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效果观察王凯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效果。

方法选取来该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脑外伤的患者30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10月—2018年10月,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与试验组(15例)。

对照组患者首先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随后在治疗后的3~6个月采取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而医师对试验组患者首先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随后在治疗后3个月采取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致残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致残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40.0%,53.3%)显著优于后者(66.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2 9,1.291 9,P<0.05)。

结论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期刊名称】《世界复合医学》
【年(卷),期】2018(004)006
【总页数】3页(P81-83)
【关键词】早期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脑外伤;临床效果
【作者】王凯
【作者单位】[1]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大庆1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脑外伤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类疾病特别是中重度颅脑创伤患者而言,手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分期手术为主,首先对患者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随后在分流术进行治疗后的3~6个月后再采取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

但是根据近期研究显示[1],在对患者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
治疗,随后在清除术进行治疗后的3个月后再采取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但是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与分析。

该文研究与分析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脑外伤的患者30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
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与试验组(15例)。

在对照组的1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0例,有女性患者5例,年龄为19~66岁,平均年龄为
(35.26±11.47)岁,有9例患者为交通事故伤,有2例患者为高出跌落伤,有1例患者为重物打击伤,有3例患者为其它原因造成的伤害。

受伤部位为额部的患
者有7例,枕部的患者有3例,顶枕部的患者有3例,颞部者的患者有2例。


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进行伤情评判,结果显示9~12分的患者有3例,6~8分的患者有8例,3~5分的患者有4例。

而在试验组的1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1例,有女性患者4例,年龄为19~68岁,平均年龄为(35.31±11.49)岁,有
10例患者为交通事故伤,有1例患者为高出跌落伤,有1例患者为重物打击伤,有3例患者为其它原因造成的伤害。

受伤部位为额部的患者有8例,枕部的患者
有4例,顶枕部的患者有2例,颞部者的患者有1例。

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进
行伤情评判,结果显示9~12分的患者有5例,6~8分的患者有7例,3~5分
的患者有3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该次实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该次研究通过医院道德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该院医师对对照组患者首先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随后在治疗
后的3~6个月采取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其中脑室-腹腔分流术首先选择右额角
穿刺放入右侧脑室,经头皮下、颈前、胸壁前皮下隧道由上腹中线至小切口处放置引流管,随后将引流管置入患者机体的腹腔内。

而颅骨修补术的治疗措施如下,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处理,首先选取穿刺点进行侧脑室穿刺,一般穿刺点选择侧脑室前角部位,控制7.5 cm的置管深度,在患者腹腔内放置腹腔端,并且其留置长度为20.0~30.0 cm,在患者耳后冒壮筋膜下放置分流阀。

随后将部分脑髓液引出,同时降低颅内压,上述操作后将膨出的脑组织进行回缩操作,一般要回缩至与骨窗相平的位置,回缩后进行颅骨修补术治疗,注意在此过程中不要对分流管造成损伤,由于很多额颞部有很多减压窗,因此需要在患者的颞肌位置放置修补材料,以此来防止遗漏脑髓液,在对皮瓣进行分离时需要将止血水囊注射至患者的皮瓣下,以此来进行有效地分离。

在患者手术治疗后放置引流管,并且需要进行包扎处理[2]。

试验组:该院医师对试验组患者首先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随后在治疗后3个月采取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

其中颅骨修补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操作方法同对照组完全一致。

1.3 评判标准
该院医师对两组患者的致残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详细地记录,且进行存档。

其中致残率主要参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植物状态、脑室缩小程度以及死亡综合进行评估。

评定标准参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主要分为恢复良好、
轻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状态以及死亡5个等级。

具体的标准如下:恢复良好:患者完全恢复至患病前,能够进行正常学习与生活;轻度残疾:患者可以进行基本的学习与生活,可以在有保护的条件下进行工作;重度残疾:患者的精神状态较佳,但是不能够独立进行学习与生活,需要他人协助;植物状态: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没有或者仅仅具有较小的反应;死亡:患者失去生命体征。

1.4 统计方法
该院医师将两组患者的致残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数据记录于SPSS 21.0统计
学软件中,其中采用[n(%)]来表示患者数据中的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采用(±s)来表示患者数据中的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致残率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致残率数据差异显著,前者(40.0%)显著优于后者(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2 9,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致残率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例数恢复良好
轻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状态死亡致残率[n(%)]试验组对照组χ2值P值15
15 9 5 3 3 1 5 1 1 1 1 6(40.0)10(66.7)2.142 9 0.05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53.3%)显著优于后者(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1 9,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例数
分流过度脑积液以及血肿术后感染分流管阻塞并发症发生率[n(%)]试验组对
照组χ2值P值15 15 2 3 2 4 1 2 3 2 8(53.3)11(73.3)1.291 9<0.05
3 讨论
对于产生颅脑外伤疾病的患者而言,如何有效地将患者的颅内压进行增加是临床医
师面临的难题,一般医师会选择采取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这样可以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采取该类手术进行治疗会使得患者出现骨损伤,会对大脑皮质血流灌注方面产生影响,还会改变患者脑脊液的流体动力学,严重影响患者神经系统的恢复功能以及预后效果。

而根据大量研究显示[3],对于脑外伤患者采取分期手术进
行治疗,会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局灶性的脑组织移位,如此患者会表现出严重的意识障碍以及神经功能障碍。

大量文献显示[4-5],脑外伤患者的最佳恢复期为骨瓣减
压术后的3个月,在该时期采取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可以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

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同时查阅多个参考文献发现,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
分流治疗脑外伤的效果较择期手术进行治疗效果更佳,可能的原因如下:①早期联合手术进行治疗,可以体现出手术的协同效应[6]。

②传统的择期手术治疗会增加
患者多次手术治疗带来的创伤,还会增加手术感染的概率[7-9]。

③在对患者采取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患者的颅骨会处于缺损状态,如果缺少颅骨的保护会使得脑部组织二次受损的概率大大增加,如此不利于患者恢复神经功能。

④正常的颅内压力以及脑髓液循环是恢复神经功能的基础,同时进行手术可以有效地恢复患者的颅腔以及脑部组织的原有形态,保证正常供应营养,从而维持颅内环境的平衡[9]。

该文研究与分析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效果,研究结果为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致残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40.0%,53.3%)显著优于后者(66.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2 9,1.291 9,P<0.05)。

该研究结果与党伟等人[10]的研究结果相似,在其研究中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为37.03%,并发症发生率为54.3%,而对照组患者的致残率为64.29%,并发症发生率为70.6%。

但是其研究中对于各项指标的评判标准叙述更加详尽,需要该研究进行学习与借鉴。

综上所述,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相关文献】
[1]刘卓,王晓明,车海江,等.早期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联合治疗脑外伤的有效性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9):69-71.
[2]芮奕峰,郁慧杰.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9):1371-1373.
[3]Jang SH,Han DL.Injury of the sup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 by ventriculoperitonealshunt:a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study[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8,13(7):1288-1289.
[4]Niki I,Rado M,Frobe A,et al.The effects of lumboperitoneal and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s on the cranial and spinal cerebrospinal fluid volume in a patient with 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J].Croatian Medical Journal,2016,57(3):293-297.
[5]Andreasen T H,Holst A V,Lilja A,et al.Valved or valveless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haemorrhagic hydrocephalus:a population-based consecutive cohort study[J].ActaNeurochirurgica,2016,158(2):261-270.
[6]马忠科,陈文娟,王晓峰.颅骨缺损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管临时阻断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6(7):480-481.
[7]黄程.分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J].实
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3):94-95.
[8]Lyon K,Ban V S,Bedros N,et al.Migration of a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into the Pulmonary Vasculature:Case Report,Review of the Literature,and Surgical
Pearls[J].World Neurosurgery,2016(92):585.e5-585.e11.
[9]吴信光,张国志.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术后交通性脑积水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4):694-696.
[10]党伟,李明,陈雪江,等.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16):5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