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固定式扒杆立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NX-XXXXXXXX-XXX 人字固定式扒杆立杆
编写:年月日
审批:年月日
工作负责人:
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南浔供电分局
1作业准备
1.1现场布置
序号内容要求备注
1布置工器具工器具放置规范、合理,便于作业本项目所需工器具:扒杆1付、机动绞磨1台、滑车组1套、钢丝绳15米2根、锚桩3-5根、铁钎3根、24磅榔头2个、单轮开口转向滑
车1只,钢丝套2个、卸克4只,白棕绳15
米1根、铁锹1把、边冲1个、围栏1组。

2布置材料电杆1基
3设置围栏与作业无关人员可进入作业点的地段均应设置安全围栏
1.2站班列会
序号内容要求备注
1工作许可工作负责人办理工作手续后,即召开站班会。

在实训开始前督促做好相关安全措施后,方可由工作许可人许可工作。

(1)操作前核对线路双重名称无误;
(2)装设围栏,并悬挂标示牌“在此工作”、“从
此出入”两种标示牌;
(3)做好高空防坠措施。

2现场交底(1)站班队列;
(2)“两交”的内容:工作任务、停电范围、安全措施、技术措施、人员分工、
现场注意事项等;
(3)“一查”的内容:人员健康、精神状况,个人劳保用品与着装,安全工
器具等;
(4)培训人员清楚“两交一查” 内容后签字确认。

(5)工作负责人在确定工器具完好安全、材料齐全、周围环境、天气良好
的情况下允许培训人员进行实训工作。

对现场准备的工器具进行检查
对所准备的工具进行外观检查,受力器具均
应试验合格并在试验周期之内,外观无损伤;
1
2 作业实践
2.1学员三查
序号内容要求备注
1一查工位检查工位:
1.找准立杆作业区
2.明确电杆坑洞,并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
杆洞检查:
⑴杆塔基础坑深度的允许偏差为-50 mm—
+100 mm,有底盘时,应加上底盘厚度;
⑵直线杆横向线路方向移位不应超过50 mm;
转角杆、分支杆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
均不超过50 mm;
2二查工器具1.检查使用的工器具是否满足使用条件
2.检查工器具摆放是否合理
检查工器具:
1.机动绞磨:铭牌清晰,各部件配置无缺失,操
作灵活,制动正常。

2.扒杆:铭牌清晰,且外表无损伤、变形、部件
连接紧密无松动或错位。

3.钢丝绳:能满足受力要求,表面光滑,无断股
或磨损严重及退火变质现象,且钢丝绳选用
应与机动绞磨、滑车相匹配(钢丝绳直径不大
于机动绞磨磨芯最小直径的1/10)
4.锚桩:应选用直径50mm、长度符合要求,
且1米划线标识清晰,锚桩顶部应有封顶,无
开花现象。

3三查材料1.检查使用的材料是否满足使用条件,
2.检查材料摆放是否合理
检查电杆:
⑴非预应力杆无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的宽度
不应超过0.1 mm,长度不应超过三分之一周
长;
⑵预应力杆表面光洁平整,壁厚均匀,无露筋、
跑浆、纵横向裂纹等现象;
⑶电杆3 m线、厂标、出厂日期、抗弯矩、杆
2
长、梢径等标志完好。

4“三查”汇报1.学员应将检查情况汇报教员;
2.教员确认检查无漏项和异常情况后,方可允许学员进行下一步骤
的练习。

2.2作业程序
序号内容要求备注
1竖抱杆1.明确方向,确定桩位:
(1)立杆指挥人员根据电杆就位情况,明确起立方向。

(2)扒杆及各锚桩按立杆需求,布置方位。

2.设置锚桩,建立连接:
(1)各岗位锚桩设置,同时建立与扒杆的连接,应防止起重滑车组钢丝
绳和浪风钢丝绳相互缠绕。

(2)各岗位完成锚桩设置和扒杆连接后应向指挥人员汇报。

教员现场检
查合格。

3.专人指挥,统一信号:
(1) 起立扒杆应专人指挥,统一信号;
(2)各部位人员的行动均应听从指挥命令,起立扒杆过程中个岗位应随
时注意指挥人员发出信息,及时调整。

4.均匀起立,谨慎就位:
(1)牵引前应将扒杆顶部抬起,以便获得足够向上力,采用人工肩扛方
式时应注意不得将头置于两扒杆内侧。

刚起立时扒杆岗位人员应注意
扒杆脚的稳定情况。

反向浪风应在锚桩上预留。

(2)起立过程应缓慢进行,待扒杆起立接近70°时应放缓牵引速度。

扒杆
需向付风方向略微倾斜,以滑车组自然下垂时刚好在杆洞上方为宜,
扒杆二脚无明显高差现象。

(3)扒杆起立到位后,应及时将钢丝绳固定在锚桩上。

5.严格监管,及时纠正:
(1) 教员应全过程监管扒杆的起立,对学员的行为加以指导。

(1)人字抱杆顶、电杆中心、前浪风地锚桩、后
浪风地锚桩四点应在一平面上,浪风对地夹
角≤45°及以下;
(2)一般扒杆两脚夹角为20°左右,抱杆根开宜
2.5 m-3 m左右;
(3)机动绞磨锚桩和浪风的地锚桩埋深达到1
米划线。

当单桩受力不够时,应采用前后桩法
或梅花桩法。

(4)主、付浪风位置应远离杆高1.2倍以外,并
应严守岗位,听从现场施工负责人指挥;
(5)浪风不得固定在有可能移动或不可靠的物
体上。

浪风在杆顶固定时要注意与其他线缆
的关系,防止缠挠,不合理受力;
(6)检查抱杆根脚,根据土质条件在杆根增加
适当的抱杆方木垫板,防止抱杆根受力下陷;
3
(2) 教员应随时纠正学员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动作,必要时可终止学员的实训过程。

2绑电杆1.电杆就位,垂直扒杆
将电杆移至杆坑附近。

抱正电杆,使电杆垂直抱杆。

2.选择吊点,固定滑车
正确选择吊点,将滑车组吊在电杆上。

同时在电杆上梢绑2根棕绳,左
右分开,作临时浪风用,起调节电杆用。

(1)吊点选择正确,吊点合力作用点应为电杆
重心高度的1.1-1.5倍;
(2)钢丝绳、套、环连接使用时应使用相应的卸
克连接,严禁采用硬连接;
3立电杆1.电杆离地,受力检查:
电杆起立离地约0.8 m时,对电杆作一次冲击试验,对各部受力点做
一次全面检查,确无问题继续起吊;
2.控制杆头,对准杆洞:
(1)起吊70°后应减缓速度,注意控制好杆头部拉绳,防止过牵引;
(2)起立至杆根脱离地面时,停止牵引,用白棕绳调整电杆;使杆根对准
杆洞。

3.专人校正,倒车下杆:
(1)电杆进洞时应有专人负责校正杆位。

(2)下杆时应使用机动绞磨倒档位,不得停车使用松尾绳的方式下电杆。

4.及时回填,逐层夯实:
(1)已起立的电杆应及时进行回填土,回填土时应留有防沉层。

(2)杆基未完全夯实前禁止攀登上杆。

5.全程规范,监管到位:
(1)起立电杆应专人指挥,统一信号。

起立电杆过程中个岗位应随时注
意指挥人员发出信息,及时调整
(2) 教员应随时纠正学员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动作,必要时可终止
学员的实训过程。

(1)要使用合格的起重工器具,严禁超载使用;
(2)起吊钢丝绳应绑在电杆适当的位置,注意
电杆起吊状态,防止电杆突然向杆梢倾倒。

(3)机动绞磨放置平稳,受力前方不准有人,牵
引绳应从卷筒的下方卷入,钢丝绳在卷筒上
不准少于5圈。

(4)回填应分层夯实,每回填150mm应夯实一
次,回填土块直径应不大于30mm,防沉层培
土高度应超出地面300mm。

4拆抱杆 1.加固根部,控制浪风:(1) 高空作业应使用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4
(1)在抱杆根部用铁桩稳住,用人力或机动绞磨经滑车组带住扒杆,松
出主风,缓慢使抱杆落地,人员不得进入扒杆倒落区域;
(2)此时临时浪风应拉向扒杆倒落的反方向,防止新立电杆倾斜。

2.慢放扒杆,清除绳套:
(1)抱杆快落地时应放慢速度并将抱杆抬起慢慢放下,以免将抱杆摔坏。

(2)登杆拆除钢丝绳套和电杆临时浪风。

2.3完工自检
序号内容要求备注
1质量检查(1)检查电杆直立情况无倾斜现象
(2)检查电杆基础是否夯实
(3)检查电杆埋深是否到标准
(1)直线杆横向位移不大于50mm,倾斜时杆
梢位移不大于杆梢直径的1/2;转角杆和终端
杆紧线后不应向内角侧倾斜,向外角侧倾斜
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2)电杆埋深一般应符合:1/10杆高+700mm
2工器具、材料整理(1)工器具清洁回收,整理滑车组、回收钢丝绳,部分工器具去污处理。

(2) 材料清点整理。

3
3作业总结
3.1报告终结
序号内容要求备注
1报告终结学员在实训项目结束后及时向教员报告项目终结报告内容
(1)“人字固定式扒杆立杆”实训项目已完成人员已离开实训工位。

(2)实训设备上无遗漏的工具、材料
2
5
3
3.2评价改进
序号内容要求备注
1评价(1)教员应对学员的实训过程进行评价,对学员在本次实训中的优缺行为进行论述。

(2)学员相互之间进行互评,探讨实训中相互配合、协作的优缺行为。

2改进学员应根据点评和互评情况,结合本人感受填写自评表(见附件)
3
附件:
南浔供电分局项目实训自评表
学员教员
参与学员
时间
序号项目内容教员评分学员互评学员自评备注
1训练工位准备
2站班会
3学员三查
4上杆前检查
5登杆步骤
6
6操作过程
7质量检查
8工器具、材料整理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