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当代大学教育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其在整个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

那么当代的大学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呢?如今的大学教育中又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我们对大学教育又有哪些期望呢?以下,是我个人的观点与看法。

1.当代大学教育应当重视人格培养。

先来说说人格的定义。

“人格”一词在生活中有多种含义。

有道德上的人格,它指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有法律意义上的人格,它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人;有文学意义上的人格,它指人物心理的独特性和典型性。

在心理学上,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对人格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异。

我们认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先天因素无法改变,这就更显得教育的重要性了。

而我认为,在从小学到高中这个求学过程中,教育的重点更在于成绩,更直接点的说就是应试教育。

学校对于学生人格的正确建立并没有做出多大的努力。

所以说,这个重任便交付到了大学教育肩上。

大学生,已经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但是并不成熟,甚至可以说是青涩的。

那么这时候建立健康的人格就尤为重要了。

所以说,当代大学教育应当重视人格培养。

蔡元培先生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提出:“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

”而我认为这就是当代大学教育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而这“四育”中“德育”的培养更是不容忽视。

从2004年云南大学大学生马加爵杀人案,再到如今沸沸扬扬的药家鑫事件,这些大学生犯罪的案例拷问着当代的大学教育。

大学到底是如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

为什么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会做出如此令人发指的事情。

我想,这些案例是给大学教育敲响了警钟。

大学教育的确应该抓专业课,文化课,但是,道德教育呢?在如今的现实社会中,道德的缺失让我们不禁心寒。

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道德高度更是能代表社会的风貌。

我们需要上专业课来让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接受人格培养,接受道德教育。

而这并不是开设一门大学生思想教育和法律知
识所能解决的。

而是将这种德育在日常教学中渗透。

是在每个教育环节上的灌输。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学考试中会有不少学生为了追求更高的成绩而选择冒险作弊。

这个事情反映出的就是大学生道德高度不够,不懂得诚信。

大学生基本已经成年,具有了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这个看似不算大事的作弊行为却能放大出他的人格弱点来。

学生处对作弊行为是必须严惩的,那么除此之外呢,是不是也该考虑如何去杜绝这种现象的产生呢。

如何使学生们的人格高度提升就是大学教育需要去研讨的问题。

所以说,大学教育对人格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是当务之急的。

2.当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作为一个大一的新生,我还是想谈一下当代大学教育中应该改善,加强的地方。

首先,我觉得,当代大学教育中缺少正规的心理教育。

我做过一些了解,不少学校会在入学之初让学生做一份关于心理方面的调查问卷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但是遗憾的是,很多的调查问卷没有被仔细分析,心理上存在一些问题的学生自己无法得知,也就更得不到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开导。

试想,一位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要如何去面对接下来的学业,人际交往,乃至以后的毕业找工作呢。

如果他心里的矛盾没法得到及时的开导,我觉得这是危险的。

这不仅仅对于他个人来说是件可悲的事,对于周围的生活圈子,乃至对于整个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我们无法预料一个心理积压太多负面情绪的人,一旦爆发出来,会引起多大的轰动。

虽然如今不少学校开设了心理课程,但是据我所知,这些大都不属于专业课程,没法让学生真正意义上了解自我,解决自身的心理疑问。

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服务,可以让学生有个倾诉和释放的地方。

虽然这不是一个很根本的解决方法,但是可以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心理压力得以缓解。

但是,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系统得带领学生去自我剖析,了解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当下的心理状态,并能及时去调整和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才能让他们在整个大学中学习生活得更顺利,更开心。

其次,我觉得感恩教育也被当代大学忽视了。

寒窗苦读12年,终于跨入大学校门,每个学生都学得不容易,但是,我们的父母比我们更辛苦。

他们不仅在物质上养育我们,十多年来,在我们的学习上,生活上,各个方面他们都为我们操尽了心。

作为有思想,有文化的大学生该如何去报答他们呢。

遗憾的是,很多
的学生认为只是父母该做的,是理所应当的事。

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观点。

我所说的感恩教育当然不止对父母。

感恩应该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一份真诚的心意。

我们一路走来,每个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都给微笑着对他们说声“谢谢”。

政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可以让我们安然地去接受教育,享受生活,这难道不该被我们感谢吗。

而这种感恩的心态是需要大学教育去培养的,这种感人的氛围是需要大学教育去营造的。

最后,我认为当代大学教育缺少对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教育。

作为一个中国人,了解中国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作为中国发展的未来支柱的大学生就更加需要了解中国的文化与历史。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大学教育并没有很重视这一块内容。

很多的学生确实通过了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主席概论等课程,但是他们真正对中国的人文了解多少?这是无奈的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的。

倘若大学生对自己的祖国的了解少之甚少,当他有朝一日走出国门,该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色彩斑斓,要如何去向国外友人描述中国的百折不挠与顽强奋斗。

这一块人文教育的缺失是可怕的,可以说是影响整个民族形象的。

大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必须加强人文教育。

不仅应该多开设人文教育课程,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余参加一些人文竞赛来提高他们的兴趣。

这样寓教于乐,不仅可以宣扬中国的文化,也可以让学生不再对此有抵触。

3.我们对当代大学教育的期望。

在上文中,我已经提出大学教育应当重视的方面和现如今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那么我们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对大学教育,这一高等教育存在哪些期望呢。

第一,大学教育应当有其开放性。

我认为开放性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社会的开放,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开放。

大学作为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对整个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他的教育就应该被社会所监督,他的一些教学计划与目的就是可以向社会公开,让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当今大学教育的发展状况。

其次,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有权了解自己的学校,了解学校的教学安排和任务,这不仅让学校和学生之间有了互动,也让彼此更好的沟通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大学教育应当有其自由性。

到了大学之中,除了必须的专业课学习,还得留有一些课余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

都说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的确
应该这样。

学生可以去学习自己兴趣的内容,充实自我,让自己更加优秀,也可以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做准备。

同时,学生可以有足够的自由去选择参与大学活动,包括社团,志愿者等等。

只有保证了自由性,才可以让学生多方面发展,成为一个全能的优秀大学生。

赘述一句,我所说的自由性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学生还是应当遵守校纪校规,先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第三,大学教育应当有其特色。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都在往综合性大学发展,这不免造成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逐渐减退的现象。

我认为,无论大学如何发展,保证其特色专业,认清自己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保持自己的个性的办学理念还是应该被推崇的。

不追风、不趋同,更能让一所大学把握住优势,发展其自身的长处,教育出更优秀的人才。

所以说,现在大学教育在教育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方,只有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去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才会培养出更优秀的栋梁之才!
以上所述是我个人对当代大学教育的观点,自知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老师能见谅。

物流工程学院机械102
201010210060
刘朝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