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利津县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2.1 认识内能 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营市利津县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2.1 认识内能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2020·青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 . 0℃的冰没有内能
D . 闻到花香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
2. (2分)在下列过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A . 用天然气烧水,水温不断升高
B . 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C . 装入暖水瓶内的开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凉
D . 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3. (2分) (2018九上·广水期中) 下列知识结构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4. (2分) (2017九上·深圳期中)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 . 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C .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 . 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5. (2分)(2019·鄂州) 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的冰没有内能
B . 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
C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 . 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6. (2分)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 .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 . 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 .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7. (2分)(2011·钦州) 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A . 晒太阳
B . 擦火柴
C . 冬天搓手
D . 滑滑梯
8. (2分) (2016九上·双柏期中) 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 .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
C . 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D .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9. (2分) (2017九上·梁子湖期末)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吸热多少、温度变化大小有关
B . 将一铁块等分为两块,每一半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
C .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温度升得高
D . 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水放出较多的热量,温度不至于下降太多
10. (2分) (2019九上·长沙月考) 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c铜<c铁),使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则()
A . 热量从铜块传到铁块
B . 热量从铁块传到铜块
C . 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 . 无法确定
11. (2分) (2017九上·莆田期中) 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 有滑梯上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
B . 搓手取暖
C . 钻木取火
D . 水蒸气将软木塞冲出
12. (2分)(2020·宜昌) 下列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 双手互搓手掌变热
B . 烤火时手掌变热
C . 用热水洗手时手掌变热
D . 抱热水袋手掌变热
13. (2分)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B . 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这种放置方式说明二氧化氮比空气的密度大
C . 给瓶内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增大
D . 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增大
14. (2分) (2018九上·武汉期中) 将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同时放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再迅速让它们相互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C铁<C铝)
A . 铁块和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B . 热量从铁块传到铝块
C . 热量从铝块传到铁块
D . 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15. (2分)九年级的同学在中考之前,参加了很多活动和测试,关于其间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体检时,同学们做透视检查利用的”X光“是次声波
B . 体育加试时,一名做“引体向上“的同学握住单杠悬空静止了1秒,在这1秒内重力对他做了功
C . 拍摄毕业像时,如果两侧有同学没有进入镜头,摄影师应将照相机向学生靠近
D . 理化生实验操作中,用温度计液柱高度反映水温高低,用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大小反映被测电流大小,都
属于物理研究中的“转换法”。
16. (2分) (2016九上·望江期中) 关于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B . 物体具有的内能越多,它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C .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 . 热传递一定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到内能少的物体
二、填空题 (共11题;共32分)
17. (2分)如图所示,将一根铁丝用手快速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弯折越快、时间越长,铁丝弯折处分子运动越________,温度越高,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8. (3分)铁水很热,冰块很冷,但它们都具有________能。
冬天搓手可以感到温暖,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________的力式改变内能。
19. (2分)(2018·沭阳模拟) 电能可以使电灯发光,同时产生的内能散失在空气中,但这些内能却无法自动转化为电能.汽车制动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地面、轮胎、空气的内能,这些内能同样无法自动地转化为机械能再用来开动汽车.这些现象均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________.以上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________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20. (3分) (2019九上·韶关期末) 目前我国研发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车。
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这一过程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________能,此车紧急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1. (2分)(2019·驻马店模拟) 物体发生物态变化时会发生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在不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________增加,表现为分子平均动能增加,温度升高。
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如晶体熔化或沸腾),它的内能增加,表现为分子________增加,温度不升高。
22. (3分) (2017九上·腾冲期末) 校门口新搬来了一个炸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地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__现象.臭豆腐经煎炸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________,其内能________.(温馨提示:请注意食品卫生!)
23. (3分)(2019·鄂州) 鄂州机场目前正在全面建设之中,预计2021年投入运营。
建成后,它将是通向世界窗口、通向国际经济贸易的桥梁。
预计2021年机场货运吞吐量突破100万吨,则当年机场运载货物总重突破________N.鄂州地处我国中部地区,1.5h的飞行能覆盖经济占全国90%、人口占全国80%的地区,距离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都是1000km。
假设飞机从鄂州飞往北京的时间为1.5h,则飞机飞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km/h(计算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飞机在抵达北京着陆之前减速降落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4. (3分) (2016九上·商水期中)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发生内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冲程有________个,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柴油机气缸顶部是________,内燃机气缸外面通常有一个“水套”,汽车行驶时水的温度会升高,水的内能会增大,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25. (2分)将一瓶质量为0.5kg、温度为25℃的纯净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纯净水的温度降低到5℃,则这瓶纯净水的内能减少了________J,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26. (3分)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________有关,内能与________有关.因此,机械能与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但它们的国际单位都是________.
27. (6分)物体的内能
(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________,以及分子之间________的总和.
(2)物体的内能与________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________.
(3)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是________.
三、综合题 (共1题;共4分)
28. (4分) (2017八上·延庆期中) 声音的传播速度会受温度的影响吗?
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声速大。
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
由此出现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
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地面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会向上拐弯,弯到温度低、密度大的上方。
回答: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爱走温度________、密度________的路径;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路径向________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
(3)赤日炎炎,在沙漠中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________拐弯。
四、简答题 (共1题;共5分)
29. (5分)家庭常用的电热水壶标有“220V 1000W”的字样,某同学用这种电水壶烧开水,他盛入1kg的水,测得水的初始温度是20℃,通电7min,水刚好被烧开(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试计算下面问题:
(1)该电水壶电热丝的电阻是多大?(2)7min内电水壶消耗了多少电能?(3)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填空题 (共11题;共32分)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7-2、
27-3、
三、综合题 (共1题;共4分) 28-1、
28-2、
28-3、
四、简答题 (共1题;共5分)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