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历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2、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②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③外资企业的出现
④白银大量外流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3、“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英国人也应一体均沾。”
英国获得此项特权最早应追溯到
A、第一次鸦片战争
1、近代中国历史上,西方列强一次次侵华,中国军民一次又一
次顽强抵抗,但均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在于
A、清朝统治者腐朽无能
B、西方列强军事力量强大
C、中国的民族独立意识缺乏
D、社会制度的落后
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统治者腐朽无能
B、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C、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西方列强纵容日本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形 势 图
想的束缚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 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人 们的思想,促使人们追 求财富和幸福生活
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
在全球范围抢夺殖民地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鸦片战争(1840.6——1842.8) 背 中国: 封建制度日趋腐朽 景 英国: 19世纪前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
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16、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 项是
• A.主要矛盾有两对 • B.由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 • C.决定了中国革命任务的双重性 • D.中外矛盾自始自终占主导地位
12、近代中国历史上,列强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 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试从经济、政治、思想三方面分析这三次战争 对中国带来了哪些深刻的社会变革。
• A、甲午战争后列强已将中国土地瓜分完毕 • B、列强侵华主要方式已发生重大变化 • C、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 D、清政府已变成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工具
6、决定帝国主义侵华特征演变的基本因素是
A、中国的综合国力
B、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
C、清政府的态度
D、中国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7、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本方式 是
3、《马关条约》的各项条款中,最能体现列强侵华的时代特征
的是
A、割地
B、赔款
C、允许投资办厂
D、开放通商口岸
• 4、下列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 • B、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 C、容易放松对清政府警惕 • 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5、慈禧太后在《辛丑条约》签定后说:“今兹和约不侵 我土地,不掠我人民,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 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西方列强“不 侵我土地”的根本原因是:
中国主权和领土完 整进一步遭到破坏,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 程度大大加深;中 国民族资产阶级登 上历史舞台
先进中国人开始
思想上 向西方学习
洋务派开始向西方学 习、早期维新思想出 现
维新变法思想、民 主革命思想出现
1、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定对中国影响最严重的是
A、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B、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全方位落后
根本原因: 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例题: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军备落后
B、清朝统治者腐朽无能
D
C、清政府闭关锁国
D、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秋——1860年) 原 直接原因: 列强借口“修约”未能如愿 因
根本原因: 继续扩大中国市场 过程: 攻陷广州、《天津条约》、火烧圆明园、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4、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阻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 15、下列条约中均有割地、赔款、开埠三项内容的是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 《马关条约》
C
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封建经济自然解体
2、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定对中国影响最严重的是
A、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封建经济自然解体 C、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D
D、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权力
3、之所以说鸦片战争的爆发无法避免,最主要的是因为
A、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侵略者的经济利益
B、英国为扩大市场而疯狂扩张 C、中国经济军事技术全方位落后于英国
• 10、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 为:
• A、背景相同
B、目的和性质相同
• C、方式相同
D、战争后果相同
11、史书记载:“六月初六……(同治帝)登宝座,(各国) 使臣行六鞠躬礼,不跪。阶旁设黄案,使以次立读国书。” 这件事最早发生在下列哪个条约签定以后
•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A、割地
B、赔款 C、五口通商
D、领事裁判权
10、 《南京条约》的各项条款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A、割地
B、赔款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11、 《南京条约》的各项条款中对后来民族经济发展危害最大的是
A、割地
B、赔款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12、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 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 B、其他列强从中国掠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A、开设银行和争当中国的债主 B、在中国投资筑路和开办工厂 C、大量倾销工业品和资本输出 D、控制中国海关和其他税收
8、禁烟运动中的林则徐代表了谁的利益
A、清政府
B、人民群众
C、禁烟派
D、中华民族
• 9、林则徐禁烟运动的意义在于 • A、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 B、显示了反对外国侵略的决心 • C、抵制了西方国家的武装侵略 • D、维护了封建国家的整体利益
B
D、中国封建统治者盲目自大,闭关自守
4、以下论述,最能体现关锁国,阻碍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中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腐朽
C
C、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扩大销售市场
D、中国封建统治者盲目自大,闭关自守
5、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最主要的主要依据是
A、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A、以非法手段谋取巨额利润
B、以武力入侵开路,打开中国市场
D
C、西方资本主义的野蛮本性
D、改变原有的贸易格局
8、林则徐开展禁烟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D
B、鸦片走私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C、鸦片严重影响了清朝的国防力量
D、鸦片严重影响了清政府的生存
9、 《南京条约》的各项条款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B、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C、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C
D、革命任务发生改变
6、判断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开始由闭关锁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自己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D C、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D、中国政治、经济各项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7、鸦片战争前英国走私鸦片的主要原因是
《北京条约》、俄国侵占中国土地 影响: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为什么?
继
(1)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目的相同
续
(2)战争性质相同
(3)战争影响相同
(1)侵略势力增多
(2)侵略时间扩大
扩
(3)侵略区域扩大
大 (4)开放口岸和割地增多
(5)主权破坏更严重
(6)侵略程度更加严重
根本原因: 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英国希望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 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侵略者的经济利益
鸦 片 战 争 的 过 程
(1840-1842)
《南京条约》 及其附件
内容: 割地、赔款、开埠、关税协定;领事裁判 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赁土地房屋居留
后果: 丧失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自主权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四、八国联军侵华
背景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不断高涨
“扶清灭洋”
基本含义:维护国家利益,反对外来侵略 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 带有笼统排外的性质 导致了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影响
《辛丑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 社会性质的改变:
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
革命任务的改变: 经济结构的改变:
自然经济瓦解、中国近代工业产生,中国被 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阶级结构的改变:
自然经济瓦解,导致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产业工人的增多,工人阶级随之出现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 英国是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大国,综合国力强盛 主观原因: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经济、军事等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经济上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
洋务运动兴起、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开
主义世界市场
始兴起
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初步发展
政治上
社会性质、社会 主要矛盾、革命 任务、革命性质、 阶级结构的改变
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进一步遭到破坏,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的程度加深;中国民 族资产阶级出现
三、中日甲午战争(1894.8——1895.4)
背
宏观背景:
19世纪末,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西方列强迅速 向帝国主义过渡
景 日本方面: 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日益强盛,扩张野心迅速膨胀
过程
平壤战役、黄海大战、大连旅顺、威海卫
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民族工业取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2010历史高考专题复习 精品系列课件
33《从鸦片战争到八 国联军侵华》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 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对比:
政治
中国
英国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确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经 济 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思想文化
统治者的文化专制、 普通民众深受封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