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修订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修订介绍
摘要: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经修订后,知识内容总体有所减少,结
论性、概念性知识的阐述更为全面,凸显重要概念的学习;探究活动的安排更具适切性;
课外阅读栏目依据学科进展进行更新;版式设计独具特色,插图科学精美,课后习题更为
丰富。

关键词:七年级第二卷生物学复习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修订的重要依据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同时还考虑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关中学生物教材、课程和教学的多项研究成果;二是十一年来对人教版实验本教材的使用所征求
的意见和建议;三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与原课程标准比较,新课标的课程理念、
目标、十大主题等方面没有很大的变动,因此本次修订,在编写思路、体系编排、单元设
置等方面均未进行大幅度修改。

本文介绍的是修订后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
年级下册的主要变化。

1.精简章节,整合内容
选取教材内容的直接依据是新课标的“课程内容”。

七年级下册包含一个单元“生物
圈中的人”,其内容包括新课标课程内容中第五个主题的全部内容,第七个主题“生物的
生殖、发育与遗传”中的“人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第十个主题中的“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实验书七年级第二卷由7章23节组成。

修订后的七年级第二卷仍然由7章,包括20
节组成。

其结构框架保持不变,但知识内容有所减少,相关章节得到简化和整合。

具体变
化见表1。

表1《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修订前后章节安排的变化

原教材
修订教材
变化
第一章人的起源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由四节删减为三节
第一天
,第四节部分内容简化后放入第七章
第二节人类生殖
第二节人的生殖
第三节青春期
第三节青春期
第四节计划生育
――
第二章人类营养
三节不变
第三章人体呼吸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第一节呼吸道空气处理
由三节删减为两节
第二节肺内气体交换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
第四章物质在人体内的运输
四节不变
第五章人体废弃物的排放
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
不分段
删除第二节,其部分内容精简后并入第二章第二节人类粪便的处理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四个部分保持不变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部分分析了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例子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一部分的内容有所改变,包括人口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第三节不变
七年级生物第二卷的第一、三、五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删除第一章计划生育第四节
的原因是新课程标准对该内容没有明确要求。

因此,只有“中国人口增长趋势”的相关内
容被适当简化,并纳入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第一节。

第三章“空气质
量与健康”第三节和第五章“人类粪便和尿液的处理”第二节的生物学特性不明显,新课
程标准对这两部分没有明确要求,因此在修订时也将其删除,第五章第二节的相关内容被
大大简化并纳入第二章第二节最后一段。

2.新增内容以及降低难度的内容
生物学七年级第二卷修订后的第五章“废物在人体内的排放”增加了“其他排泄途径”的内容,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了调整,也使教材中的排泄内容更加完整。

在这一
部分中,新增加的“汗腺结构图”显示了更清晰的皮肤结构,这也为八年级学生学习免疫
相关知识铺平了道路。

实验本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中,以容器中气体压力与容器容积的关系来
类比人体的呼吸。

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物理知识,理解起来较难,因此,修订后的七年级
下册对此内容进行了简化处理,降低了难度。

七年级第二卷第四章第三节以图片而不是文字的形式介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但很少
有文字介绍心脏的工作原理,这也增加了学习这一内容的难度。

修订后的七年级第二卷详
细介绍了心脏工作原理,并附有心脏工作示意图。

虽然增加了字数,但实际上可以减少难度,因为描述详细清晰,有利于学生理解。

3.注重引导学生形成重要概念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在课程内容部分列出了50个重要概念,在教学建议部
分增加了关注重要概念学习的要求。

因此,修订后的七年级第二册注重引导学生形成重要
概念。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单元引言、章引言指向重要概念,部分章节标题直接阐述概念的内涵。

例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节的第一个黑体字标题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
古猿”,这一标题直接阐述了概念内涵,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形成概念。

(2)通过栏目设置反映重要概念的学习。

每个部分都增加了两个栏目:“思考、讨
论和讨论”和“通过学习,你会知道”。

前者有利于学生认知问题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认
知冲突的产生;后者直接指出了本节的学习点,其中大部分是重要的概念。

(3)教材通过多种类型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构概念。

开展探究活动与建构概念并
不矛盾。

学生的前概念与新情境冲突后,会产生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教师解释而解决,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来解决。

教材安排了多种类型的探究活动,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可帮助学生建构概念。

例如,“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这一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观
察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这三种血管,学生通过这样的亲身经历,会对三种类型的血管形
成直观认识,有利于概念的建构。

此外,教科书每章都提供了丰富的事实材料;排版对理解文本中重要概念非常重要的
重要概念或内容;“单元总结”列出了学习本单元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

上述实践有助于
学生建构重要概念。

4.精简探究活动,使探究活动更具适切性
实验七年级第二册共有53项探究活动,其中6项为“探究”,1项为“模拟探究”。

修订后的七年级第二册共有34项探究活动,其中3项为“探究”活动,1项为“模拟探究”。

具体比较见表2。

表2《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修订前后探究活动的变化(单位:个)
调查活动
原教材
修订过的
变化
调查活动
原教材
修订过的
变化
观察和思考

-1
调查
1
-1
数据分析 15

-5
设计
1

勘探
6

-3
技能训练 6

模拟查询 1
课外实践 3

-1
进一步探索 3
-3
拟定计划 1

实验
4

-1
全部的
50
34
-16
演示实验 2

七年级修订后的第二卷中的探究活动数量减少了。

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探究活动随其所在的章节内容被删除。

例如,删除了第一章第一节“晚育
的意义”的探究、第三章第三节“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第五章第二节
的资料分析等。

(2)删除生物学特征不足的研究活动。

如“空气中尘粒的收集和测量”的探索,以
及“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命的关系”的调查。

(3)删减了探究价值不大的探究活动,如“测量胸围差”的实验。

(4)删除难以或不适合开展的调查活动。

例如,第七章第2节中关于“废电池对生
物体的影响”的研究将产生难溶的电池浸出液,这将导致新的污染,因此将被删除。

再比如,第六章第一节的观察和思考要求学生观察人眼结构和相机结构示意图,但七年级的学
生还没有学习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所以他们可以进行类比和讨论人眼结构。

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删除此活动更合适。

(5)删除了在教学中开出率较低的探究活动。

例如,“进一步探究”这一栏目在教
学中开出率低,修订时予以删除。

(6)把一些活动变成身体内容。

例如,原实验教材第一章第一节中的数据分析包含
有关“地质变化”和“发现古代人类遗骸”的事实数据,这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分
析活动。

考虑到这两个材料中涉及的内容对学生理解从猿到人的进化更为重要,也可以使“从猿到人的进化”的内容更加连贯,本节有观察和思考以及技能训练两个活动,因此,
它从数据分析调整为文本内容。

总而言之,修订后的教材依然安排了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既有全过程探究,也有侧重
部分环节的探究,既有锻炼动手能力的探究,也有侧重文本分析的探究。

探究活动具备更
强的适切性和实用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活动来开展教学。

5.更新课外阅读专栏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而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年级下册通过一些课外阅读栏目来反映科学技术社会的
内容,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表3列出了修订前后这部分内容的变化。

表3《生物学》(七年级第二册)修订前后课外阅读专栏对比(单位:篇)
课外阅读栏目
实验书七年级第二卷
修订后的七年级下册
科学家的故事

4
+1
科学?技术?社会
十一
8
-3
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

2
合计
十六
14
-2
总体来看,这三个栏目的变化不大。

对这部分内容的修改主要是基于生命科学领域的
进展。

首先,新增的“科学家的故事”《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荣获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由原来的“科学?技术?社会”《浅谈现代辅助生殖技术》修改而来,
这样改写有益于学生体会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与所获得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

其次,被删减
的“科学?技术?社会”栏目还有《绿色食品》和《神奇的ct──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上述内容已不再新奇,因此将前者缩写后放于“小资料”中,将后
者删减。

除此之外,其余内容都根据生命科学领域的进展作出更新与完善。

6.其他变化
其他方面的修订还包括在课后练习、版式设计、插图等方面作出的变化。

(1)课后练习的形式更加多样,实验教材中的练习大多以开放题的形式进行。

修改
后的练习有助于学生转移和应用概念。

例如,在第三章的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中,增加了一个映射问题;在许多部分之后,还添加了判断题、多项选择题、连接题等。

这些问题的设置也便于教师在课堂上评估学生。

(2)版式设计、栏目设置、插图等方面的变化
修订后的七年级第二卷增加了“思考、讨论和讨论”、“通过本节,你会知道”等栏目。

版面设计是主栏目,主栏目承载主要内容。

这个分栏是为了扩展知识。

它还设立了
“小信息”、“尝试”、“思考”等专栏,以及一些小插图。

这些专栏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本次修订在选择和设计插图上颇费功夫。

修订后的七年级下册增加和替换了大部分插图,这些插图既精美,又富含信息。

例如,“森林古猿生活场景想象图”、“消化系统的
组成和功能示意图”、“平衡膳食宝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等
插图,既呈现课文内容,又提升教材美感;既利于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来获取信息,又能
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此外,还修改了个别可能引起误解的插图。

例如,“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将现代社会的人设计为直立形态,避免了实验本教材将现代社
会的人设计为坐立形态引起学生对人类进化的误解。

原文发表在《生物学》第38卷第4, 202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