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神经外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18)_真题-无答案4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神经外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
高)模拟题2021年(118)
(总分97.14,考试时间120分钟)
X题型
1. 微血管减压治疗舌咽神经痛常见的并发症有
A. 声音嘶哑、吞咽呛咳
B. 听力下降
C. 脑脊液漏
D. 远隔部位出血
E. 脑干缺血水肿
不定项选择
1. 患者女性,85岁,因“左侧面部疼痛9个月”入院。

患者5年前因头痛检查发现左侧天幕脑膜瘤,肿瘤侵犯左侧Meckel囊,随后接受了经中颅底入路肿瘤切除手术。

9个月前患者出现左侧面部疼痛,阵发性,伴有左侧面部麻木。

复查颅脑CT及MRI,发现肿瘤复发,肿瘤以Meckel囊为中心呈扁平状生长,附近小脑幕明显增厚,未见其他异常。

目前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是
A. 肿瘤的大小
B. 肿瘤的部位
C. 疼痛的严重程度
D. 3D-TOF-MRTA的检查结果
E. 患者的年龄
F. 患者的身体状况
2. 患者女性,42岁,因“左侧面部剧烈疼痛8个月”入院。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剧烈疼痛,疼痛呈阵发性,反复发作,言语、进食、刷牙和洗脸都可以诱发疼痛发作。

给予口服卡马西平有效,但近3个月来疗效减退,增加药物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疼痛。

查体:意识清楚,对答切题,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颅脑CT:颅内未见占位性病变,左侧桥小脑角增宽,低密度改变,未见增强效应。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左侧面部血管性头痛
B. 左侧带状疱疹性疼痛
C. 左侧面部丛集性疼痛
D. 左侧面部典型三叉神经痛
E. 左侧偏头痛
3. 患者女性,42岁,因“左侧面部剧烈疼痛8个月”入院。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剧
烈疼痛,疼痛呈阵发性,反复发作,言语、进食、刷牙和洗脸都可以诱发疼痛发作。

给予口服卡马西平有效,但近3个月来疗效减退,增加药物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疼痛。

查体:意识清楚,对答切题,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颅脑CT:颅内未见占位性病变,左侧桥小脑角增宽,低密度改变,未见增强效应。

最可能的病因是
A. 血管压迫
B. 三叉神经鞘瘤
C. 脑膜瘤
D. 蛛网膜囊肿
E. 胆脂瘤
4. 患者女性,53岁,因“右侧三叉神经痛复发”入院。

患者6年前首发右侧额部及右侧牙齿剧烈疼痛,先行拔牙治疗后疼痛不缓解,后行针灸和卡马西平治疗后疼痛稍有减轻,但仍然发作,影响日常生活。

发病3年后接受了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后症状完全缓解。

1年前再次疼痛,患者先后接受了射频和加玛刀治疗,疼痛都无法控制,而且出现了右侧面部麻木。

入院后颅脑MRI平扫未见异常。

患者治疗过程中,最不合理的治疗措施是
A. 口服卡马西平
B. 微血管减压手术
C. 射频治疗
D. γ刀治疗
E. 拔牙治疗
F. 针灸
5. 女性,70岁。

20年来反复发作右面部闪电样疼痛,说话和鼻翼旁触摸诱发疼痛。

今年已痛10个月未缓解,伴面部肌肉反射性抽搐,口角偏向患侧。

诊为三叉神经痛。

若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应具备的条件是
A. 右角膜反射和右面部痛温觉减退
B. 右面部分离性感觉障碍
C. 右角膜反射存在,右面部痛温觉正常
D. 右角膜反射存在,右侧咀嚼肌无力
E. 右角膜反射减退,右侧咀嚼肌无力
6. 患者男性,72岁,因“咽喉部疼痛2年”入院治疗。

患者2年前突发右侧咽喉部疼痛,开始较轻,不影响日常生活,6个月后疼痛加重,阵发性发作,剧烈难忍,吞咽和饮水常诱发疼痛发作。

病程中无发热,无耳鸣和听力下降。

卡马西平无法减轻疼痛发作,半年来患者体重下降了12 kg。

常规颅脑CT和MRI检查均未见异常。

最有助于病因诊断的措施是
A. 普通MRI检查
B. 增强CT扫描
C. 薄层CT扫描
D. 3D-TOF-MRTA检查
E. 实验室检查
7. 女性,70岁。

20年来反复发作右面部闪电样疼痛,说话和鼻翼旁触摸诱发疼痛。

今年已痛10个月未缓解,伴面部肌肉反射性抽搐,口角偏向患侧。

诊为三叉神经痛。

选用卡马西平止痛的有效率为
A. 70%~80%
B. 60%~70%
C. 50%~60%
D. 40%~50%
E. 30%~40%
8. 患者女性,42岁,因“左侧面部剧烈疼痛8个月”入院。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剧烈疼痛,疼痛呈阵发性,反复发作,言语、进食、刷牙和洗脸都可以诱发疼痛发作。

给予口服卡马西平有效,但近3个月来疗效减退,增加药物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疼痛。

查体:意识清楚,对答切题,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颅脑CT:颅内未见占位性病变,左侧桥小脑角增宽,低密度改变,未见增强效应。

为明确诊断需要接受的检查是
A. 颅脑X线片
B. 薄层CT增强扫描
C. 磁共振扫描
D. 脑血管造影
E. 颅脑PET检查
9. 患者女性,53岁,因“右侧三叉神经痛复发”入院。

患者6年前首发右侧额部及右侧牙齿剧烈疼痛,先行拔牙治疗后疼痛不缓解,后行针灸和卡马西平治疗后疼痛稍有减轻,但仍然发作,影响日常生活。

发病3年后接受了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后症状完全缓解。

1年前再次疼痛,患者先后接受了射频和加玛刀治疗,疼痛都无法控制,而且出现了右侧面部麻木。

入院后颅脑MRI平扫未见异常。

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A. 再次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
B. 调整药物的类型与剂量
C. 再次射频治疗
D. 加大γ刀治疗剂量
E. 球囊压迫治疗
F. 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
10. 患者女性,85岁,因“左侧面部疼痛9个月”入院。

患者5年前因头痛检查发现左侧天幕脑膜瘤,肿瘤侵犯左侧Meckel囊,随后接受了经中颅底入路肿瘤切除手术。

9个月前患者出现左侧面部疼痛,阵发性,伴有左侧面部麻木。

复查颅脑CT及MRI,发现肿瘤复发,肿瘤以Meckel囊为中心呈扁平状生长,附近小脑幕明显增厚,未见其他异常。

目前的入院诊断应该为
A. 左侧天幕脑膜瘤复发
B. 左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C. 左侧三叉神经痛
D. 左侧天幕脑膜瘤复发合并三叉神经痛
E. 天幕脑膜瘤合并三叉神经痛
F. 左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天幕脑膜瘤复发
11. 患者女性,85岁,因“左侧面部疼痛9个月”入院。

患者5年前因头痛检查发现左侧天幕脑膜瘤,肿瘤侵犯左侧Meckel囊,随后接受了经中颅底入路肿瘤切除手术。

9个月前患者出现左侧面部疼痛,阵发性,伴有左侧面部麻木。

复查颅脑CT及MRI,发现肿瘤复发,肿瘤以Meckel囊为中心呈扁平状生长,附近小脑幕明显增厚,未见其他异常。

此时可选择的诊疗方法有
A. 再次肿瘤切除手术
B. 单纯γ刀治疗
C. 单纯射频治疗
D. 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
E. 药物治疗
F. 随访观察,暂时不行手术治疗
12. 患者女性,53岁,因“右侧三叉神经痛复发”入院。

患者6年前首发右侧额部及右侧牙齿剧烈疼痛,先行拔牙治疗后疼痛不缓解,后行针灸和卡马西平治疗后疼痛稍有减轻,但仍然发作,影响日常生活。

发病3年后接受了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后症状完全缓解。

1年前再次疼痛,患者先后接受了射频和加玛刀治疗,疼痛都无法控制,而且出现了右侧面部麻木。

入院后颅脑MRI平扫未见异常。

疼痛复发可能的原因是
A. 原有垫片的滑脱
B. 原有垫片压迫
C. 形成了新的血管压迫
D. 局部粘连
E. 肿瘤
F.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13. 患者男性,72岁,因“咽喉部疼痛2年”入院治疗。

患者2年前突发右侧咽喉部疼痛,开始较轻,不影响日常生活,6个月后疼痛加重,阵发性发作,剧烈难忍,吞咽和饮水常诱发疼痛发作。

病程中无发热,无耳鸣和听力下降。

卡马西平无法减轻疼痛发作,半年来患者体重下降了12 kg。

常规颅脑CT和MRI检查均未见异常。

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慢性扁桃体炎
B. 舌咽神经痛
C. 慢性咽喉炎
D. 三叉神经痛
E. 中间神经痛
14. 患者男性,72岁,因“咽喉部疼痛2年”入院治疗。

患者2年前突发右侧咽喉部疼痛,开始较轻,不影响日常生活,6个月后疼痛加重,阵发性发作,剧烈难忍,吞咽和饮水常诱发疼痛发作。

病程中无发热,无耳鸣和听力下降。

卡马西平无法减轻疼痛发作,半年来患者体重下降了12 kg。

常规颅脑CT和MRI检查均未见异常。

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 增加卡马西平的剂量
B. γ刀治疗
C. 射频治疗
D. 微血管减压手术
E. 中医针灸治疗
15. 女性,70岁。

20年来反复发作右面部闪电样疼痛,说话和鼻翼旁触摸诱发疼痛。

今年已痛10个月未缓解,伴面部肌肉反射性抽搐,口角偏向患侧。

诊为三叉神经痛。

若患者药物止痛无效,又出现肺气肿,不宜全身麻醉,选择最佳治疗方法为
A. 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
B. 射频热凝术
C. 三叉神经切断
D. 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
E. 枕下开颅三叉神经减压
A1/A2题型
1. 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损毁术
B.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C. 慢性脑深部电刺激
D. 选择性三叉神经前根切断术
E.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2. 关于舌咽神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舌咽神经是混合神经,包含运动、感觉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B. 舌咽神经支配茎突咽肌
C. 舌咽神经支配舌后1/3的味觉
D. 舌咽神经支配腮腺
E. 舌咽神经支配外耳道和耳后皮肤的痛、温觉
3. 可能引起三叉神经痛的最常见病因是
A. 三叉神经鞘瘤
B. 胆脂瘤
C. 外伤
D. 血管压迫
E. 炎症
4. 男性,67岁,一年半前出现左面部间断突发闪电样锐痛,持续时间10~30分钟,伴同侧面部、口腔黏膜及舌前部麻木,呈进行性加重;口服卡马西平效果欠佳。

查体:患侧咀嚼肌萎缩无力,角膜反射迟钝,复视。

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余。

头颅X线检查:可见卵圆孔及圆孔扩大,鞍背及后床突受压破坏。

该诊断最可能的是
A.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B. 颅底蛛网膜炎
C. 三叉神经鞘瘤
D. 脑膜瘤
E. 面神经炎
5. 三叉神经痛首选的手术方法是
A. 三叉神经周围支及半月节封闭术
B. 三叉神经周围支抽出术
C. 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
D. 三叉神经根切断术
E.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根射频毁损术
6. 关于三叉神经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疼痛以第2、3支最多见
B. 大多单侧性发病
C. 疼痛短暂、剧烈
D. 疼痛区感觉过敏
E. 有扳机点触发疼痛
7. 关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与原发性不同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疼痛程度轻
B. 疼痛时间长
C. 局部封闭治疗后疼痛减轻
D. 有阳性体征
E. 辅助检查常有阳性发现
8. 关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中,哪项不正确
A. 阵发性剧痛
B. 常有扳机点
D. 多在第1支、第2支分布区
E. 查体无阳性体征
9. 下列哪项不是三叉神经痛的发作特点
A. 发作前常无先兆
B. 骤然闪电
C. 持续钝痛
D. 两次发作期间完全无痛
E. 半数以上有“扳击点”
10. 左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出现左面部痛觉减退外,尚有的体征为
A. 左角膜反射消失,下颌向右偏斜
B. 左角膜反射存在,下颌向右偏斜
C. 左角膜反射消失,下颌无偏斜
D. 左角膜反射消失,下颌向左偏斜
E. 左角膜反射存在,下颌无偏斜
11. 男性,70岁。

左侧下颌部阵发性抽搐剧痛3天,不能吃饭。

查体:双额纹对等,闭目有力,面部感觉对称存在。

诊断为
A. 右面神经麻痹
B. 偏头痛
C. 左三叉神经痛
D. 右三叉神经痛
E. 左面神经麻痹
12. 男性,42岁。

近1个月来,在刷牙时常出现右上牙部及右面部疼痛,每次持续5~6秒钟,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牙痛
B. 三叉神经痛(第2支)
C. 三叉神经痛(第3支)
D. 鼻窦炎
E. 单纯感觉性发作(癫痫)
13. 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鉴别点是
A. 疼痛的剧烈程度
B. 疼痛的分布区域
C. 有否面部感觉或角膜反射障碍
D. 是否为反复发作
E. 对药物的治疗反应
14. 面颊部有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检查时除“触发点”外无阳性体征,常见于
A. 特发性面瘫
B. 三叉神经痛
C. 症状性癫痫
D. 面肌抽搐
E. 典型偏头痛
15.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应首选
A. 苯妥英钠
B. 卡马西平
D. 纯乙醇注射
E. 神经切断术
16. 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最有效的是
A. 去痛片
B. 氯硝安定
C. 苯妥英钠
D. 卡马西平
E. GABA
17. 压迫三又神经导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最常见血管是
A. 小脑上动脉
B. 小脑前下动脉
C. 基底动脉
D. 小脑后下动脉
E. 岩静脉
18. 目前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为
A. 病毒感染
B. 异位血管压迫
C. 圆孔、卵圆孔狭窄
D. 局部肿瘤
E. 供血动脉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