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考前三个月江苏专版高考化学第三部分 高考21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题基础实验装置的读图与评价
[解题指导]
解答装置图判断题的原则
明确装置作用→制备装置、安全装置(如防倒吸)药品取用、分离提纯、操作规范

紧扣实验原理→是否加热、反应物的状态与性质、有无杂质及除杂试剂的状态等

深挖考查落点→考查物质制备、气体吸收或收集、性质验证,基本操作、原理探究等↓
关注装置创新→教材实验、教材实验改造、教材典型实验类比迁移等
[挑战满分一](限时10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答案 D
解析A项,分液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错误;B项,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橡皮塞使其老化,故应使用玻璃塞,错误;C项,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NO密度与空气相近,故应用排水法收集,错误。

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答案 D
解析A项,为控制流量,应该用分液漏斗,A错误;B项,浓硫酸与铁反应需要加热,B 错误;C项,从食盐水中得到氯化钠晶体需要蒸发,蒸发需要蒸发皿,不能用坩埚,C错误;D项,可以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5.00 mL氢氧化钠溶液,D正确。

3.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正确的是()
答案 C
4.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的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答案 C
解析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Cl2时需加热,A项错误;实验室制O2不用电解水的
方法,B项错误;纯碱易溶于水,不能用简易启普发生器装置进行实验,D项错误。

5.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用①进行喷泉实验B.实验室用②制取并收集氨气
C.用③制备氢氧化亚铁D.用④验证苯中是否有碳碳双键
答案 D
解析NO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不能用于喷泉实验,A项错误;加热固体混合物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B项错误;Fe(OH)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应将长胶头滴管插入液面以下,C项错误;通过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可以验证苯环中是否有碳碳双键,D项正确。

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Ⅰ用于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
B.图Ⅱ用于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C.图Ⅲ用于提取I2的CCl4溶液中的I2
D .图Ⅳ用于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 答案 A
解析 B 项,气体应从长管进、短管出,错误;C 项,应用蒸馏法分离CCl 4和I 2,错误;D 项,图Ⅳ是碱式滴定管排气泡的方法,错误。

7.下列关于四个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一: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点燃镁条
B .图二:海水淡化的蒸馏操作中缺少了温度计
C .图三:滴加K 3[Fe(CN)6]溶液,产生特征蓝色沉淀
D .图四:酸式滴定管注入Na 2CO 3溶液之前应检查是否漏液 答案 A
解析 蒸馏法淡化海水是通过加热海水使之沸腾变成水蒸气,再把水蒸气冷凝成淡水,无需温度计测量水蒸气的温度,B 项错误;图三为原电池装置,活泼金属Zn 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Zn 2+
,溶液中无Fe 2+
,故不能产生特征蓝色沉淀,C 项错误;Na 2CO 3溶液水解显
碱性,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D 项错误。

8.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案的设计正确的是( )
答案 D
解析HCl的密度比空气的大,集气瓶中的导管应该是进气管长、出气管短,A项错误;生成的气体可能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且长颈漏斗不能控制滴加速率,故应该用分液漏斗,B 项错误;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CO2会和烧杯中的次氯酸钠溶液反应生成HClO,但无明显现象,故无法判断K a1(H2CO3)与K a(HClO)的大小关系,C项错误;品红褪色,是SO2的漂白性所致,与H2S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是SO2的氧化性所致,D项正确。

[挑战满分二](限时10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运用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和要求的是()
A.用①分离氯化铵和单质碘
B.用②除去淀粉胶体中的氯化钠
C.用③加热胆矾(CuSO4·5H2O)制取无水硫酸铜
D.用④装置除去SO2中的HCl
答案 B
解析氯化铵和单质碘加热时,前者分解,后者升华,最后又都凝结到烧瓶的底部,故A项不符合题意;渗析法可除去淀粉胶体中的氯化钠,故B项符合题意;加热胆矾(CuSO4·5H2O)制取无水硫酸铜不该在烧杯中进行,故C项不符合题意;除去SO2中的HCl,若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气,SO2也会被吸收,故D项不符合题意。

2.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C2H5OH和H2O的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C.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
答案 A
解析乙醇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

3.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组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硫的非金属性比硅的强
B.乙装置:用盐酸标准液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C.丙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D.丁装置:可在瓶中先装满水,气体由②口入,收集NO气体
答案 D
解析二氧化硫对应的亚硫酸不是硫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不能用于比较非金属的强弱,A 项错误;盐酸应该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B项错误;氢氧化钠应该在烧杯中溶解,C项错误;NO难溶于水,因此可在瓶中先装满水,气体由②口入,收集NO气体,D项正确。

4.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点在pH试纸的中央,测其pH
B.用量筒量取7.60 mL 0.1 mol·L-1盐酸
C.用图1所示的操作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实验室用图2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NO
答案 C
解析浓硫酸能使pH试纸炭化,不能用pH试纸测其pH,A项错误;用量筒不能准确量取7.60 mL盐酸,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B项错误;检查图1装置的气密性时,首先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漏斗颈内液面高于圆底烧瓶内液面,一段时间后观察液面高度差不变化,即可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C项正确;NO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D项错误。

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C
解析除杂时,气体应长进短出,A项错误;电解饱和食盐水制Cl2和H2,铜作阳极,铜溶解,B项错误;可用分液漏斗分离水和四氯化碳,C项正确;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应将温度计插入到小烧杯内的溶液中,D项错误。

6.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氯化钙溶液,证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证明氢氧化铝能溶于碱性溶液
D.实验仪器D可以起到防止溶液倒吸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氯气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故A项不正确;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钙反应,无法用氯化钙溶液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B项不正确;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等弱碱溶液,故C项不正确。

7.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备气体(酒精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O,B项错误;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C项错误;收集氢气用向下排空气法,D项错误。

8.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答案 A
解析A项,长颈漏斗下端应该插入液面以下,错误;B项,Na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大
试管中的气体膨胀,红墨水左低右高,正确;C项,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Cl2,Cl2通入Na2S溶液后生成硫单质,溶液变浑浊,正确;D项,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遇冷发生反应:NH3+HCl===NH4Cl,NH4Cl附着在烧瓶上,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