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旅游路线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清华旅游路线图
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图书馆、振兴中华碑、博雅塔、未名湖、斯诺墓、钟亭、翻尾石鱼、蔡元培先生像、李大钊先生像、北大静园六院、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塞万提斯像、西南联大纪念碑、原燕京大学建筑群、北京大学校友门;
西门
北京大学的西校门是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成为新的北京大学之前,燕京大学主校门。

校门两侧有两头石狮。

这座校门是由燕京大学校友捐资修建,故而又称之为校友门。

(清华北大旅游路线图)燕京大学有着众多杰出校友,其中包括我国杰出的物理学家黄昆院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等等。

历史上的燕大至今仍是北京大学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今天的北大有着深远的影响。

北大西门上面挂有北大校友,曾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的毛泽东同志亲自为北京大学书写的校名,他所书“北京大学”四个字苍劲有力,气
势雄浑。

今天这座北大西校门仍然是北大师生进出北大的重要通道之一,它所正对着的是蔚秀园北大教工宿舍区;而每到节假日全国乃至全世界慕北大之名而来的人民常常在这里驻足留影,做为他们来到北京大学的存照。

今天,北大西门已经成为了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博雅塔
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

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

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

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

巍峨的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

由于建筑位置的巧妙,在北大内外,从梁柱、古树之间,时见它的身影,更增几分秀丽神奇。

博雅塔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站在湖畔,纵观着风云变幻,那紧锁的塔门,就像这位老人紧闭的心扉,包含着人生的悠悠岁月。

未名湖
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

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作为一种表征北大的意象而深入人们的脑海之中。

未名湖很静。

她安然地躺在燕园之中,周围起伏的地势与湖岸交接形成的流畅的线条,将未名湖勾勒得如同一块温润的软玉。

湖畔杨柳依
依、曲径通幽,则使她显得更加淡泊宁静。

未名湖被未名北路和未名南路合抱,沿北路东去,漫步湖边,可以体验到未名湖美丽的神韵。

风过无痕,水面上却泛起粼粼波光,湖周围树木葱茏,春天鹅黄、夏日浓密、秋季金黄灿烂,季季各有不同,但未名湖的神韵却不会变。

到了冬季,未名湖上坚冰成型,湖面上就是滑冰人的天下了。

每天下午,无数校内校外的滑冰爱好者齐聚湖面,偶尔会排成长队,也间或会撞成一团,一时间欢笑声、尖叫声齐齐响起,那青春飞扬的景象,哪还有半点冬日的寒意。

(清华北大旅游路线图)
静园草坪
静园草坪是目前燕园内最大的一块草坪。

春秋时节,和风煦日,这里是很好的休闲之地。

同时,它还是北大师生们一个重要的课余活动场所,北大百年校庆时的文艺晚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有一名北大学生这样写道:“这里曾经是高晓松那帮拿把破吉它到北大糊弄小女生的主儿极尽能事的舞台,更是我们北大人读书休憩的好地方。

很多北大的情侣相识、相约、相恋在东
草坪,他们对这块草地的感情更深厚。


钟亭
来到燕园的人们,一定不会错过钟亭——那个坐落在未名湖西岸小土山上的小小的六角亭。

之所以说不会错过,是因为小土山的位置极佳,北面临湖,正对着北大人极为熟悉的翻尾石鱼;南面土山脚下就是乾隆诗碑,诗碑西面不远处,就是蔡元培像,蔡元培像与乾隆诗碑中间夹着一条小径,小径通向湖边。

(清华北大旅游路线图)
钟亭,有钟有亭。

亭——圆顶六角,上有彩绘;钟——古色古香,下端铸成八瓣荷花状,像姑娘们穿的裙子。

钟体下部雕刻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海面喷薄而出的旭日。

钟体上部是十二对腾舞滚动的蛟龙戏珠。

两条粗壮的青龙铰连成的钟耳悬挂在亭顶的一条横木上。

此外,钟体上刻有八卦的图案,还有满汉两种文字写着:“大清国丙申年捌月制”。

按此日期算来,从大清国丙申年,即1896年,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钟竟比“京师大学堂”诞生得还早些!
勺园
勺园的历史比北大还长,这里曾是明代著名书法家米万钟的府第。

清乾隆年间,改名为弘雅园,是英王二世的使者马戈尔尼居住的地方。

因此,勺园也成为中国最早接待外国使团的食宿场所。

历史往往会有惊人的巧合,现在的勺园是留学生居住的地方。

此外,每年还会有很多国际学术研讨会、优秀成果颁奖会、科研管理培训会以及数不清的小型学术交流会在勺园举行,参加会议的学者们都把这里当作人生旅程中一座温馨的驿站。

勺园,也因此成了北大对外的一个窗口。

蔡元培像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教育家。

蔡元培早年组织光复会,后参加同盟会。

辛亥革命后,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1916-1927年间任北京大学校长,为北京大学的发展和中国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毛泽东同志曾赞誉他:“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清华北大旅游路线图)
蔡元培铜像是北京大学七七、七八级毕业生捐赠母校的,由著名雕塑家曾竹韶教授创作,北京钢铁学院、首都钢铁公司协助铸成。

鸣鹤园
鸣鹤园位于北大西门内北侧,这里就是当年被誉为京西五大邸园之一的鸣鹤园的遗址。

鸣鹤园与北大的另一座古园林镜春园,原本同属春熙园,是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

乾隆年间,赐予驾前宠臣和珅为园,成为淑春园的一部分。

后至嘉庆七年,将淑春园一分为二,东部较小园区赏赐给嘉庆四女庄静公主,名曰“镜春园”;而西部较大园区则赏赐给嘉庆第五子惠亲王绵愉,即为鸣鹤园,俗称老五爷园。

园主绵愉是晚清政局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为道光、咸丰皇帝所倚重,曾与增格林沁一起镇压过天平天国北伐军。

清华大学:图书馆、大礼堂、同方部、清华学堂、水利实验馆、土木工程馆、世纪鼎、日晷、二校门、闻一多像、清华池、水木清华、工字厅、古月堂、荷塘月色、近春园遗址公园。

(清华北大旅游路线图)清华校园内的主要景点有近春园、水木清华、大礼堂、清华学堂、二校门等,可以从西门进入后顺时针一一参观。

日晷:位于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

下部底座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行胜于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行胜于言”从此成为了清华的校风。

这种校风使清华培养了一大批脚踏实地、报国奉献的优秀人物。

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园里最幽静之处,是学生晨读和休息的好
去处。

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

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句:“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两旁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丰、同治、光绪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自清亭: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

朱自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曾任清华大学文学系主任。

他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字秀丽著称于世。

如“荷塘月色”一文,以清华园景物为描写对象,已成为传世美文,为一代代中学生之国学范文。

1948年,他因拒领美国救济粮在贫病中逝世,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1978年为纪念朱自清先生,将此亭命名为“自清亭”。

(清华北大旅游路线图)
闻亭:它是一座古式六角亭,原为一座钟亭,建校初即有之,为号令全校作息而设。

亭内有大钟一口,径可四尺。

钟声清脆,远及海淀。

闻一多是中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在《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的研究中有相当的成就。

抗日战争期间,他目睹国内反民主的独裁政治,拍案而起,1946在昆明被暗杀。

为了纪念在昆明遇害的闻一多先生,将该处命名为“闻亭”,亭内匾额由闻一多先生1921年的同级同学集资建成,“闻亭”二字由著名优生学家潘光旦教授所书。

1986年清华师生在闻一多先生逝世40周年之际,修建了闻一多雕像,使“闻亭”景观益显庄严美观。

科学馆:建于1919年,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

当时清华的
理工科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尤其是物理系可谓盛极一时。

90年代曾作过统计,从此楼中曾经走出过7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80年代以后清华重建了理学院,现在新的理学院大楼占地27000平方米,位于清华气象台东北。

二校门:清华建校之初最早的主校门,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

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

因1933年至1934年间校园扩建有了新的大门后,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了。

(清华北大旅游路线图)
它一直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新竹清华也有同样的建筑模型。

作为清华象征的二校门,见证了清华大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和飞跃;它历春夏秋冬,经风吹雨打,默默地迎来送往每一位清华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