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教案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史爱芝单位巨野一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的第三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

本课在《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各版本历史新课程教科书在史实选择、观点阐述方面有差异。

我认为,正确的教材观是:用课标统领好教材,用教材落实好课标。

因此,教师备课时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资源,运用历史学科的三段论规律,从经济体制调整的角度整体建构为三个篇章:第一篇风雨过后是沧桑——调整之因(背景);第二篇为伊消得人憔悴——调整之策(内容);第三篇直挂云帆济沧海——调整之果(影响),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联系当代国际形势和我国的改革,用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统领教材。

二、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对历史有了一定的感知,但理性思维还有待提高。

本课理论性强,抽象,学生既不熟悉又不好理解。

从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上看,高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简单记忆概念、史实和结论,而是在史论结合的基础与原则上理解史实,会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迁移运用。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整合资源,创设情境,感受历史,拉近距离,通过探究合作学习,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和趋势,培养面向世界、认识世界的开放意识、探索意识和对外交往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原因、方式和影响,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依据16课导学案,课前预习,通过自主探究,认识“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对比不同的经济制度之间的差异以及相互的影响,培养通过比较掌握社会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分析图片、材料、表格,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