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选择题。
( 10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__ A . k òng 空地 空闲 天空之
城 B . ji ān
中间 间断 反间计
C . c nág
躲藏 隐藏 藏身之
所
D . zh áo 听着 着陆 找不着
北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__
A. 爸爸正在气头上,他语重心长地对我喊道: “
B. 香蜜湖度假村里张灯结彩 , 一派节日气氛。
C.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 很多地方开始插秩了
D. 这孩子一天到晚,游手好闲 , 真令人操心
3.下列词组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__
A. 朴素的衣着 辽阔的海洋 幽深的夜
空
B . 甜蜜的希望 美好的时光 艰苦的岁月 C. 壮美的画卷 崭新的一天 明亮的眼
眸
D . 坚强的目光 敏捷的身手 丰富的财产 4.同样一句话,重音位置不同,意义就不同。
如果要表达 “别人可能去
”的意思,重音标注正 确的一项是 ___
A. 明天我不去电影院。
B. 明天我不去电影院。
C. 明天我不去电影院。
D. 明天我不去电影院。
5.下列句子改写后,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___
A. 没有谁不被英雄的事迹所感动。
→难道有谁被英雄的事迹感动了?
B. 这事你非告诉他不可。
→这事你得告诉他。
C. 学好一门手艺要花力气。
→学好一门手艺不能不花力气。
D. 这个道理容易明白。
→这个道理不难明白。
、填空题。
( 25 分)
6.读拼音,写词语
yìfān bào zh úwō tou wú yu án ú g ù) ( ) ( ) ( )
ji ě jiù sǒng
ji ānli
èf
nèg sǐ d éqí suǒ
) ( ) ( ) ( )
7根据课文内容或日积月累填空。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_____ , _______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
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______ ?”这段话出自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由此,你一定想到了很多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一句来:
(2)这半学期,我学到了很多名言警句,有告诉我们,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的一—“人非生而知之者, _____ ?”有告诉我们,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甘瓜苦蒂,。
”还
有告诉我们,做事应一气呵成的——“一鼓作气,___ , ______ 。
”都让我受益匪浅。
8.按要求写句子。
(1)爷爷眯缝着眼睛看那乡村教堂的红亮的窗户。
(缩句)
(2)小时候,人家都说她瘦。
(改为夸张句)
9口语交际。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
4月22 日下午,你要去邀请语文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
请你将对老师说的话写下来。
、阅读理解。
10.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昨天晚上我接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患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
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
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嘴直截我的脸。
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
吃的呢,简直没有。
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患子一哭,我就别想睡
觉,只好摇那个摇篮。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1)老板、老板娘是怎样对待凡卡的?从文中找出表示他们动作的词。
揪、 ______ 、 _____ 、_______ 、 _____
(2)请为下列划线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 _________ 打发___________ ②打酒_______ ③挨打
A. 殴打
B.举、提
C.买
D.派,命令
(3)这一段中凡卡向爷爷诉说自己的遭遇,概括起来是___ 、 _______ 、____
、这
几个方面。
(4)朗读画线的句子时应该用什么语调和情感?__
A. 哀求
B.亲切
C.不满
D. 愤怒
(5)读了这段,你想对凡卡说些什么呢?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11.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挥师出祁山,准备一举歼灭曹魏大军。
但是,由于蜀将马设失守街亭,彻底打乱了诸葛亮的战略部署,诸葛亮只好率领大军退守西城。
司马懿攻占街亭、列柳城之后,率领十五万曾魏大军,直奔西城杀来。
这时,诸葛亮身边已经没有得力战将,只剩下一些文官。
他带来的五千军马,已派走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两千五百名士兵留守在城中,以备不时之需。
官员们听说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杀来,个个吓得魂不附体。
诸葛亮登上城楼一看,只见东北方向尘土扬天,显然魏兵已向西城杀来。
诸葛亮仔细分析了一下,觉得逃跑已经来不及了,如果要拼死抵抗又缺兵少将,因此形势十分危急。
在这紧要关头,诸葛亮并没有慌乱,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诸葛亮下令,城头旌旗全部藏起来,诸将各自坚守岗位,不得慌张,否则立即处死。
同时,大开城门,让一些士兵装扮成老百姓,在街道上洒扫,不得惊慌乱动。
诸葛亮自己则端坐在城门楼上,羽扇纶中,焚香抚琴,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司马懿的大军很快就来到西城的城楼之下。
此时,诸葛亮一人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掏,焚着香,弹着琴,还有两个童子伺候两旁,而且城门内外也只有二十多个百姓,只顾低头洒扫,脸上毫无惊慌的神色。
司马禁见此情景,怀疑城中有重兵埋伏,于是就急忙下令退兵。
1)选文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是
A. 欲擒故纵
B. 反间计
C. 空城计
D. 调虎离山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 诸葛亮挥师出祁山,一开始就是在防守,而不是进攻。
___
②马谡失守街亭,让诸葛亮一方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
___
③听说司马懿大军要杀来的时候,诸葛亮身边的人都非常镇定。
___
④故事的结局是,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计,怕有埋伏就退兵了。
___
(3)为什么说诸葛亮一方“形势十分危急”?(4)为了应对即将到达的司马懿大军,诸葛亮做了哪些安排?(5)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说说。
四、表达创作。
12.轻松习作。
(30 分)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意料之外的人和事,也许是惊喜,也许是发现,也许是收获,也许是一种美丽,也许是一种遗憾⋯⋯.请以“意料之外”为话题,写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450 字左右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答案
、选择题。
(10 分,每小题2 分)
1. C
A:kòng 空地(kòng )空闲(kòng )天空之城(kō ng)
B:ji ān中间(ji ā)n 间断(duàn)反间计(ji ā)n
C:cáng “躲藏、隐藏、藏身之所”(cáng )
D:zháo 听着(zhe)着陆(zhu ó)找不着北(zháo)
故答案为:C
2 A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A 项“语重心长”形容言词恳切,有分量, 意味深长,含有丰富情感。
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B项“张灯结彩” 挂上灯笼,系上彩绸。
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C 项“万象更新”
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D 项“游手好闲”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
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A
3.【答案】D
D:“坚强的目光”该“坚强的意志”或“坚定的意志”;“丰富的财产”该“丰富的资源”或“雄厚的财产”。
故答案为:D
4.B
A 项强调时间”。
B项强调人,我不去,别人可能去。
C项强调不去。
D 项强调强调地点的。
故答案为:B
5.A 句式转换:即是根据原有句子成分,特点,在不改变愿意的前提下对句子的形式进行不同样式的改变。
A 原句是双重否定句,意思是: 谁都被英雄的事迹所感动。
改写后是反问句,意思是: 没有谁被英雄的事迹所感动。
前后句意不同。
B 原句是双重否定句,意思是: 这事你得告诉他。
与前后句意相同。
C 后句是双重否定句,意思是: 学好一门手艺要花力气。
与前句意相同。
D 是否定句,意思是:这个道理容易明白。
与前句意相同。
综上分析,选A 项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25 分)
6.一番;爆竹;窝头;无缘无故;解救;耸肩;裂缝;死得其所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番;爆;窝;缘;耸;缝”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一番;爆竹;窝头;无缘无故;解救;耸肩;裂缝;死得其所
7.【答案】(1)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
买寸光阴。
(2)孰能无惑;天下物无全美;再而衰;三而竭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孰能无惑;天下物无全美;再而衰;三而竭
8(1)爷爷看窗户。
(其他符合题意即可)
(2)例:小时候,人家都说她瘦得像个纸片,一阵风就能刮跑。
【考点】修辞手法,扩写、缩写句子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2)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故答案为:(1)爷爷看窗户。
(其他符合题意即可)(2)例:小时候,人家都说她瘦得像个纸片,一阵风就能刮跑。
9 老师您好,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我们班将展开有关读书的主题班会,希望老师届时作
为特邀嘉宾参加我们的活动,给同学们一些指导和建议。
三、阅读理解。
10.【答案】(1)打;拖;揍;戳
(2)D;C;A
(3)挨打受欺负;吃得差;睡不好
(4)A
(5)略
(1)考查对动词的掌握,此题较容易,带着问题细读短文就能找到答案。
(2)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要
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掌握朗读句子的语气特点,解答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要用哀求的语气。
(5)谈自己的看法,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打、拖、揍、戳(2)①D ;②C;③A(3)挨打受欺负、吃得差、睡不好。
(意思相近即可)(4)A(5)略,符合题意即可
11.(1)C
(2)错误;正确;错误;正确
(3)诸葛亮身边没有得力战将,只剩下一些文官。
城中士兵只有两千五百名士。
而司马懿大军有十五万,力量悬殊。
(4)把城头旌旗全部藏起来,诸将各自坚守岗位;大开城门,让一些士兵装扮成老百姓,在街道上洒扫;诸葛亮自己则端坐在城门楼上,羽扇纶巾,焚香抚琴,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5)足智多谋、临危不惧、自信、知己知彼。
(意思相近即可)
【考点】语段阅读
(1)本题考查对《三国演义》中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
此类题关键是对小说内容要熟悉。
抓
住提问中的信息点回顾小说相关情节排序作答。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错误,开始是进攻,后转为防守。
②正确③错误,个个吓得魂不附体。
④正确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评价人物精神或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C(2)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3)诸葛亮身边没有得力战将,只剩下一些文官。
城中士兵只有两千五百名士。
而司马懿大军有十五万,力量悬殊。
(
4)把
城头旌旗全部藏起来,诸将各自坚守岗位;大开城门,让一些士兵装扮成老百姓,在街道上洒扫;诸葛亮自己则端坐在城门楼上,羽扇纶巾,焚香抚琴,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5)足智多谋、临危不惧、自信、知己知彼。
(意思相近即可)
四、表达创作。
12.【答案】略
【考点】叙事
【解析】【分析】从题目的要求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 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
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 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