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PPT(22份) 人教版1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
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记录、传
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 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结构层次
1.(1-2自然段)写小时候喜欢火,喜欢光,引出对
灯笼的喜爱。 2.(3-7自然段)回忆美好童年生活,写灯笼寄托着 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 3.(8-11自然段)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 表达了作者爱国的热情。
这篇文章由点及面,由小时候喜欢的火、光自然
过渡到灯笼,又由灯笼联想起亲人的关爱,再又
想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壮烈事迹。作者喜欢灯笼
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情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亲人的慈 爱牵挂
灯 笼
激发我 的爱国 情怀
乡情民 俗古代 英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第一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 这样写的作用。
【分析】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
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分析】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
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
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
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
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 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 卫好自己的家园。
1.霍嫖姚,指西汉抗击匈奴名将 霍去病 。以其受封 嫖姚校十一《卫将军骠 骑列传》。嫖姚,劲疾貌。 2.李愬雪夜入蔡州(夜袭蔡州之战)在中外军事史 上被人广为津津乐道。“悬军奇袭,置于死地而后 生” ,唐朝后期名将李愬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 元济之役,是一成功的奇袭战的典型战例。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4 ﹡灯 笼
1.识记理解本课字词、常识,积累历
史典故。
2.品析重点语句含义并体会其表达作
用。 3.反复诵读,领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吴伯箫(1906-1982), 原名熙成,当 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吴伯箫毕生倾注 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 舌耕笔耘, 成果 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 《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 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译作有海 涅的《波罗的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 《吴伯箫散文集》。 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 《吴伯箫选集》。
3.萧萧班马鸣出自盛唐李白的《送友人》:“挥手自 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 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 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 《诗经· 小雅· 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 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 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 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李白化用古典诗句,用一 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是鬼斧 神工的手笔。
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分析】“亮起了人的耳目”,即受到典故中爱国精 神的感召与激励。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 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
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4.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
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分析】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
2.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分析】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 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文中“朱门”褪色 则是说原为京官的族姊之家如今成了“破落户”,衰 落了。该句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 再鲜艳了,实际上写族姊家庭早已衰败。
3.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
语句分析
1.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 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 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 野里想起一跳又一跳的鬼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 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跪堂谱, “司马懿探山”。 【分析】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叙写乡情民俗,丰富 文章内容, 增强语言气势,使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爱更加深厚、 强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