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语文】培优易错试卷古诗词默写训练辅导专题训练含详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用“朝菌”和“蟪蛄”来说明生命短暂,容易错过一些美好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时间的潮水洗尽历史铅华,让曾经辉煌的人事渐次淡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本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朝菌、晦朔、蟪蛄、榭、侧畔等
故答案为: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⑵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点评】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渲染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己亥杂诗》中移情于物、以花喻人,表现无私奉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曾、瞬、衡阳、雁、雕、箫、简朴、絮、萍、化作。
故答案为: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⑵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⑶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⑷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⑸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郦道元《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表达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1)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2)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湓”“巫”“猿”“赋”“柯”。
故答案为:⑴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⑵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⑶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⑷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行路设喻来强调积累的重要,说“________”,就不能达到遥远的千里;除了用千里马外,还用“________”来说其成功在于坚持不舍。
(2)《诗经·氓》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比兴手法写女子年老色衰,诗歌用同样手法
来写女子年轻貌美、初婚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诗《饮酒》诗句“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诗人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的旷达心境。
【答案】(1)不积跬步;驽马十驾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的能力。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识记这些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跬”“驽”“沃若”“篱”等。
故答案为:⑴不积跬步;驽马十驾;⑵桑之未落;其叶沃若;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2)庄周在《逍遥游》的结尾处说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勤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
紧接着阐明了他做到这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
(3)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
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后者。
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罔”“殆”“辩”“惨”。
故答案为: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⑵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⑶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
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子感慨阔水有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而这不禁让人反向联想到男子的荒唐、没有准则。
(2)苏轼的《赤壁赋》中写自己与朋友月下吟诵诗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3)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的同学衣着华贵,光彩鲜明,如同神人,而“________,________。
”因为自己内心有更高层次的享受。
【答案】(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和文学常识的背诵、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本体属于直接性默写。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
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淇、隰、泮、窈窕、媪。
故答案为:⑴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⑵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⑶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阐明了如果“________,________”国家就会灭亡的道理,强调了“忧患”之于国家的另一种意义。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正好与唐太宗“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做法相反。
(3)白居易《琵琶行》中用比喻手法摹写琵琶的声音,既有表现声音婉转流利的“________”,也有用雨声来比喻乐声浊杂粗重的“________”。
【答案】(1)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间关莺语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拂”“莺”“嘈”。
故答案为: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⑵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⑶间关莺语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8.按要求默写
(1)夕阳下,________,两三航未曾着岸。
(《[________]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2)《踏莎行·雾失楼台》是北宋文人秦观的作品,其中运用比拟手法来形象说明自己愁
思之多、之深的句子是________。
(3)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________,无语东流。
【答案】(1)酒旆闲;双调
(2)砌成此恨无重数
(3)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情境默写,不仅要求会背诵相关篇目,还得理解相关意思。
所以平时背诵时应该力求理解内容主旨、艺术特色等。
另外就是注意易错字,想办法记牢固。
本题容易写错的字形有:①旆③砌④苒苒⑤唯。
关于双调:元明以来,一般人常把两叠的词称为“双调”,也就是说“调”与格式有关,填词时,词之由前后两阕相叠而成者,谓之“双调”,有前后同段、换头与前后不同之分;仅一段者谓之“单调”。
故答案为:⑴酒旆闲;双调;⑵砌成此恨无重数;⑶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词与酒结缘,似乎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传统,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一句,借酒抒怀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一句,借酒抒发思乡之情。
(2)《逍遥游》中点明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仍然达不到逍遥游境界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出一个高冠长佩、品行高洁的高士形象,成为许多人心中屈原的标准形象。
【答案】(1)一尊还酹江月;浊酒一杯家万里
(2)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
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尊”“酹”“岌”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故答案为:⑴一尊还酹江月;浊酒一杯家万里;⑵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⑶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天宝三载,李白受权臣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际,朋友不惜重金为其钱
行,《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写出宴会盛况。
(2)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千里之行”,要“始于足下”;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以“千里”为目标,从反面强调“积累”重要性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
”
(3)愁,是人类一种特定的情绪,但在古代诗人的笔下,这种愁情愁绪却异彩纷呈。
如李煜《虞美人》“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樽”“羞”“跬”“至”“恰”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⑶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点评】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
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________,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__,则芥为之舟;________,水浅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
(4)________,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________。
(《论语》)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答案】(1)余音袅袅;泣孤舟之嫠妇
(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置杯焉则胶
(4)往者不可谏;今之从政者殆而
(5)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题是识记续接类默写,此类题目简单明确,只要平时按要求背诵,答题时借助记忆, 结合前后句提示,就能迅速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添字情况。
本题易错字:袅、嫠、胥、仓、坳、胶、萋、洲、暮。
故答案为:⑴余音袅袅;泣孤舟之嫠妇;⑵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⑶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置杯焉则胶;⑷往者不可谏;今之从政者殆而;⑸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
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
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沮”“谀”“鄙”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故答案为:⑴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⑵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⑶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