成 涉及到根本性的问题,即如何对待工农产品价
善,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经费投入不足仍 利益出发合理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使非农业 要考虑国家财政和城镇居民的承受能力,另一
然是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县为 部门的一部分收入投入农业部门,以确保粮食 方面还必须考虑农村购买力的增长和商品可
主”管理体制有待巩固和完善,一些地方“保工 以及整个农业的稳定增长。这不仅是农产品价 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解决“剪刀差”的最好办法
大 约 %#""" 亿 元 收 入 , 同 期 农 业 税 收 总 额 为我国农村政治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式。诱制性 政体制相适应,各区域自筹资金,建立农产品
%8## 亿元,各项支农支出 <8;7 亿元,政府通 变迁的主要动力是政治制度的变革能否为变 价格专门调控基金,并逐步制度化,用以调节
过 农 村 税 费 制 度 提 取 农 业 剩 余 约 %!79; 亿 革主体带来较多的收益,如果制度变革带来的 主要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使其在一定幅度内浮
面
即农业的产出剩余;另一种则认为,农业剩 余除了包括农业的产出剩余外,还包括农 业的要素剩余,即农业自身生成的生产要
影
素在满足了农业自身生产需要以后剩余的 部分,其中包括劳动要素剩余。农业剩余往
响
哪里去? 理论上的可能流向无非有两个:第
一,农业内部,即剩余在农业内部运动;第二,农业外部,即剩余流出农业部
789 亿元,财政支农支出 %#88 亿元,政府通过 强制性变迁来说制度变迁的变迁费用较低。而 护价,这是保证我国农村经济稳定发展,防止
征收制度提取农业剩余净额 ’#"" 亿元。改革 强制性变迁主要是由组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顾此失彼,大起大落的关键。其基本要求是,一
前 平 均 每 年 从 农 业 部 门 流 出 的 资 金 净 额 在 提供强制性的制度供给,这一种变迁的方式相 要打破主要农产品由国家统一订价的传统模
“食品贡献”作用。然而,即使解决了工业部门劳动人口的食物消费问题,工业
部门的扩张也还需要追加设备等劳动资料,这些劳动资料要用资金去购买。
!、剪刀差对农业剩余转移的基本估计。根据计算,由于强制收购制度,仅
粮食一项,国家在 %9@# 年就少付给农民 !:$ > 亿元。以后随着价格差距的扩
大和收购数量的增加,%9@9 年通过粮食收购转移的收入高达 ’";$ ’ 亿元,相
元。改革后平均每年从农业部门流向城市工业 收益较多,就会产生制度变迁的动力。从我国 动,从而为农价放开和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价
部门的资金高达 9%% 亿元。
目前农村的现状来看,由于剪刀差的存在以及 格保障。可以通过建立“粮食平准基金”来稳定
二、剪刀差对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
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从事农业的收入远远低 农产品市场,缓解由于农业周期波动所形成的
宏观经济
()*)+,-./01,()2)3456(0,2(,
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第一个 飞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解决了占世 界 !!8 的人口的吃饭问题。第二个飞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 展集体经济的途径虽是多元的,但主要是两条:一是发展乡镇 企业;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实现了劳动力的就地转 移,资本边际报酬率高于城市工业部门。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 的最稀缺资源———资本存在着扭曲配置,在城市尤其是在国有 企业中资本的边际报酬率远低于农村非农产业。如果资本价格 没有扭曲,并且按照市场原则进行配置的话,资本的流动遵循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最后会在各部门间形成趋于均等的边际报 酬率。否则,在那些易于获得资本,并且使用成本较低的部门, 资本边际报酬就相对低,而那些获得资本有困难,并且使用成 本较高的部门,资本边际报酬就相对高。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 表明,!" 世纪 9" 年代中国农村非农产业的资本边际收益率远 远高于城市工业,而且超出的幅度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99" 年农村非农产业的资本边际收益率是城市工业的 !$ % 倍,%99# 年提高到 ’$ : 倍,!""% 年提高到 #$ ! 倍。这一期间农村非农产 业资本边际收益率的增长速度是城市工业的 ;$ ’ 倍。!""! 年我 国有 %$ ’ 亿劳动力在乡镇企业中就业,它所创造的 <=+ 占整 个国家 <=+ 的 ’%$ >8 。但是,!""! 年底,整个乡镇企业所占用 的全社会的贷款余额也只有 #$ %98 ,也就是说,乡镇企业用全 社会 #$ %98 的贷款创造了全社会 ’%$ >8 的财富。城市工业受 到资本供给的优惠,从而代表存在价格被低估倾向的部门,农 村非农产业因企业规模小和民营性质,从银行贷款则因金融机 构严格的贷款条件而往往被拒之门外,因而资金需求只能从其 它渠道获得,成本较高,接近于真实市场价格。
农村集体覆盖面广,与农户联系紧密,容易了解一家一户 的具体需求,能够充当农民和市场的中介,形成一个对外竞争、 对内援助弱者的有效组织,农民将找到归属感而不是被边缘 化;集体信用水平大于单个农户,可以较容易得到银行贷款;项 目投资者与集体谈判将大大节约谈判成本。发展集体经济是实 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途径。公共产品的使用具有非排他 性,或者排除他人使用的成本太高,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能大 力改善农村经营环境,开展各种中介服务,投资兴建学校、福利 院、文化大院等许多公益、公共事业,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 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单靠市场经济和非公经济是无法 实现这一前提,因为市场经济也有失效之处,它解决不了两极 分化的问题,而私营经济本身就造就了剥削和两极分化。集体 经济作为一种公有制经济,其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按份共有和共 同所有,它消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条 件,劳动者不再为资本家劳动,而是为自己为社会劳动,劳动者 创造的财富归劳动者共同享有,以按劳分配为主,可以防止两 极分化,能够在不断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使劳动者逐步实现共 同富裕。$
农村实际的现象。各类教育资源整合不够,效 但这种不等价交换使农民负担太重,农民没有 会价值就会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
益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的制约了农村 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抑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提价,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也会逐渐缩小。
发展,应引起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 中 全 会 决 定 提 高 粮 价 , 并 规 定 超 购 加 价 所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既是缩小工
7
现工农产品的等价交换,并通过工业发反
郭
宏
哺业来改变农业弱势产业的地位。
声
一、剪刀差形成的历史原因———重工
业 发 展
业优先发展对农业剩余的转移 %、农业剩余的含义。农业剩余作为一
个普通的经济学范畴,在经济学文献中得
的
到了大量的使用。但是,人们在使用这一范 畴时,对其内涵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一
负
种认为,农业剩余是指农业产出在扣除了 农业内部消费以后所剩余的部分,简言之,
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一般也称为
剪刀差,是我国工农产品价格体系中长期 存在的比较失衡问题,认真研究剪刀差问
剪
题,对于妥善解决工农业关系,促进工农业 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剪刀差
刀
问题关系到工农两大产业,在它背后,体现 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农业品比 价偏低导致我国农业增长乏力,农村消费
门。前者表现为农业剩余的内流向,后者表现为农业剩余的外流向。
工业部门的扩张,需要追加劳动力,劳动力的增加必然增加对农产品得
消费,而这部分农产品只能来源于农业剩余,非但如此,工业部门既有劳动人
口的农产品消费也是由农业剩余供给的,因此如果没有农业剩余流入工业部
门,工业部门的存在和扩张就是不可能的,造就是农业剩余对工业化过程的
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之间教育还存在较大 题,而且附加了许多非价值因素。从根本上说, 小剪刀差,有利于重新调动农民的生产热情。
差距;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城市相比 要进行农产品价格改革,从国民经济全局的调 但是,这一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严
相差三年;许多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亟待改 整考虑,始终贯彻农业是基础的方针,从长远 格地说来提高农价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方面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为“三农”服 格,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过去我们长期执 动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随
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一些地方和学校办学模式 行的是低价统购保证城市消费的农价政策,好 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单位农产品的
和教育结构比较单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 处是保障了工业建设,对社会起了稳定作用, 社会劳动消耗就会不断降低,单位农产品的社
当于当年粮食总产值的 %’8 。结果表明 @" 年代后期这种收入转移的数量增
长很快。
据估计,在改革前的 %9#" A %9:@ 年的 !9 年中,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
合作经济与科技 !""#$ %!&
!’
宏观经济
()*)+,-./01,()2)3456(0,2(,
差大约取得了 #%"" 亿元收入,同期农业税收 关部门提供制度供给,这一种变迁的方式相对 理农产品的内部比价。建立主要农产品区域保
足,造成我国农村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程度远 奠定良好的基础。
格剪刀差问题。目前我国农产品价格明显低于
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协调
三、解决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对策
其价值,工业品价格则相反。在有些工业品价
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
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不单纯是价格问 格一时难以降低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农价而缩
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在农村发展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我国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2o世纪末我国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足1000美元的条件下虽然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奋斗目标但由于剪刀差的存在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我国农村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程度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协词发展的需要
%## 亿元。改革以后,农村征收制度并无实质 对于诱制性变迁来讲变迁的费用较高,这主要 式,实行农产品分区订价,形成合理的农产品
性变化。据统计,在 %787 : %77’ 年的 %; 年间, 是由于正式制度往往与非正式制度不匹配,造 区域价格体系,为指导农民生产,保证农价的
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从农民那里取得了 成制度摩擦费用较高。因此,诱制性变迁应成 合理性奠定基础。二要与农产品分区订价和财
差
不振等深层次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就 有利于调动工农两大产业的积极性,形成
对
城乡互利的局面,推动国民经济的繁荣兴 盛;处理不好,农业本身不但增长乏力,而
农
且由于农村需求的日益萎缩,影响到工业
品市场的扩大,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
!
的健康协调发展。因此,研究剪刀差问题, 文
旨在提出缩小、乃至消除剪刀差的办法,实
发展非常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程中,制度需求的动力并不是很大。因此,为了 止轮番提价。承认不同地区比价差别,给地方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 !" 世纪末,我国在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不足 %""" 美元的条件下虽然实 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 年文盲的奋斗目标,但由于剪刀差的存在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