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汉字书写规范性辨识与规范意识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1卷第5期2018年9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 o l.41 N o. 5
S e p.2018
D O I:10. 16216/j.c n k i.l s x b w k.201805110
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汉字书写规范性
辨识与规范意识培养
王秋萍,林福光,张伟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书写对初学者一直是一项难题,尤其对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更甚。

学习者对汉字笔画、部件的规范写法掌握不够准确,对汉字结构关系辨识不够 清晰,对汉字书写的匀称性、疏密性缺乏认知经验。

在汉字书写过程中,对笔画、部件和部件 组合的正确性判断标准模糊,汉字的间架结构安排和书写的规范意识淡薄,对相似的部件或 整字难于准确区分,导致书写出错误或不规范的汉字。

因此,总结其汉字书写中易出现的偏 误现象和规律,在汉字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汉语学习者汉字书写规范性的辨识能力和规范意 识,将有助于其汉字书写正确率和规范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又字书写;规范性辨识;规范意识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51(2018)05-0110-05
对外汉字教学已有研究成果多关注汉字书写偏误及原因,从“汉字自身特点”“汉语学习者”“对外汉 语教研者,个方面研究得出: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其 表意符号数量庞大,符号组合关系复杂学习者认知特征和已有书写习惯对汉字书写产生的影响";学 习者对汉字形体拓扑性质及正字法认识程度对汉字书写产生的影响®® ;部件频率对学习者汉字书写产生的影N% ;学习者对汉字“形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对汉字书写产生的影响& ;教研者忽视笔画教学及书写技能的规范训练©等结论。

研究偏重汉字本身,对 教者教学不足的剖析不够深人,对学者汉字书写能力提高方法的论述也略显不足。

本文将从偏误现象出发,立足教者视角,关注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在汉 字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其书写规范性的辨识能力和规范 。

一、笔画书写规范性辨识研究
汉字有5种基本笔画:横(一)、竖(| )、撇(“)、
收稿日期!017-05-08
基金项目: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学习者汉字书写规范性辨识与规范意识培养研究”
(2018lslktqn-06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科研项目“汉语国际教育方法与内容新探一一 以留学生汉字规范化书写为例”(2016-2017Y028)
作者简(=王秋萍(1982-),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①胡勇.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与原因分析语文建设,2013(30) #718.
②杜同惠.留学生汉字书写差错规律试析世界汉语教学,1993(1) #972.
③王建勤.外国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发展模拟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5(4) 5-17.
④冯丽萍.外国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及其发展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1): 12-17.
⑤范慧琴,郝美玲.部件特征与结构类型对留学生汉字书写的影响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5) #4-31.
⑥施正宇.外国留学生形符书写偏误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47-153.
©施正宇.外国留学生字形书写偏误分析汉语学习,2000(2) #8-41.
王秋萍等: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汉字书写规范性辨识与规范意识培养111
点(”"折(•),由此派生而来的笔画却种类繁多。

汉语初学者因难以尽数通晓,难以形成准确的笔画构字思维,对相似笔 以,导致笔画部分笔形缺失,相似笔画互相替换,产生书写偏误。

(一 #横”与相关笔画辨识实例分析
“横”在书 左起横向水不至右终。

由于“横”更早、更频繁地出现在汉语初学者可的汉字中,而且“水Z直线”的概念在人类的思维习惯中也更具有 性,所以对“横”的准确书写比较容易,而对与之相似的笔画如“Z撇”“提”“横钩”则感到相 对陌生。

因此,书写中更加容易发生用熟悉的“横”笔画代之的偏误现象。

1. “横”和“平撇”。

“横”是从左起向右行而终的笔画,“撇”则是从右 左下行而终的笔画。

两者书写过程中,起、落笔方向均不同。

书写结果也不 同,一个水平,一个有一定倾斜角度。

但是,当“撇”需要 “平撇”时,就与“横”很相似。

#原”的首笔是“横”,学 易受第二笔“撇”的影响,将首
笔替换成“平撇”,写成“原”。

又如:“看”的首笔是“平撇”,学习者容易受第二笔“横”的影响,将首笔替 换成“横”,写成“看”。

产生此偏误的原因就是对相似 笔画“横”与“平撇”缺乏辨识意识,对两者书写要领没有准确掌握 。

这类笔画偏误较多出现于部件的首笔,类似需要注意的 还有#平”“开”“天”“干”“厂”等首笔均是“横,“千”“后”“和”“近”“手”等首笔均是“平撇”。

2. “横”和“提”。

“提”是“横”在汉字不同位置或部件中出现时的一种变形,常位于汉字左边部件的末笔。

两 是横向左起右终的直线笔形,“横”的书写特点是水平,而“提”为左低右高。

例如#轻”左 边“车”字作为部件,末笔“横”应改写为“提”。

如果 这个书写要点没有被告知,学习者难于辨识两种笔画的异同,容易写成“轻”。

类似需要注意的汉字还有 “打”“环”“境”“或”等。

3. “横”和“横钓)“横钩”是“钩”依附于“横”的“折”笔形之一,书 “横”和“钩”两个过程,起于“横”而终于“钩”。

由于“钩”书写于落笔阶段,而 且在整个笔画占位较小,所以容易被忽略和丢掉而写成“横”,导致两种笔画混淆。

例如#虎”字的第三 笔是“横钩”,学习者常因 的“钩”,而难于建立起“横”与“横钩”两种笔画的辨识意识,进而
用“横”代替“横钩”,写成“虎”。

类似需要注意的汉
字还有“买”“字”“家”“破”“雪”“学”“通”等。

(二#竖”与相关笔画辨识实例分析
“竖”在书写时上起纵向垂直至下终。

由于“竖”
在初学汉字阶段也常接触,而且“垂直直线”的概念
在人类的思维习惯中也,所以对“竖”的准
确书写比较容易,而对与之相似的笔画如“竖撇”“竖
钩”“竖提”则 对陌生。

因此,书 易
发生用熟悉的“竖”笔画代之的偏误现象。

1.“竖”和“点”。

“竖”和“点”的起落笔方向皆为
自上而下,不同的是,前者没有明显的书写重心点,
且方向为垂直向下,长度较“点”长一些。

而后者有
书写重心点,方向向左下或右下,长度相对较短。


当“左点”在“+帝”部首中时,容易和
“短竖”混淆,将“雪”写成“雪”,将“字”写成“字”。

2. “竖”和“竖撇”。

“竖撇”从上起笔,经过一段
垂直向下行笔后,向左下收笔,与“竖”书写时行笔的
前半程一样,因此容易相混淆。

例如“周”首笔是“竖 撇”,学习者常因没有与“竖”的为
熟悉的“竖”笔画而替代之,写成“阇”。

类似的字还有 “月”“朋”“朝”“儿”“几”“跳”“调”等。

而在“能”“清”“请”“情”“青”“晴”“有, ,“月”作为部件,首笔“竖撇”变成“竖”,如果学习者没有 ,也
易书写错误。

,“临”字第二笔是“竖”,学 ^
有时会与“师”字混淆,写成“临”。

类似的字还有
“蓝”“篮”“滥”“揽”“览”等。

最后,还有一些汉字,如 “进”“弃”“齐”“开”“界”“介”等,“竖撇”和“竖”呈左
右 出现,也要 的“竖撇”不能写成“竖”。

3.“竖”“竖钩”和“竖提”。

“竖钩”是“竖”在不同
位置变形的笔画;“竖提”是“提”依附在“竖”的“折”
笔形之一。

由于“竖钩”和“竖提”都是从“竖”基本笔
形变形而来的,而且“钩”和“提”在整个笔画中占位
较小, 这种笔画书写的末端,因此容易被忽
视,将“娘”写成“娘”,将“你”写成“你”。

类似注意其
中“竖钩”的字还有“小”“东”“打”“水”“时”等;注意“竖提”的字还有“退”“切”“长”“食”“衣”等。

(三#点”与相关笔画辨识实例分析
1.“点”和“左点”。

“左点”是“点”在不同位置变 形的笔画,书写特点是从右上向左下。

“左点”在一
112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第41卷
个汉字中一般只出现一次。

“点”与“左点”辨析的要 点如下:(1)当汉字中只出现一个“点”时,需首先注的方向,例如“净”“请”“远”等字首笔都是“点”,而“写”“班”中为“左点”;($ )当出现两个“点”
时,就要注意有没有“左点”的出现,例如“河”“为”“头”“买”“福,均为“点”,而“情”“办”“家”等
字其中一个“点”为“左点,(3)当汉字中出现三个
“点”时,一般第一个是“左点”,其余两个是“点”,例 如“心”“志”“必”等字均是一个“左点”两个“点,(4) 当汉字中出现 “点”呈横向并排时,一般第一个
是“左点”,其余的是“点”,例如“黑”“点”“热”等字。

2. “点”和“撇”。

“点”从左上向右下方行笔,而
“撇”从右上向左下方行笔。

但当“撇”在一些汉字中 需书写较小的时候,其笔形容易和“点”相混淆,例 如#衣”“家”“娘”“篇”“说”“义”这几个字中,注意其 中的“点”笔画&长”“白”“自”“向”“船”“鸡”中,笔画部件的首笔是“短撇弟”“总”“关”“说”中首笔 是“点”,第二笔是“短撇”。

3. “点”和“捺”。

“捺”是“点”在不同位置变形的
笔画。

与“点”的相似之处是,“捺”也是从左上起向
右下行;不同的是,“捺”写得长。

这类笔画的偏误较多发生于部件或汉字的末笔,如“顿”“内”“风”“不”“孩”“赛”“颗”等字的末笔是“点,而“欢”“春”“永”“秋”等字或其中部件的末笔是“捺”。

4. “点”和“竖弯钓”。

“点”在书写时从左上起向
右下行,“竖弯钩”是“弯钩”依附在“竖”的“折”笔形
之一。

当“点”作为 部件的末笔时,常被
写成“竖弯钩”。

这类笔画偏误较多存在于“贝”和
“见”这两种部件中,例如“败”常被写作“败”。

类似
的汉字还有“则”“赛”,相应部件末笔为“点”;“视、
觉、规”相应部件末笔为“竖弯钩”。

(四#折”与相关 识实例分析
1. “横钩”和“横折钩”。

当汉字转作部件时,某
些笔画可能会发生改变,而这一点常被忽视。

例如在“雪”“雷”“需”“零”“露,,“雨”字作为
部件的“横折钩”要改写成“横钩”。

2. “竖折”和“竖弯钩”。

“竖折”和“竖弯钩”都是
依附在“竖”的“折”笔形。

并且,当“竖弯钩”中的
“钩”位于书写过程接近尾声的时候,占位较小,常容 易被忽视。

例如“说”字的末笔是“竖弯钩”,有 ^误写作“说”;“北”字的倒数第二笔是“竖弯钩”,有时 被误写作“北”。

易犯此类书写偏误的汉字还有:“医”“世”“忙”“忘”中相应笔画为“竖折”;而“也”
“晚”“七”“老”中相应笔画为“竖弯钩”。

二、部件组合书写规范性辨识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部件组合是根据部件的多少组成一个汉字。

(一)“单部件”和“双部件”辨识实例分析
汉字中有一部分字由单个部件组成,而不规范 的书写却 两个部件的 ;反之,有些字为两个部件构成的合体字,却因不规范的书写而写成体字。

专”字是个独体字,第三笔是“竖折撇”,不了解其结构时,容易被写成由“土”和“V”组成的上下结构的合体字,类似还有“农”字;而“美”是上下结构的合体字,上边是“‘羊’字头”,下边是“大”,却容易 体字,将“竖”和“撇”一笔贯之,类似还有“妻”“男”“走”等字。

(二#上下组合”和“左右组合”辨识实例分析
的“上下组合”是指书写笔顺从上到下并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组合而成。

“左右组合”是指 书写笔顺从左到右并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组合而成。

这两种部件组合偏误较多发生于当上下组合的边 下边部 左右 %左右
的左边或右边部分又包含上下组合的汉字中。

例 #落”字的结构是第一层为上下结构,第二层为左 右结构,但若不了解 部件组合的层次性,容易写
成“落”,类似需要注意部件组合层次性的汉字还有“堡”“楼”“喽”“满”“唱”“热”“望”“宿”等。

(三#左右组合”和“左下半包围组合”辨识实例分析
汉字的“左右组合”是指书写笔顺从左到右并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组合的汉字&左下半包围组合”是右边的部件要写在左边部件里面而被该部件从左边到下边包围起来的汉字。

当左下半包围组合 的左边部件为“是”“走”“爪”“夂”时,其书写笔顺是从左到右,于是容易被误以为是左右组合,产生结构 偏误。

例如#处”字是左下半包围结构的字,有时被 写作“处”写成了左右结构的字,类似需要注意的汉字 还有“爬”“匙”“题”“起”等。

王秋萍等: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汉字书写规范性辨识与规范意识培养113
三、汉字间架结构书写规范性辨识
(一) 笔画和部件相对大小关系与书写规范性
汉字中的各个笔画和各个部件之间都有相对大 小关系,相同笔画或部件组合在一起时也需要注意。

否则书写出的汉字,即使正确,也不规范和美观。

1.
汉字中笔画相对大小关系辨识实例分析。

“短横”是指从“横”的长度上相对较短的“横”笔画。

“短竖”是指从“竖”的长度上相对较短的“竖”。

当 “横”和“短横”或者“竖”与“短竖”同时出现在一.
,是要写出两者长度的差别。

例如“行”字的第四笔是“短横”,长度上要略短 于第五笔的“横”&土”字的首笔是“短横”,而“士”字 的末笔是“短横”,也应注意区分。

“跟”字的第
六笔是“短竖”,“到”字的倒数第二笔也是“短竖”。

因此,当一个汉字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横” 笔画自上而下排列时,如“二” “三” “言” “表” “示” “牛”等字,就需要
“横”之间的长度关系。

当两个“竖”笔画并排出现的一个汉字中时,如“临”
“候”“划”“剩” “ 4 ” “躺”“遍”“望”“颜”“矮”等字,也 要注意其中“竖”笔画之间的大小、长短照应。

2. 汉字中部件相对大小关系辨识实例分析。

部件由笔画组成,再经过组合可组配汉字中的合体字。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所组合的合体字需要注意部 件与部件之间的大
系。

“懂,
“懂”,“候”字被写成“候”时,看起来间架结构非常别 扭。

两个字都是由左、右两个部件组成,两边部件在 高度和宽度上,应该注意协调、照应。

又如“菜”字由 、下两 部
,书
,两 部 在 度
度上,也应注意协调、照应。

再如“从”“朋”这类由两 个相同部件组成的字,一般来说,左边部件要比右边 部件相对小一些,才看起来
美观。

书写结
的原因是,由两个或两个
以上部件所组合的合体字,若某一部位的部件笔画 较多%
部件笔画较少,于是笔画较多的部件在
左右结构的汉字中占位较宽,在上下结构的汉字中, 占位较长,如“擦”“慢”“请”“教”“碰”“蓝”等字。

(二) 部件相对位置与书写规范性
1.左右组合汉字相对位置关系匀称性辨识实例 分析。

左右组合分左右结构和左中右结构。

其部件
组合时自左而右的间隔距离应当松紧适宜,疏密得
当,既不连接也不穿插,且要以揖让为主,一般笔画 较多或能够独立成字的部件比笔画较少或不能独立
成字的部件占位大一些。

“场”和“斯”都是
左右结构的汉字,分别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场”字
的右边部件和“斯”字的左边部件笔画相对较多,因
此占位稍大些。

并且,两部分组合时疏密间距需要
把握好,“场”写成“场”时,左右结合则过紧,“斯”写 成“其r 时,左右结合则过疏。

2.
上下组合汉字相对位置关系匀称性辨识实例 分析。

上下组合分上下结构和上中下结构。

其部件
下的间隔
应当松
,当;而其间架结构安排一般是多笔画或可独立成字
的部件 位较 , , 笔画
的部件 位
较短。

“笑”和“煎”都是上下结构的

“笑”字的下边部件和“煎”字的上边部件笔画相对较
, 可以
, 因 此 位 大。

, 两部
组合时疏密间距需要把握好。

3. 包围组合汉字相对位置关系匀称性辨识实例
分析。

包围组合分两面包围、三面包围和四面包围。

书写两面包围和三面包围的汉字时,充当包围部分
的部件要给被包围部件留有足够的书写空间,将被 包围部 围进去。


“题”中,充当包围部件的“是”的末笔要
一些,以保证可以将
“页”这一部件包围进去,避免写成“题”类似左右结
构的样子。

类似需要注意的汉字还有“爬”“超”“建” “边”“起”“医”“同”“问”“周”“画”等。

书写四面包围 的汉字时,要注意包围部件的封闭性,被包围部件的 大小适宜,位置居于包围部件中央。

“国”
“因”“固”“团”“囚”等,要遵循上述书写原则。

!框架组合汉字相对位置关系匀称性辨识实例 分析。

框架组合分一层框架和二层框架。

其部件与 部件之间的组合是互相穿插、镶嵌,避免相接或相 交。

例如汉字“
坐”,两个“人”字镶嵌在框架的两处 留白中,避免写成“巫”。

类似的字还有“爽”“巫”
“夹”“噩”等。

5.品字组合汉字相对位置关系匀称性辨识实例 分析。

品字组合是由三个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所组合
的。

其部件的 为上边一个部件且需书写居中、
稍偏大,下边两个部件一左一右,较上偏小且左右大
11!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第41卷
小基本保持一致。

例如汉字“品”“众”“森”等则遵循原因包括:对笔画、部件和间架结构的正确性判断标准本文从汉字笔画、部件组合和间架结构3个方面,培养汉语学习者汉字书写规范性的辨识能力和规范意 对书写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偏误现象和原因进行了分析,识,这将有助于其汉字书写正确率和规范程度的提高。

Normative identification o f Chinese characters writing and cultivation
o f norm consciousness based on the view o 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W a n g Q i u p i n g , L i n F u g u a n g (W i d i H a l i a n t o ), Z h a n g W e i
{In tern a tion a l E du cation C o lle g e ,S h en y a n g N o rm a l U n iv e r s ity ,S hen yan g 110034,C hina ')
A b s t r a c t :D u r i n g t e a c h i n g C h i n e s e as a s e c o n d l a n g u a g e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 f o r b e g i n n e r s h a v e a l w a y s b e e n a p r o b l e m
,e s p e c i a l l y f o r n o n -“C h i n e s e c u l t u r e c i r c l e ” l e a r n e r s . F o r a l o n g t i m e ,le a r n e r s a r e
c u r a t e e n o u g h t o m a s t e r t h e w r i t i n g o f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 s t r o k e s ,c o m p o n e n t s ,a n
d a r
e n o t c le a r e n o u g h t o i d e n t i
f y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s o f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 ,a n d la c k c o
g n i t i v e
e x p e r i e n c e
o f s y m m e t r y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 . I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w r i t i n g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 ,b l u r r e
d g r a s p
t o
t h e
s t r o k e s
n e n t s c o m b i n a t i o n ,i n c o r r e c t s t r u c t u r e a r r a n g e m e n t o f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 a n d w e a k n o r m a t i v e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o f w r i t i n g a n d i n a c c u r a t e d i s t i n c t i o n b e t w e e n s i m i l a r c o m p o n e n t s o r w h o l e c h a r a c t e r s ,all le a d t o w r i -- i n g e r r o r s o r n o n -s t a n d a r d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 . T h e r e f o r e ,s u m m i n g u p t h e e r r o r s a n d d i s c i p l i n e o f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 in w r i t i n g a n d c u l t i v a t i n g C 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l e a r n e r s ?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n o r m a t i v e a w a r e n e s s o f w r i t i n g in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 t e a c h i n g a re h e l p f u l t o i m p r o v e th e c o r r e c t r a te a n d n o r m a t i v e d e g r e e o f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 w r i t i n g .
K e y w o r d s : t e a c h i n g C h i n e s e as a s e c o n d l a n g u a g e ;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w r i t i n g ; n o r m a t i v i t y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 n o r m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上述书写原则。

四、结

模糊,汉字书写的勻称、疏密安排方式和书写规范意识 淡薄,对字形相似的汉字难于准确区分,导致书写出错 误或不规范的汉字。

因此,在汉字教学中,应有意识地
〔责任编辑:李宝贵、实习编辑:魏宇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