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地区高三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林芝地区高三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1题;共40分)
1. (2分)随着“嫦娥二号”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作为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读下图,回答下题.
当“嫦娥二号”卫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太阳较强的电磁波辐射就会进入地面接收系统,干扰地面对“嫦娥二号”卫星信号的接收,产生“日凌”现象.能正确表示“日凌”现象的图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 (4分) (2020高三上·罗源月考) 人类对太阳及其活动的探测从未停歇,下图为2018年发射的名为“帕克太阳探测器”的宇宙飞船绕日飞行(6年绕日24圈)的部分轨道示意图,四个大圆为近日行星公转轨道。
图中乙行星有着主要由CO2组成的浓密大气层和云层,地表温度高达40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发射到近距离接近太阳,帕克太阳探测器()
A . 穿越了小行星带
B . 仅仅只穿越了一级天体系统
C . 可观测完整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
D . 能探测到日冕层的太阳风活动
(2)关于乙行星地表高温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 云层反射更多太阳辐射
B . 地表反射更多太阳辐射
C . 地表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D . 地表吸收更多的大气辐射
3. (4分) (2017高一上·奉新月考) 僧一行在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僧一行的发现,实际上是()
A .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B . 在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 .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关联的是()
A .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B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 . 北半球冬半年短于夏半年
D .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4. (4分)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2018年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
但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就是具体表现。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上述谚语最适用的省区是()
A . 黑、吉
B . 新、湘
C . 豫、晋
D . 冀、赣
(2)关于冬雪对越冬作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
A . 冬雪覆盖地面时可以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
B . 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保温作用
C . 冬季部分积雪融化,缓解了一年中主要的旱情
D . 覆盖的冬雪融化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3)此次大范围降雪期间()
A . 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雪
B . 由于出现极夜,我国长城站科考人员返回国内
C . 我国不存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的地方
D . 赤道上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
5. (2分) (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
图”(乙),回答下面小题。
(1)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约是()
A . 30° 1月
B . 60° 1月
C . 60° 7月
D . 30° 7月
(2)当公转速度为N时()
A . 松花江河畔——银装素裹
B . 新西兰南部海域——冰山座座
C . 漠河市民——昼长夜短
D . 悉尼——处于雨季
6. (6分) (2020高三上·罗源月考) 南设得兰群岛是南极洲的火山群岛,它处于一个岛弧的地质环境,早期基本上和南极半岛连在一起,后来群岛逐渐与半岛分离,形成布兰斯菲尔德海峡。
图为布兰斯菲尔德海峡附近区域莫霍界面深度的等值线分布图(单位:千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确定图示区域莫霍界面深度的主要依据是()
A . 海底地貌类型
B . 深海钻探探测
C . 潜水实地观测
D . 地震波速度变化
(2)图中四地()
A . ①处为海底盆地
B . ②处海平面较高
C . ③处大洋地壳较②处薄
D . ④处海水深度最大
(3)布兰斯菲尔德海峡()
A . 终年海浪滔天
B . 风力较强劲
C . 有极昼极夜现象
D . 宽度不断变小
7. (2分) (2019高二上·张家口开学考) 读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等温线在D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 . 地形影响
B . 大气环流
C . 太阳辐射
D . 人为活动
(2)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可能为()
①山峰②高原③湖泊④城市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8. (2分)下图为“海陆间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若此图表示一天中某时段的气流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常见于夜间
B . 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只见于季风气候区
C . 该气流运动因海、陆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而产生
D . 陆地与海洋的高度差导致该气流运动的形成
9. (4分) (2020高一上·上海期末) 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可以根据该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判断。
下图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 . 地中海气候
B . 热带季风气候
C .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热带草原气候
10. (6分) (2017高一下·巴彦淖尔月考) 野象是生活在热带潮湿气候区的动物。
下图为不同时期野象在中国的分布北界。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野象南迁”说明从商周到现代我国东部地区()
A . 气候变冷
B . 气候变暖
C . 植被破坏严重
D . 病菌增多
(2)如果不考虑当地的地形和海陆位置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野象会()
A . 向南迁移
B . 向北迁移
C . 向东迁移
D . 向西迁移
(3)黄河中下游地区,商周时期与现代相比,气候具有哪种特点?()
A . 温暖湿润
B . 寒冷干燥
C . 寒冷潮湿
D . 高温干燥
11. (4分) (2019高一上·齐齐哈尔期中) 下图为某季节亚洲东部地区与太平洋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 甲>乙>丙>丁
B . 乙>甲>丁>丙
C . 丁>丙>甲>乙
D . 丙>丁>甲>乙
(2)此季节,我国大陆东部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 . 西北风
B . 东南风
C . 东北
D . 西南风
二、综合题 (共4题;共55分)
12. (15分)(2016·上饶模拟) 读我国西南地区的图文材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白酒生产的原料主要是高梁、稻米、麦类等。
水是白酒的血液,粮食成为酒的肉体。
四川在2008年提出了打造白酒金三角发展战略。
图6中甲图阴影区域是我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区域内历史名酒有:宜宾五粮液,泸州泸州老窖、成都五凤酒、绵竹剑南春等。
材料二:宜居城市是指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
成都温润的气候、丰沛的自然资源造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关名。
2005年成都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85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八位。
作为西部省会城市,城区交通网日趋完善;城市设施功能齐全。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对中国289个城市进行调查研究,产生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成都几度排名前列。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甲图阴影区域打造白酒金三角的优势条件。
(2)试分析乙图中的等温线发生弯曲的原因。
(3)根据所学地理知识,你认为成都被评为全国最宜居城市之一的理由。
13. (15分) (2019高二下·包头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多山地,年降水量约1778mm左右,集中6~10月;区域内人口稀少,农业不发达。
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危机和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控制,印度政府提出河流连接计划,修建水渠连接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
材料二:图1为南亚局部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高哈蒂气候资料图,图3为印度简图。
(1)根据流域内气候特点,分析说明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印度的河流连接计划对孟加拉国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3)简述班加罗尔成为软件产业集聚地的主要区位优势。
14. (15分) (2020高三上·罗源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焚风是出现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是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
太行山东坡的焚风是当地气候的显著特征,对太行山东坡及山前平原有明显的增温效应。
下图为冬季某月太行山东坡地形暖脊示意图。
(1)指出图示该月太行山东坡地形暖脊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图示该月太行山东坡地形暖脊的形成过程。
(3)研究发现,冬季太行山东坡夜间焚风强度明显大于白天。
试说明理由。
15. (10分) (2017高二下·涟水月考) 第30、31届奥运会分别在英国伦敦(甲地)、巴西里约热内卢(乙地)成功举办,左图为局部海域表层洋流分布示意图,与为两城市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B处的洋流对沿岸气候
的影响是________。
(2) A,B处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的是________ ,其成因是________。
(3)伦敦常年受________(风带)影响,气候状况与图中①、②中相符的序号是________。
(4)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南非代表团回国至比勒陀利亚(丙地),看到丙地的植被景观主要是________ ,沿途植被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1题;共4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答案:2-2、
解析:
答案:3-1、答案:3-2、考点:
解析:
答案:4-1、答案:4-2、答案:4-3、考点:
解析:
答案:5-1、
答案:5-2、考点:
解析:
答案:6-1、答案:6-2、答案:6-3、解析:
答案:7-1、答案:7-2、
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答案:10-2、答案:10-3、考点:
解析:
答案:11-1、答案:11-2、考点:
二、综合题 (共4题;共55分)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考点:
答案:13-1、
答案:13-2、
答案:13-3、
考点:
解析:
答案:14-1、答案:14-2、
答案:14-3、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