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体系重构中的预算会计改革路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分析政府会计体系当中预算会计
工作的现状
1.预算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结合政府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各地政府在会计体系当中,对预算会计的工作主要分为两大种类,分别是单位预算以及总预算工作。

单位预算工作主要面对的是行政单位以及事业单位的相关会计内容,而总预算工作主要是针对于政府部门,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预算会计负责记录政府财政收入来源、资金流向、政府盈利以及负债等问题,其目的是保证资金流通的安全合理。

因此,预算会计工作对政府会计体系的完善,以及促进政府各项经营工作稳定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意识到预算会计的重要性,并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工作。

但是,目前仍然有部分政府部门在管理预算会计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2.预算会计工作中的问题。

个别政府部门在建设会计体系的过程中,存在混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性质的问题。

在一个完善的会计结构体系当中,财务会计重点关注的是项目完成后的资金核算与记录工作,而预算会计的工作职能需要在项目开始之前发挥作用。

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财务会计是无法替代预算会计进行日常工作的。

而同时,预算会计也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范围。

目前,还有一些政府部门在设置预算会计的工作中,没有重视起预算会计的管理职能,从而导致许多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并且,现阶段我国现行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无法全面反映政府债务信息,而债务管理工作是政府会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就会导致政府产生债务风险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目前政府在建立会计体系工作中,需要对预算会计进行改革的重点内容。

3.政府会计体系重构下的预算会计新环境。

在各级政府的工作过程中,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网络信息传播渠道的便利、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都为政府会计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因此,传统的会计工作方式已经逐渐被信息化、系统化的工作方式所取代,手工记账、整理等工作内容也逐渐转移到政府的会计信息系统当中。

此外,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政府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具体表现为,外部使用者大量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进
行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就需要面向社会提
供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资金信息,而政府预算会计的工作内容和形式也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这就要求我国政府会计结构体系和内容要重新构建,以便于外部使用者评价政府的绩效和受托责任。

二、政府会计体系重构中预算会计改革的具体路径
基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变化,以及新时期下国家对会计工作内容和形式的新要求和新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在重构会计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对预算会计的工作内容、形式以及管理制度方面进行规划改革。

1.权责发生制的引入。

目前政府预算会计在对资金盈亏问题的实际界定标准主要是依靠于收付实现制度,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使用步骤比较简洁,相应的操作也比较方便,在提升工作速度的同时还能合理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

但是这种界定方式在实际核对政府的财务盈利与亏损的问题上,有时候会出现计算不准确的问题。

而权责发生制指的是只要产生与项目活动相关的经济利益问题,则其中一切的费用都应当计入到总体的盈亏当中。

并且,如果不属于本次项目内容的资金流动问题,即便同时产生了盈利或者亏损,也不做相应的统计工作,应当另外进行计算。

但是,权责发生制度也有一定的运行规定,在政府重构会计体系,改革预算会计的过程中,应当结合自身目前的经营管理现状合理引入权责发生制度。

现阶段的政府部门在会计体系重构的过程中,更加适合使用收付实现制度与权责发生制度相结合的会计工作模式,利用二者的共同作用,优势互补,从而全面反映政府的资金盈利与亏空问题。

同时,还包括政府的受托责任,以便于为相关的管理人员在进行经济决策时,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数据信息,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和运营业绩。

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还要明确总预算工作与单位预算工作各自的工作内容,完善政府会计的结构体系,这有助于重构工作的顺利进行。

2.把握好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关系。

政府会计体系重构过程中,要想优化预算会计工作的职能,确保预算会计能够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作为依据,还需要合理处理好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

在政府工作的实际过程当中,基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变化,以及政府各项经营活动的日益频繁,相关部门对于经营活动当中财务信息内容的全面性要求越来越严格,包括对政府目前的经济状况、各个
活动的收益和支出统计,以及一些相关的
非财务信息等等。

这些内容仅凭借预算会计或者财务会计是无法保证信息的全面性的。

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对政府会计体系的内部各个不同种类的会计分支都结合起来,保证各部门分工明确,发挥自身的长处,保证经济活动的稳定运行,合理促进政府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这个工作过程的顺利运行,就与政府内部信息系统的完善工作有着一定的关系。

政府会计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会计信息数据,并且信息数据会跟随着项目的进度发生变化。

这就需要政府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利用网络平台,记录预算会计所统计、整理和分析出的财务信息数据,并结合数据开展相应的项目活动,在项目运行中,定期将财务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并与预算信息进行比对。

从而及时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调整,合理避免经济风险。

3.绩效管理工作。

政府预算会计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仅是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的预算工作,还需要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职能。

在政府内部运行过程中,内部管控工作是维持政府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而这其中,绩效管理工作是防止贪污腐败现象发生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预算会计的协助,以其自身对经济数据的整理、分析的优势,对绩效问题进行处理。

同时,还应当保证预算工作的透明度。

政府部门在实际进行绩效管理工作中,可以让预算会计制定出相应的预算目标绩效表,用来全面展现政府在各项经营活动中对整体资金的控制以及具体经营管理的目标问题。

利用绩效表来有效提升政府在绩效预算工作中的约束力,从而确保各项资金的有效利用。

此外,预算会计还应当关注预算管理效率,改进预算效果。

并且政府应当建立起健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以制度的约束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逐步扩大绩效管理的覆盖范围。

实现政府预算会计功能定位从信息反映、拨款控制到绩效管理的转变,并进一步强化会计工作程序和方法,从而完成对预算会计的改革。

三、结论
政府部门必须意识到新时期社会发展背景对预算会计工作的新要求,意识到预算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从资金盈亏的界定制度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并合理把握好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利用二者之间的优势,共同促进经济活动的稳步运行。

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起对政府内部信息系统的完善,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传递,同时还要重视起预算会计的绩效管理职能,合理控制经济成本,确保相关信息的透明度,达到重构政府会计体系的最终目标。

财政金融
政府会计体系重构中的预算
会计改革路径
彭雪飞◎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财政厅企业监督管理办公室

·
·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