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化中实现农民的“市民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王爱萍
摘要 : 本 文 分析 了农 业人 口市 民化 所 面 临 的 户 籍 制 度 、 土 地制度 、 就 业制度等 障碍的成 因。 认 为城 镇 化 必 须 以 “ 人 的 城 镇化” 为核 心 . 打 破 城 乡二 元 结 构 , 既 要 把 农 民 市 民化 作 为 城 镇化的一项核心任务 . 在 实施 城 镇 化 战 略 中统 筹 谋 划 . 又要 把 农 民 市 民化 作 为 城 镇 化 的 “ 助推 器” . 描 绘 人 本 城 镇 化 的 崭 新 画卷 , 以保 证农 民在 城 镇 化 运 动 中转 得 出、 留得 下 、 真 融入 。
转移 。 推进市民化 , 前提是要想方设法把这部分人顺利转移出
在新的发展阶段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 化 ,至关重要的一 去 。 要在城镇化过程中同步 推进农业现代化 , 发展适度规模经 条, 是坚定不移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做到“ 三 营,强化农业科技村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劳动生产 个转变 ” : 改变过 去以大规模基 础设施建设 、 “ 造城运 动 ” 等 为 率, 最大限度释放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 主要特点的 “ 重 物轻人 ” 的城镇化 , 突出人的核心地位 , 以推进 工程 , 通过 政策补助 、 转移培训l 、 市场对接等多种 手段 , 激励和 农民市民化为突破 口, 以人 的安居乐业 为特征 ; 改变过去片面 促进农民顺 页 禾 转移 。 追求城市 发展的 “ 重城镇 轻农村 ” 的城镇 化 , 突 出城 乡发 展一 体化的战略思路 ,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 建设有机 结合 , 以城市和农村现代化 “ 同步实现 、 城市文 明市 民和农民 质” 的城镇 化 , 突 出质 量型城 镇化 的鲜明导 向 , 建 设人本 、 集
“ 围墙” :
( 一) 户籍制度 围墙
要实现 真正意义上 的市 民化 ,必须从根本上打破城 乡二 元的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体制。要 以农民市民化为重点 , 以人 口迁徙 自由、 户 口去福利性为导向 , 统筹考虑城市实 际承 载能
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 , 现行 的户 籍制度淡化 了农业与 非
推进农民市民化 , 是一项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 难度大的 理想 , 农 民土地权 益特别是土地财产权 缺乏有效保障 , 土地使 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必须从国家层 用权的流动( 包括抵押入股、 出租、 转让等) 尚未完全放开, 土 面 , 加强顶层设 计和制度创 新 , 明确农 民市 民化的总体 要求 、 地不能按有利于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向调整 , 增加 了农民转移 基本原则 、 阶段 目标和关键举措 等 , 同时在具体操作 上不搞一
( 二) 土地 制 度 围墙
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标准。深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 巩 固 完善以合法稳定职业 、 住所为基本条件的户 口迁移制 度 , 并充 宽中小城 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条件。
我国全部土地均为公有制性质 ,农用土地 采取集体所有 分考虑大城市普遍人 口密度大 、 承载空间有限的 实际 , 重点放 制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土 地产权 制度存在缺陷 , 农 民只 拥有承包经营权 , 且土地确 权登记未 明确 到户 , 工作进展也不
农业户 口的区别 , 松动了人口流动的限制 , 但户口仍具有很强 力 , 深化 户籍制度改革 。 当前 , 要抓紧出台居住证 管理办法 , 使
的身份识别功能 , 户口待遇差别明显 , 城乡 公共服务差异仍然 流动人 口及其亲属在务工经 商地依法 进行居住登记 ,作 为享 较大 , 人口自由迁徙制度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 , 城市落户准入 受基本公共服务的依据 , 并 以省 或省 辖市为单位明确享 受基 受城市资源和承载能力等多方面约束 , 推进难度很大。
各 抒 己 见
MARKET I NG RES EARCH

1 0 . 1 3 9 9 9 / j . c n k i . s c y j . 2 0 1 6 。城乡分割的就业体 制依然存在 ,进 城 在 城镇 化 中实 现农 民的 “ 市 民梦 农 民无法与市 民享有 同等的就业政策和 劳
二、 城 乡 二 元 结构 是 捆 绑 农 民市 民化 的 绳 索
人 口住房问题 纳入当地住房建设 规划 , 加 大财政投入 , 支持其 通过租 、 购、 集体宿舍 等多种形 式解决居住 问题 , 将 在城 镇稳 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市住 房供应体系。
( 三) 要 真 融入
从根本上讲 , 农 民市 民化滞后 , 是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 长期 存在 的必然结果。由此造成的制度性约束 , 已成为农民市民化 的最大障碍。要坚持从制 度入 手, 冲破阻挡农民市民化的层层
明显 , 农 民工参 保意愿不 强 、 参 保率低 , 基本 生活缺乏 有力 的 保障 , 使农民离乡彻底进城忧虑重重。
三、 真 正 让 转 移 农 民在 城 镇 安 居 乐 业
( 一) 要 转 得 出
未来 几十年 ,我国仍将 有 4 亿左右农村人 口需要 向城市


城 镇 化 的核 心 是 人 的 城 镇 化
关键 词 : 城 镇化 ; 以人 为 本 : 户籍改革 ; 制 度 创 新
动权益 , 就业 稳定 性不够 , 劳动 强度较 大 , 工作 条件较差 , 收入普遍较低 , 工资被拖 欠 问题屡禁不止 , 自我发展难以实现 , 大多生活在城市的底层。
( 四) 社 会 保 障 制度 围墙
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形成 , 城乡社保待遇差异
( 二) 要 留得 下
让转移农民安心留在城市 , 有工作、 有住处、 子女有学上
是三个最基本的条件 。要坚持把农村转移 劳动力作为促进就 “ 平等共享 为 目的 ; 改变过去 以城镇规模扩 张为主的 “ 重量轻 业的重点 群体 , 从产业结构 调整 、 人 力资 本投入 、 职业 技能培 训 l 、 劳动权益保 障等方面 , 研究制定促进转移农 民就业的具体 约、 智能 、 绿色 、 低碳 的新 型城镇化 , 以打造繁荣发达 的活力之 政策措施 ,为转移农民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和成 功创业创造条 都与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为根本追求 。 件。要抓紧启动农 民市民化的住有 所居政策研究 , 将城市常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