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2.4酸碱中和反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中和反应》学案》学案-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教师寄语:人的情绪需要不断调节,化学反应同样如此。

学习目标:
1.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利用中和反应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2.学会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3.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化学对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重点:1.中和反应的实质。

2.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断方法。

难点:中和反应实质的探究。

预习导学
同学们都有被蚊虫叮咬的经历,一旦被叮咬后,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减轻皮肤的痒痛呢?为什么可以采取这些措施呢?
课堂展示
演示实验:用滴管向盛有5%盐酸的试管中滴加5%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你认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吗?你的猜想是什么?
实验探究一: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提示活动顺序:猜想→各自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组实验:请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利用桌子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来实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注意实验进行情况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
问题思考:在以上反应过程中,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请同学们分析课本表中的数据,并在坐标纸上绘出pH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

根据曲线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讨论交流:①当滴入的NaOH溶液不足时,pH 7,溶液显性,
剩余;
②当滴入的NaOH溶液与HCl恰好完全反应时,pH 7,溶液显性;
③当滴入的NaOH溶液过量时,pH 7,溶液显性,剩余。

实验探究二:盐酸和氢氧化钙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上一个反应的共同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3. 。

思考:为什么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呢?H+和OH-哪去了呢?结合下列图片,阅读课本125页,理解溶液中酸和碱反应的微观过程。

(分析反应实质: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时盐酸中的和氢氧化钠中的相互中和生成了水,反应的结果是溶液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消失了)。

总结:其他的产物如氯化钠、氯化钙都属于盐。

像这样酸和碱作用生成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归纳总结:上述反应的共同点:
1.酸+碱—→盐+水
2.溶液在反应后趋于中性。

3.H+和OH-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帮帮他们吗?
1.酸性土壤不宜种植,农民们发了愁。

2.化工厂排放碱性污水,鱼虾遭殃。

3.小红不小心将盐酸溅入眼中。

阅读课本126——127页内容,思考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1. ;
2. ;
3.
4. 。

课下实践活动:到你附近的污水处理厂进行调查,了解污水的处理过程,感受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当堂达标:
1.云吞面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小吃,俗称“碱水面”,因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呈碱性的物质)而略带涩味。

为减少涩味,在吃云吞面时,最好蘸点下列哪种物质()
A.食醋
B.花生油
C.食盐
D.白酒
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 Na2SO4+2H2O
C.SO2+2NaOH=== Na2SO3+H2O
D.Zn+CuSO4===ZnSO4+Cu
3.体操运动中在上器械之前常用“镁粉”搓手,“镁粉”的主要成分是MgCO3。

试根据常见物质的类别判断出MgCO3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4. 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至过量,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小
C.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
D.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增大
5.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写出下列应用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盐酸)
(2)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3)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的硫酸
6.某同学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操作如下:用胶头滴管吸取10%的稀盐酸逐滴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用稀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为了在恰好完全反应时能看到变化的明显现象,实验过程中最好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__;A.酚酞试液B.石蕊试液C.pH试纸(2)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3)请任举一例,不需借用任何试剂就可以判断出反应能够发生的中和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7.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实验操作是将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 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
式)。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 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呈
色。

8.在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等问题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用pH试纸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用__________(填一种仪器名称)醮取溶液沾在pH试纸上,再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对照。

当测得溶液的pH_______7时(填:“>”、“=”或“<”),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二】用无色酚酞试液作指示剂进行如下实验:
(1)指出(或改正)上述操作中存在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上述实验结论是否可靠,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用温度计测反应中溶液温度变化:向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0%
加入盐酸的体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积(V)mL
溶液温度上升
5.2 9.6 12.0 1
6.0 18.2 16.7 15.7 14.7 13.7 12.9
(△t)℃
(1)如右图所示,温度计的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用字母表示)。

(2)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盐酸体积最接近于
__________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