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族近代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与我的家族
我的故乡坐落在遥远的北方,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全国武术之乡-------河北沧州。

沧州古代时因比较荒凉,总是作为一些强盗的发配之地,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发配到沧州的,因此自古沧州就会集了大批武林人士。

古代时,沧州几乎每一家都会些武术,因此,我的家族当然也就与武术也分不开了。

在写我的先人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我们郎家近几代的辈分表:奠、之、金、玉、连、希、建。

我是希字辈的,今年20岁。

我哥哥叫郎希乐,妹妹叫郎希佳,按理说我应该叫郎希帅,但希帅与蟋蟀同音,父母觉得不好听,于是就把我起名为郎大帅。

可我总是觉得大帅比希帅更难听!但名字乃父母赐给的,又怎能嫌弃?
我们沧州这一支郎氏家族没出过什么名人,但祖上的一些事还是值得说说的。

沧州是武术之乡,古时候几乎人人都会些招数。

于是,古代时就有“镖不喊沧”这一说法。

意思是说镖局的人路过沧州时是不敢张扬的。

可见,沧州武术的厉害。

据我大伯说,我们祖上,大概是清朝早期时,是开镖局的。

一家7口兄弟,再雇上一些会武术的乡亲,成立了一个渤海镖局(据说是因为古时候沧州属于渤海郡)。

镖局不大,与当时的一些大镖局是比不了的。

但仗着自己是沧州人,
在本地区押镖可少遭些沧州的会武艺强盗骚扰,算是把镖局做了十几年。

渤海镖局平时只是接一些比较小的生意,帮雇主押送一些货物,如茶叶、瓷器、香料等。

听说也曾帮州官往北京押过上缴的饷银,还替银庄(类似现在的银行)看门护院过。

有时也会碰到一些拦路的,所谓的“绿林好汉”。

那时与绿林好汉打交道实行唇语还有一些暗号,因为渤海镖局他们也都算是老手,再加上押的货也不怎么之前,因此,大多时候都可以化险为夷。

偶尔即使被劫了,也损失不了少,况且雇主也知道沧州路段的镖不好保,因此也不会太怪罪。

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就把镖局的生意给毁了,还差点给我祖上招来牢狱之灾。

据我大伯说,那是为东洋人保镖出的事。

我老家是在沧州盐山县,据说秦朝时徐福就是从我们那选了1000个童男童女东渡东瀛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的,后来那个地方就叫做千童镇。

因此,也有种说法说日本人是我们家乡的一支。

(这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有一段故事,以后再说。

)清朝初期,总是有东洋人(日本人)在我们那做生意,有时候要往北京运输货物时就会找镖局押运。

一次,有个东洋商人找到我祖上的渤海镖局要押送一批货物去北京,而且搞得很神秘,不让过问押送的是什么货。

因为生意本来就不好做,显然那肯定是非法的货,但镖局还是接下了这个神秘的镖。

可是快到北京时就出事了。

那时正值夏天多雨时,镖局的人走在路上时就下起了大雨,因当时前不着村
后不着店的,没法避雨,于是把货就弄湿了。

然后就发现了货物的秘密,原来运的是私盐。

当时是禁止私自买卖盐的,抓到后就得坐牢。

本来荒郊野外的不用担心被官府发现的,但不知道是谁向官府告密,于是事情就揭发了。

我祖上7兄弟就被抓了,本来是要坐牢的,但是镖局花钱救了他们,不过镖局也就做不下去了。

就只能一辈辈做农民了!一直到现在我们家还是以种地为生,弄得我们家实在是不富裕,我还得办助学贷款上大学。

有时候我也会想,要是当时镖局没出事,一直发展下去,现在我们这一辈或许是个兴旺的家族,可能还会很有社会地位也不定呢!不过也不能怪祖上怎样,虽然我们还是农民身份,但我已经走得很远了!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来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州,我很高兴,而且以后还要走更远呢!
说完了镖局的事,还有一件清朝时的事要讲讲,对我们家族也是一件大事。

就是在道光年间,我太太太爷爷,也就是“奠”字辈的那一位,中过一会秀才。

虽然只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秀才,但那可是我们家族中第一个知识分子,其他祖辈斗大字不识一升。

我算是第二个知识了。

记得我上到高二时,我大伯觉得我会考上大学,还请了算命的人来算。

算命的说要把我们家祖坟迁个地方我才能考上。

结果,真的迁了。

我确实考上了,不知道和迁祖坟有没有关系。

但我大伯却逢人就说,我们家大帅考上大学了,都是祖上显灵啊!
嘿嘿,虽然有点迷信,但我还是很感谢我大伯对我的爱!
说完清朝,就到了刚才说到的抗日战争了。

传说徐福是在我的家乡盐山县选的1000个童男童女去的东瀛,然后就有了现在的日本人。

这样说来,我们还是小日本的亲戚呢!这一点我其实不太相信,我的爷爷辈的那些人其实也不相信。

可是呢,小日本他们却真的信了!当年日军侵华时,不但实施三光政策,而且见到有些规模的坟墓就挖,想找到些值钱的陪葬品。

可是,他们到了我们那个千穜镇时,就再也不敢挖祖坟了。

有人说他们知道自己的祖先住在这里,不敢挖自己祖先的坟墓。

这个我不确定是否是真的,也可能是因为我们那太穷了,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挖。

反正我们的祖坟没遭到破坏。

可是,日本人还是在我们那破害人了。

我二爷爷就险些送命。

听我大伯说,日军想得到八路军的情报,就问村里的人,可是谁也不知道。

他们就把一些村民用绳子捆起来,倒吊在桥上,把头浸到水里,停一会,再拉出来,逼问情报。

我二爷爷当时就在其中。

可是,那些村民真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啊,于是日军没办法,就把他们放了,我二爷爷也就捡回了一条命。

不过我还真是没见过我二爷,大伯说他在58年那场饥荒中饿死了。

我爷爷排行老三,饥荒时他逃到沧州要饭吃,算是活了下来。

不然也就没有我了!
下面说说我父辈这一代,我爸爸兄弟四人,我爸爸排老二。

先说说我大伯,我得着重讲一下他的经历。

第一,因为
他经历的事情多;第二,大伯是我最敬佩的人了。

大伯今年60多岁了,小的时候受了很多苦。

那时家里穷得很,根本吃不上饭。

他就和我爷爷出去要饭,在县城里,有时也跑到沧州。

他要到饭时,总是自己吃一小点,然后留下大部分拿回家里,因为家里还有好多人等着吃呢。

他从很小就肩负起了支撑家庭的责任。

因为家里穷,所以他一直到25岁时才结的婚,这在农村绝对是算晚的了。

可是结婚后,还没等有孩子,他就去服兵役了。

因为当时正是对越自卫反击战,需要征兵。

据说本来应当让我爸去的,但我大伯舍不得让他去冒风险,就舍家,离开刚结婚不到一年的大娘去广西了。

后来,家里人十分担心他,因为大伯不识字,也没法往家里写信,去了一年几乎是音信全无。

再后来,过了一年多,他回来了。

家里人自然十分高兴。

但据大伯后来说,他是逃回来的。

再一次作战中,他所在的那个排其他人全阵亡了,只剩下他。

当时他身在越南,只要翻过一座山就是中国境内了。

本来他应当归队的,但他有点害怕了,而且也很想家,就想独自逃回来。

就在他快要翻过山时,看到前面有越南兵向这边走来,于是他就躺在地上,用一具中国兵的死尸压住自己,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算是躲过了一劫。

再后来,他就扒火车到了天津。

天津离沧州还算是近的,他就走回了家。

我并不认为大伯是个逃兵,他只是太想家了,毕竟他还有个刚结婚不到一年的妻子在等着他。

可是,大伯的命确实不好。

我大娘生第一个孩子后,有一天晚上,大伯出去串门,回来后发现大娘疯了。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到现在也不知道。

我们不知道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会把大娘弄疯。

有人说,那晚有鬼闯进了他家,把大娘吓疯了。

还有人说,大伯住的房子风水不好。

总之,从我记事开始,大娘就不会说话,每天傻笑,偶尔会打人,还总往外跑。

可是大伯一直对大娘很好,不离不弃,这也是我敬佩大伯最主要的一点。

可是,从大娘疯了后,大伯就对鬼神十分的相信。

这也直接导致了为了让我考上大学,他把我们家的祖坟都迁了。

我对大伯的感情是很深的!希望他好人有好报,晚年过得好一些。

再谈谈我爸爸。

我爸的经历就没有大伯那么丰富了。

他上小学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学也没上好,但却当过红卫兵,据说当时是很神神气的。

再后来,改革开放后,爸爸就去天津打工了。

他在砖厂里干过,后来又自己做买卖,结婚生子。

我小学和初中就是在天津上的。

我上高中后,爸妈就又回到了老家,开始了农民生活。

可能他们在外面跑累了吧!有时,在城市里呆的时间长了,我也会觉得累,想回农村。

但我不能那样,我好不容易走出来了,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来再回去!
我三叔就是个比较精明的人了。

他从小学习就很好,尤其在数学上,很有天分。

但当时家里穷,他只上到初中毕业
就不上了。

可他确实是有天分的人,他自学电学,后来就会修电视机等家用电器。

他还帮工厂跑过业务,天南海北哪哪都去。

他家现在在我们村算是比较富的了。

我还有一个小叔,我对他印象不是很好。

他一直生活在天津,很少回老家,过年也不回。

每次说话用十分不标准的天津话发音,就好像自己真的是天津人一样,我听了很不舒服。

其实我对天津印象不是很好的。

下面就到了我这一辈了。

我有两个堂哥,一个亲哥,一个堂弟,两个堂妹,一个亲妹。

哥哥们都已经不上学了,有的在外打工,有的做生意。

两个堂妹在上学,学习不是很好。

我亲妹妹,之前说过叫郎希佳,其实是我妈妈领养的一个孩子。

因为我妈喜欢女孩,生完我哥,冒着罚钱的风险又要二胎,就是为了想要个女孩。

可是很无奈,我却来了!听我妈说,当初她差点把我送人,只是没找到主家,我算是留了下来。

可从小我妈就把我当女孩养,做饭、洗碗、整理房间她都叫我做,总之,我会干各种会家务。

可是她再怎么塑造我,我也变不成女孩呀!于是,她就领养了一个小女孩。

一开始我极力反对,但后来,妹妹实在是太可爱了,征服了我们家每个人。

我很爱她,来到广州后想的最多的也是她。

每周我都会和她通电话,虽然她还组织不好语句,但听听她的声音我就很开心。

我对父母说,等大学毕业后,妹妹就由我来抚养了。

我不是说笑,是很认真的。

我从农村走了出来,来到了改革最前沿广州。

虽然我是靠助学贷款来的,但我相信这里是改变我命运的地方。

我是有理想的,而且肯定会向着它奔去。

我真的相信苦难让人成长,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我会用这笔财富帮我以后实现理想的!
好了,这就是近代史与我的家族的一些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