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宿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其他 (共1题;共2分)
1. (2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的回答已经让她xǐ chū wàng wài________了。

(2)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xù xù dāo dāo________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二、默写 (共1题;共8分)
2. (8分) (2017七下·萍乡期末)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可汗问所欲,________。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3) 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

(5) 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6)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7) 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共2题;共18分)
3. (13分) (2019九上·肥西期中) 某中学初三年级以“名胜古迹中的对联”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为渲染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九年级(4)班准备出一本《名胜古迹对联集》,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对联。

下面是一则征文启事,请你根据要求修改。

征文启事
九年级(4)班准备出版一本对联集,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对联,对联内容要章显名胜特色。

稿件交到九年级(4)班班委会,截止日期10月20日。

请同学们务必投稿。

九年级(4)班班委会
①启事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②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
③征文启事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
(3)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你回答。

①下面是故宫中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将其抄写在下面。

上联:________;
下联:________。

②很多古诗文都与名胜古迹有关,请写出下列诗文涉及的名胜古迹。

A.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________
B.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

________
4. (5分)(2011·威海) 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将“加强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纳入其中。

在你班举行的“珍爱生命”主题班会上,↑请你围绕主题对同学们发表一段即兴演讲。

提示:演讲内容可以从生命来之不易、生命的价值、不伤害他人、防止被伤害等任一方面张开。

要求:所写文段中至少运用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方法,70字左右。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
5. (14分) (2017七上·长沙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世说新语·荀巨伯探病友》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B . 太丘舍去舍弃
C . 吾今死矣,子可去离开
D . 友人有疾生病
(2)下列“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学而不思则罔/相委而去
B . 而入有义之国/人不知而不愠
C . 而敢独止/温故而知新
D . 遂班军而还/不义而富且贵
(3)用现代文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4)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的主要内容,【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元方和荀巨伯什么样的性格品质。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6. (10分)(2019·连云港)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①
又踏金牛顶②上行,海风飞舄③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④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⑤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注】①陶澍,清朝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

数次亲临海州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

②金牛顶在云台山前顶(清风顶)之后,俗称后顶。

顶有金牛洞,又名二仙洞,相传有金、牛二师修道于此。

③飞舄(xì):会飞的仙鞋。

④仙人:指三元宫山僧。

⑤迓(yà):迎接。

(1)这首七言律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六、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7. (17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②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选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其中“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从________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叠的艺术效果。

(2)文中说“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请你结合文章具体说明是怎样配合布置的。

(3)选文第②段语言优美,请举一例具体分析。

(4)中国艺术讲究对比映衬美,园林、书画如此,诗歌亦如此,请从你熟悉的写景古诗中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七、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
8. (7分) (2017九下·福州月考) 名著导读
(1)下列是有关名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起义军内部分化。

B . 鲁滨逊解救了一个印第安人,因为那天是星期天,就给他起名叫星期天。

C . “青年人!只是回顾么?这世界是不住的前进呵。

”告诫青年人要戒骄戒躁,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2)“人去楼空,我把自己关进房间,栓上门,免得别人闯进来,然后开始---不是哭泣,不是悲伤,我很镇静,不会这样,而是---机械地脱下婚礼服,换上昨天我要最后一次穿戴的呢袍。

”请简述简爱脱下婚礼服的前因、后果。

八、作文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18九上·黄陂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5年热播了一部电视剧,叫《芈月传》,芈月作为一个女人吃了多少的苦头,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登上权力之巅,奠定秦国统一六国的基业!而作为主演孙俪成为“荧屏霸主”何尝不是如此呢?
孙俪面对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除了《玉观音》后歇了三个月,十年来,我几乎再没有休息过一天,这比小时候练舞,比在部队里种地、赶猪、掏阴沟要累得多。

”她十年的吃苦,换来身价暴涨了170倍。

“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在青春年少之时,错过了人生最为难得的吃苦经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就会浅薄,那么就可能会“苦一辈子”。

的确,在我们青春年少时,多吃苦,往往能迎来更美好的人生。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一、其他 (共1题;共2分)
答案:1-1、
答案:1-2、
考点:
解析:
二、默写 (共1题;共8分)
答案:2-1、
答案:2-2、
答案:2-3、
答案:2-4、
答案:2-5、
答案:2-6、
答案:2-7、
答案:2-8、
考点:
解析:
三、语言表达 (共2题;共18分)答案:3-1、
答案:3-2、
答案:3-3、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
答案:5-4、
考点:
解析: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答案:6-1、
答案:6-2、
考点:
解析:
六、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
考点:
解析:
七、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答案:8-1、
答案:8-2、
考点:
解析:
八、作文 (共1题;共5分)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