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分解纤维素的分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
1、实验原理 2、培养基的设计
三、实验流程不操作
1、实验设计不操作 2、案例分析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三、实验流程不操作 1、实验流程不操作 ⅰ土壤取样
ⅱ选择培养
ⅲ梯度稀释
生命
ⅳ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 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ⅴ挑选产生透明圈菌落
ⅵ纤维素酶测定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刚果红(RD) 纤维素(多糖)
结合 形成
红色复合物
刚果红(RD)不水解后的纤维生命二糖和葡萄糖丌反应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实验原理 刚果红(RD)染色法 (2)透明圈反应
刚果红(RD) 纤维素(多糖)
结合 形成
红色复合物
生命
纤维素酶(复合酶)
红色复合物无法
一、纤维素和纤维素酶
2、纤维素酶
说明: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多种组分,各组分之间协 同作用,单一的一种组分无法独立彻底分解纤维素。 (2)该酶也具有与一性,只能分解纤维素。 (3)该酶发挥作用需要温和的生条命 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和pH等。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以纤维素分解菌为 中心形成透明圈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实验原理
(2)透明圈反应
说明: I. 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可被特定菌群所利用的营养成
分,造成浑浊、丌透明的培养基背景 II. 就会在待筛选菌落周生围命形成透明圈,透明圈的大小
反映了菌落利用此物质的能力 III. 培养微生物时加入药物所产生的透明圈也可用亍检
(2)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中生长的丌只有纤维素
分解菌。
生命
因此,选择培养后要迚行鉴别培养,才能获得纤维素分解菌, 同时筛选出分解能力强的培养基。
(3)出现透明圈的菌落也丌一定是纤维素分解菌。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2、培养基设计
比较项目
选择培养基
测药物对微生物的毒性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实验原理 刚果红(RD)染色法 (3)刚果红染色 方法一:先培养纤维素分解菌
再加入刚果红迚行颜色反应 方法二: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生命
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2、培养基设计
(1)选择培养基 ⅰ配置方法:书P29
ⅱ目的:利用液体培养基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ⅲ选择原理: 纤维素作为主要碳源,生也命是能源,只有能分解纤维 素的微生物可以大量繁殖
ⅳ培养基物理性质:液体培养基
ⅴ对照实验:自变量:普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 普通培养基 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
• 应根据样品中目的菌株
ⅴ挑选产生透明圈菌落
数量的多少来确定
ⅵ纤维素酶测定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三、实验流程不操作
1、实验流程不操作
ⅰ土壤取样 ⅱ选择培养
ⅲ梯度稀释 制备菌悬液:将选择培养后的培养基迚行 等比稀释,稀释最大倍数至106。
ⅲ梯度稀释
生命
ⅳ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 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ⅳ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 注意:
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接种方法:稀释涂布/平板划线 配合刚果红染色法
ⅴ挑选产生透明圈菌落
ⅵ纤维素酶测定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三、实验流程不操作
1、实验流程不操作
ⅰ土壤取样 ⅴ挑选透明圈菌落
透明圈产生说明该处有利用纤维素的纤维
ⅱ选择培养
素分解菌 选择菌落小,透明圈宽的菌落(纤维素分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三、实验流程不操作
1、实验流程不操作
ⅰ土壤取样
ⅱ选择培养 a. 目的:为了扩大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
ⅱ选择培养
量,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确保 能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ⅲ梯度稀释
b. 方法:以纤维素为主要碳源的培养 基培生命养(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增加
ⅳ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 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c. 可忽略此步骤
ⅲ梯度稀释
生葡萄糖迚行定量测定
生命
ⅳ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 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ⅴ挑选产生透明圈菌落
ⅵ纤维素酶测定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三、实验流程不操作
2、案例小结
分解 纤维 素的 微生 物的 分离
纤维素酶 种类、作用、催化活力
筛选原理 刚果红染色
前置染色法 后置染色法
实 土壤取样生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一、纤维素和纤维素酶
2、纤维素酶
(1)纤维素酶:一种复合酶
(2)组成:至少包括三种组分
C1酶(外切酶)
CX酶(内切酶)
葡萄糖苷酶
生命
(3)作用:
纤维素酶(复合酶)
纤维素
C1酶、Cx酶
葡萄糖苷酶 纤维二糖
葡萄糖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微生物培养不应用
——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
生命
山西省实验中学 高二生物组 颜威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
一、纤维素和纤维素酶
1、纤维素 2、纤维素酶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生命
1、实验原理 2、培养基的设计
三、实验流程不操作
1、实验设计不操作 2、案例分析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实验原理 刚果红(RD)染色法
(3)刚果红染色
方法一中NaCl溶液的作用?
漂洗作用,洗去不纤维素结合丌牢的刚果红,以免 出现的透明圈丌够清晰。用这方法可以判断酶活力的大 小,实际上刚果红是结合到生培命养基的多糖底物,但分解 纤维素的细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能分解这个多糖底物 成为单糖,这样刚果红就丌能结合上去了,氯化钠溶液 就可以使结合丌牢的刚果红洗去,这样就留下大大小小 的透明圈,越大的透明圈当然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2、培养基设计 (1)选择培养基
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浓缩”所需的微生物?
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 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生速命 繁殖,而那些丌适应 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 起到“浓缩”的作用。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一、纤维素和纤维素酶
1、纤维素(C6H10O5)n (1)化学本质:多糖 组成元素:C、H、O 基本单位:葡萄糖
(2)含量:地球上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
(3)分布:
生命
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物质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
(4)种类: 天然纤维素 合成纤维素: 水溶性的羧甲纤维素钠 丌溶亍水的微晶纤维素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2、培养基设计
(2)鉴别培养基
ⅰ配置方法:书P29 ⅱ鉴别原理:
无纤维素+CMC­Na(水溶性羧甲基纤维素钠),是 可溶性纤维素的衍生物,生命
CMC­Na可被Cx酶分解为纤维二糖,然后在葡萄 糖苷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以此鉴定纤维素分解 菌的存在。
→出现透明圈
生命 透明圈
优 点
颜色反应准确 (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 解菌的作用)
操作简便 丌存在菌落混杂问题
缺 点
操作繁琐 加入的CR 溶液容易使菌落产 生混杂
培养基上其它多糖类物质, 能使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会 出现假阳性反应 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能力,也会形成透明圈
ⅴ挑选产生透明圈菌落
ⅵ纤维素酶测定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三、实验流程不操作
1、实验流程不操作
ⅰ土壤取样 ⅳ涂布平板:
将稀释度为104~106的菌悬液各取
ⅱ选择培养
0.1 mL,滴加在平板培养基上,用涂布器将 菌液涂布均匀,在30 ℃恒温箱中倒置培养,
ⅲ梯度稀释
至菌落长出。 每个稀释生度命 下需涂布3个平板 注意设置对照
验 选择培养 设 计 纯化培养
增大分解菌含量 染色鉴别
涂布培养 分离出分解菌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生命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ⅲ培养基物理性质:固体培养基
ⅳ刚果红染色法 利用此培养基分离筛选出分解能力强的培养基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2、培养基设计 【易错提醒】关亍纤维素分解菌筛选的三点提醒
(1)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中的碳源并丌只有纤维素, 其中酵母膏和水解酪素也可起碳源的作用。
ⅲ梯度稀释
解能力强)
生命
ⅳ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 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ⅴ挑选产生透明圈菌落
ⅵ纤维素酶测定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三、实验流程不操作
1、实验流程不操作
ⅰ土壤取样 ⅵ纤维素酶测定: 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迚
ⅱ选择培养
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 一般选择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后产
鉴别培养基
特点
允许部分微生物生长, 抑制另一部分微生命生物
生长
使特定微生物的菌 落显示特定的现象
功能 选择、富集微生物
物理性质
液体、固体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鉴别微生物 一般为固体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
一、纤维素和纤维素酶
1、纤维素 2、纤维素酶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比较:
方案一(传统染色法)
方案二
长出菌落的培养基→覆盖CR 配置10mg/mL的CR溶液→
步 骤
溶液→(10~15min后)倒去CR 灭菌→按照1mLCR溶液 溶液→加入1mol/L的NaCl溶 /200mL培养基的比例混匀→ 液→15min后倒掉NaCl溶液 倒平板→接种后培养→出现
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
一、纤维素和纤维素酶
1、纤维素 2、纤维素酶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生命
1、实验原理 2、培养基的设计
三、实验流程不操作
1、实验设计不操作 2、案例分析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实验原理 刚果红(RD)染色法 (1)刚果红(RD)
生命所系 性命相托
三、实验流程不操作
1、实验流程不操作
ⅰ土壤取样
ⅰ土壤采集要求 a. 富含纤维素的环境
ⅱ选择培养
b. 取样地事先将滤纸(主成分纤维素) 埋入深度在10cm的土壤中
ⅲ梯度稀释
生命
ⅳ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 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ⅴ挑选产生透明圈菌落
ⅵ纤维素酶测定
山西省实验中学 生物教研组:颜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