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1.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漫步月面B.采集月壤C.展示国旗D.点火返航
2.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下列举措有误的是()
A.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B.土更净-一填埋废弃电池
C.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D.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
3.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
A.氨分子质量很小B.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分子在运动
C.温度升高,氨分子体积变大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4.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B.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
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第4题图第6题图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在呼吸过程中起载体作用B.油脂是供能物质,应大量摄入
C.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D.缺锌会引起贫血
6.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B.生石灰用于食品加热
C.液氮制造低温环境D.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7.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

结合图示,有关砷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中子数为33
C .原子质量为74. 92g
D .+33表示原子核及核电荷数
8.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P :磷元素在化合物中显+5价
B .3O 2: 6个氧原子
C .溴化钠:BrNa
D .铜离子:Cu+
9.工业上用CH 4和CO 2制取合成气会产生积碳,下图是抗积碳示意图。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Ni 基双金属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改变
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D .合成气可合成多种化工产品,价值大
10.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比较蜡烛与水的密度
B .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验证产物有水
11.将10g 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成10%的稀硫酸。

有关步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计算需水98g
B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 .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 .配制好后,装瓶贴标签
12.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转化的是( )
A .S →点燃
O 2
SO 3

NaOH 溶液
Na 2SO 4
B .Zn →稀H
2SO 4
ZnSO 4

BaCl 2溶液
ZnCl 2
C .CuO →高温
C
Cu
→Al 2(SO 4)3溶液
Al
D .NaCl

NaNO 3溶液
NaNO 3

KOH 溶液
KNO 3
13.为区分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磷矿粉四种固体物质,以下方案及结论有误的是( )
A .观察固体颜色能区分出磷矿粉
B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到氨味的物质有两种
C .取样,溶解后加硝酸钡溶液能区分出硫酸铵
D .用水和氢氧化钡溶液能区分出四种物质
14.60℃时,向100g 水中加入一定量KNO 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的KNO3质量为41. 6g B.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
C.蒸发溶剂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D.20℃时,100g KNO,饱和溶液中有KNO331. 6g 二、(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8分)
15.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1)能源改变生活。

①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主要材料是铜,利用铜的性。

②风能属于(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沼气的主要成分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③除图中所示能源外,再写一种新能源
(2)汽车部分构件材料如表所示。

①钢的含碳量比生铁含碳量(填“低”或“高”)。

②皮革中“皮”的主要成分是。

锦纶属于(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③合成橡胶的优良性能有(写一种)。

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16.水是常用溶剂,某同学进行下图实验。

(1)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现象是
(2)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

(3)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
(4)C、D试管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产生了黄绿色气体,查阅资料可知:
2KMnO4+16HCl(浓)-2KCl+2X+5Cl2↑+8H2O,X的化学式为
(5)询问老师得知用2NaOH+Cl2=NaCl+NaClO+H2O可处理Cl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处理0.142gCl2至少需NaOH的质量是多少?
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7分)
17.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并回收产物。

(1)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收集气体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填操作),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

(3)将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溶解、过滤、洗涤、蒸发,以上操作都用到的仪器名称是
蒸发时需铁架台和(填序号),当时停止加热。

(4)产物KCl可作化肥,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填序号)。

a. 促进叶色浓绿
b. 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c. 增强抗倒伏能力
18.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兴趣小组参观火力发电厂,了解到废气中的SO2、NO2、CO、CO2会影响环境,设计如下流程处理废气。

①用生锈铁屑处理废气中的CO,体现CO性。

②用石灰浆不用石灰水的原因是
③固体2中有(写两种物质)。

(2)A~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

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钙盐,C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

①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D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则D转化为B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检验D中阴离子的方法是
③将足量C通入石蕊溶液中,现象是;该溶液pH=4,加热至90s时C完全排出,画出加热过程pH变化图像。

④硝酸钾可作化肥,能供给作物两种养分,属于肥料
五、(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3分)
19.某学习小组对铁锈蚀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
①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

②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

③常温常压,氢气密度是dg/mL.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定性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取四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1实验,现象如表1.
(1)对比A、B、C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发生化学反应。

(2)对比A、D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还与有关。

(3)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

写出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二:定量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小组设计了图2装置,检查气密性,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据图3,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
(5)据图4,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分析t3时刻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
(6)实验三:测定铁锈含量
将实验二烧瓶中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得mg固体,连接图5装置,检查气密性,加入固体与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

完全反应后,常温常压下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VmL,则该固体中铁锈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7)该实验条件下测得铁锈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是,解决方法是
(8)【反思与评价】
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铁锈蚀明显更快的原因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漫步月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采集月壤,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展示国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点火的瞬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2.【答案】B
【解析】【解答】A.防止水体污染可以让水更清澈,做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填埋废气电池会污染土壤,做法错误,故B符合题意
C.加强大气治理,可以让空气更好,故C不符合题意
D.提高绿化覆盖,可以使景色更美好,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进行分析
3.【答案】C
【解析】【解答】A.17氨气中含有约6.02×1023个氨分子,说明氨分子的质量很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因此能闻到氨味,故B不符合题意
C.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但是分子的体积不变,故C符合题意
D.增大压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4.【答案】D
【解析】【解答】A.剧烈燃烧不一定会发生爆炸,如在室外燃烧,故A不符合题意
B.物质的着火点不能升高,说法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
C. 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与面粉的接触面积,故C不符合题意
D. 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因为可能发生爆炸,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爆炸的概念分析
5.【答案】A
【解析】【解答】A.血红蛋白在呼吸作用中运载氧气,故A符合题意
B. 油脂是供能物质,但是不能大量摄入,故B不符合题意
C. 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C不符合题意
D.缺铁会引起贫血,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血红蛋白的作用分析
B、根据油脂的性质分析
C、根据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分析
D、根据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分析
6.【答案】B
【解析】【解答】A. 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利用稀有气体在通电条件下发出多种颜色的光,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性质,故B符合题意
C. 液氮制造低温环境,是因为液氮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 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据此分析
7.【答案】D
【解析】【解答】A.砷元素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周期表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是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质子数,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的信息可知,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故C不符合题意
D. +33表示原子核及核电荷数,说法正确,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进行分析
8.【答案】A
【解析】【解答】A.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失去5个电子,在化合物中显+5价,故A符合题意
B. 3O2表示3个氧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
C.溴化钠的化学式为NaBr,故C不符合题意
D.铜离子的符号为Cu2+,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分析
B、根据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分析
C、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D、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分析
9.【答案】B
【解析】【解答】A.Ni 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因此可以重复使用作催化剂,故A 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B 符合题意
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说法正确,故C 不符合题意
D. 合成气可合成多种化工产品,价值大 ,说法正确,故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合价规则进行分析
10.【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蜡烛在水中的位置,可以比较蜡烛和水的密度关系,故A 不符合题意
B.根据火柴梗的碳化情况,可以判断火焰温度情况,故B 不符合题意
C.由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C 符合题意
D.在干而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有水生成,故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
11.【答案】D
【解析】【解答】A. 计算需水
10g×98%
10%
−10g =88g ,故A 不符合题意 B.量取水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 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C 不符合题意
D.配制好的溶液需要装瓶贴标签,故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2.【答案】B
【解析】【解答】A.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故A 不符合题意
B.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硫酸锌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锌,故B 符合题意
C.氧化铜和碳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和硫酸铝不反应,故C 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和硝酸钠不反应,故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给出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13.【答案】C
【解析】【解答】A. 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都是白色的,磷矿粉是灰白色的,故A 不符合题意
B. 氯化铵、硫酸铵、 与熟石灰研磨有挥发性气体放出,故B 不符合题意
C.硫酸钾和硫酸铵和硝酸钡都能产生白色沉淀,因此不能区分,故C 符合题意
D.磷矿粉不溶于水,加入氢氧化钡只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钾,只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氯化铵,产生白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的是硫酸铵,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鉴别物质时,根据物质的性质选项试剂或方法,只要出现不同的现象就能鉴别,据此分析14.【答案】A
【解析】【解答】A.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即在100g水中溶解了31.6g ,此时析出了10g固体,说明一开始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 10g=41.6g,故A正确;
B.降温一段时间后才析出晶体,说明该溶液一开始属于不饱和溶液,故B错
C.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是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且温度不能变,所以加入溶剂,不能蒸发溶剂,故C错;
D.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即在100g水中溶解了31.6g,所以20℃时,131.6g KNO3饱和溶液中有KNO331.6g ,故D错。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中各种成分的质量比;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15.【答案】(1)导热;可;有机物;核能
(2)低;蛋白质;合成;高弹性
【解析】【解答】(1)①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主要材料是铜,利用铜的导电性;
②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有机物,
③除图中所示能源外,还有核能属于新能源;
(2)钢中的含碳量不超过2%,生铁中的含碳量最低达到2%,故钢中的含碳量低;
②皮革中“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锦纶属于合成材料
③合成橡胶的优良性能有高弹性。

【分析】(1)根据常见金属的特性及新能源分析
(2)根据合金的特性及合成材料进行分析
16.【答案】(1)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红色
(2)固体、液体、气体
(3)乳化
(4)MnCl2
(5)解:设至少需要NaOH 的质量为x
2NaOH+Cl2=NaCl+NaClO+H2O
80
71 x 0.142g
2×4071=x 0.142g
X=0.16g
答:至少需要NaOH 质量为0.16 g 。

【解析】【解答】(1)倾斜A 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现象是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红色。

(2 )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固体或液体或气体。

(3 )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 试管,原理是洗涤剂能够乳化植物油。

(4 )反应前后钾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锰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8个,氢原子都是16个,反应前氯原子是16个,反应后应该是16个,其中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 X 的化学式为MnCl 2。

【分析】(1 )倾斜A 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现象是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红色。

( 2 )溶质状态可以是固体或液体或气体。

(3)洗涤剂能够乳化植物油。

( 4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 5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17.【答案】(1)2KClO 3=△MnO 2
2KCl +3O 2 ABDF (2)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3)玻璃棒;AGH ;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4)c
【解析】【解答】(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MnO 22KCl +3O 2 ;
(2) 收集气体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

(3) 固体溶解、过滤、洗涤、蒸发,以上操作都用到的仪器名称是玻璃棒,蒸发时需用用到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时,停止加热。

(4)氯化钾是钾肥,其作用是增强植物的抗倒伏能力。

【分析】(1)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2)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分析
(3)根据蒸发的操作进行分析
(4)根据常见化肥的作用进行分析
18.【答案】(1)还原;相同体积下,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含量少,吸收效果差;碳酸钙、硫酸钙
(2)CaCO3+2HCl=CaCl2+CO2↑+H2O;复分解反应;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为碳酸根离子。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复合
【解析】【解答】(1)①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与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这体现了-氧化碳的还原性;
②相同体积下,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含量少,吸收效果差,所以用石灰浆不用石灰水;故填:相同体积下,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含量少,吸收效果差;
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亚硫酸钙微溶于水,所以固体2中有碳酸钙和亚硫酸钙;
( 2 )①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钙盐,C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由图示转化关系可知,A是氯化钙、C是二-氧化碳,所以B是碳酸钙,B转化为A的过程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I=CaCl2+H2O+CO2↑;
②若D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则D是碳酸钠,碳酸钠转化为碳酸钙可以通过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检验D中阴离子(碳酸根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为碳酸根离子;故填:复分解反应;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为碳酸根离子;
③C是二氧化碳,将足量C通入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测得该溶液pH=4 ,加热至90s时C完全排出,则液体的pH变为7 ,加热过程pH变化图像为
【分析】( 1 )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根据反应物的浓度、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 2 )根据物质间的关系、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离子的检验方法等来分析。

19.【答案】(1)氧气和水蒸气
(2)氯化钠
(3)铁锈疏松多孔,能吸附氧气和水蒸气.会加快铁的锈蚀;Fe2O3+ 6HCl=2FeCl3+ 3H2O
(4)铁生锈放出的热量小于装置散失的热量
(5)加氯化钠溶液前,铁锈蚀较慢;铁锈蚀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盐酸被吸入烧瓶,反应
产生较多氢气
(6)m−2−28dV m
×100% (7)氢气未干燥,含有水蒸气;在乙,丙装置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8)使用铁粉和加入碳粉,加快了铁锈蚀的速率
【解析】【解答】(1)A 中铁钉与空气和水接触,生锈,B 中铁钉只与蒸馏水接触,没有与氧气接触,C 没有水,不生锈,对比ABC 可以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和水接触;
(2)A 无氯化铵生锈速度慢, D 有氯化钠生锈速度快,说明铁锈蚀与氯化钠有关;
(3) 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铁锈疏松多孔,能吸附氧气和水蒸气.会加快铁的锈蚀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Fe 2O 3+ 6HCl=2FeCl 3+ 3H 2O
(4)据图,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铁生锈放出热小于装置散失的热量。

(5)对比AB 段和BC 段说明加氯化钠溶液前,铁锈蚀慢,t3时刻压强土壤变大的原因是铁锈蚀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盐酸被吸入烧瓶,反应产生较多氢气。

(6)设铁的质量为x
Fe +H 2SO 4=FeSO 4+H 2↑
562x vdg
562=x vdg
x=28vdg 则该固体中铁锈质量分数表示是为 m−2−28dV m
×100% (7)该实验氢气为干燥,含有水蒸气,故得到氢气体积偏大,计算铁质量分数偏大,铁锈的质量分数偏小,解决方法是在乙、丙装置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8)实验1是铁钉,实验二是铁粉,实验二铁锈蚀明显更快的原因是使用铁粉和加入碳粉,加快了铁锈蚀的速率。

【分析】(1)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2)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
(3)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分析
(4)根据装置能量变化分析
(5)根据铁生锈时消耗氧气分析
(6)根据方程式计算铁的质量进而分析
(7)根据氢气中混有水蒸气分析
(8)根据铁粉中加入的物质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