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秋季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积累与运用。

(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要搴(sai)磺退:kui)輕首(qi和)广裁(mao)
B.默契(qi)頌发(冋)泄气(xie);g透(shdn)
C.督战(du)瀑冽;bin)綿刻(juan)伸裁(zhong )
D.浩海(wo)由耍(zoncj)据杆(wei)唱哮(bao)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酷似签定摧枯拉朽锐不可挡
B.凌空阡灭屏声剑息如梦初醒
C.紧绷建树白首起家眼花缭乱
D •巨额娴熟—丝不苟风平浪静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顶隅砂班,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

B.虽然敌入来势凶猛,简直设不可爭,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C.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也绰亂。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一络不可地汲取知识o'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B.全国入民支援灾区的事实充分表明:入间有情,大爱无疆。

C.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强。

D.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敌阵,横渡长江。

(2)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_____ 了黄色炸药。

(3 )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
达由衷的________ 。

A.突破发明赞叹
B.冲破发现赞赏
C.突破发现赞叹
D.冲破发明赞赏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
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
构。

B.《消息二则》中,重点刻画了入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
英雄形象,让入从中感到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

C.小说一般有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三个要素,小说的
故事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时前面
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

D.《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
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7.仿照下面画线的部分,再写一个句子。

(2分)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

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
一样洁白纯净的花朵;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
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8.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3分)
本报讯(通讯员李震海见习记者彭艺唯)今天是我市中小
学报名开学的日子,一些从襄阳考入名校的大学生们纷纷回到
母校,向师弟师妹传授"学习经"。

2月3日,来自北大、清华、复旦等11所名牌高校的大
学生相聚襄阳五中。

该校高三学生抓住机会,不停地向省理科
状元王震霆提问。

王震霆建议大家,对各科的知识点、定义进
行一番梳理,构建立体化的知识体系,这样答题时才能更加得
心应手。

9.综合性学习。

(7分)
刚刚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中国作家曹文轩说":希望有更
多的入像我一样,利用中国经验,利用中国资源,讲述属于全
入类的中国故事。

"小英、林子、阿莲决定以 "讲述我们的中国
故事"为主题幵展综合探究。

他们选定的话题分别是:中国文
学、中国制造、中国力量。

【小英统计的数据】
历届“国际安徒生奖"获奖统计表
【林子写成的新闻】
中国航天已呈领跑之势。

今年三季度,天宫二号即将发射
升空,对接神舟十一号飞船,并与货运飞船天舟
一号对接,计划于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载人空间站。

届时,或将是人类唯一的在轨太空家园。

不仅如此,中国高铁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

截至目前,国内运营里程已达 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总体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中国高铁正在走进俄国、美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阿莲搜集的材料】
中国目前承担的国际维和经费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

中国派岀的军事维和人员达2720人居世界第一,在冲突不断、疾病肆虐、气候恶劣的地区,都有中国维和军人的身影。

(1 )读小英提供的图表,说说你的发现:(2分)
初读图表,令人惊喜的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细读图表,引人深思的是: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林子写成的新闻还差一个标题,他想采用对偶句式,请你帮帮他。

(2分)
(3)阿莲综合了大家的资料,决定以"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为题,在班上组织一个一分钟演讲比赛,邀请你参加,请你准备一篇100字左右的演讲稿。

(3分)
二、阅读理解。

(40分)
(-)人民解放军百万犬军横渡长江C 14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22B 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
三十万入。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
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
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
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
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
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
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
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
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
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
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
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
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
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
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
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
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0.结合全文,请你简要说说选文幵头画横线部分句子在全文
中有何作用?(3分)
11.联系上下文,从下列句子中任意选择其中一句的加点词
语,品味其表达效果。

(4分)
(1 )至找里对生,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
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已歼豕孕亩磺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
广大地区。

12.选文中画波浪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结合选文内
容试分析其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选文在写三路大军的战况时,详写东路军,略写西路军和中
路军。

请你结合全文说说这样的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4
分)
(二)英雄(14分)
他的父亲上了战场,牺牲了。

他的哥哥也上了战场,也
牺牲了。

可是,战争仍在继续,甚至一天比一天激烈。

兵一
群一群地上,又一群一群地倒下。

部队需要兵,祖国需要兵,
人民需要兵。

是男人,就得当兵,就得上战场。

他也去当兵了。

他不怕死。

哪怕像他父亲、哥哥一样被
炸弹炸成一片片肉,他也不怕。

每天,他刻苦训练,希望练就一身本领,消灭敌入,为
父亲、哥哥和牺牲的同志报仇。

他比谁都进步得快,可是,
首长说他年龄太小。

他说他不怕死,他能打仗。

可首长终究没让他上战场。

别人有了枪,还有子弹。

他只有枪,没有子弹。

他向首长要,首长说子弹太少,他是新兵,还是个不能上战场的新兵,当然不能发子弹。

他向老兵要子弹,老兵不给,老兵说子弹多宝贵啊,哪能给你玩?他说给一颗吧。

老兵说,一颗也不行,一颗子弹就是一个敌人,多消灭一个敌人,我们就多一分胜利,就少牺牲一个同志。

没有子弹,他的枪就是一根棍子。

他需要子弹。

每天夜里,他都做梦,梦见子弹,好多好多的子弹。

白天他就进入伙房,帮着伙夫干点活。

不能上战场,但不能闲着,帮着干点活,他心里踏实。

他看到水缸里的水不多,就说去挑水。

伙夫说f你别去他不搭话,挑了桶就往后山走。

后山有山泉,水清味甜,做岀来的饭,香甜可口。

他想,大家吃了这样的饭菜,一定精神百倍,勇往直前,打得敌人落花流水,缴获很多弹药,那样,他就可以分到子弹了。

山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

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终于来到后山。

他听见水声,也听见人声。

他赶紧放下水桶,隐蔽起来。

三个敌人,两个正在打水,一个正在放哨。

原来,敌人也想到了山泉。

他取下枪,一步一步向前。

打水的两个敌入弯着腰,放哨的敌人抽着烟,他一个箭步冲过去,端着枪高喊把手举起来r
三个敌人全傻了,他的突然岀现,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

他们乖乖地举起手,颤抖着说":别开枪,别开枪r 他带回来三担水和三个俘虏,他成了英雄。

首长当着大家的面表扬他。

首长说,他是英雄,不仅仅因为他带回来三个俘虏,更因为他的枪里没有一颗子弹!
没有一颗子弹?!三个俘虏傻了眼。

没有一颗子弹,却敢于面对敌人,敢于冲上去,的确
是英雄,不怕死的英雄。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
1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岀其表达效果。

(3分)
他们乖乖地举起手,颤抖着说r别幵枪,别幵枪r
• • • • •
16.为什么文中多次写到"他""没有子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题目"英雄"有怎样的含义?(4分)
(三)重建奇迹彰显中国奋进的力量(12分)
①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的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封顶;
汶川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扌tr农家乐”开业;四川及甘肃陇南
地震灾区农房基本完成重建,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前夕,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
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②700多天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
最广的一场强烈地震,使8万多同胞遇难,数十万人受伤,
数千万入受灾,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满目疮痍。

第一时
间的生命大救援过后,重建家园成为历经30年改革开放的
中国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

③”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党中央发岀了新中国历
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战争性全国总动员令。

“三年重建任务争
取两年完成!"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

地震
两年过去,遭受重创的灾区呈现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
地而起,一个个新村焕发活力,一条条道路穿山越水,一
张张面庞重舒笑颜。

草长莺飞的川西大地和陇南、陕南地
区生机盎然。

④“现在,走进四川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
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一名网友
的观感集中表达了入们的评价;“这些项目的集中交付,展
示的是跨越千里的援建深情,给予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
活,承载的是加快发展的美好希望。

"一个重灾市领导在对
口援建项目交付仪式上的话语代表了灾区人民的心声。

⑤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蓉
汶川特大地震带给中华民族巨大的痛苦,也把中华民族的
伟大精神磨砺得分外鲜明:’汶川不哭,中国加油" “我们
都是汶川人"——地震发生后响彻中华大地的呐喊,在灾后
重建中化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援建行动。

19个对
口援建省市10万多名援建人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
草去",住板房、啃干粮,战严寒、斗酷暑,以令人惊叹的
建设速度奉献出让灾区人民放心的优质工程。

第一时间奋
起自救的灾区人在重建家园中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有手
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青川县枣树村农户墙
上的标语,表达了灾区人民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崇高精
神。

⑥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后重建比抢险救援更为复杂艰巨。

它不是物质家园的简单
复制,而是要实现作为灾难补偿的历史进步,全面
建设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重建也不是只讲进度和效率,而是要“好"字当头、又好又快。

震后不到两个月,国务院发布的恢复重建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原则。

为了又好又快地实现重建目标,建设者从一开始就冒着余震威胁在废墟上调查走访,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

所有城镇的重建都先编制规划,再有条不紊地统筹安排、整体推进。

曾经被地震蹂蹒得支离破碎的映秀镇中滩堡村,如今已成为融合民族特色与现代风情的旅游小镇,不但有世界级建筑大师设计的作品,而且集中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抗震减灾科技。

所有重建地区都像这里一样,正在变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家园。

⑦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

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总能从灾难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不仅设立了防灾减灾日,而且制订、修订了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救灾条例、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政府以及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军队12分钟后就到达灾区,所有转诊伤员无一死亡,7天后灾后重建规划即启动,15天后灾区172所学校全部复课……玉树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再次见证了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⑧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特殊的历史境遇铸就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

汶川灾后重建奇迹再一次昭示世人: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重建,对于灾区发展振兴乃至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实现而言仅仅是开始。

700多个日夜的卓绝奋战显示并化作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凭借这力量,中华民族一次次渡过急流险滩走到今天;凭借这力量,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战胜未来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民族复兴的广阔征程上走向新的胜利。

18.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19.第⑤段画线句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根据③④两段概括回答)(3分)
20.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彰显在哪些方面?(3分)
21.第⑦段中画横线部分有什么作用?(3分)
写作。

(50分)
22作文。

二选一
(1)在暗夜里,你会感谢那个为你提灯照亮的入。

在人生路上,也有那样的"提灯人",为你拨开迷雾,让你找寻到人生的方向……
请吠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入"为题,写一篇文章。

⑵大作文。

(40分)
以"那件事真让我______________ ”为题作文。

要求:体裁不限,600字以上。

第一次月考答案
1.A
2.D
3. C【解析】A项〃负隅顽抗"是贬义词,
用法不对。

B项锐不可当〃是褒义词,用法不对。

D项’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4. D【解析T刚刚〃与〃最新〃语意重复。

5. D
6. B【解析】是报道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新闻,而不是重点刻画。

7 •—株生长在沙漠里的丑陋的仙人掌,竟能开出震撼人心的金色花
8•名校学生回母校传授〃学习经〃。

9. (1)示例:①曹文轩获奖,使中奖项大多被欧美所得,我们还要努力追赶(或:我们和欧美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还要努力追赶)(2)示例:中国航天领跑全
球,中国高铁位居前列;中国航天领跑,
中国高铁超前;中国航天成就辉煌,中国
高铁走向世界。

(3)提示:有一个鲜明
的主题。

能选择一个或几个
方面(角度)具体阐述。

行文思路
清晰、结构完整。

10. 这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其作用是简明
扼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核心内
容(或者是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概
括丄
n.(ir至发电时止"强调时间仅限制在发
电文的时间之前,这里适当采用文言
词,使句子不拖沓,体现了作者遣词
造句准确精炼、铿锵有(2 )首先〃
歼灭〃与〃击溃〃词义有所区别,经
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
一部分被击溃,不是一概说歼灭或者
一概说击溃,而是说歼灭及击溃,充分
体现了作者用词准确(意思相近即可

12•议论。

作用:这种议论既交代了我
军取胜、敌军失败的政治上和军事上
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此使读者进一
步了解整个国民党政权必然覆灭的命
运,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13①详略处理得当,不平均用笔力,
更能突出文章中心;②详写东路军战
况是因东路遭遇之敌防线巩固、
抵抗较为顽强,该地区战略意义重要,
这种详略的安排更能突出解放
军英勇善战。

14年轻的新兵反复申请要子弹未果,却没用一颗子弹俘虏了三个敌人,成为英雄。

15・〃乖乖地I颤抖〃是神态描写, 生动地写出了三个敌人因为”他〃的出现而震惊、服从的样子,反衬了〃他〃英勇无畏的形象。

16•没有发给子弹,突出〃他〃年龄小。

枪里没有子弹,却敢面对敌人,带回俘虏,突出〃他"的勇敢、智彗/u^%o
17•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他〃不怕死,枪里没有子弹却俘虏了三个敌人;其次:英雄〃还指像〃他〃—样为了祖国和人民不怕牺牲、勇上战场的千千万万的战士。

18 •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
中国人民团结奋进
的伟大力量。

19 •地震灾区的快速重建。

20•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

21 •这是一个事实,用事例证明了’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的观点。

(或见证了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